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透视的概念及其基本规律)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30.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美术学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透视的概念及其基本规律)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Z20300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32学时 学分:2学分 适合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和透视的基本规律,能运用解剖知 识和透视知识在习作和创作中较准确地塑造和表现人物和其他形象,获得从事教 学辅导或艺术实践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艺用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是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人体动态 和透视规律等的一门科学,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论之一。 2.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和造型艺术诸多门类紧密相关,主要应用于绘画、 雕塑等学科,尤其是对人物、景物的描绘或塑造,有者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人体解剖和透视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比例、骨骼与肌肉的解剖结构、形体组合的自然规 律、造型规律和运动规律以及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透视规律, 四、教学学时分配数 章次干 各章名称 讲授指导 第一章 概 论 2 第二章 头部解剖结构 第三章 躯干解剖结构 第四章 上肢解剖结构 第五章 下肢解剖结构 第六章 人体动态

《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Z20300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32 学时 学 分:2 学分 适合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和透视的基本规律,能运用解剖知 识和透视知识在习作和创作中较准确地塑造和表现人物和其他形象,获得从事教 学辅导或艺术实践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艺用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是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人体动态 和透视规律等的一门科学,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论之一。 2.艺用人体解剖学、透视学和造型艺术诸多门类紧密相关,主要应用于绘画、 雕塑等学科,尤其是对人物、景物的描绘或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人体解剖和透视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比例、骨骼与肌肉的解剖结构、形体组合的自然规 律、造型规律和运动规律以及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透视规律, 四、教学学时分配数 章 次 各 章 名 称 讲授 指导 第一章 概 论 2 第二章 头部解剖结构 8 第三章 躯干解剖结构 4 第四章 上肢解剖结构 4 第五章 下肢解剖结构 4 第六章 人 体 动 态 4

第七章 透视的概念及其基本规律 4 第八章 人物透视画法 32 第七章透视的概念及其基本规律 (一)教学目的 明确透视学与绘画的关系,了解透视学发展的概况。理解透视学的基本概念, 弄通透视现象的原理。明确几种透视现象与绘画的关系,掌握几种透视的规律。 掌握它们的作图方法,并能用以指导绘画写生和创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 认真了解透视的一些基本概念,注意概念之间的相互差异。了解各种动态下 人物透视的规律,注意各种透视之间的相互差异,在实际作图中能具体运用。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透视学的发展及其基本概念 一、透视学与绘画 透视学是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规律的:在绘画上可以运用透视的原理来 表现对象的立体感、空间感。 二、透视学发展的概况 透视学随绘画的发展而发展,中外历代画家在绘画实践中对透视现象的见 解,经不断发展积累和丰富经验,使其成为一门科学。 三、透视图形成的基本原理 透视是中心投影,也是一点投视。特征为“近大远小”。 四、透视基本术语 1.画面:2.视圈:3.视点:4.心点:5.视线:6视距:7.距点:8.基面: 9.视平线和地平线。 五、画者们三个位置 1.画者位置高低与视平线的关系:2.画者位置左右不同与心点的关系: 3.画者位置远近距离与距点的关系

第七章 透视的概念及其基本规律 4 第八章 人物透视画法 2 32 第七章 透视的概念及其基本规律 (一)教学目的 明确透视学与绘画的关系,了解透视学发展的概况。理解透视学的基本概念, 弄通透视现象的原理。明确几种透视现象与绘画的关系,掌握几种透视的规律。 掌握它们的作图方法,并能用以指导绘画写生和创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 认真了解透视的一些基本概念,注意概念之间的相互差异。了解各种动态下 人物透视的规律,注意各种透视之间的相互差异,在实际作图中能具体运用。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透视学的发展及其基本概念 一、透视学与绘画 透视学是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规律的;在绘画上可以运用透视的原理来 表现对象的立体感、空间感。 二、透视学发展的概况 透视学随绘画的发展而发展,中外历代画家在绘画实践中对透视现象的见 解,经不断发展积累和丰富经验,使其成为一门科学。 三、透视图形成的基本原理 透视是中心投影,也是一点投视。特征为“近大远小”。 四、透视基本术语 1.画面;2.视圈;3.视点;4.心点;5.视线;6.视距;7.距点;8.基面; 9.视平线和地平线。 五、画者们三个位置 1.画者位置高低与视平线的关系;2.画者位置左右不同与心点的关系; 3.画者位置远近距离与距点的关系

六、空间直线消失现象与不消失现象 1.变线:与画面不平行期直线有消失:2.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直线保持原 状不消失。 第二节平行透视 一、平行透视及其特点 1.平行透视的原线与变线: 2.立方体的透视缩形。 二、平行透视消失规律 1.变线向地平线的主点消失: 2.消失点位置与心点的关系: 3.物体因安放位置不同,引起形状的变化。 三、平行透视的作图法(以立方体为例) 1.定主点在视平线的位置: 2.完距点位置,求立方体的深度 3.与画面垂直的各边向主点消失: 4.较简便的求深度透视画法。 四、平行透视在写生和创作中的运用 1.房子、桌椅、箱子以及其他青年的画法:2选择有关平行透视严谨的绘 画作品分析。 第三节成角透视 一、成角透视及其特点: 1.成角透视的变线种类。 2.立方体各个面的透视借形。 二、成角透视消失的规律 1.变线向地平线距点或余点消失: 2.消失点(余点)的位置与心点 和距点关系。 立方体与画面所成角度的大小,影响消失点位置与心点、距点之间的距离。 三、成角透视的作图法(以立方体为例) 1.定视平线、心点、消失点: 2.定近画面并直的棱边: 3.利用测点求深度: 4.相应名模边问各自余点的消失。 四、成角透视在写生和创作中的运用 1.室外建筑物的画法: 2.立柜、桌子与保健箱结合物的画法: 3.分析、绘画、作品中的成角透视: 4.不同视距,表现同一场景产生不的不同构图效果

