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3)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ut ed 第三节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 、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三、两向量的混合积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三、两向量的混合积

两向量的数量积 实例一物体在常力F作用下沿直线从点M1移动 到点M2,以表示位移,则力F所作的功为 W=Fl|cose(其中0为F与的夹角) 启示两向量作这样的运算结果是一个数量 1定义向量a与b的数量积为n·b d·b=‖b|cos6(其中为与b的夹角) 数量积也称为“点积”、“内积”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一物体在常力F 作用下沿直线从点M1 移动 到点M2,以s 表示位移,则力F 所作的功为 W | F || s | cos = (其中 为F 与s 的夹角) 启示 向量a 与b 的数量积为a b a b | a || b | cos = (其中 为a 与b 的夹角) 实例 两向量作这样的运算, 结果是一个数量. 1.定义 数量积也称为“点积”、“内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关于数量积的说明 (1)a·a=n 证∵6=0,∴·a=l‖ a cos 6=l (2)a·b=0÷→l⊥b 证(→):a·b=0,|a≠0,|b|≠0, c0s=0,=箕,∴a⊥b 2 (÷)alb,,8=;,:c0s6=0, n·b=l‖b|cos6=0. 上一页下一页现回
关于数量积的说明: (2) a b = 0 a b. ⊥ () a b = 0, | a | 0, | b | 0, cos = 0, a b. ⊥ (1) | | . 2 a a a = () a b, ⊥ cos = 0, a b =| a || b | cos = 0. = 0, | || | cos | | . 2 a a a a a 证 = = 证 = , 2 , 2 =

(3)|b|cos(a,b)这个数叫做向量b在向量a上的投影 记作P、b,即 P→b=|b|cos(a2b) ab= cos(a, b)=a p, b r a a·b=b|P,a 旷b 结论:两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其中一个向量的模和另 个向量在这向量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对于a=axi+aυj+ k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b a (3) | | cos( , ) → → → b a b 这个数叫做向量 在向量 上的投影. 记作 ,即 → → b rj a P | | cos( , ) → → → → P → b b a b rj a = → → → → → → → → a b = a b a b = a P → b rj a | | | | cos( , ) | | → → → → a b = b P → a rj b | | 结论:两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其中一个向量的模和另 一个向量在这向量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 → + → + → = → k z j a y i a x 对于 a a

由于a1=a|cos(a,x), =a cos(a, y), a,=acos(a, 4) 所以a的坐标(a,a1,2)正是向量a在x,y,z轴上的投影 (4)基本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1,j·j=1,kk i·j=0,tk=0,广k=0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 | cos( , ), → → 由于ax = a a x | | cos( , ), → → a = a a y y | | cos( , ) → → a = a a z z ( , , ) 所以 ax ay a z 在 → a 的坐标 正是向量 → a x, y,z 轴上的投影。 (4)基本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 1, = 1, = 1 → → → → → → i i j j k k = 0, = 0, = 0 → → → → → → i j i k j k

2数量积符合下列运算规律: (1)交换律:a·b=b·d (2)分配律:(a+b)=l·c+be; (3)若为数:(4a).b=a·()=4(a·b), 若4、数:(4a)·(Ab)=4(a.b)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2.数量积符合下列运算规律: (1)交换律: a b b a; = (2)分配律: (a b) c a c b c; + = + (3)若 为数: ( a) b a ( b) (a b), = = 若 、 为数: ( a) ( b) (a b). =

3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 i a=ai+a,+a,k, b=bi+b,j+b, k d·b=(an、i+an+a2k)·(bi+b,j+b2k) i⊥k,∴·j=j·k=k:i=0 i|j=k|=1, ∴·=jj=k·k=1 ·b=a.b.+a b +a b ZZ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a a i a j a k, x y z = + + b bx i by j bzk 设 = + + a b = (a i a j a k) x y z + + (b i b j b k) x y z + + i j k, ⊥ ⊥ i j = j k = k i = 0, | i |=| j |=| k |= 1, i i = j j = k k = 1. x x y y z z a b = a b + a b + a b 3.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

4两向量夹角余弦及向量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b d·b=lb|cosb→c0s l‖|b ++a coSB= ax +a+a2b +b 2+h2 两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由此可知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为 ib<→a、b+a,b.+a.b=0 yy 上一页下一页现回
a b | a || b | cos = , | || | cos a b a b = 2 2 2 2 2 2 cos x y z x y z x x y y z z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 + + + + = 两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a⊥b axbx + ayby + azbz = 0 由此可知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为 4.两向量夹角余弦及向量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向量a与三坐标轴的夹角a,B,y 称为向量d的方向角 由图分析可知 M a=acos a Q a=la cos 的 J 方 a2=|l|cos向 余 x方向余弦通常用来表示向量的方向.弦 di=(ax,an,a2)·(1,0,0)=ax 同理,an=|coB,al2= a cos y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x y z o • M1 •M2 由图分析可知 ax | a | cos = ay | a | cos = a | a | cos z = 向 量 的 方 向 余 方向余弦通常用来表示向量的方向. 弦 ax ay a z ax a i = ( , , )(1,0,0) = P Q R ,ay | a | cos, 同理 = a | a | cos z = 向量 a 与三坐标轴的夹角 , , 称为向量 a 的方向角

向量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当√ax2+an2+a2≠0时, CoSO= la +a +a COS B= 2 2 2 +a.+a COSY 2 2 2 .+a+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0 2 2 2 当 ax + ay + az 时, cos , 2 2 2 x y z x a a a a + + = cos , 2 2 2 x y z y a a a a + + = cos . 2 2 2 x y z z a a a a + + = 向量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2)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1)空间直角坐标系.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6.3)功、水和压力.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6.2)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 定积分的元素法.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5.5)广义积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5.4)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5.3)定积分的换元积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5.2)微积分基本定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5.1)定积分的概念.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不定积分(4.3)几类特殊函数的积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不定积分(4.2)不定积分的计算.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不定积分(4.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曲率.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函数图形的描绘.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最大最小值问题.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有效数字及其应用.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4)平面及其方程.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5)空间直线及其方程.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6)曲面及其方程.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7.7)空间曲线及其方程.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1)多元函数的极限及连续性.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2)偏导数.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3)全微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4)多元复合函数求导法则.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5)隐函数的求导法则.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6)方向导数与梯度.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7)偏导数在几何上的应用.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8.8)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1)二重积分的概念及性质.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2)二重积分的计算法.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3)三重积分的概念及其直角坐标计算法.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4)利用柱面坐标和球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ppt
-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重积分(9.5)重积分的应用.ppt
- Fluent经典问题答疑.doc
- 湖北工业大学:《高数真题》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无答案).doc
-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Mathematica课件》mathematica-超级教程(张碧霞).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