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3/8)题目

模拟试题3一、填空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和1、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包括2、在国标《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中规定的两种试验工况分别是和3、在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时,将汽车简化为线性二自由度模型,这两个自由度是指和和4、机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强度、和5、与顶起失效有关的两个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是二、名词解释题(本题15分,每小题3分)6、动力因数7、汽车质量利用系数8、汽车制动效率9、质心侧偏角10、悬挂质量分配系数三、判断题(本题10分,每小题1分)11、汽车行驶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始终等于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和加速阻力四项阻力所消耗的功率之和。()12、早期的F1赛车轮胎的胎面是光面的,现在的胎面是带多道沟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轮胎的附着系数。()13、货车的比功率主要取决于其最高车速。()14、与满载相比,载货汽车空载制动时,后轴较易于抱死。()15、货车同步附着系数通常选择相对较小值,主要是避免后轴侧滑。()16、在一定侧偏角下,驱动力增加时侧偏力有所减小,因此后轮驱动车辆容易出现过多转向1
1 模拟试题 3 一、填空题(本题 10 分,每小题 2 分) 1、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包括 和 。 2、在国标《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中规定的两种试验工况分别是 和 。 3、在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时,将汽车简化为线性二自由度模型,这两个自由度是指 和 。 4、机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强度、 和 。 5、与顶起失效有关的两个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是 和 。 二、名词解释题(本题 15 分,每小题 3 分) 6、动力因数 7、汽车质量利用系数 8、汽车制动效率 9、质心侧偏角 10、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三、判断题(本题 10 分,每小题 1 分) 11、汽车行驶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始终等于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和加速阻力四 项阻力所消耗的功率之和。( ) 12、早期的 F1 赛车轮胎的胎面是光面的,现在的胎面是带多道沟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轮胎 的附着系数。( ) 13、货车的比功率主要取决于其最高车速。( ) 14、与满载相比,载货汽车空载制动时,后轴较易于抱死。( ) 15、货车同步附着系数通常选择相对较小值,主要是避免后轴侧滑。( ) 16、在一定侧偏角下,驱动力增加时侧偏力有所减小,因此后轮驱动车辆容易出现过多转向

的情况。()17、对于单横臂独立悬架,汽车在小侧向加速度情况下左转向行驶时,车轮向右倾斜。()18、现代轿车的主销后倾角可以减小到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是由于轮胎气压降低,侧偏刚度减小,侧偏引起的回正力矩较大的缘故。()19、汽车车身振动固有频率越低,其车身振动加速度就越小,动挠度也就越小。()20、汽车离去角越大,越不容易发生触头失效。()四、不定项选择题(本题5分,每小题1分)21、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如挡位越低,则()。A.后备功率越大B.后备功率越小C.燃油消耗率越大D.燃油消耗率越小22、与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无关的因素是()。A.车轮尺寸B.变速器挡位C.车辆总质量D.车辆速度23、若希望增大汽车的不足转向量,下列选择正确的是()。A.增大前轮气压B.质心前移C.减小后轮轮胎的扁平率D.后悬加装横向稳定杆24、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汽车,若发生后轮先抱死,在后轮抱死、前轮没有抱死时,随着制动踏板力的进一步增加,后轮地面制动力会()。A.增大B.减小C.先增大再减小D.先减小再增大25、对于4X2汽车,随着道路附着系数的增大,则汽车()。A.越台能力增大B.越台能力减少C.跨沟能力增大D.跨沟能力不变五、简答题(本题20分,每小题5分)26、什么是汽车的附着率?附着率与附着系数是何关系?27、确定汽车最小传动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8、什么是ABS?ABS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9、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为何通常在轿车的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2
2 的情况。( ) 17、对于单横臂独立悬架,汽车在小侧向加速度情况下左转向行驶时,车轮向右倾斜。( ) 18、现代轿车的主销后倾角可以减小到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是由于轮胎气压降低,侧偏 刚度减小,侧偏引起的回正力矩较大的缘故。( ) 19、汽车车身振动固有频率越低,其车身振动加速度就越小,动挠度也就越小。( ) 20、汽车离去角越大,越不容易发生触头失效。( ) 四、不定项选择题(本题 5 分,每小题 1 分) 21、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如挡位越低,则( )。 A.后备功率越大 B.后备功率越小 C.燃油消耗率越大 D.燃油消耗率越小 22、与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无关的因素是( )。 A.车轮尺寸 B.变速器挡位 C.车辆总质量 D.车辆速度 23、若希望增大汽车的不足转向量,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 A.增大前轮气压 B.质心前移 C.减小后轮轮胎的扁平率 D.后悬加装横向稳定杆 24、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汽车,若发生后轮先抱死,在后轮抱死、前轮没 有抱死时,随着制动踏板力的进一步增加,后轮地面制动力会( )。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再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 25、对于 4×2 汽车,随着道路附着系数的增大,则汽车( )。 A.越台能力增大 B.越台能力减少 C.跨沟能力增大 D.跨沟能力不变 五、简答题(本题 20 分,每小题 5 分) 26、什么是汽车的附着率?附着率与附着系数是何关系? 27、确定汽车最小传动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8、什么是 ABS?ABS 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29、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为何通常在轿车的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

