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8章 其他分离分析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 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的一个色谱分支,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在高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时的 一种物质状态。它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但它兼有 气体的低粘度、液体的高密度以及介于气、液之间较高 的扩散系数等特性。从理论上说SGC既可以分析GC法难 以处理的高沸点、不挥发性样品,又有比HPLC法更高 的柱效和更短的分离时间,且可使用二者常用的检测器 ,也可与MS、FT-IR光谱仪等在线联接,因而可以方便 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中药药物分析领域已有愈来 愈多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 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的一个色谱分支,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在高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时的 一种物质状态。它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但它兼有 气体的低粘度、液体的高密度以及介于气、液之间较高 的扩散系数等特性。从理论上说SGC既可以分析GC法难 以处理的高沸点、不挥发性样品,又有比HPLC法更高 的柱效和更短的分离时间,且可使用二者常用的检测器 ,也可与MS 、FT-IR光谱仪等在线联接,因而可以方便 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中药药物分析领域已有愈来 愈多的应用

一、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特点与原理 principle and character of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1.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对于某些纯物质来说,具有三相点 和临界点,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 液态 临界点 看出,物质在三相点,气、液、固 三态处于平衡状态,当处于临界温 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则不论施加 周态 多大压力,气体也不会液化,此时 气态 即非气体,也非液体,而是以超临 三相点 界流体形式存在。 纯物质的相图 T/℃
一、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特点与原理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特点与原理 principle and character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rinciple and character of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chromatography 1.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对于某些纯物质来说,具有三相点 和临界点,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 看出,物质在三相点,气、液、固 三态处于平衡状态,当处于临界温 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则不论施加 多大压力,气体也不会液化,此时 即非气体,也非液体,而是以超临 界流体形式存在

超临界流体对于分离具有极其有用的物理性质,这些性 质恰好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表对气体、液体、和超临界 流体的有关物理性质进行了比较。 表 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物理性质的比较 密度(gml) 扩散系数 粘度 流动相 (cm2/s) (g/cm.s) 气体 约103 1-10-2 10-4 超临界流 0.2-0.9 103104 104-10-3 体 0.8-1.0 <10-5 10-2 液体 表 一些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超临界点的 在4×10?Pa下的 流体 屈格界袒度/℃ 超临界压力/×10心P 密度修·m子 密度8·cm CO, 311 72.9 047 096 NO 365 71.7 0.45 094 NH, 1325 1128 024 040 n-C,Hn 152.0 375 0.23 0.50
超临界流体对于分离具有极其有用的物理性质,这些性 质恰好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表对气体、液体、和超临界 流体的有关物理性质进行了比较。 表 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物理性质的比较 流动相 密度(g/ml ) 扩散系数 (cm 2/s ) 粘度 (g/cm.s ) 气体 超临界流 体 液体 约10-3 0.2-0.9 0.8-1.0 1-10-2 10-3-10-4 <10-5 10-4 10-4-10-3 10-2

2.原理 SFC的流动相:超临界流体;CO2、NO、NH SFC的固定相:固体吸附剂(硅胶)或键合到载体(或毛 细管壁)上的高聚物:可使用液相色谱的柱填料。填充柱SFC 和毛细管柱SFC; 分离机理:吸附与脱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 而被分离: 通过调节流动相的压力(调节流动相的密度),调整组 分保留值:
2.原理 SFC的流动相:超临界流体;CO2、N2O、NH3 SFC的固定相:固体吸附剂(硅胶)或键合到载体(或毛 细管壁)上的高聚物;可使用液相色谱的柱填料。填充柱SFC 和毛细管柱SFC; 分离机理:吸附与脱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 而被分离; 通过调节流动相的压力(调节流动相的密度),调整组 分保留值;

压力效应: SFC的柱压降大(比毛细管色谱大30倍),对分离有影响 (柱前端与柱尾端分配系数相差很大,产生压力效应);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受压力在临界压力处最大,超过该点, 影响小,超过临界压力20%,柱压降对分离的影响小: 压力效应:在SFC中,压力变化对容量因子产生显著影响, 超流体的密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密度增加提高溶剂效率, 淋洗时间缩短。 C0,流动相,当压力改变:7.0→9.0×106Pa,则: C16H34的保留时间25min→5min
压力效应: SFC的柱压降大(比毛细管色谱大30倍),对分离有影响 (柱前端与柱尾端分配系数相差很大,产生压力效应);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受压力在临界压力处最大,超过该点, 影响小,超过临界压力20%,柱压降对分离的影响小; 压力效应:在SFC中,压力变化对容量因子产生显著影响, 超流体的密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密度增加提高溶剂效率, 淋洗时间缩短。 CO2流动相,当压力改变:7.0→9.0×106 Pa,则: C16H34的保留时间 25min → 5min

