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主讲:彭劼)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彭劼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肝病中心/疑难感染病诊疗中心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彭 劼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肝病中心/疑难感染病诊疗中心

内容提要 发热的定义、机制、类型 二、发热查因的概念、病因、特点 三、发热查因的诊断思路 四、临床实例 五、疑难感染病(发热)诊疗中心
内容提要 一、发热的定义、机制、类型 二、发热查因的概念、病因、特点 三、发热查因的诊断思路 四、临床实例 五、疑难感染病(发热)诊疗中心

一、 发热的定义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发热的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 超过1.2℃
一、发热的定义 ●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 发热的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 超过1.2 ℃

正常人体温及生理变异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内温度 比口腔温度 36.337.2℃ 比口腔温度 略低0.2~ 稍高0.3~ 0.4℃ 0.5℃ 直肠体温最准确, 腋测法最为安金、方便,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内温度 比口腔温度 略低0.2~ 0.4℃ 36.3 ~37.2℃ 比口腔温度 稍高0.3~ 0.5℃ 1

正常人体温及生理变异 腋测法:36-37℃ 24小时内下午体温 正常生理变异: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 略高于正常 波动范围<1℃ 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 处于高温环境中
24小时内下午体温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 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 正常生理变异: 略高于正常 波动范围<1℃ 腋测法:36-37℃ 处于高温环境中

发热的机理 •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发热的目的: 机体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 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一一一机体克 服病理生理状态,恢复健康的一个手段,是机体的一 种自我保护机制
•发热的目的: 机体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 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机体克 服病理生理状态,恢复健康的一个手段,是机体的一 种自我保护机制。 •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发热的机理

发生机制 1、致热源性(多数患者) 外源性致热源 ·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通过激活 白细胞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内源性致热源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通过血脑 屏障 产热>散热 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
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 外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 体温调节中枢 l微生物病原体 l炎症渗出物 l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干扰素 通过血脑 屏障 发 热 通过激活 白细胞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散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 血、炎症;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 亢等; ■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 衰竭等。 0
n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 血、炎症; n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 亢等; n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 衰竭等

发热分度 低热 <38℃ 中等度热 超高热 38.1~39℃ 41℃以上 高热 39.1~41℃ 0

热程及热型 体温 高温 体温 上升期 持续期 下降期 0
体温 上升期 高温 持续期 体温 下降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艾滋病 HIV AIDS.pdf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EID).pdf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日本血吸虫病.pdf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蛋白质的测定.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葡萄糖的测定.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海带中碘的测定.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大豆中脂肪的测定.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大豆中水分的测定.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几类常见食品的卫生检验.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食品掺伪的检验.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卫生检验.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验.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霉菌毒素检验(3.3-3.7).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的检验.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的分析.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水、蛋白质).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徐希柱).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三).doc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败血症与感染性休克(败血症与感染性休克——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pdf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pdf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1/2).pdf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2/2).pdf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代谢性肝病.pdf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肝硬化与门脉高压(主讲:陈永鹏).pdf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肝衰竭(主讲:陈金军).pdf
- 南方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肝脏肿瘤——原发性肝癌(主讲:陈锦章).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集)名词解释.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负责人:吴多文).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授课教案(含实验教案,负责人:吴多文).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传染病流行病学.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流行病学绪论 Epidemiology.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疾病的分布 Distribution of Disease.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病例对照研究 case control study.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筛检与诊断试验 Screening and Diagnostic testing.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供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使用.doc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人体寄生虫学供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使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