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clinical pharmacology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理系2011年6月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理系 2011 年 6 月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临床药理学(clinicalpharmacology)课程编码:Z304023总学时/总学分:24/1.5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4/1.5适用专业:临床医学、药学开课单位:药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临床药理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临床医学专业的选修课。2.课程目的: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及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阐述人体对药物的代谢过程和规律。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作用出评价,并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以便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新药临床评价啊的内容;熟悉新药临床试验的方法、步骤及相关法规;掌握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提出合理用药方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为走上临床和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课程内容及要求(不要用表格)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掌握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熟悉临床药理学的职能,了解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二、主要内容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重点)2.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反应停事件(重点)3.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药效学和药动学(重点)4.临床药理学的职能5.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设计符合“四性”原则(重点)6.临床药理学试验方法学:Fisher三大原则(重点)三、学时安排2学时第二章临床药动学一、目的要求掌握药动学的主要参数的临床意义及计算方法,熟悉一级和零级动力学特征,了解房室模型,二、主要内容1.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重点);药物的体内过程,其中药物的代谢转化(难点);药代动力学参数(概念、计算方法、意义)(重点)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 课程编码:Z304023 总学时/总学分:24/1.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4/1.5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药学 开课单位:药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 课程性质:临床药理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临床医学专业的选修课。 2. 课程目的: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及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阐述人 体对药物的代谢过程和规律。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作用出评价,并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 案,以便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新药临床评价啊的内容;熟悉新药临床试验的方法、步骤及 相关法规;掌握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提出合理用药方案,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的能力,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为走上临床和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奠定扎实的基 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不要用表格) 第一章 绪 论 一、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熟悉临床药理学的职能,了解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 二、主要内容 1. 临床药理学的概念(重点) 2.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反应停事件(重点) 3.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药效学和药动学(重点) 4.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5. 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设计符合“四性”原则(重点) 6. 临床药理学试验方法学:Fisher 三大原则(重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二章 临床药动学 一、目的要求 掌握药动学的主要参数的临床意义及计算方法,熟悉一级和零级动力学特征,了解房室模型。 二、主要内容 1.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重点);药物的体内过程,其中药物的代谢转化(难点); 药代动力学参数(概念、计算方法、意义)(重点)

2.群体药代动力学3.新药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一一GLP(重点)、三、学时安排2学时第三章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一、目的要求掌握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及毒性反应的相关性,熟悉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了解治疗药物监测方法。二、主要内容1.治疗药物监测(TDM)概念(重点):在哪些情况下,哪些药物需要TDM(难点);TDM的临床指征;TDM常用方法。2.给药个体化:根据稳态浓度调整给药方案(稳态一点法和重复一点法)三、学时安排2学时第四章临床药效学一、目的要求掌握受体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熟悉有关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了解剂量个体化的意义、实验方法及合理用药原则。二、主要内容1.药物作用“量”的概念:时效曲线(重点)2.药物特异性作用机制)一一受体学说:受体反向激动剂(难点)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重点)4.合理用药原则三、学时安排2学时第七章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一、目的要求熟悉妊娠期药动学特点;掌握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熟悉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和代谢、胎儿的药动学特点及药物对胎儿的损害。熟悉药物的乳汁转运。掌握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二、内容1.妊娠期药动学特点和好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重点)2.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和代谢、胎儿的药动学特点及药物对胎儿的损害3.药物的乳汁转运。4.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重点)三、学时安排
2. 群体药代动力学 3. 新药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LP(重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 一、目的要求 掌握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及毒性反应的相关性,熟悉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了解治疗 药物监测方法。 二、主要内容 1. 治疗药物监测(TDM)概念(重点);在哪些情况下,哪些药物需要 TDM(难点);TDM 的临床指 征;TDM 常用方法。 2. 给药个体化:根据稳态浓度调整给药方案(稳态一点法和重复一点法)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四章 临床药效学 一、目的要求 掌握受体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熟悉有关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了解剂量个体化的意义、 实验方法及合理用药原则。 二、主要内容 1. 药物作用“量”的概念:时效曲线(重点) 2. 药物特异性作用机制)——受体学说:受体反向激动剂(难点) 3.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重点) 4. 合理用药原则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七章 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 一、目的要求 熟悉妊娠期药动学特点;掌握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熟悉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和代谢、胎儿 的药动学特点及药物对胎儿的损害。熟悉药物的乳汁转运。掌握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二、内容 1. 妊娠期药动学特点和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重点) 2. 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和代谢、胎儿的药动学特点及药物对胎儿的损害 3. 药物的乳汁转运。 4.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重点) 三、学时安排

2学时第八章新生儿及儿童用药一、目的要求熟悉新生儿用药特点、婴幼儿用药特点及儿童期用药特点;掌握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二、内容1.新生儿药动学特点、药效学特点及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2.婴幼儿药动学特点及主要器官系统用药特点。3.儿童期用药特点。4.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重点)三、学时安排2学时第九章老年人用药一、目的要求了解概述:熟悉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熟悉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掌握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对策。二、内容1.概述。2.老年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变化。3.老年人药动学、药效学特点。4.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及选药原则。(重点)三、学时安排2学时第十二章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一、目的要求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掌握药源性疾病的概念及防治,掌握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定依据和评定方法: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学基础:了解药物警戒及药物流行病学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二、主要内容1.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和病因学基础(重点难点)2.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定依据和评定方法(重点)3.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重点)和报告系统4.药物警戒和药物流行病学三、学时安排2学时第十三章药物相互作用
2 学时 第八章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 一、目的要求 熟悉新生儿用药特点、婴幼儿用药特点及儿童期用药特点;掌握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二、内容 1. 新生儿药动学特点、药效学特点及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2. 婴幼儿药动学特点及主要器官系统用药特点。 3. 儿童期用药特点。 4.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重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九章 老年人用药 一、目的要求 了解概述;熟悉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熟悉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掌握老年人 安全合理用药对策。 二、内容 1. 概述。 2. 老年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变化。 3. 老年人药动学、药效学特点。 4. 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及选药原则。(重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十二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 一、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掌握药源性疾病的概念及防 治,掌握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定依据和评定方法;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学 基础;了解药物警戒及药物流行病学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 二、主要内容 1.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和病因学基础(重点难点) 2.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定依据和评定方法(重点) 3.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重点)和报告系统 4. 药物警戒和药物流行病学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十三章 药物相互作用

