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9(试题)

普化模拟试卷(9) 选择题(共16题24分) 1. 有东须除去可用的方法 .() 的A。 B) AO溶液中加新制备的Ag0 C电解AgO,溶液 D)(A)(B)(C)均可 2.2分 向下述两平衡体系:A2Cu(aq)=Cu2(aq)+Cus) B Hg(aq)=Hg2(aq)+Hg A和B中,分别加过量NHH,0则 AA向左,B向右 B)A,B均向右 (C)A,B均向左 (D)A向右,B向左 3.2分 现 元素氯化物B水溶液,各加入适量K溶液,则A 。B中 化物沉淀,这碘化物沉淀进一步与K溶液作用, (B)CuSO.HeCh D)AgS04, 42分 在100cm含有0.010molC溶液中通H2S气体使CuS沉淀,在沉淀过程中,保持 d矿=1.0mol·dm3,则沉淀完全后生成CuS的量是. (已知山S:K1=5.7×10,K2=12×105,KCuS)=8.5×105:原子量:Cu63.6,S 32) (A)0.096g (B)0.96 (C)7.0×102g D)以上数值都不 TECH 5.2分 外主量子数n=3的原子轨道共有. (A)3个 (B)9个 C)7个 (D)5个 6.2分 于反应级数的陈述正确的是 (A)反应级数必须是正整数 二级反应也就是双分子反应 (©反应级数随温度上升而增 (D)一个反应的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测定 7.2 关于催化剂的作用,下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够加快反应的进行
普化模拟试卷(9) 一、选择题 ( 共 16 题 24 分 ) 1. 2 分 因Ag中常含有少量的铜,在制备AgNO3时必须除去Cu,可用的方法是.( ) (A) 控制温度热分解含 Cu(NO3 )2的 AgNO3 (B) 向 AgNO3溶液中加新制备的 Ag2O (C) 电解 AgNO3 溶液 (D) (A) (B) (C)均可 2. 2 分 向下述两平衡体系: A 2Cu+ (aq) = Cu2+(aq) + Cu(s) B 2 Hg2 (aq) = Hg2+(aq) + Hg A和 B 中,分别加过量 NH3·H2O 则.( ) (A) A 向左,B 向右 (B) A,B 均向右 (C) A,B 均向左 (D) A 向右,B 向左 3. 2 分 现有 ds 区某元素的硫酸盐 A 和另一元素氯化物 B 水溶液,各加入适量 KI 溶液,则 A 生成某元素的碘化物沉淀和 I2。B 则生成碘化物沉淀,这碘化物沉淀进一步与 KI 溶液作用, 生成配合物溶解,则硫酸盐和氯化物分别是.( ) (A) ZnSO4,Hg2Cl2 (B) CuSO4,HgCl2 (C) CdSO4,HgCl2 (D) Ag2SO4,Hg2Cl2 4. 2 分 在 100 cm3含有 0.010 mol Cu2+ 溶液中通 H2S 气体使 CuS 沉淀,在沉淀过程中,保持 c(H + ) = 1.0 mol·dm-3,则沉淀完全后生成 CuS 的量是.( ) (已知 H2S:K1 = 5.7 10-8 ,K2 = 1.2 10-15,Ksp(CuS) = 8.5 10-45 ; 原子量:Cu 63.6,S 32) (A) 0.096 g (B) 0.96 g (C) 7.0 10-22 g (D) 以上数值都不对 5. 2 分 核外主量子数 n = 3 的原子轨道共有.( ) (A) 3 个 (B) 9 个 (C) 7 个 (D) 5 个 6. 2 分 关于反应级数的陈述正确的是. ( ) (A) 反应级数必须是正整数 (B) 二级反应也就是双分子反应 (C) 反应级数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D) 一个反应的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测定 7. 2 分 关于催化剂的作用,下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够加快反应的进行

(B)在几个反应中,能选择性地加快其中一、二个反应 8.2 下述反应在298K、100kPa下是非自发的, 在高温下可变成自发的是.() (A)CaC0,(s)—→Ca0s)+C0g) (B)CuCk(s)->CuCI(s)+Cl(g) (C)2S0g) S0(g)+0(g) D)所有这些反应 9.1分 下列分子中,最可能存在的氨化物是 (A)NaN (B)KN (C)LigN (D)CazN .( (A)铜和锡 B)铜和锌 (C)铅和钱 (D)铝和铜 11. 包C(H) 12+1 B)C2当增大 (C)K ([Cu(减才 (D)[Cu 2 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物质是: A)NH、NH (B)NaOH、Na (C)or、o D)H0、60 13. G 为19的元的价电子的四个子数为 B)n=2.1=1.m=0.m=+TYOFSCIENGE (A)n=1,1=0,m=0,m,=+ (C)n=3,1=2,m=1,m=+ D)n=4,1=0,m=0,m,=+分 14.1分 在测定溶液中过二硫酸铵[NHhS,O,】和碘化钾进行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加入硫代硫酸 钠的目的是 (A)与碘反应 (B)与过二硫酸盐反应 (C)催化作用 D)起氧化剂作用 15.1分 下列两个反应在某温度、I01kPa时都能生成C6(g)
