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1(试题)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199.3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1(试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普化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共10题15分) 1.2分 市面上买到的干电池中有MnO2,它的主要作用是.() ()吸收反 :中产生的水分 (B)起导电怍用 (C)作为填料 (D)参加正极反应 2.2分 可以将钡离子和锶离子分离的一组试剂是.。 (A)HS和HCI (B)(NH)2CO,和NH.HO (C)K,CrO,和HAC D)NC,O,和HAG 3.2分 .( (B)Ru和R贴 (D)Cu 和C )分 已知M2+2C M 09=-2.0V: M;+e- M =0.5V M+e M24 0e=-l0V: M2++e M m6=10V M++e Mte=0.5V: M+e M 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反应的是一 (A)M投入水中 (B)M2离子加到水中 (C)1molM#离子加到1dm3的1mol·dm3M离子溶液中 D)M离子加到含M;离子的溶液中去 5.2 反应3A2*+2B 一3A+2B”在标准状态下电池电动势为18V, 某浓度时,反应的 电池电动势为1.6V,则此时该反应的gK9值为 3×18 3×16 (A)0059 (B)0059 616 (C)0059 6.1分 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品体是 .() (A)KBr(s) (B)CO2(s) (C)CuAl-(s) (D)SiC(s) 7.1分 过量AgC1溶解在下列各物质中,问哪种溶液中Ag浓度最小, (A)100cm水 B)1000cm’水

普化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 ( 共 10 题 15 分 ) 1. 2 分 市面上买到的干电池中有 MnO2,它的主要作用是.( ) (A) 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分 (B) 起导电怍用 (C) 作为填料 (D) 参加正极反应 2. 2 分 可以将钡离子和锶离子分离的一组试剂是. ( ) (A) H2S 和 HCl (B) (NH4)2CO3和 NH3.H2O (C) K2CrO4 和 HAc (D) (NH4 )2C2O4和 HAc 3. 2 分 性质最相似的两个元素是. ( ) (A) Zr 和 Hf (B) Ru 和 Rh (C) Mn 和 Mg (D) Cu 和 Cr 4. 2 分 已知 M 2 1 + 2e  M1  = -2.0 V; M  2 + e  M2  = 0.5 V M 3 1 + e  M 2 1  = -1.0 V; M 2 2 + e  M  2  = 1.0 V M 4 1 + e  M 3 1  = 0.5 V; M 3 2 + e  M 2 2  = 1.9 V 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反应的是.( ) (A) M1 投入水中 (B) M2 1 离子加到水中 (C) 1 mol M3 1 离子加到 1 dm3 的 1 mol·dm-3 M  2 离子溶液中 (D) M3 2 离子加到含 M  2 离子的溶液中去 5. 2 分 反应 3A2+ + 2B ─→ 3A + 2B3+ 在标准状态下电池电动势为 1.8 V,某浓度时,反应的 电池电动势为 1.6 V,则此时该反应的 lg  K 值为. ( ) (A) 0.059 31.8 (B) 0.059 31.6 (C) 0.059 6 1.6 (D) 0.059 61.8 6. 1 分 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晶体是. ( ) (A) KBr(s) (B) CO2 (s) (C) CuAl2 (s) (D) SiC(s) 7. 1 分 过量 AgCl 溶解在下列各物质中,问哪种溶液中 Ag+浓度最小.( ) (A) 100 cm3水 (B) 1000 cm3 水

(C)100cm30.2mol·dm3KC1溶液 (D)1000cm30.5mol·dm3KN03溶液 8.1分 察电池2nZn1mldnC1modnCu的正极中通入S气体则 电池的电动势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9.1分 Hg经中汞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 (A)离子键 (B)G键 (C)π键 (D)配位键 *.1分 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有一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 为 (A)>25.3% B)不变 (C)<25.3% (D)接近100% 二、填空题(共13题23分) 11.2分 乙硼烷的分子式是 它的结构式为 其中硼一硼原子间的 化学键是」 12.2分 二、三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成单电子数与该元素所处的周期数相同的元 素是 13.2分 反应NOg) 2NO(g) 因为NO2是红褐色而N,O,是无色,NO2分压可利用 光吸收来测定。如果35℃平衡体系总压力为202kPa,Po:=66kPa,则该温度下的K9为 。 14.2分 N0,热分解速率,初始度为0.0455 molm时,初速率为0.0132m0l·dnm3s 告初深安为024,n时,率是05·d,g,奥反应开时的酸 数为 级 15.2分 C具有比O更长、更弱的健,用分子轨道理论推断它们的健级分别是C, CI 16.2分 按照质子亲和势增加的顺序将下列各碱排序为

