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6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含答案)

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一、英译中(Translate)1.plasmodesma7. phloem unloading2.co-transport8. girdling9.desmotubule3. pressure flow theory4.cytoplasmicpumpingtheory10.contractileproteintheory5.microfibril1l.metabolic source6. receiver cell12. metabolic sink二、中译英(Translate)1、胞间连丝7、胞质泵动学说2、连丝微管8、收缩蛋白学说3、共转运9、环割4、共质体运输10、代谢库5、质外体运输11、代谢源6、压力流动学说12、韧皮部三、名词解释(Explaintheglossary)1、共质体2、质外体3、胞间连丝4、压力流动学说5、韧皮部装载6、韧皮部卸出7、代谢源8、代谢库9. apoplast10.microtubule11.pressure-flowmodel 12.sink13.symplast四、是非题(Trueorfalse)()1、韧皮部装载有2条途径,即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V)2、韧皮部中的物质可以双向运输。()3、解释筛管中运输同化产物的机理的学说有3种,其中压力流动学说主张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建立起来的压力势梯度来推动的。()4、同化产物经过维管系统从源到库的运输称为短距离运输。()5、源叶中的光合产物装载入韧皮部的细胞途径可能是“共质体→质外体一共质体一→韧皮部筛管分子”。1
1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一、英译中(Translate) 1. plasmodesma 2.co-transport 3. pressure flow theory 4. cytoplasmic pumping theory 5. microfibril 6. receiver cell 7. phloem unloading 8. girdling 9.desmotubule 10. contractile protein theory 11. metabolic source 12. metabolic sink 二、中译英(Translate) 1、胞间连丝 2、连丝微管 3、共转运 4、共质体运输 5、质外体运输 6、压力流动学说 7、胞质泵动学说 8、收缩蛋白学说 9、环割 10、代谢库 11、代谢源 12、韧皮部 三、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 1、共质体 2、质外体 3、胞间连丝 4、压力流动学说 5、韧皮部装载 6、韧皮部卸出 7、代谢源 8、代谢库 9. apoplast 10. microtubule 11. pressure-flow model 12. sink 13. symplast 四、是非题(True or false) ( )1、韧皮部装载有 2 条途径,即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 )2、韧皮部中的物质可以双向运输。 ( )3、解释筛管中运输同化产物的机理的学说有 3 种,其中压力流 动学说主张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建立起来的压 力势梯度来推动的。 ( )4、同化产物经过维管系统从源到库的运输称为短距离运输。 ( )5、源叶中的光合产物装载入韧皮部的细胞途径可能是“共质体 →质外体→共质体→韧皮部筛管分子

()6、有机物在机体内的分配只由供应能力和运输能力二个因素决定。()7、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源与库的地位始终保持不变。)8、许多实验证明,有机物的运输途径主要是由本质部担任的。()9、玉米接近成熟时,将其连杆带穗收割后堆放,则穗中有机物向秸杆倒流,不利于有机物在穗中积累,反而减产。()10、昼夜温差大,可减少有机物的呼吸消耗,促进同化物向果实运输,因而使瓜果的含糖量和谷类种子的干粒重增加。五、选择题(Choosethebestanswerforeachquestion))1、在植物有机体中,有机物的运输主要靠哪个部位来承担?(A、韧皮部B、本质部C、微管)2、在植物体中,细胞间有机物的运输主要靠哪种运输途径?(A、共质体运输B、质外体运输奇C、简单扩散)。3、韧皮部装载时的特点是(A.逆浓度梯度:需能:具选择性B.顺浓度梯度:不需能:具选择性C.逆浓度梯度:需能:不具选择性4、在筛管运输机理的儿种学说当中,主张筛管液是靠源端和库端的压力势差建立起来的压力梯度来推动的,是哪一种?(兑B、胞质泵动学说总C、收缩蛋白学说A、压力流动学说)5、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为(A、煎糖B、果糖C、葡萄糖)6、在细胞质泵动学说和收缩蛋白学说中,都认为有机物运输需要(A、充足的水B、合适的温度C、能量7、温度是影响有机物运输的外界因素之一,当温度降低时,运输速度就会变()A、快B、慢C、不变)8、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白天一般比晚上(A、快B、慢C、一样9、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速度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是间接,主要起控制作用的)是(A、叶内蔗糖浓度B、水分的多少C、阳光充足与否2