(B) 在几个反应中,能选择性地加快其中一、二个反应 (C) 能改变某一反应的正逆向速率的比值 (D) 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某一反应物的转化率 8. 2 分 下述反应在 298 K、100 kPa 下是非自发的, 在高温下可变成自发的是.( ) (A) CaCO3 (s) CaO(s) + CO2 (g) (B) CuCl2 (s) CuCl(s) + 2 1 Cl2 (g) (C) 2SO3 (g) 2SO2 (g) + O2 (g) (D) 所有这些反应 9. 1 分 下列分子中,最可能存在的氮化物是.( ) (A) Na3N (B) K3N (C) Li3N (D) Ca 2N3 *. 1 分 组成黄铜合金的两种金属是.( ) (A) 铜和锡 (B) 铜和锌 (C) 铅和锡 (D) 铝和铜 11. 1 分 向 [Cu(NH3)4] 2+水溶液中通入氨气,则.( ) (A) K 稳([Cu(NH3 )4 ] 2+)增大 (B) [Cu2+]增大 (C) K 稳([Cu(NH3)4] 2+)减小 (D) [Cu2+]减小 12. 1 分 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物质是.( ) (A) NH3、 NH2 (B) NaOH、Na (C) OH、O 2 (D) H3O +、H2O 13. 1 分 原子序数为 19 的元素的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为.( ) (A) n=1,l=0,m=0,ms=+ 2 1 (B) n=2,l=1,m=0,ms=+ 2 1 (C) n=3,l=2,m=1,ms=+ 2 1 (D) n=4,l=0,m=0,ms=+ 2 1 14. 1 分 在测定溶液中过二硫酸铵 [(NH4 )2S2O8 ] 和碘化钾进行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加入硫代硫酸 钠的目的是. ( ) (A) 与碘反应 (B) 与过二硫酸盐反应 (C) 催化作用 (D) 起氧化剂作用 15. 1 分 下列两个反应在某温度、101 kPa 时都能生成 C6H6(g)

①2C(石墨)+3H(g)—→CH6(g (A) C)反应② 16.1分 加NHH,0于HgCL2上,容易生成的是 (A)Hg (OH (B)[Hg(NH3)4 (C)Hg(NHs)广 (D)HgNH2CI+Hg 二、填空题(共10题20分) 17.2分 碱士金属硫酸盐按反应MSO4s)—→MO(s)+SO(g)分解时温度升高的次序 为 18.2分 将适量的SnCl2溶液加入HgCl2溶液中,有 产生,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9.2分 下列各配离子,其稳定性大小对比关系是(用表示 (1)[Cu(NH) Cu(en) 2)[Ag(S2O方hP [Ag( (3)[FeF.]_ _[Fe(CN)6] (4)[Co(NH)c] _fCo(NH3)o]2 20.2分 ECHN 已知:S之的△,G9为85.80·mor,HS的△,G为12.05,mo,则HS的第 二级电离常数为 TY OF SCIENG 21.2分 在水中,SSO4的溶解度 (大或小)于MgSO4,NaF (大或 小)于NaBF4 22.2分 在等浓度(mol·dm)等体积的Na,PO4、Na,HPO4NaH,PO,溶液中,分别加入同浓度 等量(为适量)的AgNO;溶液均生成沉淀,沉淀依次分别是 23.2分 配合物CrOH(C0,enH,O刃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
① 2 C(石墨) + 3H2 (g) C6H6 (g) ② C2H4(g) + H2(g) C6H6(g) 则代表 C6H6 (g) 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 ( ) (A) 反应① (B) 反应①的逆反应 (C) 反应② (D) 反应②的逆反应 16. 1 分 加 NH3·H2O 于 Hg2Cl2上,容易生成的是.( ) (A) Hg (OH)2 (B) [Hg(NH3)4] 2+ (C) [Hg(NH3 )2 ] + (D) HgNH2Cl + Hg 二、填空题 ( 共 10 题 20分 ) 17. 2 分 碱土金属硫酸盐按反应 MSO4(s) MO(s) + SO3(g) 分解时温度升高的次序 为 。 18. 2 分 将适量的 SnCl2溶液加入 HgCl2溶液中,有_产生,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 19. 