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绪论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2
文件大小:33.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绪论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教学器材多媒体设施、黑板与笔与工具第一章绪论第11周周一第7-10授课时间节教学目的、要求(例如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层次):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等课程基础上,了解植物生长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应用植物生长物质的意义,认识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和分类、植物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的性质及区别、常用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性质,明确科学应用生长物质的重要性与方法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一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与种类复习生长、发育的概念,提出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分别从存在部位、生理作用、合成前体成分进行分类,并了解各分类的内涵二、植物生长物质研究意义与发展简史结合植物生长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各个环节控制作用,以及解决世界与中国的生产问题的成功事例,总结研究植物生长物质意义;并从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入手,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的发现与发展简史三、植物生长物质的吸收、运转及代谢分别认识植物生长物质从地上部分或根系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与原因:结合植物生长物质的作用特性,启发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物质进入植物体后运转的主要方向,植物生长物质运转(细胞内、细胞间、组织器官之间)的主要途径:植物生长物质代谢途径与其生理活性的认识与评价原则:理解植物生长物质相互作用与原因四、植物生长物质的半致死浓度与降低残留量的方法常规衡量药剂毒性单位(半致死浓度、半致死含量等)的介绍;评价植物生长物质毒性大小;植物生长物质在植物体内与土壤中的降解规律与残留分析,表面活性剂的定义与在降低植物生长物质残留的作用与原因:提出减少植物生长物质残留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五、植物生长物质的理化性质、表示单位与配制方法从分子量、分子式、化学结构、毒性大小、溶解转台、剂型、主要生理作用等方面,介绍常用的促进生长物质(如生长素类、赤霉素类、油菜素内酯等)、生长抑制物质(脱落酸、乙烯、多效唑、矮壮素、茉莉酸、水杨酸等)的性质与应用现状。认识植物生长物质的表示单位mg/L、%和mol/L。mg/L与mol/L的换算。了解配制植物生长物质母液、稀释浓度以及有效保存、检测生理活性等方法。六、植物生长物质使用技术和应用策略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器材 与工具 多媒体设施、黑板与 笔 授课时间 第 11 周周一第 7-10 节 教学目的、要求(例如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层次): 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等课程基础上,了解植物生长物质对植物生长发 育的影响,以及应用植物生长物质的意义,认识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和分类、植物生长延缓剂和生 长抑制剂的性质及区别、常用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性质,明确科学应用生长物质的重要性与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一 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与种类 复习生长、发育的概念,提出植物生长物质的定义,分别从存在部位、生理作用、合成前 体成分进行分类,并了解各分类的内涵 二、植物生长物质研究意义与发展简史 结合植物生长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各个环节控制作用,以及解决世界与中国的生产问题的 成功事例,总结研究植物生长物质意义;并从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入手,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的发 现与发展简史 三、植物生长物质的吸收、运转及代谢 分别认识植物生长物质从地上部分或根系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与原因;结合植物生长物质 的作用特性,启发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物质进入植物体后运转的主要方向,植物生长物质运转(细 胞内、细胞间、组织器官之间)的主要途径;植物生长物质代谢途径与其生理活性的认识与评价 原则;理解植物生长物质相互作用与原因 四、植物生长物质的半致死浓度与降低残留量的方法 常规衡量药剂毒性单位(半致死浓度、半致死含量等)的介绍;评价植物生长物质毒性大小; 植物生长物质在植物体内与土壤中的降解规律与残留分析,表面活性剂的定义与在降低植物生长 物质残留的作用与原因;提出减少植物生长物质残留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 五、植物生长物质的理化性质、表示单位与配制方法 从 从分子量、分子式、化学结构、毒性大小、溶解转台、剂型、主要生理作用等方面,介绍常 用的促进生长物质(如生长素类、赤霉素类、油菜素内酯等)、生长抑制物质(脱落酸、乙烯、 多效唑、矮壮素、茉莉酸、水杨酸等)的性质与应用现状。认识植物生长物质的表示单位 mg/L、% 和 mol/L。mg/L 与 mol/L 的换算。了解配制植物生长物质母液、稀释浓度以及有效保存、检测生 理活性等方法。 六、植物生长物质使用技术和应用策略

从选择植物生长物质种类、配制药剂、施用方法、作用浓度、处理次数、喷施环境等方面提出正确使用植物生长物质原则和方法:认识植物生长物质不是营养物质,按照找出问题实质一通过实验摸索出适宜浓度、恰当的处理方式和植物敏感时期等一一较大面积使用,解决生产问题的过程,发挥其调节作用。重点:植物生长物质的性质以及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生长调节剂的单位与配制药剂用量的计算难点:降低植物生长物质残留与科学使用植物生长物质的策略教学过程设计(要求阐明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展开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讨论、作业布置):利用课件结合板书介绍植物生长物质的基础知识(如定义、种类、运输与代谢等),结合生活、生产中的大量实际案例,说明主题内容。在后阶段课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1、决定植物组织内激素水平的因素?2、生产上为什么使用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3、如何减少生长物质应用中对环境的污染等。在与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疑念(知识点)。结束课程时,布置学生课后思考“吃了植物激素处理的水果会引起幼儿性早熟的提法是否科学?并分析原因。”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潘瑞炽、李玲,植物生长发育化学控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丁瑞桂,作物化学调控技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朱惠香、陈虎保、张宗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植物生长物质,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生长物质专业委员会会刊,2000-20045、韩德元,植物生长调节剂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从选择植物生长物质种类、配制药剂、施用方法、作用浓度、处理次数、喷施环境等方面提 出正确使用植物生长物质原则和方法;认识植物生长物质不是营养物质,按照找出问题实质—— 通过实验摸索出适宜浓度、恰当的处理方式和植物敏感时期等——较大面积使用,解决生产问题 的过程,发挥其调节作用。 重点:植物生长物质的性质以及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生长调节剂的单位与配制药剂用量的 计算 难点:降低植物生长物质残留与科学使用植物生长物质的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要求阐明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展开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讨论、作业布置): 利用课件结合板书介绍植物生长物质的基础知识(如定义、种类、运输与代谢等),结合生 活、生产中的大量实际案例,说明主题内容。 在后阶段课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1、 决定植物组织内激素水平的因素? 2、生产上为什么使用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 3、 如何减少生长物质应用中对环境的污染等。 在与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疑念(知识点)。结束课程时,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吃了植物激素处理的水果会引起幼儿性早熟的提法是否科学?并分析原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 潘瑞炽、李玲,植物生长发育化学控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丁瑞桂,作物化学调控技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朱惠香、陈虎保、张宗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 植物生长物质,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生长物质专业委员会会刊,2000-2004 5、 韩德元,植物生长调节剂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