2 ( )6、有机物在机体内的分配只由供应能力和运输能力二个因素决 定。 ( )7、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源与库的地位始终保持不变。 ( )8、许多实验证明,有机物的运输途径主要是由本质部担任的。 ( )9、玉米接近成熟时,将其连杆带穗收割后堆放,则穗中有机物 向秸杆倒流,不利于有机物在穗中积累,反而减产。 ( )10、昼夜温差大,可减少有机物的呼吸消耗,促进同化物向果 实运输,因而使瓜果的含糖量和谷类种子的干粒重增加。 五、选择题(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1、在植物有机体中,有机物的运输主要靠哪个部位来承担?( ) A、韧皮部 B、本质部 C、微管 2、在植物体中,细胞间有机物的运输主要靠哪种运输途径?( ) A、共质体运输 B、质外体运输 C、简单扩散 3、韧皮部装载时的特点是( )。 A.逆浓度梯度;需能;具选择性 B.顺浓度梯度;不需能;具选择性 C.逆浓度梯度;需能;不具选择性 4、 在筛管运输机理的几种学说当中,主张筛管液是靠源端和库端的压力 势差建立起来的压力梯度来推动的,是哪一种?( ) A、压力流动学说 B、胞质泵动学说 C、收缩蛋白学说 5、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为( ) A、蔗糖 B、果糖 C、葡萄糖 6、在细胞质泵动学说和收缩蛋白学说中,都认为有机物运输需要( ) A、充足的水 B、合适的温度 C、能量 7、温度是影响有机物运输的外界因素之一,当温度降低时,运输速度就会 变( ) A、快 B、慢 C、不变 8、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白天一般比晚上( ) A、快 B、慢 C、一样 9、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速度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是间接,主要起控制作用的 是( ) A、叶内蔗糖浓度 B、水分的多少 C、阳光充足与否

)10、有机物在植物内运输的最适温度一般为(A、25℃—35℃B、20℃—30℃C、10℃—20℃11、温度降低可使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速度降低的原因是()A、光合作用减弱了B、呼吸速率降低了C、筛管粘度减弱了)12、韧皮部同化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是受三种能力的综合影响(A、供应、竞争和运输能力B、供应、运输和控制能力C、运输、竞争和收缩能力)13、温度对同化物质的运输有影响,当气温高于土温时(A、有利于同化物质向顶部运输B、有利于同化物质向根部运输C、只影响运输速率,对运输方向无影响14、ThemaincomponentofphloemisA、hormonesC、glucoseD、amino acidB、sucrose15、Which statement is not true about the pressure-flow model ofphloem transport?A、 sugar is actively transported out ofthe phloem at a sink area suchastherootB、 presure is created in the phloem by the buildup of water and sugar.C、sugarproduedbyphotosynthesisisaetivelytransportedintophloem cells.D、waterisactivelytransportedintophloem六、填空题(Putthebestwordintheblank)和1、韧皮部装载过程有2条途径:2、有机物的长距离运输途径通过3、到现在为止,能解释筛管运输机理的学说有三种:和的过程。4、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物输出到5、温度影响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方向,当土温大于气温时,则有利于光合产物向运输。6、当温度降低时,呼吸作用相应:导致有机物在机体内运输速率:但温度如果过高,呼吸增强,也会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同时胞质中的酶也可能开始钝化或被破坏,所以有机物运输速度3
3 10、有机物在植物内运输的最适温度一般为( ) A、25℃—35℃ B、20℃—30℃ C、10℃—20℃ 11、温度降低可使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速度降低的原因是( ) A、光合作用减弱了 B、呼吸速率降低了 C、筛管粘度减弱了 12、韧皮部同化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是受三种能力的综合影响( ) A、供应、竞争和运输能力 B、供应、运输和控制能力 C、运 输、竞争和收缩能力 13、温度对同化物质的运输有影响,当气温高于土温时( ) A、有利于同化物质向顶部运输 B、有利于同化物质向根部运输 C、只影响运输速率,对运输方向无影响 14、The main component of phloem is A、hormones C、glucose B、sucrose D、amino acid 15、Which statement is not true about the pressure-flow model of phloem transport? A、sugar is actively transported out of the phloem at a sink area such as the root. B、presure is created in the phloem by the buildup of water and sugar. C、sugar produed by photosyn thesis is aetively transported into phloem cells. D、water is actively transported into phloem 六、填空题(Put the best word in the blank) 1、韧皮部装载过程有 2 条途径: 和 。 2、有机物的长距离运输途径通过 。 3、到现在为止,能解释筛管运输机理的学说有三种: 、 和 。 4、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物输出到 的过程。 5、温度影响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方向,当土温大于气温时,则有利于光合产 物向 运输。 6、当温度降低时,呼吸作用相应 ;导致有机物在机体内运输速 率 ;但温度如果过高,呼吸增强,也会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 质,同时胞质中的酶也可能开始钝化或被破坏,所以有机物运输速度