2 分 下列各配离子,其稳定性大小对比关系是(用 表示) (1) [Cu(NH3 )4 ] 2+ [Cu(en)3 ] 2+ (2) [Ag(S2O3)2] 3- [Ag(NH3)2] + (3) [FeF6 ] 3- [Fe(CN)6 ] 3- (4) [Co(NH3)6] 3+ [Co(NH3)6] 2+ 20. 2 分 已知:S 2的 f Gm 为 85.80 kJ·mol -1,HS的 f Gm 为 12.05kJ·mol-1,则 H2S 的第 二级电离常数为_。 21. 2 分 在水中,SrSO4的溶解度 (大或小)于 MgSO4,NaF (大或 小)于 NaBF4。 22. 2 分 在等浓度(mol·dm-3 )等体积的 Na3PO4、Na2HPO4、NaH2PO4溶液中,分别加入同浓度、 等量(为适量)的 AgNO3溶液均生成沉淀,沉淀依次分别是_;_;_。 23. 2 分 配合物[Cr(OH)(C2O4 )(en)(H2O)]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 _

24.2分 水溶液中CHNH,CI(A).C2HsNH;CI(B)、NH,C(C)、NaHSO,(D)等物质的K 值由大至小的顺序为 (C&HsNH2H20:K=42×100,C2H5NH2H0:K=4.7×10,NHHO:K=1.77 ×103,HS03:K=1.02×10')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26.2分 下列物种中,亲核试剂是 ,亲电试剂是 NH,Cr,Ag',S2,Al 三、计算题(共3题30分) 生成Ag和CT 已知:p(AgAg)=0.80V oe (Zn"/Zn)=-0.76 V KAgC=1.6×10 28.10分 已知Co+e →C024 pe=1.808V 02+4r+4e→2H,0 p9=1229V CoNH)的K=1.410 CoNH)的K=1.3105,NH的K=1.8x10 (①)试确定C。“在水溶液中能否稳定存在? ECH (②当体系中加入氨水后,试确定Co(NH)”配离子在10mol·dn氨水中能否稳定存 在(设各物质浓度均为1.0mol,dn). 29.10分 ERSITY OF SCIENC 利用有关数据,建立热力学循环,计算2气g)+30(g)=AbOS)的格变(即晶格 )。 △:H品(Al03,s)=-1676kJ·mo Al(s)=Al(g) △Has=326.4kJ·mo广 Al(g)=Al"(g)+3e 1+h+=(678+1817+2745)·m0l △E(0-0)=498kd·mor
24. 2 分 水溶液中 C6H5NH3Cl(A)、C2H5NH3Cl(B)、NH4Cl(C)、NaHSO3(D)等物质的 Ka 值由大至小的顺序为 。 (C6H5NH2·H2O:Kb = 4.2 10-10,C2H5NH2·H2O:Kb = 4.7 10-4,NH3·H2O:Kb = 1.77 10-5, - HSO3:Ka2 = 1.02 10-7) 25. 2 分 化学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 26. 2 分 下列物种中,亲核试剂是 ,亲电试剂是 。 NH3,Cl,Ag+,S 2-,Al3+ 三、计算题 ( 共 3 题 30 分 ) 27. 10 分 在 1.0 cm3 含 0.10 mmol AgCl 沉淀的溶液中加入 Zn 粉,问 AgCl 能否被 Zn 全部还原而 生成 Ag 和 Cl。 已知: (Ag+ /Ag) = 0.80 V (Zn2+/Zn) = -0.76 V Ksp(AgCl) = 1.6 10-10 28. 10 分 已知 Co3+ + e Co2+ = 1.808 V O2 + 4H+ + 4e 2H2O = 1.229 V Co(NH3) 3 6 的 K 稳 = 1.41035, Co(NH3) 2 6 的 K 稳 = 1.3105, NH3 的 Kb = 1.8 105 (1) 试确定 Co3+ 在水溶液中能否稳定存在? (2) 当体系中加入氨水后,试确定 Co(NH3 ) 3 6 配离子在 1.0 mol·dm-3氨水中能否稳定存 在(设各物质浓度均为 1.0 mol·dm-3 )。 29. 10 分 利用有关数据,建立热力学循环,计算 2Al3+(g) + 3O2(g) = Al2O3(s) 的焓变(即晶格 焓)。 f Hm (Al2O3, s) = -1676 kJ·mol1 Al(s)= Al(g) ΔH 升华 = 326.4 kJ·mol1 Al(g)= Al3+(g) + 3e I1 + I2 +I3 = (578+1817+2745) kJ·mol1 E(O=O) = 498 kJ·mol1

0(g)+2e=02-(g) E1+E2=(140-780)kJ·mor 四、问答题(共4题20分) 30.5分 如何分离下列各对离子或化合物? (I)A和Mg2 (2)Sn2+和Pb2+ (3)Sns和Pbs 31.5分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反应的理由。 (1)加Hg2*(aq)于Cd(s) (2)Tit(aq)与Ga(aq) 衣科 32.5分 画出三氯·二羟基·氨合铬(⑩配离子的几何异构体,根据价键理论模型给出配离子的 轨道电子排布图。 33.5分 指出下列各式中的酸、碱、共轭酸和共轭碱: (1)HNO3 +H20=HO+NO3 (2)CO+H2O=HCO+OH ,ALA I/ERSITY0FS5Ue。 (3)NH3 +H2S=NH+HS-