(C) 100cm3 0.2mol·dm-3KCl 溶液 (D) 1000 cm3 0.5mol·dm-3KNO3溶液 8. 1 分 向原电池 Zn│Zn2+(1 mol·dm-3 )‖Cu2+(1 mol·dm-3 )│Cu 的正极中通入 H2S 气体,则 电池的电动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9. 1 分 2 Hg 2 中汞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 ) (A) 离子键 (B) 键 (C) 键 (D) 配位键 *. 1 分 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 25.3 %,当有一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 为. ( ) (A) > 25.3 % (B) 不变 (C) < 25.3 % (D) 接近 100 % 二、填空题 ( 共 13 题 23 分 ) 11. 2 分 乙硼烷的分子式是_,它的结构式为_其中硼— 硼原子间的 化学键是_。 12. 2 分 在第一、二、三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 成单电子数与该元素所处的周期数相同的元 素是_。 13. 2 分 反应 N2O4 (g) 2NO2 (g) 中,因为 NO2是红褐色而 N2O4是无色,NO2分压可利用 光吸收来测定。 如果 35℃平衡体系总压力为 202 kPa, NO2 p = 66 kPa,则该温度下的  K 为 _。 14. 2 分 测定 NO2 热分解速率,初始浓度为 0.0455mol·dm-3时,初速率为 0.0132 mol·dm-3·s -1, 若初始浓度变为 0.0324 mol·dm-3 时,初速率是 0.0065 mol·dm-3·s -1,则反应开始时的级 数为_级。 15. 2 分 Cl2 具有比O2 2更长、更弱的键,用分子轨道理论推断它们的键级分别是 Cl2_; Cl2 _。 16. 2 分 按照质子亲和势增加的顺序将下列各碱排序为

HS,F,「,NH 17.2分 HO和HAc两种溶剂,其中 溶剂对强酸具有较大的拉平效应。 18.2分 采用镍阳极,电镀液是硫酸镍溶液,电镀镍时: 阳极反应 阴极反应」 总反应式 19.2分 液体沸腾时,下列几种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增加的是 :减少的 是 20.2分 市售含铝发泡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和小苏打。有报道说:铝在人体中积累不利于健 康。因此有“无铝发泡剂”出售。其中一类发泡剂仍是生成C0起泡。估计“无铝发泡剂” 的主要成分是 21 1分 区元素以M)亲石形式存在于硅酸盐矿中,按HSAB规则可知这些元素属 EC 考查碳酸盐形成偏硅酸盐的反应:Caco)+5OC正 22.1分 →CaSi03+C02(g) Si0,和C02中酸性较强的是 23.1分 Na和Ag的离子半径相近,水合离子的酸性较强的是 三、计算题(共3题30分) 24.10分 过计算说明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发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假设有关物质的浓度为1.0mol·dm3,己知pe(Fe下e2)=+0.771V, pe(T)=+0.54V,Ke(Fe(CN。)=1.0×102,K(Fe(CNg)=1.0×1035 (山)在含Fe的溶液中加入K

HS,F ,I ,NH2  17. 2 分 H2O 和 HAc 两种溶剂,其中_溶剂对强酸具有较大的拉平效应。 18. 2 分 采用镍阳极,电镀液是硫酸镍溶液,电镀镍时: 阳极反应_; 阴极反应_; 总反应式_。 19. 2 分 液体沸腾时,下列几种物理量中,不变的是_;增加的是_;减少的 是_。 (1) 蒸气压 (2) 摩尔气化热 (3) 摩尔熵 (4) 液体质量 20. 2 分 市售含铝发泡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和小苏打。有报道说:铝在人体中积累不利于健 康。因此有“无铝发泡剂”出售。其中一类发泡剂仍是生成 CO2起泡。估计“无铝发泡剂” 的主要成分是_。 21. 1 分 f 区元素以 M(III)亲石形式存在于硅酸盐矿中,按 HSAB 规则可知这些元素属 于 。 22. 1 分 考查碳酸盐形成偏硅酸盐的反应:CaCO3(s) + SiO2(s)   CaSiO3 + CO2(g) SiO2和 CO2中酸性较强的是 。 23. 1 分 Na+和 Ag+的离子半径相近,水合离子的酸性较强的是 。 三、计算题 ( 共 3 题 30 分 ) 24. 10 分 通过计算说明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发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假设有关物质的浓度为 1.0 mol·dm-3, 已知 (Fe3+/Fe2+) = +0.771 V,  (I2 /I- ) = +0.54 V,K 稳(Fe(CN) 3 6 ) = 1.0 1042,K 稳(Fe(CN) 4 6 ) = 1.0 1035) (1) 在含 Fe3+ 的溶液中加入 KI;