也7、影响同化产物运输的矿质元素主要有和8、影响有机物的分配有3个因素:其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9、影响有机物在机体内运输的外界条件有和O10、植物体内糖类运输的主要形式为11、同化产物在机体内有3种去路,分别为和和12、韧皮部中同化物卸出有两条途径,即七、问答题(Answerthefollowingquestion)1、试述植物体中同化物装入和卸出筛管的机理。2、试问温度对有机物运输有哪些影响?3、解释筛管运输学说有几种?每一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细胞内和细胞间的有机物运输各经过什么途径?5、试指出机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分配规律:有什么因素影响着有机物的分配?6、简述作物光合产物形成的源库关系。7、植物体内同化产物的命运如何?8、胞间连丝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胞间连丝有什么作用?9,Describethe pressure-flowmodelof phloem transport。4
4 也 。 7、影响同化产物运输的矿质元素主要有 。 8、影响有机物的分配有 3 个因素: 、 和 ; 其中 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9、影响有机物在机体内运输的外界条件有 、 和 。 10、植物体内糖类运输的主要形式为 。 11、同化产物在机体内有 3 种去路,分别为 、 和 。 12、韧皮部中同化物卸出有两条途径,即 和 。 七、问答题(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1、试述植物体中同化物装入和卸出筛管的机理。 2、试问温度对有机物运输有哪些影响? 3、解释筛管运输学说有几种?每一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细胞内和细胞间的有机物运输各经过什么途径? 5、试指出机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分配规律;有什么因素影响着有机物的分 配? 6、简述作物光合产物形成的源库关系。 7、植物体内同化产物的命运如何? 8、胞间连丝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胞间连丝有什么作用? 9、Describe the pressure— flow model of phloem transport

第六章参考答案:一、英译中1、胞间连丝7、韧皮部卸出2、共转运8、环割3、压力流动学说9、连丝微管4、胞质泵动学说10、收缩蛋白学说5、微纤丝11、代谢源6、接受细胞12、代谢库二、中译英1.plasmodesma2. desmotubule3.cotransport4.symplastictransport5.apoplastic translocation6.pressureflowtheory7.cytoplasmic pumping theory8.contractile protein theory9.girdling10.metabolic sink11.metabolic source12.phloem5
5 第六章参考答案: 一、英译中 1、胞间连丝 2、共转运 3、压力流动学说 4、胞质泵动学说 5、微纤丝 6、接受细胞 7、韧皮部卸出 8、环割 9、连丝微管 10、收缩蛋白学说 11、代谢源 12、代谢库 二、中译英 1. plasmodesma 2. desmotubule 3.cotransport 4. symplastic transport 5. apoplastic translocation 6. pressure flow theory 7. cytoplasmic pumping theory 8. contractile protein theory 9. girdling 10. metabolic sink 11. metabolic source 12. phloem

三、名词解释1、共质体:是通过胞间连丝把无数原生质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2、质外体:是一个开放性的连续自由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及导管等。3、胞间连丝:是贯穿胞壁的管状结构物,内有连丝微管,其两端与内质网相连接。4、压力流动学说:又叫集流学说,是德国人明希提出的。该学说认为从源到库的筛管通道中存在着一个单向的呈密集流动的液流,其流动动力是源库之间的压力势差。5、韧皮部装载:指光合作用产物从叶肉细胞输入到筛分子一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6、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到接受细胞的过程。7、代谢源:指制造并输送有机物质到其他器官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成熟的叶片。8、代谢库:指植物接受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正在发育的种子、果实等。