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CH31 组合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1组合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1.1组合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一、分析方法 逻辑图 →逻辑表达式 → 化简 → 真值表→ 说明功能 分析目的: ①确定输入变量不同取值时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②变换电路的结构形式(如:与或一与非与非); ③得到输出函数的标准与或表达式,以便用MSI、 LSI实现; ④ 得到其功能的逻辑描述,以便用于包括该电路的系 统分析
3. 1 组合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 1. 1 组合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一、分析方法 逻辑图 逻辑表达式 化简 真值表 说明功能 分析目的: ① 确定输入变量不同取值时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③ 得到输出函数的标准与或表达式,以便用 MSI、 LSI 实现; ④ 得到其功能的逻辑描述,以便用于包括该电路的系 统分析。 ② 变换电路的结构形式(如:与或 与非-与非);

>I 二、分析举例 [例]分析图中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真值表 A B A B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A [解] 表达式 0 Y=ABC.A+ABC.B+ABC.C=ABC+A+B+C =ABC+ABC 功能 判断输入信号极性是否相同的电路一 符合电路
二、分析举例 [例] 分析图中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Y = ABC A+ ABC B + ABCC = ABC+ A+ B+C = ABC + ABC 表达式 真值表 A B C Y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A B C Y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功能 判断输入信号极性是否相同的电路 — 符合电路 A Y B C & & ≥1 [解]

☒D☒I [例3.1.1]分析图中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输入信号A、 B、C、D是一组二进制代码。 & 仍 [解]()逐级写输出函数的逻辑表达式 W=AAB ABB Y-XXD XDD X-WWC WCC
[例 3. 1. 1] 分析图中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输入信号A、 B、C、D是一组二进制代码。 & & & & & & & & & & & & A B C D Y [解] (1) 逐级写输出函数的逻辑表达式 W X W = A AB AB B X = W WC WC C Y = X XD XD D

[例3.1.1]分析图中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输入信号A、 B、C、D是一组二进制代码。 B [解](2)化简W=AAB ABB=AB+AB X=WC+WC=ABC+ABC+ABC+ABC +BCD+NBCD+NBCD+NBC K=XD+XD=BCD+NBC D+BCD+E
[例 3. 1. 1] 分析图中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输入信号A、 B、C、D是一组二进制代码。 & & & & & & & & & & & & A B C D Y W X [解] (2) 化简 X =WC +WC = AA BB CC+ DABCABCD + ABCA+ B ABC CD ABCD Y X D XD AB C D ABC D A BC D ABCD + + + + = + = + + + W = A AB AB B = AB + AB

☒DI [例3.1.1]分析图中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输入信号A、 B、C、D是一组二进制代码。 [解](3)列真值表 +BCD 0 00 0 0 0 0 000 1 00 0 +BCD+NBCD 00.10 1 0 10 +BCD+NBCD 0. 011 0 101 0 100 10 0 NBC D+N BCD 10 0 0 110 0110 0 1.1.1 0 K=NBCD+ 0 1 (4)功能说明:当输入四位代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 为1,为偶数时输出为0一检奇电路
[例 3. 1. 1] 分析图中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输入信号A、 B、C、D是一组二进制代码。 (3) 列真值表 A B C D Y A B C D Y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4) 功能说明:当输入四位代码中 1 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 为 1,为偶数时输出为 0 — 检奇电路。 [解] ABCD ABCD ABCD ABCD A B CD ABC D A BC D Y AB C D + + + + + + = +

3.1.2组合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 一、设计方法 逻辑抽象 列真值表 写表达式 画逻辑图 化简或变换 逻辑抽象: ① 根据因果关系确定输入、输出变量 ②状态赋值一用0和1表示信号的不同状态 ③根据功能要求列出真值表 化简或变换: 根据所用元器件(分立元件或集成芯片)的情况将 函数式进行化简或变换
3.1.2 组合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 一、设计方法 逻辑抽象 列真值表 写表达式 化简或变换 画逻辑图 逻辑抽象: ① 根据因果关系确定输入、输出变量 ② 状态赋值 — 用 0 和 1 表示信号的不同状态 ③ 根据功能要求列出真值表 根据所用元器件(分立元件 或 集成芯片)的情况将 函数式进行化简或变换。 化简或变换:

