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混合碱样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实验三混合碱样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实验目的 1.了解混合碱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2.学会利用V1和V2的数值判断混合碱的组成: 3.学会混合碱分析的分析结果计算。 二、实验内容 1.准确地移取混合碱液三份: 2.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滴定: 3.判断混合碱样的组成: 4.计算混合碱样各组分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 混合碱一般指NaOH、NaHCO3及NaCO3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当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测定, 酚酞变色时,NaOH全部被反应,Na2CO3被转化为NaHCO3,混合体系中的NaHCO3不反应。再加入 甲基橙,继续用HCI滴定,NaHCO3被转化为CO2和H2O。 即,酚酞变色时: NaOH+HCI=NaCl+ho Na2CO3+HCI=NaHCO3+NaCl 甲基橙变色时: NaHCO3+HCI=NaCl+CO2+H2O 根据酚酞变色时消耗的HCI的体积V1及甲基橙变色时消耗的体积V2,根据V1和V2的关系,即可 判断出混合碱组成及其含量。 例如,由上述反应式可知,当混合碱为NaOH和N2CO3时,用双指示剂法滴定时,V,>V2, NaOH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V2),碳酸钠消耗标准酸的体积为2V2 根据所消耗标准酸的体积及其浓度,就可分别求出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四、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台、滴定管夹、25mL移液管、洗耳球、烧杯、250mL锥形 瓶、玻棒。 2.试剂:0.2%甲基橙、0.2%酚酞、盐酸标准溶液、混合碱样。 五、实验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已配好的混合碱液25mL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02%的酚酞指示剂2一3滴,在 充分摇动下用HC标准溶液滴至红色刚好消失,即达到第一计量点,准确记录所用盐酸溶液体积为 V1。再在反应体系中加入02%甲基橙指示剂2~3滴,继续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刚好变为橙色,半分钟 颜色不消失,即达到第二计量点,准确记下所用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2,平行测定3次。 六、结果计算 根据第一和第二计量点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及浓度,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在此基础 上分别计算混合碱各组分的含量。 例如,假设混合碱是NaHCO3+Na2CO3,则: 七、实验思考题 1.混合碱组成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实验三 混合碱样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混合碱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2.学会利用V1和V2的数值判断混合碱的组成; 3.学会混合碱分析的分析结果计算。 二、实验内容 1.准确地移取混合碱液三份; 2.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滴定; 3.判断混合碱样的组成; 4.计算混合碱样各组分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 混合碱一般指NaOH、NaHCO3及Na2CO3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当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测定, 酚酞变色时,NaOH全部被反应,Na2CO3被转化为NaHCO3,混合体系中的NaHCO3不反应。再加入 甲基橙,继续用HCl滴定,NaHCO3被转化为CO2和H2O。 即,酚酞变色时: NaOH+HCl=NaCl+H2O Na2CO3+HCl=NaHCO3+NaCl 甲基橙变色时: NaHCO3+HCl=NaCl+CO2+H2O 根据酚酞变色时消耗的HCl的体积V1及甲基橙变色时消耗的体积V2,根据V1和V2的关系,即可 判断出混合碱组成及其含量。 例如,由上述反应式可知,当混合碱为NaOH和Na2CO3时,用双指示剂法滴定时,V1>V2, NaOH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V2 ),碳酸钠消耗标准酸的体积为2V2。 根据所消耗标准酸的体积及其浓度,就可分别求出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四、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台、滴定管夹、25mL移液管、洗耳球、烧杯、250mL锥形 瓶、玻棒。 2.试剂:0.2%甲基橙、0.2%酚酞、盐酸标准溶液、混合碱样。 五、实验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已配好的混合碱液25mL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0.2%的酚酞指示剂2~3滴,在 充分摇动下用HCl标准溶液滴至红色刚好消失,即达到第一计量点,准确记录所用盐酸溶液体积为 V1。再在反应体系中加入0.2%甲基橙指示剂2~3滴,继续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刚好变为橙色,半分钟 颜色不消失,即达到第二计量点,准确记下所用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2,平行测定3次。 六、结果计算 根据第一和第二计量点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及浓度,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在此基础 上分别计算混合碱各组分的含量。 例如,假设混合碱是NaHCO3 + Na2CO3,则: 七、实验思考题 1.混合碱组成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在搞清楚混合碱样的组成后,如何进行各组分含量的计算?
2.在搞清楚混合碱样的组成后,如何进行各组分含量的计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标定.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酸碱标准溶液的比较滴定.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物质结构基础.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绪论.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General Chemistry.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8章 其他分离分析法.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7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igh Pert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6章 气相色谱法.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5章 分离分析法导论.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4章 其他电化学分析法.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质谱分析法 Mass Spectrometry,MS.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章 极谱伏安分析法简介.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电位分析法.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醋酸解离度与解离常数的测定.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水的硬度测定.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氧化还原反应.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八 由粗食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无机化合物性质实验.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一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含铬废液的处理.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1(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2(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2(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3(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3(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4(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4(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5(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6(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5(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6(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