9. ApoplastThemostlycontinuoussystemof cell walls,intercellularairspaces,andxylemvessels in a plant.10.MicrotubuleComponent of the cell cytoskeleton made of tubulin, a component of themitotic spindle, and a player in the orientation of cellulose microfibrils in the cell wall1l.Pressure-flowmodelAwidelyacceptedmodelofphloemtranslocationinangiospermsIt states that transport in the sieve elements is driven by a pressure gradient between source andsink.Thepressuregradient is osmotically generated and results from the loading at the source andunloading at the sink12.SinkAny organ that imports photosynthate, including nonphotosynthetic organs and organsthatdonotproduceenoughphotosyntheticproductsto supporttheirowngrowthor storageneedse.g.,roots, tubers, developing fruits, and immature leaves. Contrast with source13.SymplastThecontinuoussystem ofcell protoplasts interconnectedbyplasmodesmata.四、是非题1、V2、V3、4、×5、6、×7、×8、×9、×10、W五、选择题4、A5、A6、C7、B1、A 2、A3、A8、A9、A10、B15、D11、B12、A13、A14、B六、填空题1、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2、韧皮部3、压力流动学说,胞质泵动学说,收缩蛋白学说4、库的接受细胞5、根部6、减弱,变慢,变慢7、硼、磷、钾等8、供应能力,竞争能力,运输能力,竞争能力9、温度,矿质元素,植物激素6
6 三、名词解释 1、共质体:是通过胞间连丝把无数原生质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2、质外体:是一个开放性的连续自由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及导管等。 3、胞间连丝:是贯穿胞壁的管状结构物,内有连丝微管,其两端与内质网相连接。 4、压力流动学说:又叫集流学说,是德国人明希提出的。该学说认为从源到库的筛管通道 中存在着一个单向的呈密集流动的液流,其流动动力是源库之间的压力势差。 5、韧皮部装载:指光合作用产物从叶肉细胞输入到筛分子一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 6、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到接受细胞的过程。 7、代谢源:指制造并输送有机物质到其他器官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成熟的叶片。 8、代谢库:指植物接受有机物质用于生长、消耗或贮藏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正在发育 的种子、果实等。 9. Apoplast The mostly continuous system of cell walls, intercellular air spaces, and xylem vessels in a plant. 10. Microtubule Component of the cell cytoskeleton made of tubulin, a component of the mitotic spindle, and a player in the orientation of cellulose microfibrils in the cell wall. 11. Pressure-flow model A widely accepted model of phloem translocation in angiosperms. It states that transport in the sieve elements is driven by a pressure gradient between source and sink. The pressure gradient is osmotically generated and results from the loading at the source and unloading at the sink. 12. Sink Any organ that imports photosynthate, including nonphotosynthetic organs and organs that do not produce enough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to support their own growth or storage needs, e.g., roots, tubers, developing fruits, and immature leaves. Contrast with source. 13. Symplast The continuous system of cell protoplasts interconnected by plasmodesmata. 四、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五、选择题 1、A 2、A 3、A 4、A 5、A 6、C 7、B 8、A 9、A 10、B 11、B 12、A 13、A 14、B 15、D 六、填空题 1、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 2、韧皮部 3、压力流动学说,胞质泵动学说, 收缩蛋白学说 4、库的接受细胞 5、根部 6、减弱,变慢,变慢 7、硼、磷、钾等 8、供应能力,竞争能力,运输能力,竞争能力 9、温度,矿质元素,植物激素

