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分析数据的评价

第14章 分析数据的评价
第14章 分析数据的评价

一.掌握几个概念 准确度(accuracy): 测试结果与被测值或约定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precision): 在规定的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 的一致程度
一 .掌握几个概念 n 准确度(accuracy): 测试结果与被测值或约定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n 精密度(precision): 在规定的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 的一致程度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重复性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猪果之间的 一致程度。 ■再现性 在再规性条件下,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n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重复性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 一致程度。 n 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 灵敏度 表示在我们注意到仪表指针或读数装置的差异 之前,在所测体系上能作出多大的变化。 ■检测限 是在一定置信率(或统计显著性)下可以检测 的最低增量
n 灵敏度 表示在我们注意到仪表指针或读数装置的差异 之前,在所测体系上能作出多大的变化。 n 检测限 是在一定置信率(或统计显著性)下可以检测 的最低增量

二、评价精密度的方法 如果不知真实值,就只能计算精密度。精密度 低将会增加预测样品真实值的困难。 标准偏差(σ) 变异系数(CV) 相对偏差
二、评价精密度的方法 如果不知真实值,就只能计算精密度。精密度 低将会增加预测样品真实值的困难。 标准偏差(σ) 变异系数(CV) 相对偏差

如果重复测定的次数多 Z(Xi-p)2 二1 (3) n 式中:o—标准偏差; X一各个样品的测量值; —真实值; n 样品总数
(3) n (Xi ) 2 式中:σ——标准偏差; Xi——各个样品的测量值; μ——真实值; n——样品总数。 如果重复测定的次数多

变异系数(CV) 变异系数 (CV)= SD ×100% (6) X CV=0:293×100%=0.453% 64.72 (7) C即相对标准偏差,其小,说明精密度和重现性高; •虽然不同类型的分析对CV有不同的要求,但一般说来, CV小于5%就可以接受了
变异系数(CV) 100 % 0.453 % (7) 64 .72 0.293 CV 100 % (6) X SD (CV ) 变异系数 •CV即相对标准偏差,其小,说明精密度和重现性高; •虽然不同类型的分析对CV有不同的要求,但一般说来, CV小于5%就可以接受了

三、评价准确度的方法 绝对误差等于实验值与真实值之差 相对误差 百分相对误差 ● 回收率(回收实验)
三、评价准确度的方法 n 绝对误差等于实验值与真实值之差 n 相对误差 n 百分相对误差 n 回收率(回收实验)

0 在相同条件下用同种方法对加标样品和未知样品进行预处理和 测定,以计算出加入标准物质的回收率。 0 加标样品:加入已知量的标准物的样品; 0未知样品:未加标准物质的样品。 P%=[(1-x。)/m]×100% P%:加入标准物质的回收率 m:加入标准物质的量 ×1:加标样品的测定值 ×:未知样品的测定值
o 在相同条件下用同种方法对加标样品和未知样品进行预处理和 测定,以计算出加入标准物质的回收率。 o 加标样品:加入已知量的标准物的样品; o 未知样品:未加标准物质的样品。 P%=[(x1-x0 )/m] × 100% P%:加入标准物质的回收率 m:加入标准物质的量 x1::加标样品的测定值 x0:未知样品的测定值

四、评价检测限的方法 ■1、GC:最小检测量或最小检测浓度。 2、分光光度法:扣除空白值后,吸光度为0.001时所 对应的浓度。 ■3、一般实验:当空白次数n>20,检测限为空白值正标 准差的4.6倍。 ■4、国际理论应用化学联合会对检测限规定:如下所示
四、评价检测限的方法 n 1、GC:最小检测量或最小检测浓度。 n 2、分光光度法:扣除空白值后,吸光度为0.001时所 对应的浓度。 n 3、一般实验:当空白次数n>20,检测限为空白值正标 准差的4.6倍。 n 4、国际理论应用化学联合会对检测限规定:如下所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酸度的测定(Acid Test).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灰分及几种重要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Carbohydrates Determination).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and amino acid in Food).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食品的感官检测法与比重测定.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脂类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Fat in Food).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食品分析实验,共两部分三十个实验).doc
- 石河子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授课教案(任课教师:刘娅).doc
- 石河子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Food Analysis.pdf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乳品加工工艺(共十二章).ppt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肉制品加工工艺(共七章).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果蔬加工工艺学(第3-8章)果蔬汁的加工、果蔬速冻、果蔬的干制、果蔬糖制、果蔬糖制、蔬菜腌制、果酒与果醋酿造.ppt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果蔬加工工艺学(第1-2章)果蔬加工保藏原理及预处理、果蔬罐藏.ppt
-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共九个实验).pdf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任课教师:陈国刚).pdf
- 石河子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Foodprocessingtechnology.pdf
- 《果蔬加工贮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果蔬采后的商品化处理和运输.ppt
- 《果蔬加工贮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果蔬的采后生理.ppt
- 《果蔬加工贮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果蔬的贮藏方式和管理.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维生素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in Food).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水分的测定.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食品分析绪论(主讲:詹萍).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案例简介.pdf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文化与鉴赏)第1讲 食品与人类的关系(主讲:张有林、张润光).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文化与鉴赏)第2讲 食品科学的四个里程碑.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文化与鉴赏)第3讲 中国的饮食文化.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文化与鉴赏)第4讲 近代食品与现代食品.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文化与鉴赏)第5讲 二十一世纪的食品与末来食品.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文化与鉴赏)第6讲 食品与疾病.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文化与鉴赏)第7讲 食品与健康.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PPT教学课件(食品文化与鉴赏)第8讲 中国酒文化.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食品营养与保健、矿物质与人体酸碱平衡、食品与疾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ppt
- 《食品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酒与酒文化(概述).ppt
- 《食品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酒与酒文化(中国传统酒文化).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我国核桃加工产业现状与前景.ppt
-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石榴采后果皮褐变机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