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6/8)题目

模拟试题6一、填空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和以美国1、国际上典型的循环行驶试验工况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为代表的及有关。2、汽车的抗热衰退性能主要与3、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参数主要包括稳定性因数K、、转向半径的比R/R和4、在“路面-汽车-人”系统中,对汽车振动系统的输入主要包括和和5、与汽车顶起失效有关的几何通过性参数主要是二、名词解释题(本题15分,每小题3分)6、道路阻力系数7、最小转向直径8、侧向力系数9、悬架的侧倾角刚度10、车轮与路面间相对动载三、判断题(本题10分,每小题1分)11、()汽车空气阻力分为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和诱导阻力四部分,其中形状阻力占比最大。12、()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不打滑驱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13、()汽车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挡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动力性越好,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燃油经济性越差
模拟试题 6 一、填空题(本题 10 分,每小题 2 分) 1、国际上典型的循环行驶试验工况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 和以美国 为代表的 。 2、汽车的抗热衰退性能主要与 及 有关。 3、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参数主要包括稳定性因数 K、 、转向半径 的比 R/R0和 。 4、在“路面-汽车-人”系统中,对汽车振动系统的输入主要包括 和 。 5、与汽车顶起失效有关的几何通过性参数主要是 和 。 二、名词解释题(本题 15 分,每小题 3 分) 6、道路阻力系数 7、最小转向直径 8、侧向力系数 9、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10、车轮与路面间相对动载 三、判断题(本题 10 分,每小题 1 分) 11、( )汽车空气阻力分为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和诱导阻力四部分,其中形状 阻力占比最大。 12、( )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不打滑驱动时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13、( )汽车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挡位 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动力性越好,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燃油经济性越差

14、()货车的比功率随其总质量的增大而逐步变小,货车的比功率一般大于等于5kW/t。15、()利用附着系数越接近制动强度,地面的附着条件发挥得越充分,汽车的制动效率越高。16、()汽车在弯道行驶中因前轴侧滑而失去路径跟踪能力的现象称为驶出,因后轴侧滑甩尾而失去稳定性的现象称为“卷入”。17、()载货汽车如空载时的转向特性为中性转向,那么满载时就为不足转向。18、()单纵臂独立悬架在车厢侧倾时,车轮的倾斜方向与车厢侧倾方向相同,有增大侧偏角的效果。19、()越野汽车为了减少汽车撞击限位的概率,车身固有频率应选择较小,阻尼比应取偏大值。20、()汽车接近角决定了汽车能够爬过的最大坡度。四、简答题(本题25分,每小题5分)21、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2、“车开得慢,加速踏板踩得小,就一定省油”的说法对不对?23、某汽车传动系统采用齿轮变速器,试说明各挡传动比的确定原则是什么?24、何为I曲线?写出用作图法做出I曲线的步骤,并写出相关的公式。25、在对具有独立悬架汽车进行平顺性分析时,可以利用7自由度、4自由度、2自由度和1自由度的模型。请问各个模型中的自由度是哪些自由度?五、分析题(本题240分,每小题10分)26、简要作出某3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分析车轮直径的改变对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27、已知汽车单质量振动系统的车身质量m2,弹簧刚度K,减振器阻尼系数C,路面输入的功率谱密度G。(n),波长入,车速u,试写出单质量系统的幅频特性,并以振动加速度为响应量,分析说明该单质量振动系统加速度均方根值的计算步骤
14、( )货车的比功率随其总质量的增大而逐步变小,货车的比功率一般大于等于 5kW/t。 15、( )利用附着系数越接近制动强度,地面的附着条件发挥得越充分,汽车的制动效率越 高。 16、( )汽车在弯道行驶中因前轴侧滑而失去路径跟踪能力的现象称为驶出,因后轴侧滑甩 尾而失去稳定性的现象称为“卷入”。 17、( )载货汽车如空载时的转向特性为中性转向,那么满载时就为不足转向。 18、( )单纵臂独立悬架在车厢侧倾时,车轮的倾斜方向与车厢侧倾方向相同,有增大侧偏 角的效果。 19、( )越野汽车为了减少汽车撞击限位的概率,车身固有频率应选择较小,阻尼比应取偏 大值。 20、( )汽车接近角决定了汽车能够爬过的最大坡度。 四、简答题(本题 25 分,每小题 5 分) 21、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2、“车开得慢,加速踏板踩得小,就一定省油”的说法对不对? 23、某汽车传动系统采用齿轮变速器,试说明各挡传动比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24、何为 I 曲线?写出用作图法做出 I 曲线的步骤,并写出相关的公式。 25、在对具有独立悬架汽车进行平顺性分析时,可以利用 7 自由度、4 自由度、2 自由度和 1 自由度的模型。请问各个模型中的自由度是哪些自由度? 五、分析题(本题 240 分,每小题 10 分) 26、简要作出某 3 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分析车轮直径的改变对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27、已知汽车单质量振动系统的车身质量 m2 ,弹簧刚度 K ,减振器阻尼系数 C ,路面输入的 功率谱密度 G (n) q ,波长 ,车速 u ,试写出单质量系统的幅频特性,并以振动加速度为响应 量,分析说明该单质量振动系统加速度均方根值的计算步骤

