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临床药理学》课程考试大纲(clinical pharmacology)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4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临床药理学》课程考试大纲(clinical pharmacology)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临床药理学》考试大纲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理系2011年6月

《临床药理学》考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理系 2011 年 6 月

临床药理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临床药理学(clinicalpharmacology)课程编码:Z304023总学时/总学分:24/1.5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4/1.5适用专业:临床医学、药学开课单位:药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临床药理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临床医学专业的选修课。2.课程目的: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及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阐述人体对药物的代谢过程和规律。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作用出评价,并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以便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新药临床评价啊的内容:熟悉新药临床试验的方法、步骤及相关法规;掌握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提出合理用药方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为走上临床和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熟悉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新药临床药理评价的内容及目的:临床试验的主要方法。了解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要求。第二章临床药动学掌握药动学的概念:药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药物的四大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药动学主要参数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熟悉零级消除动力学和一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及特点。了解群体药动学、房室模型及给药方案设计的药动学基础。第三章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掌握TDM的概念:TDM的临床指征:决定是否进行TDM的原则: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及毒性反应的相关性。熟悉常用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给药个体化的定义;给药个体化的步骤。了解根据血药浓度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第四章临床药效学

临床药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 课程编码:Z304023 总学时/总学分:24/1.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4/1.5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药学 开课单位:药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 课程性质:临床药理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临床医学专业的选修课。 2. 课程目的: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及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阐述人 体对药物的代谢过程和规律。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作用出评价,并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 案,以便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新药临床评价啊的内容;熟悉新药临床试验的方法、步骤及 相关法规;掌握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提出合理用药方案,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的能力,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为走上临床和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奠定扎实的基 础。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熟悉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新药临床药理评价的内容及目的;临床试验的主要方法。 了解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要求。 第二章 临床药动学 掌握药动学的概念;药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药物的四大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药动学主要参 数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熟悉零级消除动力学和一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及特点。 了解群体药动学、房室模型及给药方案设计的药动学基础。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 掌握 TDM 的概念;TDM 的临床指征;决定是否进行 TDM 的原则;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及毒性反 应的相关性。 熟悉常用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给药个体化的定义;给药个体化的步骤。 了解根据血药浓度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 第四章 临床药效学

掌握药效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及意义:药物作用的二重性;量效关系及相关概念(如量反应、质反应、效能、效价强度、半数有效量、治疗指数):受体的概念;受体与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分类:储备受体与沉默受体的概念;受体的调节(增敏、脱敏、上调、下调)。熟悉有关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合理用药原则。了解受体学说与临床用药。第七章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掌握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掌握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熟悉妊娠期药动学特点;熟悉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和代谢、胎儿的药动学特点及药物对胎儿的损害。了解药物的乳汁转运。第八章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掌握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熟悉新生儿用药特点、婴幼儿用药特点及儿童期用药特点。第九章老年人用药掌握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对策。熟悉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了解概述;熟悉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第十二章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分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药源性疾病的概念及防治。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定依据和评定方法:熟悉药源性疾病的诱发因素。了解药物警戒及药物流行病学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第十三章药物相互作用掌握联合用药的概念意义: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熟悉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具体内容。了解联合用药的结果:疾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第十四章药物滥用于药物依赖性掌握药物滥用、药物耐受性、药物依赖性的概念;药物滥用的危害

掌握药效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及意义;药物作 用的二重性;量效关系及相关概念(如量反应、质反应、效能、效价强度、半数有效量、治疗指数); 受体的概念;受体与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分类;储备受体与沉默受体的概念;受体的调节(增敏、 脱敏、上调、下调)。 熟悉有关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合理用药原则。 了解受体学说与临床用药。 第七章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掌握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掌握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熟悉妊娠期药动学特点;熟悉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和代谢、胎儿的药动学特点及药物对胎儿的损 害。 了解药物的乳汁转运。 第八章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 掌握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熟悉新生儿用药特点、婴幼儿用药特点及儿童期用药特点。 第九章 老年人用药 掌握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对策。 熟悉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 了解概述;熟悉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 第十二章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 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分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药源 性疾病的概念及防治。 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定依据和评定方法;熟悉药源性疾病的诱发因素。 了解药物警戒及药物流行病学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 药物相互作用 掌握联合用药的概念意义;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 熟悉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具体内容。 了解联合用药的结果;疾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第十四章 药物滥用于药物依赖性 掌握药物滥用、药物耐受性、药物依赖性的概念;药物滥用的危害

熟悉致依赖药物的分类和特征。了解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药物依赖性的治疗。第二十四章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掌握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熟悉抗菌药的药动学过程及TDM,熟悉抗菌药物的种类、抗菌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了解抗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第二十六章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应用特点。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了解概述。三、使用教材及参考教材1使用教材:《临床药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俊主编,2008年11月出版2.参考教材:《临床药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家泰主编,2008年3月出版3.参考教材:Basic&ClinicalPharmacology,10thEd20074.参考教材:《药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杨宝峰主编,2008年1月出版四、考试要求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2小时。五、试卷题型1.名词解释(含英文):2.填空题:3.单选题:从A、B、C、D、E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4.简答题:根据题意对所考问题简要回答:5.问答题:根据题意对所考问题详细回答。六、成绩评定方式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成绩构成:平时成绩10%,作业20%、笔试70%。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考勒、平时作业、调查报告等)。大纲制定者:杨光大纲审定者:陈虹制定时间:2011.6

熟悉致依赖药物的分类和特征。 了解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药物依赖性的治疗。 第二十四章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掌握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熟悉抗菌药的药动学过程及 TDM,熟悉抗菌药物的种类、抗菌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了解抗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第二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 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应用特点。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了解概述。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教材 1. 使用教材:《临床药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俊主编,2008 年 11 月出版 2. 参考教材:《临床药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家泰主编,2008 年 3 月出版 3. 参考教材: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10th Ed 2007 4. 参考教材:《药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杨宝峰主编,2008 年 1 月出版 四、考试要求 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 2 小时。 五、试卷题型 1. 名词解释(含英文): 2. 填空题: 3. 单选题:从 A、B、C、D、E 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4. 简答题:根据题意对所考问题简要回答; 5. 问答题:根据题意对所考问题详细回答。 六、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 10% ,作业 20%、笔试 70%。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考勤、平时作业、调查报告等)。 大纲制定者:杨光 大纲审定者:陈虹 制定时间:2011.6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