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讲 美学是怎样一门科学?——从朱光潜学美学的经历看怎样学习美学

第一讲:美学是怎样一门 科学? 从朱光潜学美学的经历看 怎样学习美学 安徽大学哲学系宛小平
第一讲:美学是怎样一门 科学? ——从朱光潜学美学的经历看 怎样学习美学 安徽大学哲学系 宛小平

美学是什么样的科学? 一、美学研究的对象 ①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是艺术哲学。 ②美学是研究美的。 ③美学是研究美感经验或者审美经验的
美学是什么样的科学? 一、美学研究的对象 ①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是艺术哲学。 ②美学是研究美的。 ③美学是研究美感经验或者审美经验的

二、美学的学科属性 ·人类知识体系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人文科学。 ■ 美学不属于自然科学,因为审美现象不属 于自然现象,而属于社会现象。其次,美 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因为审美虽然是社 会活动,但不属于社会物质层面,而属于 精神层面,是一种精神活动。所以,美学 属于人文科学
二、美学的学科属性 ◼ 人类知识体系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人文科学。 ◼ 美学不属于自然科学,因为审美现象不属 于自然现象,而属于社会现象。其次,美 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因为审美虽然是社 会活动,但不属于社会物质层面,而属于 精神层面,是一种精神活动。所以,美学 属于人文科学

三、美学的学科分类 美学可分为三大类:①哲学美学 ②历史美学 ③科学美学 ■历史美学又可以分成 (1)审美意识史或趣味演变史(2)艺术风格史(3)美学史 ■科学美学又可以分成: (①)基础美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美学、分析美学 (2)实用美学(文艺批评和欣赏、各文艺部门美学、 建筑美学、装饰美学、科技生产美学、社会美学 教育美学)
三、美学的学科分类 美学可分为三大类:①哲学美学 ②历史美学 ③科学美学 ◼ 历史美学又可以分成: ⑴审美意识史或趣味演变史⑵艺术风格史⑶美学史 ◼ 科学美学又可以分成: ⑴基础美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美学、分析美学) ⑵实用美学(文艺批评和欣赏、各文艺部门美学、 建筑美学、装饰美学、科技生产美学、社会美学、 教育美学)

四、西方美学的历史 ①本体论②认识论③主体间性 (一)、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 《大希庇阿斯篇》把现实世界中美的事物、美的 现象和“美本身”分开: “什么东西是美的”Vs“美是什么” “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 上面,就使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 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物,还是一 门学问。 一—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四、西方美学的历史 ①本体论②认识论③主体间性 (一)、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 ◼ 《大希庇阿斯篇》把现实世界中美的事物、美的 现象和“美本身”分开: “什么东西是美的” vs “美是什么” “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 上面,就使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 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物,还是一 门学问。”——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从柏拉图以来的几千年中,西方学术界一 直延续着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和争论。 1.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2.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 从柏拉图以来的几千年中,西方学术界一 直延续着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和争论。 1. 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2. 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物的客观属性和从特征方面说明美的本质: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身体美确实存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 是圆形。” 亚里士多德:形式的关系结构(秩序、匀称、明确) 博克:美是物体的一些特征而引起的(小、光滑、各部分 见出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
◼ 物的客观属性和从特征方面说明美的本质: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身体美确实存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 是圆形。” 亚里士多德:形式的关系结构(秩序、匀称、明确) 博克:美是物体的一些特征而引起的(小、光滑、各部分 见出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

■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说明美的本质: 1、从客观的精神本体来说明美的本质。 柏拉图:美是理念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从观赏者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 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如果你要在这圆上去找美,无论用感官还是用数学推理 在这圆的一切属性上去找美,你都是白费气力
◼ 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说明美的本质: 1、从客观的精神本体来说明美的本质。 柏拉图:美是理念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从观赏者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 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如果你要在这圆上去找美,无论用感官还是用数学推理 在这圆的一切属性上去找美,你都是白费气力

■评论: 以上对美的本质的两类的看法的共同点是主客二 分的思维模式: 把主体和客体分成两个互相外在的东西,然后以 客观的态度对对象(这对象也可能是主体)作 外在的描述性观测和研究
◼ 评论: 以上对美的本质的两类的看法的共同点是主客二 分的思维模式: 把主体和客体分成两个互相外在的东西,然后以 客观的态度对对象(这对象也可能是主体)作 外在的描述性观测和研究

■20世纪西方美学思维模式的转变 主客二分:“主体一客体”的认识 ↓ 天人合一:“人一世界”的体验 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萨特 思维模式的转变对美学研究意义: 对美的本质的研究→对审美活动的研究
◼ 20世纪西方美学思维模式的转变 主客二分:“主体—客体”的认识 ↓ 天人合一:“人—世界”的体验 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萨特 思维模式的转变对美学研究意义: 对美的本质的研究 → 对审美活动的研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大学:《美学》课程授课教案(授课教师:宛小平、钱立火、伏爱华、刘笑非).doc
- 安徽大学:《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共六讲).doc
- 安徽大学:《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负责人:宛小平).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试卷习题(含答案)综合(史前美术).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试卷习题(含答案)魏晋三国.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试卷习题(含答案)综合题.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试卷习题(含答案)综合.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试卷习题(含答案)隋唐综合.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试卷习题(含答案)明代.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试卷习题(含答案)清代.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试卷习题(含答案)元代试卷.doc
- 《中国美术史》课程试卷习题(含答案)宋朝试卷.docx
-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夏周商美术.pptx
-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隋唐五代美术.ppt
-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原始社会.ppt
-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两汉美术考古.ppt
-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明代.ppt
-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秦代美术考古.pptx
-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元代美术.ppt
-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清代美术史之绘画篇.ppt
- 安徽大学:《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讲 优美与崇高——西方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ppt
- 安徽大学:《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讲 悲剧与喜剧——西方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ppt
- 安徽大学:《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讲 希腊文化的一般精神和美学.ppt
- 安徽大学:《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讲 老庄美学与道家艺术精神.ppt
- 安徽大学:《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讲 艺术是什么.ppt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美术学、艺术设计).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人体素描).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素描半身像).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油画人体).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人体动态).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人物透视画法).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解剖学概论).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透视的概念及其基本规律).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上肢解剖结构).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头部解剖结构).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躯干的结构).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下肢解剖结构).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总论(石河子大学:刘萍).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艺用人体解剖学概论(人体比例体形分类及部位区分).doc
-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艺用人体解剖学概论(全身解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