程序升压 10 15 5 10 t/min h如m a)等压 (b)程序并压 图 程序升压对SFC分离改善的效应 实验条件:柱DB-1;流动相:CO;湿度:0C;检测器:FD 样品:】一胆笛辛酸附 2一胆图癸酸霜 3一胆甾月桂酸酵 4一胆甾十四碳烷酸胎 5一胆笛十六碳烷酸酿 6一胆倒十八碳烷酸酯
程 序 升 压

0.080 HPLC与SFC 0.070 比较 HPLC 0.060 0.050 uI/H 0.040 0.030 SFC 0.020 0.010 3 0.000 0 0.2 0.40.60.81.012 u/cm.s-1 图 HPLC与SFC的H-u 关系曲线比较
HPLC与SFC 比较

与GC法和HPLC法比较,因超临界流体的粘度接近于气相 色谱的流动相,对溶质的传质阻力小,可以使用更高的流速 洗脱,因此SFC的分离速度快于HPLC而与GC相当;超临 界流体的扩散率介于GC和LC之间,因而峰展宽小于在气体 中。 SFC中的流动相不是惰性的传输介质,这不同于GC而与 LC一样,溶质与流动相间有相互作用,利用此点可调控选 择因子a 当考虑溶质分压时,也可利用SFC的两重性,即被测物 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性非常接近其挥发性,而发生温 度却较低,因此,在一定压力下,超临界流体溶解的分子 的分压比在气体中高几个数量级,这就可以实现对大分子、 热不稳定性化合物、高聚物等的有效分离
与GC法和HPLC法比较,因超临界流体的粘度接近于气相 色谱的流动相,对溶质的传质阻力小,可以使用更高的流速 洗脱,因此SFC的分离速度快于HPLC而与GC相当;超临 界流体的扩散率介于GC 和LC之间,因而峰展宽小于在气体 中。 SFC中的流动相不是惰性的传输介质,这不同于GC而与 LC一样,溶质与流动相间有相互作用,利用此点可调控选 择因子α 当考虑溶质分压时,也可利用SFC的两重性,即被测物 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性非常接近其挥发性,而发生温 度却较低,因此,在一定压力下,超临界流体溶解的分子 的分压比在气体中高几个数量级,这就可以实现对大分子、 热不稳定性化合物、 高聚物等的有效分离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结构与流程 instrument structure and the general process of 结构流程 炉 出口 样品进样阀 限流器 门柱 注射泵 检测器 压力/密度 温度 控制 数据 电位计 控制 微处理机 数据 键盘 屏幕 图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流程图
二、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结构与流程 instrument structure and the general process of SFC 1.结构流程

2.主要部件 (1)SFC的高压泵 无脉冲的注射泵;通过电子压力传感器和流量检测器, 计算机控制流动相的密度和流量: (2)SFC的色谱柱和固定相 可以采用液相色谱柱和交联毛细管柱; SFC的固定相:固体吸附剂(硅胶)或键合到载体(或 毛细管壁)上的高聚物;专用的毛细管柱SFC:
2.主要部件 (1)SFC的高压泵 无脉冲的注射泵;通过电子压力传感器和流量检测器, 计算机控制流动相的密度和流量; (2)SFC的色谱柱和固定相 可以采用液相色谱柱和交联毛细管柱; SFC的固定相:固体吸附剂(硅胶)或键合到载体(或 毛细管壁)上的高聚物;专用的毛细管柱SFC;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7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igh Pert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6章 气相色谱法.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5章 分离分析法导论.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4章 其他电化学分析法.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质谱分析法 Mass Spectrometry,MS.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章 极谱伏安分析法简介.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电位分析法.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其他光谱法.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R).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Vis.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AES).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光分析法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analysis.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仪器分析绪论.pdf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教学实验讲义(共十二个).doc
- 《现代分析仪器技术》课程授课教案(仪器分析共十八章,含实验,内蒙古科技大学:刘金彦).doc
-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Fre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General Chemistry.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绪论.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热化学与能源.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物质结构基础.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酸碱标准溶液的比较滴定.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标定.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混合碱样的分析(双指示剂法).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醋酸解离度与解离常数的测定.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水的硬度测定.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氧化还原反应.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八 由粗食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无机化合物性质实验.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一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含铬废液的处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