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 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

(十)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一、实验原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当恒定的,这是物种的重要特征,例如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有20个,配成10对。遗传学上把一个配的染色体数,称作染色体组(或称基因组)用n表示。如玉米染色体组内包含10个染色体,它的基数n=10。一个染色体组内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由于各种生物的来源不同,细胞核内可能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染色体数。凡是细胞核中含有一套完整染色体数的单倍体,也用n表示。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以2n表示。细胞内多于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多倍体。例如三倍体(3n)、四倍体(4n)、六倍体(6n)等,这类染色体数的变化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减,所以称作整倍体。在整倍体中,又可按染色体组的来源,区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凡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或者是原来的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成为同源染色体。如果增加的染的体组来自不同的物种,则称为异源多倍体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目前已知道被子植物中有1/3或更多的物种是多倍体,如小麦属(Triticum)染色体基数是7,属二倍体的有一粒小麦,四倍体的有二粒小麦,六倍体的有普通小麦。除了自然界存在的多倍体物种之外,又可采用高温、低温、X射线照射:嫁接和切断等物理方法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在诱发多倍体方法中,以应用化学药剂更为有效。如秋水仙素、茶嵌戊烷、异生长素、富民农等,都可诱发多倍体,其中以秋水仙素效果最好,使用最为广泛。秋水仙素是由百合科植物秋种番红花秋水仙(Colchicumattummnale)的种子从器官中提炼出来的一朴生物碱。化学分子式为C22H25NO6十3/2H2O。具Y有麻醉作用,对植物种子,幼芽、花蕾、花粉、嫩枝等产生诱变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走向两极而被阻止在分裂中期,这样细胞不能继续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核。若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分裂.就形成多倍性的组织,由多倍性组织分化产生的性细胞,所产生的配子是多倍性的,因而也可通过有性繁殖方法把多倍体繁殖下去。多倍体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育种,用人工方法诱导的多倍体,可以得到一般二倍体所没有的优良经济性状,如粒大,穗长、抗病性强等。三倍体西瓜、三倍体甜菜、八倍体小黑麦已在生产上应用。二。实验目的1.了解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2.观察多倍体植物,鉴别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引起植物其它器官的变异三,实验材料玉米(2n=20),或大麦(2n=18)水稻(2n=24)的种子人工诱发的四倍体玉米和二倍体玉米的果穗、玉米粒、花粉、叶片。四。实验器具和药品1,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血,镊子,刀片,滴管,戏水纸,测微尺2.药品:0.1%和0.025%秋水仙素溶液,1mol/LHCL溶液,改良石碳酸品红溶液,碘化钾溶液。五、实验说明本实验采用种子浸渍法。处理种子时,可先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中漫种24小时左右,在铺有滤纸的器血上漫种种子,再注入0.1%一0.025%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为避免蒸发宜加盖并置于暗处,放入20℃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发芽温度,干燥种子处理的天数应比浸种多1天左右。一般发芽种子处理数小时至三天,或多至十天左右。对于种皮厚发芽慢的种子,应先催芽后再行处理。已发芽的种子宜用较低的浓度处理较短的时间,秋水仙素能阻碍根系的发育,因而最好能在发根以前处理完毕。处理后用清水冲洗,移栽于盆钵或由间
(十)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 一、实验原理 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当恒定的,这是物种的重要特征,例如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有 20 个,配成 10 对。 遗传学上把一个配的染色体数,称作染色体组 ( 或称基因组 ) 用 n 表示。如玉米染色体组内包含 10 个染色体,它的 基数 n = l0 。一个染色体组内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遗传和变异。 由于各种生物的来源不同,细胞核内可能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染色体数。凡是细胞核中含有—套完整染色体数的 单倍体,也用 n 表示。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以 2n 表示。