二、设计举例 [例3.1.2]设计一个表决电路,要求输出信号的电 平与三个输入信号中的多数电平一致。 [解]()逻辑抽象 ① 设定变量: 输入A、B、C,输出Y ②状态赋值: A、B、C=0表示输入信号为低电平 A、B、C=1表示输入信号为高电平 Y=0表示输入信号中多数为低电平 Y=1表示输入信号中多数为高电平
① 设定变量: 二、 设计举例 [例 3. 1. 2] 设计一个表决电路,要求输出信号的电 平与三个输入信号中的多数电平一致。 [解] 输入 A、B、C , 输出 Y ② 状态赋值: A、B、C = 0 表示 输入信号为低电平 Y = 0 表示 输入信号中多数为低电平 (1) 逻辑抽象 A、B、C = 1 表示 输入信号为高电平 Y = 1 表示 输入信号中多数为高电平

二、设计举例 [例3.1.2]设计一个表决电路,要求输出信号的电 平与三个输入信号中的多数电平一致。 [解]③列真值表 (2)写输出表达式并化简 A B 0 0 0 0 Y=ABC+ABC+ABC+ABC 0 0 0 = BC+A C+AB 0 0 0 W 0 =BC+AC+AB 最简与或式→最简与非与非式 Y=BC+AC+AB =BC.AC.AB
[例 3. 1. 2] 设计一个表决电路,要求输出信号的电 平与三个输入信号中的多数电平一致。 [解] ③ 列真值表 (2)写输出表达式并化简 Y = ABC + ABC + ABC + ABC = BC + ABC + ABC = BC + AC + AB 最简与或式 最简与非-与非式 Y = BC + AC + AB = BC AC AB A B C Y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0 0 1 0 1 1 1 二、 设计举例 [例 3. 1. 2] 设计一个表决电路,要求输出信号的电 平与三个输入信号中的多数电平一致

二、设计举例 [例3.1.2]设计一个表决电路,要求输出信号的电 平与三个输入信号中的多数电平一致。 [解]3)画逻辑图 一用与非门实现 & Y=BC.AC.AB &
二、设计举例 [例 3. 1. 2] 设计一个表决电路,要求输出信号的电 平与三个输入信号中的多数电平一致。 [解] (3) 画逻辑图 — 用与门和或门实现 A Y = BC + AC + AB B Y C & & AB & BC ≥1 AC — 用与非门实现 = BC AC AB &

[例]设计一个监视交通信号灯工作状态的逻辑电 路。正常情况下,红、黄、绿灯只有一个亮,否则视 为故障状态,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有关人员修理。 [解](1)逻辑抽象 列真值表 输入变量:R(红) 1-亮 Y(黄) R Y G(绿) 0-灭 0 输出变量:乙(有无故障)} 0 0 0 0 1 0 0 (2)卡诺图化简 YG 1 00 0111 10 0 0 Z-RYG+RY +RG+YG
[例] 设计一个监视交通信号灯工作状态的逻辑电 路。正常情况下,红、黄、绿灯只有一个亮,否则视 为故障状态,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有关人员修理。 [解] (1)逻辑抽象 输入变量: 1 - 亮 0 - 灭 输出变量: R(红) Y(黄) G(绿) Z(有无故障) 1 - 有 0 - 无 列真值表 R Y G Z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0 1 0 1 1 1 (2)卡诺图化简 R YG 0 1 00 01 11 10 1 1 1 1 1 RG YG Z RY G RY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CH30 概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门电路 SUM2 小结.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门电路 CH25 门电路的VHDL描述及其仿真.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门电路 CH24 TTL 集成门电路.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门电路 CH23 CMOS集成门电路.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门电路 CH22 分立元器件门电路.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门电路 CH21 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门电路 CH20 概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与EDA技术的基础知识 SUM1 小结.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与EDA技术的基础知识 CH14 EDA技术的基础知识.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与EDA技术的基础知识 CH13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与EDA技术的基础知识 CH12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与EDA技术的基础知识 CH11 逻辑代数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与EDA技术的基础知识 CH10 概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2章 门电路.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章 逻辑代数与EDA技术的基础知识.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4章 触发器.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7章 DA与AD转换电路.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CH32 加法器和数值比较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CH33 编码器和译码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CH34 数据选择器和分配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CH35 用MSI实现组合逻辑函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CH36 只读存储器(ROM).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CH37 组合电路中的竞争冒险.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CH38 组合逻辑电路的 VHDL 描述及其仿真.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SUM3 小结.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0 概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1 基本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2 同步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3 边沿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4 触发器的电气特性.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5 触发器的VHDL描述及其仿真.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SUM4 小结.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0 概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1 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2 计数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3 寄存器和读写存储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4 顺序脉冲发生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