一、目的要求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和疾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熟悉联合用药的目的,了解联合用药的结果。二、主要内容1.体外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的概念。2.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重点难点)3.药效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协同与拮抗4.疾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重点)三、学时安排2学时第十四章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一、目的要求掌握药物滥用、药物耐受性、药物依赖性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药物滥用的危害。熟悉药物依赖的主要类型特征,了解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二、主要内容1.概述:药物滥用、药物依赖性及药物耐受的概念(重点)2.致依赖药物的分类:药物依赖性的主要特征(难点)3.药物滥用的危害(重点)4.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三、学时安排2学时第二十四章抗菌药的合理应用一、目的要求掌握抗菌药物的临床药效、药动学过程及其用药原则,熟悉抗菌药物的种类及抗菌机制,了解抗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二、主要内容1.抗菌药物的临床药动学(重点)2.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重点)3.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重点)(1)抗菌药物的分类(2)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谱、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难点)三、学时安排2学时第二十六章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一、目的要求
一、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和疾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熟悉联合用药的目的,了解联合用药 的结果。 二、主要内容 1.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的概念。 2. 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重点难点) 3. 药效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协同与拮抗 4. 疾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重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十四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一、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滥用、药物耐受性、药物依赖性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药物滥用的危害。熟悉药物依赖 的主要类型特征,了解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 二、主要内容 1. 概述:药物滥用、药物依赖性及药物耐受的概念(重点) 2. 致依赖药物的分类:药物依赖性的主要特征(难点) 3. 药物滥用的危害(重点) 4. 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二十四章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一、目的要求 掌握抗菌药物的临床药效、药动学过程及其用药原则,熟悉抗菌药物的种类及抗菌机制,了解 抗菌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二、主要内容 1.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动学(重点) 2.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重点) 3.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重点) (1)抗菌药物的分类 (2)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谱、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难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二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 一、目的要求

了解抗肿瘤药物概述;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应用特点。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二、主要内容1.抗肿瘤药物概述2.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应用特点。(重点)3.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重点)三、学时安排2学时三、使用教材及参考教材1.使用教材:《临床药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俊主编,2008年11月出版2.参考教材:《临床药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家泰主编,2008年3月出版3.参考教材:Basic&ClinicalPharmacology,10thEd20074.参考教材:《药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杨宝峰主编,2008年1月出版四、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应同时复习基础药理学相关内容,也可登陆临床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站学习相应章节,同时还可登陆本课程校内网站学习和完成课程作业。五、成绩评定方式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成绩构成:平时成绩10%,作业20%、笔试70%。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考勤、平时作业、调查报告等)。大纲制定者:杨光大纲审定者:陈虹制定时间:2011.6
了解抗肿瘤药物概述;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应用特点。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二、主要内容 1. 抗肿瘤药物概述 2. 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应用特点。(重点) 3.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重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教材 1. 使用教材:《临床药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俊主编,2008 年 11 月出版 2. 参考教材:《临床药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家泰主编,2008 年 3 月出版 3. 参考教材:Basic Clinical Pharmacology, 10th Ed 2007 4. 参考教材:《药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杨宝峰主编,2008 年 1 月出版 四、学习要求 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应同时复习基础药理学相关内容,也可登陆临床药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学习相应章节,同时还可登陆本课程校内网站学习和完成课程作业。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 10% ,作业 20%、笔试 70%。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考勤、平时作业、调查报告等)。 大纲制定者:杨光 大纲审定者:陈虹 制定时间:2011.6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examination paper B(含答案).doc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examination paper A(含答案).doc
-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for Pharmacological Course(中文).doc
-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for Pharmacological Course(英文).doc
- 《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Section 1 Basic Principles of Pharmacology.ppt
- 《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β-Lactam antibiotics.ppt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英文版)药理学教材讲义(Chapter 36 -41).doc
- 《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Thyroid and Antithyroid Drug.ppt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英文版)药理学教材讲义(共六部分,四十一章).doc
- 《药理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十四个实验).doc
- 《药理学》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7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麻醉兔血压的作用.doc
- 《药理学》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6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蟾蜍腹直肌的作用.doc
- 《药理学》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5 全血水杨酸钠二室模型药动学参数测定.doc
- 《药理学》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4 肝脏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doc
- 《药理学》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3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doc
- 《药理学》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2 药物的基本作用.doc
- 《药理学》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1 实验动物的捉持法和给药法.doc
- 《药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麻醉性镇痛药.doc
- 《药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平喘药.doc
- 《药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子宫用药.doc
- 《临床药理学》课程考试大纲(clinical pharmacology).doc
- 《临床药理学》课程授课教案.doc
- 《临床药理学》课程试题试卷库(无答案).doc
- 《临床药理学》课程作业习题1(无答案).doc
- 《临床药理学》课程作业习题2(无答案).doc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病理讨论2.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石河子大学:胡艳丽).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老年人用药.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药物相互作用.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性.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病理讨论1.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十四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ppt
-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临床药效学.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药学、临床药学专业使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