细胞内多于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 多倍体。例如三倍体 (3n) 、四倍体( 4n) 、六倍体 (6n) 等.这类染色体数的变化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减.所以 称作整倍体。 在整倍体中,又可按染色体组的来源,区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凡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或者是原 来的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成为同源染色体。如果增加的染的体组来自不同的物种,则称为异源多倍体。 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目前已知道被子植物中有 1/3 或更多的物种是多倍体,如小麦属( Triticum )染色体基 数是 7 ,属二倍体的有一粒小麦,四倍体的有二粒小麦,六倍体的有普通小麦。除了自然界存在的多倍体物种之 外,又可采用高温、低温、 X 射线照射.嫁接和切断等物理方法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在诱发多倍体方法中,以 应用化学药剂更为有效。如秋水仙素、茶嵌戊烷、异生长素、富民农等,都可诱发多倍体,其中以秋水仙素效果最 好,使用最为广泛。 秋水仙素是由百合科植物秋种番红花——秋水仙 ( Colchicum atttumnale ) 的种子从器官中提炼出来的一朴生物碱。 化学分子式为 C 22 H 25 NO 6 十 3/2 H 2 O 。具 Y 有麻醉作用,对植物种子,幼芽、花蕾、花粉、嫩枝等产生诱变 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走向两极而被阻止在分裂中期,这样细胞不能继 续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核。若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分裂.就形成多倍性的组织,由多倍性组织分化 产生的性细胞,所产生的配子是多倍性的,因而也可通过有性繁殖方法把多倍体繁殖下去。 多倍体巳成功地应用于植物育种,用人工方法诱导的多倍体,可以得到一般二倍体所没有的优良经济性状,如粒 大,穗长、抗病性强等。三倍体西瓜、三倍体甜菜、八倍体小黑麦已在生产上应用。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2 .观察多倍体植物,鉴别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引起植物其它器官的变异。 三,实验材料 玉米( 2n=20 ),或大麦( 2n=18 )、水稻( 2n=24 )的种子 人工诱发的四倍体玉米和二倍体玉米的果穗、玉米粒、花粉、叶片。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 .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滴管,戏水纸,测微尺。 2 .药品: 0.1 %和 0.025 %秋水仙素溶液, 1mol / L HCL 溶液,改良石碳酸品红溶液,碘化钾溶液。 五、实验说明 本实验采用种子浸渍法。处理种子时,可先在—定浓度秋水仙素中浸种 24 小时左右,在铺有滤纸的器皿上浸种种 子,再注入 0.1 %— 0.025 %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为避免蒸发宜加盖并置于暗处,放入 20 ℃ 培养箱中,保持适 宜的发芽温度,干燥种子处理的天数应比浸种多 1 天左右。—般发芽种子处理数小时至三天,或多至十天左右。对 于种皮厚发芽慢的种子,应先催芽后再行处理。已发芽的种子宜用较低的浓度处理较短的时间,秋水仙素能阻碍根 系的发育,因而最好能在发根以前处理完毕。处理后用清水冲洗,移栽于盆钵或田间

染色体加倍后必须进行鉴别。同源多倍体主要是根据形态特性来判断:如叶色,叶形及气孔和花粉粒的大小。最为可靠的方法,是待收获大粒种子后,再将这些大粒种子萌发,制片报尖压片,然后检查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只有染色体数目加倍了,才能证明植株已诱变成四倍体六、实验步骤(一)把玉米2n=20(或大麦2n=18,水稻2n=24)种子浸在0.1%秋水仙素溶液24小时。(二)用自来水冲洗23次。(三)将萌发种子移到盛有0.025%秋水仙素溶液润湿了吸水纸的培养皿里(四)置入20℃培养箱,培养发芽。(五)48小时后取出幼苗。(六)用自来水缓缓冲洗幼苗。(七)把处理后的幼苗栽种在大田或盆钵内(八)同期插种未纤经处理的玉米种了作为对照。(九)田间给予良好管理。七、实验结果鉴定多倍体植物1,制作四倍休玉米,二倍体玉米根尖细胞压片,检查染色体数目。2,观察四倍休玉米,二倍体玉米表皮细胞气孔的大小。·在四倍体玉米叶的背面中部划一切口,用尖头镊子夹住切口部分,撕下一薄层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里,铺平,盖上盖玻片,制成表皮装片。按上诉同样方法制作一张二倍体玉米的表皮装片,作为对照。·镜检比较四倍体与二倍体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大小,用测微尺测量其大小3.观察比较花粉粒的大小·从四倍体、二倍体玉米植株上分别采集花粉·将采集到的花粉分别浸入45%冰醋酸。·用滴管分别各取一滴花粉粒悬浮液,移到载玻片上。·滴上碘化钾溶液,盖上盖破片,制成花粉粒制片。·镜检四倍体及二倍体玉米花粉粒大小。·用测微尺测定并记载其大小。4.作业·描绘四倍体玉米中期染色体图像·将镜检观察结果列成一表,并分析记载结果
