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通过性试验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1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一通过性试验的主要内容通过性试验的内容包括:汽车几何参数的测定挂钩牵引性能的测定2
2 一、通过性试验的主要内容 汽车几何参数的测定 挂钩牵引性能的测定 通过性试验 的内容包括: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口通过性几何参数在满载情况下测定,也可在按比例画出并经实践校正的汽车外形图上用作图法求得口汽车越野行驶的挂钩牵引性能应在各种典型的坏路下,尤其应在各种典型的无路地区进行测定,如泥泞、沼泽、水田、松软土壤、沙漠、草原、雪地等。所测定的参数包括土壤阻力、汽车的挂钩牵引力、汽车行驶的滑转率以及轮胎在给定胎压下的接地面积与接地比压、驱动车轮上的转矩等,口还应进行越障性能的试验,以检验汽车通过某些典型障碍的能力,如陡坡、侧坡、凸岭、路沟、壕沟、弹坑、灌木丛、河流、土坎、田及台阶等。3
3 通过性几何参数在满载情况下测定,也可在按比例 画出并经实践校正的汽车外形图上用作图法求得。 汽车越野行驶的挂钩牵引性能应在各种典型的坏路 下,尤其应在各种典型的无路地区进行测定,如泥泞、 沼泽、水田、松软土壤、沙漠、草原、雪地等。所测定 的参数包括土壤阻力、汽车的挂钩牵引力、汽车行驶的 滑转率以及轮胎在给定胎压下的接地面积与接地比压、 驱动车轮上的转矩等。 还应进行越障性能的试验,以检验汽车通过某些典 型障碍的能力,如陡坡、侧坡、凸岭、路沟、壕沟、弹 坑、灌木丛、河流、土坎、田埂及台阶等。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二、土壤参数的测定口测量土壤参数常用贝氏仪,由加载装置、测试装置和数据采集及处理装置三部分组成。加载缸筒转矩马达放大器放大器转矩及角运动传感器7记录带剪切环穿入平板记录带图7-21贝氏仪示意图
4 二、土壤参数的测定 测量土壤参数常用贝氏仪,由加载装置、测试装置和 数据采集及处理装置三部分组成。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二、土壤参数的测定口加载装置包括压力及转矩加载装置,分别用来进行土壤的承压及剪切特性试验。加载缸筒转矩马达放大器放大器转矩及角运动传感器记录带剪切环穿入平板记录带图7-21贝氏仪示意图5
5 二、土壤参数的测定 加载装置包括压力及转矩加载装置,分别用来进行土 壤的承压及剪切特性试验。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二、土壤参数的测定口测试装置包括不同宽度的压板、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剪切环、转矩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加载缸筒转矩马达放大器放大器转矩及角运动传感器记录带剪切环穿入平板记录带图7-21贝氏仪示意图6
6 二、土壤参数的测定 测试装置包括不同宽度的压板、压力传感器、位移传 感器、剪切环、转矩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二、土壤参数的测定口数据采集及处理装置可采用磁带机、A/D板、微型计算机等。加载缸筒转矩马达放大器放大器转矩及角运动传感器记录带剪切环穿入平板记录带图7-21贝氏仪示意图
7 二、土壤参数的测定 数据采集及处理装置可采用磁带机、A/D板、微型计 算机等。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假定剪切环产生某一角位移时,底面及侧面上的平均切应力分别为b、,则T=T +T,=(-) +2h(+)=式中,T、T、T为作用在剪切环上的总转矩、底面及侧面上的转矩;为等效切应力,=f,+Qht,,Q-+)不r为剪切环的内、外径;h为剪切齿片高;为系数,当剪切环沉陷zh/2时,=2sin2(45°+p/2)8
8 假定剪切环产生某一角位移时,底面及侧面上的平 均切应力分别为τb、τ s , 则 3 3 2 2 b s o i b o i s 2π 2π 3 T T T r r h r r 3 i 3 o 3 2 r r 式中,T、Tb、Ts为作用在剪切环上的总转矩、底面及侧面 上的转矩;τ为等效切应力, b Qh s , 3 ; i 3 o 2 i 2 o 3 r r r r Q 为剪切环的内、外径;h为剪切齿片高;ξ为系数,当 剪切环沉陷 zh/2 时, 2sin 45 / 2 。 2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i o r r

第七节汽车的通过性试验剪切环转动时,底面上的平均剪切位移为元(r。+r)01元360式中,6为剪切环的转角(°)。=2元(-r)可将M与e的关系转由换为T与j的关系。元(r。+r)0三3609
9 剪切环转动时,底面上的平均剪切位移为 360 ro ri j 式中,θ为剪切环的转角(°)。 由 3 i 3 o 3 2π T r r 360 ro ri j 可将 M 与θ的关系转 换为τ与 j 的关系。 第七节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由Coulomb定律,最大切应力随法向应力而变化Tmx =c+ ptan p式中,c为土壤内聚力,又称为土壤的内粘聚指数;为土壤的内摩擦角。>由于剪切环侧面存在剪切作用,上式求得的内聚力及摩擦力为“表观”内聚力及内摩擦角,其与“真实”的内聚力和内摩擦力之间存在如下关系c=c。 /(1+QE))β=Pe式中,C、β为“表观”内聚力及内摩擦角。10
10 max c p tan e e / 1 c c Q 由Coulomb定律,最大切应力随法向应力而变化 式中,c为土壤内聚力,又称为土壤的内粘聚指数; 为土 壤的内摩擦角。 由于剪切环侧面存在剪切作用,上式求得的内聚力及 摩擦力为“表观”内聚力及内摩擦角,其与“真实”的内 聚力和内摩擦力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 为“表观”内聚力及内摩擦角。 汽车的通过性试验 e e c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路上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词汇)汽车理论英文词汇.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8/8)答案汇总.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2/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3/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1/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7/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4/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6/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5/8)题目.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理论》教材书籍PDF电子版(第3版),主编:余志生).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of Vehicle B.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of Vehicle A.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 2.1平面连杆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2滚动轴承代号.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2.1联轴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齿轮系 8.2定轴轮系.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5组合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2.2离合器和制动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轴承 11.1滚动轴承概述.ppt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制动性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平顺性试验和数据处理.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性能实验指导书(共十三个实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词汇)汽车发动机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1240条).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7章 汽车通过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6章 汽车平顺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4章 汽车制动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2章 汽车燃油经济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3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选择.pdf
- 《汽车理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章 汽车动力性.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1章 汽车动力性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1.4 Traction-Limited Acceleration and Adhesion Ratio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和附着率.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1章 汽车动力性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1.5 Power Equilibrium.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1章 汽车动力性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1.3 Tractive Force & Driving Resistance—Speed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1章 汽车动力性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1.2 Driving Mechanics of Vehicle 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0章 绪论 Elementary Vehicle Dynamics.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1章 汽车动力性 Acceleration Performance 1.0 Forward(引言)1.1 Evaluation Index(评价指标).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2章 汽车燃油经济性 Fuel Economy 2.2 Calculation of Fuel Consumption of Vehicle.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2章 汽车燃油经济性 Fuel Economy 2.1 Evaluation Index(评价指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