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1)多元函数的极限及连续性

ut ed 第一节多元函教的极限及连续性 预备知识 二多元函数的概念 多元函数的极限 四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一 预备知识 二 多元函数的概念 三 多元函数的极限 四 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第一节 多元函数的极限及连续性

、预备知识 邻域 设P(x02,y)是xOy平面上的一个点,δ6是某 正数,与点P0(x02y)距离小于6的点P(x,y) 的全体,称为点P的6邻域,记为/(P0,δ) U(P 8)=pll PPok8 2 x-x)-+ <6 点P的去心斜域0(P,6)={P0<PPK 上一页下一页回
1.邻域 ( , ) U P0 = P | PP0 | ( , )| ( ) ( ) . 2 0 2 = x y x − x0 + y − y P0 • 设 是 平面上的一个点, 是某 一正数,与点 距离小于 的点 的全体,称为点 的 邻域,记为 , P0 (x0 , y0 ) xoy ( , ) 0 0 0 P x y P(x, y) P0 ( , ) U P0 ( , ) ˆ 点 P0 的去心邻域 U P0 = P 0 | PP0 | 一、预备知识

2.内点 设E是平面上的一个点集,P是平面上的 个点.如果存在点P的某一邻域U(P)cE 则称P为E的内点.E的内点属于E 如果点集E的点都是内点, 例如4(xy)1<x+y2<4}即为开( 则称E为开集 集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2. 内点 E P1 • 则称 为 的内点. 一个点.如果存在点 的某一邻域 设 是平面上的一个点集, 是平面上的 的内点属于 . E P P U(P) E P E E E 则称 为开集. 如果点集 E 的点都是内点, E 例如, 即为开 集. {( , )1 4} 2 2 x y x + y

3.边界 如果点P的任一个邻域内既有属于E的点 也有不属于E的点(点P本身可以属于E,也 可以不属于E),则称P为E的边界点 E的边界点的全体称为E的边界 P 注:E的内点必属于E; 2E的外点必定不属于E; E 30E的边界点可能属于E也可能不属于E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E •P 3. 边界 注: 0 3 E 的边界点可能属于 E 也可能不属于 E . 0 2 E 的外点必定不属于 E ; 1 0 E 的内点必属于 E ; 可以不属于 ),则称 为 的边界点. 也有不属于 的点(点 本身可以属于 ,也 如果点 的任一个邻域内既有属 于 的点, E 的边界点的全体称为E 的边界. P E E E E E P P

4.连通集 设D是开集.如果对于D内 任何两点,都可用折线连结起来, 且该折线上的点都属于D,则称 开集D是连通的 5.区域 连通的开集称为区域或开区域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 • 4. 连通集 5. 区域 连通的开集称为区域或开区域. 开集 且该折线上的点都属于 是连通的. ,则称 任何两点,都可用折线 连结起来, 设 D 是开集.如果对于 D 内 D D

y 例如,{(x,y)4<x2+y2<9} 开区域连同它的边界一起称为闭区域 例如,{(x,y)|x2+y2≤4}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x y o 开区域连同它的边界一起称为闭区域. x y o 例如, {( , )| 4 9}. 2 2 x y x + y 例如, {( , )| 4}. 2 2 x y x + y

6有界点集、无界点集 对手点集E的某一定点A如果存在正数K 使任意的P∈E与A的距离AP不超过K, 即 AP≤K 则称E为有界点集,否则称E为无界点集 例如,{(x,y)|x2+y2≤4} 有界闭区域; x{(x2y)|x+y>0} 无界开区域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有界闭区域; 无界开区域. x y o 6 有界点集、无界点集 则称 为有界点集,否则称 为无界点集. 即 使任意的 与 的距离 不超过 , 对于点集 E 的某一定点 如果存在正数 , E E A K PE A AP K AP K 例如, {( , )| 4} 2 2 x y x + y {(x, y)| x + y 0}