六、空间直线消失现象与不消失现象 1.变线:与画面不平行期直线有消失;2.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直线保持原 状不消失。 第二节 平 行 透 视 一、平行透视及其特点 1.平行透视的原线与变线; 2.立方体的透视缩形。 二、平行透视消失规律 1.变线向地平线的主点消失; 2.消失点位置与心点的关系; 3.物体因安放位置不同,引起形状的变化。 三、平行透视的作图法(以立方体为例) 1.定主点在视平线的位置; 2.完距点位置,求立方体的深度; 3.与画面垂直的各边向主点消失; 4.较简便的求深度透视画法。 四、平行透视在写生和创作中的运用 1.房子、桌椅、箱子以及其他青年的画法;2.选择有关平行透视严谨的绘 画作品分析。 第三节 成 角 透 视 一、成角透视及其特点: 1.成角透视的变线种类; 2.立方体各个面的透视借形。 二、成角透视消失的规律 1.变线向地平线距点或余点消失; 2.消失点(余点)的位置与心点 和距点关系。 立方体与画面所成角度的大小,影响消失点位置与心点、距点之间的距离。 三、成角透视的作图法(以立方体为例) 1.定视平线、心点、消失点; 2.定近画面并直的棱边; 3.利用测点求深度; 4.相应名模边问各自余点的消失。 四、成角透视在写生和创作中的运用 1.室外建筑物的画法; 2.立柜、桌子与保健箱结合物的画法; 3.分析、绘画、作品中的成角透视; 4.不同视距,表现同一场景产生不的不同构图效果

第四节倾斜透视 一、倾斜透视及其中特点 与画面、地面都倾斜加面,有向上斜和向下斜。 二、倾斜透视消失的规律 1.向上倾斜透视、向天点消失,在地平线上方: 2.向下倾斜透视、向地点消失,在地平线下方。 三、倾斜透视的作图法 1.依斜边上斜或下斜的延长线,与主点垂线或余点、垂线相交,得消失点, 然后按各边透视方向进行消失: 2.不同天、地点画斜面物体。 四、倾斜透视在写生和创作中的运用 1.用平行和成角的两种倾斜透视画出书本多页打开的情况: 2.滑梯阶梯的画法: 3.歧路、桥面的画法。 五、俯视和仰视的透视情况 1.俯视:画面倾斜,物体上大下小: 2.仰视:画面倾斜,物体下大上小: 3.俯仰视画法。 定立点垂线上的俯视的主天点、地点或仰视的主地点、天点。 定天点、地点或主地点、天点,它们与主点距离关系取决于俯仰角度的大小。 (四)教学提示 了解透视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确几种透视现象与绘画的关系,注意概念之间 和几种基本透视的相互差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透视图形成的基本原理: 2.空间直线消失现象与不消失现象: 3.画者的三个位置: 4.理解、掌握三种基本透视的规律: 5.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是学习的难点。 (六)学法指导 课堂讲授、演示、临墓、写生、辅导练习、集中评讲。 (七)作业 1.看书本例图,认真理解,也可临幕范图,加深理解

第四节 倾 斜 透 视 一、倾斜透视及其中特点 与画面、地面都倾斜加面,有向上斜和向下斜。 二、倾斜透视消失的规律 1.向上倾斜透视、向天点消失,在地平线上方; 2.向下倾斜透视、向地点消失,在地平线下方。 三、倾斜透视的作图法 1.依斜边上斜或下斜的延长线,与主点垂线或余点、垂线相交,得消失点, 然后按各边透视方向进行消失; 2.不同天、地点画斜面物体。 四、倾斜透视在写生和创作中的运用 1.用平行和成角的两种倾斜透视画出书本多页打开的情况; 2.滑梯阶梯的画法; 3.歧路、桥面的画法。 五、俯视和仰视的透视情况 1.俯视:画面倾斜,物体上大下小; 2.仰视:画面倾斜,物体下大上小; 3.俯仰视画法。 定立点垂线上的俯视的主天点、地点或仰视的主地点、天点。 定天点、地点或主地点、天点,它们与主点距离关系取决于俯仰角度的大小。 (四)教学提示 了解透视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确几种透视现象与绘画的关系,注意概念之间 和几种基本透视的相互差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透视图形成的基本原理; 2.空间直线消失现象与不消失现象; 3.画者的三个位置; 4.理解、掌握三种基本透视的规律; 5.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是学习的难点。 (六)学法指导 课堂讲授、演示、临摹、写生、辅导练习、集中评讲。 (七)作业 1.看书本例图,认真理解,也可临摹范图,加深理解

2.利用实物或景物来练习几种基本透视的画法。 3.根据所学知识试着画一下人物的透视。 (八)小结 熟悉身体各部位的主要骨骼和肌肉名称,理解其形体的基本造型规律,熟悉 三种基本透视的规律,并进行写生练习

2.利用实物或景物来练习几种基本透视的画法。 3.根据所学知识试着画一下人物的透视。 (八)小结 熟悉身体各部位的主要骨骼和肌肉名称,理解其形体的基本造型规律,熟悉 三种基本透视的规律,并进行写生练习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