10、蔗糖11、合成贮藏化合物,代谢利用,形成运输化合物12、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七、问答题1、答:同化物装入筛管有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即糖从共质体(细胞质经胞间连丝到达韧皮部的筛管,或在某些点进入质外体(细胞壁),后到达韧皮部。同化物从筛管中卸出也有共质体和质外体途经。共质体途径是指筛管中的同化物通过胞间连丝输送到接受细胞(库细胞)筛管中同化物也可能选运出到质外体,然后再通过质膜进入接受细胞(库细胞)。2、答:温度太高,呼吸增强,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同时细胞质中的酶开始钝化或受破坏。所以运输速率降低。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影响运输过程所必需的能量供应导致运输变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运输速率加快。3、答:有3种,分别是压力流动学说,胞质泵动学说和收缩蛋白学说。压力流动学说:主张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的压力势差建立起来的压力梯度来推动的。胞质泉动学说:认为筛分子内腔的细胞质呈几条长丝,形成胞纵连束,纵跨筛分子,每束直径1到几个um,在束内呈环状的蛋白质丝反复地、有节奏地收缩和张驰,就产生一种端动,把胞质长距离泵走,糖分就随之流动。收缩蛋白学说:认为筛管腔内有许多具有收缩能力的韧皮蛋白(P蛋白),P蛋白的收缩运动将推动筛管汁液的移动。4、答:细胞内有机物的运输主要是通过扩散和布朗运动在细胞器和细胞溶质之间转移,也可通过胞质运动使细胞器移位。细胞间有机物运输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质外体运输和共质体运输。5、答:有机物的运输分配是受供应能力,竞争能力和运输能力三个因素影响。(1)供应能力:指该器官或部位的同化产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多少的能力,也就是“代谢源”把光合产物向外“推”送力的大小。(2)竞争能力:指各器官对同化产物需要程度的大小。也就是“代谢库”对同化物的“拉力”大小。(3)运输能力:包括输出和输入部分之间输导系统联系、畅通程度和距离远近。在三种能力中,竞争能力最主要。6、答:源是制造同化物的器官,库是接受同化物的部位,源与库共存于同一植物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作物要高产,需要库源相互适应,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库大会促源,源大会促库,库小会抑制源,源小库就不会大,高产就困难。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有三种类型:(1)源限制型;(2)库限制型;(3)源库互补型,源库协同调节。增源与增库均能达到增产目的。7、答:植物体内同化产物有3种命运,分别为1)合成贮藏化合物:2)代谢利用:3)形成运输化合物。8、答:胞间连丝的结构特点是:①胞间连丝的外围由质膜包围着;②胞间连丝的的中央为连丝微管,它是由光滑内质网特化而成:③连线微管的中间有中心柱;④胞间连丝质膜的内侧与连丝微管的外侧连接着球状蛋白。③胞间连丝的直径20~40nm。7
7 10、蔗糖 11、合成贮藏化合物,代谢利用,形成运输化合物 12、共质体途径,质外 体途径 七、问答题 1、 答:同化物装入筛管有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即糖从共质体(细胞质经胞间连丝到 达韧皮部的筛管,或在某些点进入质外体(细胞壁),后到达韧皮部。 同化物从筛管中卸出也有共质体和质外体途经。共质体途径是指筛管中的同化物通过胞 间连丝输送到接受细胞(库细胞)筛管中同化物也可能选运出到质外体,然后再通过质 膜进入接受细胞(库细胞)。 2、答:温度太高,呼吸增强,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同时细胞质中的酶开始钝化或受破坏。 所以运输速率降低。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影响运输过程所必需的能量供应, 导致运输变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运输速率加快。 3、答:有 3 种,分别是压力流动学说,胞质泵动学说和收缩蛋白学说。 压力流动学说:主张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的压力势差建立起来的压力梯度来推动 的。 胞质泵动学说:认为筛分子内腔的细胞质呈几条长丝,形成胞纵连束,纵跨筛分子,每 束直径 1 到几个 um,在束内呈环状的蛋白质丝反复地、有节奏地收缩和张驰,就产生一 种蠕动,把胞质长距离泵走,糖分就随之流动。 收缩蛋白学说:认为筛管腔内有许多具有收缩能力的韧皮蛋白(P 蛋白),P 蛋白的收缩 运动将推动筛管汁液的移动。 4、答:细胞内有机物的运输主要是通过扩散和布朗运动在细胞器和细胞溶质之间转移,也 可通过胞质运动使细胞器移位。细胞间有机物运输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质外体运输和共 质体运输。 5、答:有机物的运输分配是受供应能力,竞争能力和运输能力三个因素影响。(1)供应能 力:指该器官或部位的同化产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多少的能力,也就是“代谢源”把光 合产物向外“推”送力的大小。(2)竞争能力:指各器官对同化产物需要程度的大小。 也就是“代谢库”对同化物的“拉力”大小。(3)运输能力:包括输出和输入部分之间 输导系统联系、畅通程度和距离远近。在三种能力中,竞争能力最主要。 6、答:源是制造同化物的器官,库是接受同化物的部位,源与库共存于同一植物体,相互 依赖,相互制约。作物要高产,需要库源相互适应,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库大会促源, 源大会促库,库小会抑制源,源小库就不会大,高产就困难。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有三种类型:(1)源限制型;(2)库限制型;(3)源库互补型,源库协同调节。增源与 增库均能达到增产目的。 7、答:植物体内同化产物有 3 种命运,分别为 1)合成贮藏化合物;2)代谢利用;3)形 成运输化合物。 8、答:胞间连丝的结构特点是:①胞间连丝的外围由质膜包围着;②胞间连丝的的中央为 连丝微管,它是由光滑内质网特化而成;③连线微管的中间有中心柱;④胞间连丝质膜 的内侧与连丝微管的外侧连接着球状蛋白。 ⑤胞间连丝的直径 20~40nm