7n维空间 设n为取定的一个自然数,我们称n元数组 (x2x2Xn)的全体为n维空间,而每个n元数 组(x12x2xn)称为n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数 x称为该点的第i个坐标 设两点为P(x1,x2…,xn),Q(y12y2…y) IPQ=√(y-x)2+(Jy2-x)2+…+(yn-xn)2 比如:U(P,)={P| PPk, P∈R 当n=1,2,3时,便为数轴、平面、空间两 点间的距离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7 n维空间 | | ( ) ( ) ( ) . 2 2 2 2 2 1 1 n xn PQ = y − x + y − x ++ y − ( , , , ), P x1 x2 xn ( , , , ), 1 2 n 设两点为 Q y y y n 比如: U(P0 , ) = P | PP0 | ,P R 当 时,便为数轴、平面、空间两 点间的距离. n = 1, 2, 3 设 为取定的一个自然数,我们称 元数组 的全体为 维空间,而每个 元数 组 称为 维空间中的一个点,数 称为该点的第 个坐标. n n n n n ( , , ) x1 x2 xn ( , , ) x1 x2 xn i x i

多元函数的概念 多元函数的定义 设D是平面上的一个点集,如果对于每个点 P(x,y)∈D,变量z按照一定的法则总有确定的值 和它对应,则称z是变量x,y的二元函数,记为 z=f(x,y)(或记为z=∫(P)) 类似地可定义三元及三元以上函数 当n≥2时,n元函数统称为多元函数 l=∫(x 19~29 多元函数中同样有定义域、值域、自 变量、因变量等概念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二、多元函数的概念 类似地可定义三元及三元以上函数. ( , , , ) x1 x2 xn u = f 设D是平面上的一个点集,如果对于每个点 P( x, y) D,变量z 按照一定的法则总有确定的值 和它对应,则称z 是变量x, y的二元函数,记为 z = f (x, y)(或记为 ) z = f (P) 当 n 2 时, n 元函数统称为多元函数. 多元函数中同样有定义域、值域、自 变量、因变量等概念. 1 多元函数的定义

例1求f(x,y)=n(x+y)的定义 所求定义域为x+y=0 D={(x,y)|x+y>0}. 例2求f(x,y)= arcsin(x2+y2)的定义 域 解所求定义域为 D={(x,y)|x2+y2≤1} x ty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解 所求定义域为 解 所求定义域为 1. 2 2 x + y = x + y = 0 例1 求 的定义 域. f (x, y) = ln(x + y) D ={(x, y)| x + y 0}. {( , )| 1}. 2 2 D = x y x + y 例2 求 的定义 域. ( , ) arcsin( ) 2 2 f x y = x + y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7)空间曲线及其方程.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6)曲面及其方程.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5)空间直线及其方程.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4)平面及其方程.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3)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ppt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2)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1)空间直角坐标系.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6.3)功、水和压力.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6.2)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 定积分的元素法.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5.5)广义积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5.4)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5.3)定积分的换元积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5.2)微积分基本定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5.1)定积分的概念.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不定积分(4.3)几类特殊函数的积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不定积分(4.2)不定积分的计算.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不定积分(4.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曲率.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2)偏导数.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3)全微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4)多元复合函数求导法则.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5)隐函数的求导法则.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6)方向导数与梯度.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7)偏导数在几何上的应用.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8)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1)二重积分的概念及性质.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2)二重积分的计算法.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3)三重积分的概念及其直角坐标计算法.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4)利用柱面坐标和球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5)重积分的应用.ppt
- Fluent经典问题答疑.doc
- 湖北工业大学:《高数真题》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无答案).doc
-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Mathematica课件》mathematica-超级教程(张碧霞).pdf
-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Mathematica课件》第二讲 用Mathematica进行函数计算和解微积分(张碧霞).ppt
-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Mathematica课件》第三讲 用Mathematica解方程(张碧霞).ppt
-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Mathematica课件》第四讲 用Mathematica画函数图形(张碧霞).ppt
-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Mathematica课件》第一讲 Mathematica软件环境介绍(张碧霞).ppt
- 浙江大学:《数学建模 Mathematical Model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导论(刘利刚).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