O(g) + 2e= O 2(g) E1 + E2 = (140 - 780) kJ·mol1 四、问答题 ( 共 4 题 20 分 ) 30. 5 分 如何分离下列各对离子或化合物? (1) Al3+ 和 Mg2+ (2) Sn2+ 和 Pb2+ (3) SnS 和 PbS 31. 5 分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反应的理由。 (1) 加 Hg2+(aq)于 Cd(s) (2) Tl3+(aq)与 Ga+ (aq) 32. 5 分 画出三氯·二羟基·氨合铬(III)配离子的几何异构体,根据价键理论模型给出配离子的 轨道电子排布图。 33. 5 分 指出下列各式中的酸、碱、共轭酸和共轭碱: (1) HNO3 + H2O = H3O + + NO3 (2) 2 CO3 + H2O = HCO3 + OH (3) NH3 +H2S= NH4 + + HS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9(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10(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10(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8(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8(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7(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7(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6(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5(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6(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5(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4(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4(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3(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3(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2(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2(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1(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含铬废液的处理.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物质结构基础.pdf
- 安徽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 Organic Chemistry(讲稿,授课教师:冯燕,授课教师:冯燕).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有机人名反应 Organic Name Reactions.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3/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重量分析-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重量分析-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ations).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3/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4/4.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3/4.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