六、计算题(本题20分,每题10分)28、已知汽车车速为50km/h,质心高度0.60m,轴距2.8m,质心至前轴距离1.5m,制动力分配系数为0.58,制动减速度上升时间为0.2s,制动系反应时间为0.02s。试计算:如果该车在一定路面上不抱死的制动距离小于等于17.5m,路面附着系数至少是多少?(假设该车无ABS装置,g取9.8m/s)29、某4×2后轮双胎中型货车,轴距4m,整车整备质量4000kg;满载时总质量9000kg,轴荷分配为前轴35%,后轴65%,空载时的轴荷分配为前轴55%,后轴45%。单个轮胎的侧偏刚度数值为:前轮胎50000N/rad,后轮胎为40000N/rad。(1)该车满载和空载行驶时,各具有何种稳态转向特性?(2)分别求满载和空载时的临界车速或特征车速。(3)从操纵稳定性考虑,该车在装载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六、计算题(本题 20 分,每题 10 分) 28、已知汽车车速为 50km/h,质心高度 0.60m,轴距 2.8m,质心至前轴距离 1.5m,制动力分 配系数为 0.58,制动减速度上升时间为 0.2s,制动系反应时间为 0.02s。试计算: 如果该车在一定路面上不抱死的制动距离小于等于 17.5m,路面附着系数至少是多少?(假 设该车无 ABS 装置,g 取 9.8m/s2) 29、某 4×2 后轮双胎中型货车,轴距 4m,整车整备质量 4000kg;满载时总质量 9000kg,轴 荷分配为前轴 35%,后轴 65%,空载时的轴荷分配为前轴 55%,后轴 45%。单个轮胎的侧偏刚 度数值为:前轮胎 50000 N/rad,后轮胎为 40000 N/rad。 (1)该车满载和空载行驶时,各具有何种稳态转向特性? (2)分别求满载和空载时的临界车速或特征车速。 (3)从操纵稳定性考虑,该车在装载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5/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理论》教材书籍PDF电子版(第3版),主编:余志生).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of Vehicle B.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of Vehicle A.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 2.1平面连杆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2滚动轴承代号.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2.1联轴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齿轮系 8.2定轴轮系.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5组合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2.2离合器和制动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1滚动轴承概述.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3寿命计算.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4角接触轴承轴向力的计算.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6润滑和密封.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轴及轴毂连接 10.2轴的结构设计(上).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轴及轴毂连接 10.3轴的结构设计(下).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轴及轴毂连接 10.1概述.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轴及轴毂连接 10.5轴毂联接.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螺纹连接 9.1螺纹的概述.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轴及轴毂连接 10.4轴的设计计算.ppt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4/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7/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1/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3/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2/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8/8)答案汇总.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词汇)汽车理论英文词汇.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路上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通过性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制动性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性能实验指导书(共十三个实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词汇)汽车发动机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1240条).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7章 汽车通过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6章 汽车平顺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4章 汽车制动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2章 汽车燃油经济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3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选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