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运输问题 Transportation Problem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4
文件大小:730.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表上作业法 运输问题的应用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Chapter3运输规划 (Transportation Problem 本章主要内容: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表上作业法 ·运输问题的应用

Chapter3 运输规划 ( Transportation Problem )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表上作业法 运输问题的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Page 2 例3.1某公司从两个产地A1、A2将物品运往三个销地B1,B2, B?,各产地的产量、各销地的销量和各产地运往各销地每件 物品的运费如下表所示,问:应如何调运可使总运输费用最 小? BI B2 B3 产量 Al 6 4 6 200 A2 6 5 5 300 销量 150 150 200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Page 2 例3.1 某公司从两个产地A1、A2将物品运往三个销地B1 , B2 , B3,各产地的产量、各销地的销量和各产地运往各销地每件 物品的运费如下表所示,问:应如何调运可使总运输费用最 小? B1 B2 B3 产量 A1 6 4 6 200 A2 6 5 5 300 销量 150 150 200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Page3 解:产销平衡问题:总产量=总销量=500 设x为从产地A运往销地B的运输量,得到下列运输量 表: B1 B2 B3 产量 Al X11 12 X13 200 A2 X21 X22 X23 300 销量 150 150 200 MinC=61t4x12+6x13+6x21+5x22+5x23 s.t.x11+x12+x13=200 x21+x22+x23=300 x11+21=150 x12+x22=150 x13+x23=200 x≥0(i=1、2;j=1、2、3)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Page 3 解:产销平衡问题:总产量= 总销量=500 设 xij 为从产地Ai运往销地Bj的运输量,得到下列运输量 表: B1 B2 B3 产量 A1 x11 x12 x13 200 A2 x21 x22 x23 300 销量 150 150 200 Min C = 6x11+ 4x12+ 6x13+ 6x21+ 5x22+ 5x23 s.t. x11+ x12 + x13 = 200 x21 + x22+ x23 = 300 x11 + x21 = 150 x12 + x22 = 150 x13 + x23 = 200 xij ≥ 0 ( i = 1、2;j = 1、2、3)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Page 4 运输问题的一般形式:产销平衡 A1A2、Am表示某物资的m个产地;B1、B2、.、Bn表示 某物质的n个销地;a表示产地A的产量;b;表示销地B的销量; c表示把物资从产地A运往销地B的单位运价。设x为从产地A 运往销地B的运输量,得到下列一般运输量问题的模型: minz= 22x 1=1 2x,-0i=1,m s.t3 2x,=b, j=1,.,n xg≥0,i=1,m;j=1,n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Page 4 运输问题的一般形式:产销平衡 A1、 A2、.、 Am 表示某物资的m个产地; B1、B2、.、Bn表示 某物质的n个销地;ai表示产地Ai的产量; bj 表示销地Bj的销量; cij 表示把物资从产地Ai运往销地Bj的单位运价。设 xij 为从产地Ai 运往销地Bj的运输量,得到下列一般运输量问题的模型: = = = m i n j ij xij z c 1 1 min           = = = = = =   = = x i m j n x b j n x a i m s t ij j m i ij n j ij i 0, 1, , ; 1, , 1, , 1, , . 1 1    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Page 5 变化: 1)有时目标函数求最大。如求利润最大或营业额最大等; 2)当某些运输线路上的能力有限制时,在模型中直接加入 约束条件(等式或不等式约束); 3)产销不平衡时,可加入假想的产地(销大于产时)或销 地(产大于销时)。 定理:设有个产地n个销地且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则基变 量数为什n-1

运输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Page 5 变化: 1)有时目标函数求最大。如求利润最大或营业额最大等; 2)当某些运输线路上的能力有限制时,在模型中直接加入 约束条件(等式或不等式约束); 3)产销不平衡时,可加入假想的产地(销大于产时)或销 地(产大于销时)。 定理: 设有m个产地n个销地且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则基变 量数为m+n-1