(2)在Fe#的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NaCN后,再加入KI。 25.10分 己知:MgCl:s)=Mg2(aq)+2Cr(aq) △H=-150.5·morl Mg(s)+Cla(g)=MgCk (s) △rH9=-639.5J·molr CI-(g)=Cl-(aq) △H泉含=-383.7.mo 再利用有关数据,建立热力学循环,求Mg(g)=Mgaq)的焓变。 Mg(s)=Mg(g) △H84=l50.5kJ·mol Mg(g)=Mg"(g)+2e h+h=(737.8+1451)mor Ck(g)=2Cr(g) △ECa=241.6kJ·mor Cl(g)+e=Clg) E=365 kJ mol- 26.10分 1024 )由Na,Z(EDTA】组成的溶液,其中含有[Zn(EDTAY]配离子浓度为0.0I0 mol,dm3,若向该溶液中加S2-能否生成沉淀? (2)如果维持溶液中EDTA中=0.10 mol dm3,S2=0.10 mol m3,此时Zn(EDTA) 的浓度是多少? 四、问答题(共4题20分) 27.5分 如何解释在PCL、PBr和PH中,∠CIPC<∠BrPBr<∠PI? 28.5分 已知氮、氢、氟的电负性分别为 w=3.04 ()NH中键角∠HNH=106.6 NF,中键角∠FNF=1O2 试解释:NH中键角大于NF,中的键角。 (2)试解释:NH的分子具有比NF分子更大的偶极矩。 29.5分 ()通入S时,Ni2(aq)和M血2(aq)哪一个更易形成硫化物 (2)用第4周期离子酸的软硬变化趋势对你的答案作解释。 (3)写出反应的平衡方程式。 30.5分

(2) 在 Fe3+ 的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 NaCN 后,再加入 KI。 25. 10 分 已知:MgCl2(s) = Mg2+(aq) + 2Cl(aq)  H溶解 = -150.5 kJ·mol1 Mg(s) + Cl2(g) = MgCl2 (s)  f Hm = -639.5 kJ·mol1 Cl(g) = Cl(aq)  H水合 = -383.7 kJ·mol1 再利用有关数据,建立热力学循环,求 Mg2+(g) = Mg 2+(aq)的焓变。 Mg(s)= Mg(g)  H升华 = -150.5 kJ·mol1 Mg(g)= Mg2+(g) + 2e I1 + I2 = (737.8 + 1451) kJ·mol1 Cl2(g) = 2Cl(g) ECl-Cl = 241.6 kJ·mol1 Cl(g) + e= Cl(g) E = 365 kJ·mol1 26. 10 分 已知 K 稳([Zn(EDTA)2- ]) = 3.9 1016,Ksp(ZnS) = 2.0 10-24 问: (1) 由 Na2 [Zn(EDTA)] 组成的溶液,其中含有[Zn(EDTA)2- ]配离子浓度为 0.010 mol·dm-3,若向该溶液中加 S 2- 能否生成沉淀? (2) 如果维持溶液中[EDTA4- ] = 0.10 mol·dm-3,[S2- ] = 0.10 mol·dm-3,此时 [Zn(EDTA)2- ] 的浓度是多少? 四、问答题 ( 共 4 题 20 分 ) 27. 5 分 如何解释在 PCl3、PBr3和 PI3中,ClPCl < BrPBr < IPI? 28. 5 分 已知 氮、氢、氟的电负性分别为: xN = 3.04 xH = 2.2 xF= 3.98 (1) NH3中键角 HNH = 106.6° NF3中键角 FNF = 102° 试解释:NH3 中键角大于 NF3中的键角。 (2) 试解释:NH3的分子具有比 NF3 分子更大的偶极矩。 29. 5 分 (1) 通入 H2S 时,Ni2+(aq)和 Mn2+(aq)哪一个更易形成硫化物? (2) 用第 4 周期离子酸的软硬变化趋势对你的答案作解释。 (3) 写出反应的平衡方程式。 30. 5 分

在大一化学实验提纯NaCI时,先用BaCl2除去其中的SO子,过滤后再用NaCO,除去 过制的Ba及Ca、Mg等离子,两步操作须分步进行。有同学提出,由于BaSO,的K 1.1×100,小于BaCO3的Kp=8.15×10°,所以在加入BCh将SO沉淀完全后,不必过 滤就可直接加入N,CO,这样可简化操作(将两次过滤合并为一次过滤),对此,你有何看 法,请通过计算予以说明。 小 AAAA11AIiI/g2ST03 SCIENE0wm。.s

在大一化学实验提纯 NaCl 时,先用 BaCl2除去其中的SO4 2,过滤后再用 Na2CO3除去 过剩的 Ba2+及 Ca2+、Mg2+等离子,两步操作须分步进行。有同学提出,由于 BaSO4的 KSP = 1.1 10-10,小于 BaCO3的 KSP = 8.15 10-9,所以在加入 BaCl2 将SO4 2沉淀完全后,不必过 滤就可直接加入 Na2CO3,这样可简化操作(将两次过滤合并为一次过滤),对此,你有何看 法,请通过计算予以说明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