染色体加倍后必须进行鉴别。同源多倍体主要是根据形态特性来判断.如叶色、叶形及气孔和花粉粒的大小。最为 可靠的方法,是待收获大粒种子后,再将这些大粒种子萌发,制片报尖压片,然后检查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只有 染色体数目加倍了,才能证明植株已诱变成四倍体。 六、实验步骤 ( 一 ) 把玉米 2n=20( 或大麦 2n=18 ,水稻 2n=24) 种子浸在 0.1 %秋水仙素溶液 24 小时。 ( 二 ) 用自来水冲洗 2 — 3 次。 (三)将萌发种子移到盛有 0.025 %秋水仙素溶液润湿了吸水纸的培养皿里。 ( 四 ) 置入 20 ℃ 培养箱,培养发芽。 ( 五 )48 小时后取出幼苗。 (六)用自来水缓缓冲洗幼苗。 (七)把处理后的幼苗栽种在大田或盆钵内。 (八)同期插种未纤经处理的玉米种了作为对照。 ( 九 ) 田间给予良好管理。 七、实验结果 鉴定多倍体植物 1 .制作四倍休玉米,二倍体玉米根尖细胞压片,检查染色体数目。 2 .观察四倍休玉米,二倍体玉米表皮细胞气孔的大小。 • 在四倍体玉米叶的背面中部划一切口,用尖头镊子夹住切口部分,撕下一薄层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里, 铺 平,盖上盖玻片,制成表皮装片。 • 按上诉同样方法制作一张二倍体玉米的表皮装片,作为对照。 • 镜检比较四倍体与二倍体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大小,用测微尺测量其大小。 3 .观察比较花粉粒的大小 • 从四倍体、二倍体玉米植株上分别采集花粉。 • 将采集到的花粉分别浸入 45 %冰醋酸。 • 用滴管分别各取一滴花粉粒悬浮液,移到载玻片上。 • 滴上碘化钾溶液,盖上盖破片,制成花粉粒制片。 • 镜检四倍体及二倍体玉米花粉粒大小。 • 用测微尺测定并记载其大小。 4. 作业 • 描绘四倍体玉米中期染色体图像。 • 将镜检观察结果列成一表,并分析记载结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人体染色体分带技术.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八 植物染色体Giemsa分带技术.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观察.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果蝇的伴性遗传.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果蝇的两对因子杂交.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果蝇(Drodophila melanogaster)的观察与试验设计.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共十一章).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 Angiosperm.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图解分化图解.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蕨类植物(Pteridphyta).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苔藓植物 Bryophyta.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4.1-4.3).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4.2-4.9).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藻类植物.ppt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地衣(Lichens).ppt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一 植物有性杂交.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人体微量血细胞培养(全血培养)及染色体制片.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三 粗糙链孢霉的四分子分析.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四 细菌转导.pdf
- 华南师范大学:《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五 人群中 P、T、C 味盲基因频率的测定.pdf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2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3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4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5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6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7章 细胞信号转导(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8章 植物生长物质(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9章 光形态建成(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0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1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2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含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3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无答案).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植物生长物质调节花芽分化(含实验二 IBA和S3307提高非洲澎蜞菊插条生根的影响).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绪论.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