表上作业法 Page 6 表上作业法是一种求解运输问题的特殊方法,其实质是单纯 形法。 步骤 描述 方法 第一步 求初始基行可行解(初始调运方案) 最小元素法、 元素差额法、 求检验数并判断是否得到最优解当非基变量的 第二步 检验数σ]全都非负时得到最优解,若存在检验 闭回路法和位 势法 数¤1<0,说明还没有达到最优,转第三步。 第三步 调整运量,即换基,选一个变量出基,对原运 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基可行解,转入第二步

表上作业法 Page 6 表上作业法是一种求解运输问题的特殊方法,其实质是单纯 形法。 步骤 描述 方法 第一步 求初始基行可行解(初始调运方案) 最小元素法、 元素差额法、 第二步 求检验数并判断是否得到最优解当非基变量的 检验数σij全都非负时得到最优解,若存在检验 数σij <0,说明还没有达到最优,转第三步。 闭回路法和位 势法 第三步 调整运量,即换基,选一个变量出基,对原运 量进行调整得到新的基可行解,转入第二步

表上作业法 Page7 例3.2某运输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销地 运价 B B2 B Ba 产量 产地 41 3 11 3 10 7 A 1 9 2 8 4 A 7 4 10 5 9 销量 3 6 5 6 问:应如何调运可使总运输费用最小?

表上作业法 Page 7 例3.2 某运输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 销地 运价 产地 产量 3 11 3 10 7 1 9 2 8 4 7 4 10 5 9 销量 3 6 5 6 1 2 3 4 B B B B 3 2 1 A A A 问:应如何调运可使总运输费用最小?

表上作业法 Page 8 解:第1步求初始方案 方法1:最小元素法 基本思想是就近供应,即从运价最小的地方开始供应(调 运),然后次小,直到最后供完为止。 B B B, Ba 产量 A 4 3 7 3 11 3 10 A2 3 4 1 9 2 8 A3 6 3 9 4 10 5 销量 6

表上作业法 Page 8 解:第1步求初始方案 方法1:最小元素法 基本思想是就近供应,即从运价最小的地方开始供应(调 运),然后次小,直到最后供完为止。 B1 B2 B3 B4 产量 A1 7 A2 4 A3 9 销量 3 6 5 6 3 11 3 10 1 9 2 7 4 10 5 8 3 4 1 6 3 3

表上作业法 Page 9 总的运输费=(3×1)+(6×4)+(4×3)+(1×2)+(3×10)+(3×5)=86元 元素差额法对最小元素法进行了改进,考虑到产地到销 地的最小运价和次小运价之间的差额,如果差额很大,就选最 小运价先调运,否则会增加总运费。例如下面两种运输方案。 10 10 最小元素法: 5 15 2 20 15 15 总运费是=10×8+5×2+15×1=105

表上作业法 Page 9 总的运输费=(3×1)+(6×4) +(4×3) +(1×2)+(3×10)+(3×5)=86元 元素差额法对最小元素法进行了改进,考虑到产地到销 地的最小运价和次小运价之间的差额,如果差额很大,就选最 小运价先调运,否则会增加总运费。例如下面两种运输方案。 8 5 10 2 1 20 15 15 5 15 10 总运费是z=10×8+5×2+15×1=105 最小元素法:

表上作业法 Page 10 后一种方案考虑到C1与C21之间 10 的差额是8-2-6,如果不先调运 8 10 x21,到后来就有可能x10,这 15 5 20 样会使总运费增加较大,从而先 调运x21,再是x22,其次是x12 15 15 总运费z=10×5+15×2+5×1=85 用元素差额法求得的基本可行解更接近最优解,所 以也称为近似方案

表上作业法 Page 10 8 5 10 2 1 20 15 15 15 5 10 总运费z=10×5+15×2+5×1=85 后一种方案考虑到C11与C21之间 的差额是8-2=6,如果不先调运 x21,到后来就有可能x11≠0,这 样会使总运费增加较大,从而先 调运x21,再是x22,其次是x12 用元素差额法求得的基本可行解更接近最优解,所 以也称为近似方案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