胞间连丝的功能是:①细胞与细胞之间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②细胞间传递信息。8
8 胞间连丝的功能是:①细胞与细胞之间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②细胞间传递信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5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4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3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2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五 人群中 P、T、C 味盲基因频率的测定.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四 细菌转导.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三 粗糙链孢霉的四分子分析.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人体微量血细胞培养(全血培养)及染色体制片.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一 植物有性杂交.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 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人体染色体分带技术.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八 植物染色体Giemsa分带技术.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果蝇的伴性遗传.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果蝇的两对因子杂交.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果蝇(Drodophila melanogaster)的观察与试验设计.pdf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7章 细胞信号转导(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8章 植物生长物质(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9章 光形态建成(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0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1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2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3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无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植物生长物质调节花芽分化(含实验二 IBA和S3307提高非洲澎蜞菊插条生根的影响).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绪论.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植物生长物质对营养生长的影响.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植物生长物质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含实验一 植物生长物质母液配制和浓度稀释).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章 植物生长物质提高植物抗性.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章 植物生长物质对切花保鲜的影响、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对器官脱落的影响.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章 植物生长物质对性别分化的影响.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果实成熟与贮藏、第九章 植物生长物质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生物科学研究 第一次课教案 绪论 如何选择研究课题.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生物科学研究 第二次课教案 如何开展实验.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生物科学研究 第三次课教案 如何进行实验记录、如何进行数据处理.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生物科学研究 第四次课教案 如何撰写科学论文.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生物科学研究 第五次课教案 如何报告科学研究成果.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