六、分析题(本题20分,每小题10分)30、作出某一装用五挡手动变速器汽车的动力特性图,并说明利用该图分析汽车动力性的方法与步骤。31、什么是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汽车(无ABS车辆)在大于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行驶时采取紧急制动会发生怎样的方向稳定性问题?请作图分析原因。七、计算题(本题20分,每小题10分)32、某轿车满载质量为1600kg,轴距为2.8m,前轴轴载质量为汽车总质量的55%,单个前轮侧偏刚度为-32000N/rad,单个后轮侧偏刚度为-50000N/rad。该车以36km/h的车速进行稳态圆周行驶时,其转向半径20m。试计算:1)该车的稳定性因数,判断该车的稳态转向特性;2)其特征车速或临界车速;3)此时的前轮侧偏角(绝对值)与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33、当把汽车简化为单质量系统模型时,设车身质量为m2,弹簧刚度为K,减振器阻尼系数为C,路面波长为2m,路面不平度系数为64X10°m2/m,空间频率指数为2,汽车速度为108km/h(m,K,C作为已知参数)。试计算:1)路面功率谱密度G(f);2)有阻尼的固有频率の,和阻尼比5;3)共振时系统的幅频特性=/ql=1°3
3 六、分析题(本题 20 分,每小题 10 分) 30、作出某一装用五挡手动变速器汽车的动力特性图,并说明利用该图分析汽车动力性的方 法与步骤。 31、什么是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汽车(无 ABS 车辆)在大于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行驶时采 取紧急制动会发生怎样的方向稳定性问题?请作图分析原因。 七、计算题(本题 20 分,每小题 10 分) 32、某轿车满载质量为 1600kg,轴距为 2.8m,前轴轴载质量为汽车总质量的 55%,单个前轮 侧偏刚度为-32000N/rad,单个后轮侧偏刚度为-50000N/rad。该车以 36km/h 的车速进行稳态 圆周行驶时,其转向半径 20m。试计算: 1)该车的稳定性因数,判断该车的稳态转向特性; 2)其特征车速或临界车速; 3)此时的前轮侧偏角(绝对值)与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 33、当把汽车简化为单质量系统模型时,设车身质量为 m2 ,弹簧刚度为 K ,减振器阻尼系数 为 C ,路面波长为 2m,路面不平度系数为 64×10-6 m 2/m -1,空间频率指数为 2,汽车速度为 108km/h(m,K,C 作为已知参数)。试计算: 1)路面功率谱密度 ( ) G f q ; 2)有阻尼的固有频率 r 和阻尼比 ; 3)共振时系统的幅频特性 1 z q/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1/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7/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4/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6/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5/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理论》教材书籍PDF电子版(第3版),主编:余志生).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of Vehicle B.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of Vehicle A.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 2.1平面连杆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2滚动轴承代号.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2.1联轴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齿轮系 8.2定轴轮系.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5组合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2.2离合器和制动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1滚动轴承概述.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3寿命计算.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4角接触轴承轴向力的计算.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6润滑和密封.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轴及轴毂连接 10.2轴的结构设计(上).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轴及轴毂连接 10.3轴的结构设计(下).ppt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2/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8/8)答案汇总.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词汇)汽车理论英文词汇.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路上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通过性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制动性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性能实验指导书(共十三个实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词汇)汽车发动机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1240条).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7章 汽车通过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6章 汽车平顺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4章 汽车制动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2章 汽车燃油经济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3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选择.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章 汽车动力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1章 汽车动力性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1.4 Traction-Limited Acceleration and Adhesion Ratio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和附着率.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1章 汽车动力性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1.5 Power Equilibrium.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1章 汽车动力性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1.3 Tractive Force & Driving Resistance—Speed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