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归东理子大军 化学化工学院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1 分析化学 00 Analytical Chemistry Ca 398 Ta 主讲老师: 联系方式: Ba 10
0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主讲老师: 联系方式:

归东理王大彩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 学习要求 1)沉淀滴定曲线的计算 2)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3)沉淀滴定的方法V Mohr法,Volhard法,Fajans法 方法、指示剂、滴定剂、 滴定条件、应用对象、干扰
1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1 学习要求 1)沉淀滴定曲线的计算 2)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3) 沉淀滴定的方法 Mohr 法, Volhard 法,Fajans 法 方法、指示剂、滴定剂、 滴定条件、应用对象、干扰 √

力东理王大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概述 一滴定原理: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s) 二、沉淀滴定法的条件: (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2)反应迅速、定量 (3)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4)沉淀的吸附现象不能影响终点的确定 银量法:Ag+X=AgXJ 可测C、Br、F、SCN和Ag
2 2 概述 一.滴定原理: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s) 二、沉淀滴定法的条件: (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2)反应迅速、定量 (3)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4)沉淀的吸附现象不能影响终点的确定 银量法:Ag++X- = AgX↓ 可测Cl-、Br-、I -、SCN-和Ag+

归东理子大彩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沉淀滴定法应用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1.沉淀不完全(Ks即不足够小): 2.沉淀的表面积大,对滴定剂的吸附现象严重: 3.沉淀的组成不恒定; 4.合适的指示剂少; 5.达到沉淀平衡的速度慢; 6.共沉淀现象严重
3 3 沉淀滴定法应用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1. 沉淀不完全(Ksp不足够小); 2. 沉淀的表面积大,对滴定剂的吸附现象严重; 3. 沉淀的组成不恒定; 4. 合适的指示剂少; 5. 达到沉淀平衡的速度慢; 6. 共沉淀现象严重

中东理子大得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三、滴定曲线 0.10mol/L的AgN03谪20.00mL0.10mol/L的NaC: 1.sp前:(-0.1%) ICI-ce=(V)er-(eV)Ar V总 0.02 =0.1× 39.98 =5×10-5=104.3 4
4 4 三、滴定曲线 0.10mol/L的AgNO3滴20.00mL0.10mol/L的NaCl: 1. sp前:(- 0.1%) (cV)Cl- - (cV)Ag+ [Cl - ]= cCl = ——————— V总 0.02 =0.1× ——39.98 =5 ×10-5 =10-4.3

归东理王大彩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故[Ag= Kp_3.2X10-0 5×10-5 =105.2 C PC=4.3 PAg=5.2 2sp时: [Ag+]ICF]=Ksp [4g1p=√Kp=1.79x105=1047P=P=4.7 3.sp后:根据过量的Ag+计算(什0.1%) [Ag=0.1×0.02 =104.3 40.02 pAg=4.3 pC=5.2 △pC=0.9 5
5 5 Ksp 3.2×10-10 故[Ag+ ]= —— = ———— =10-5.2 Cl- 5×10-5 PCl=4.3 PAg=5.2 3.sp后:根据过量的Ag+计算(+0.1%) 0.02 [Ag+ ]= 0.1× —— = 10 -4.3 40.02 pAg=4.3 pCl=5.2 △pCl=0.9 2.sp时: [Ag+ ][Cl- ]=Ksp 5 4.7 [ ] 1.79 10 10 + − − Ag s p = Ks p = = = = 4.7 Cl sp Ag psp p

中东理子大得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三种银量法 一.莫尔法(Mohr): K,CrO4指示剂;AgNO3标准溶液; 被测组分:CBr;酸度:pH=6.5-10.5 原理:分步沉淀 CI被测+Ag+=AgCI Kp-1.8×10-10 S=VKp=1.35×105mol/L Cr042-+2Ag+=Ag2Cr04N(砖红)Kp=1.2×10-12 5=2-3.l5x10mol7L 4 6
6 6 三种银量法 一.莫尔法(Mohr): K2CrO4指示剂; AgNO3 标准溶液; 被测组分:Cl- Br -;酸度: pH=6.5-10.5 原理:分步沉淀 Cl - 被测+Ag+ =AgCl↓ Ksp=1.8×10-10 S K 1.35 10 mol /L 5 s p − = = CrO4 2- +2Ag+ =Ag2CrO4 ↓(砖红) Ksp=1.2×10-12 3 5 3.15 10 / 4 K sp S mol L − = =

归东理王大彩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测定条件: 1.K2Cr04用量: 1co Ksp 2.0×1012 [Ag*(1.35×107 =1.1×102 理论量:[Cr042]=1.1×10-2mol/L; 实际量:[Cr042]=5.0×10-3mol/L 若:[CrO42]大,则[Ag"lep[Ag1sp 偏低,过早达终点,Cr04黄色干扰 [CrO42小,则[Ag"lep>[Ag"Isp 偏高,终点拖后
7 7 测定条件: 1. K2CrO4用量: 理论量:[CrO4 2- ]=1.1×10-2mol/L; 实际量:[CrO4 2- ]=5.0×10-3mol/L 若:[CrO4 2- ]大,则[Ag+ ] ep [Ag+ ] sp 偏高,终点拖后 2 sp sp 2- 4 sp [Ag ] K [CrO ] + = -12 -2 -5 2 2.0 10 1.1 10 (1.35 10 ) = =

中东理子大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溶液酸度 Ag2CrO+H+ 2Ag++HCrO HCr04K2=3.2×10-7,pK2=6.5 控制酸度为pH=6.5-10.5 防止副反应发生: 2Ag++CrO2=AgzCrO pH>10.5 Ag++OH-=AgOH-Ag,O+H,O pH<6.5 Cro2+H+=HCrO 8
8 8 2. 溶液酸度 HCrO4 - Ka2=3.2 × 10-7 , pKa2=6.5 控制酸度为pH=6.5-10.5 防止副反应发生: Ag2CrO4+H+ 2Ag++HCrO4 - 2Ag+ +CrO4 2- =Ag2CrO4 pH>10.5 Ag+ +OH- =AgOH→Ag2O +H2O pH<6.5 CrO4 2- +H+ =HCrO4 -

归东理王大彩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千扰因素 (1)凡能与CrO,2形成沉淀的阳离子: Ba2+Pb2+Hg2+千扰 (2)凡能与Ag+形成沉淀的阴离子: S2- P043-C032-C2042As043-S032 (3)有色离子:Cu2+Co2+Ni2+影响ep观察 (4)水解离子:A+,Fe3+,B+,Sn2+形成沉淀 干扰测定
9 9 3.干扰因素 (1)凡能与CrO4 2-形成沉淀的阳离子: Ba2+ Pb2+ Hg2+ 干扰 (2)凡能与Ag+形成沉淀的阴离子: S 2- PO4 3- CO3 2- C2O4 2- AsO4 3- SO3 2- (3)有色离子:Cu2+ Co2+ Ni2+影响ep观察 (4)水解离子:Al3+ ,Fe3+ ,Bi3+ ,Sn2+形成 沉淀 干扰测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分光光度法.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七章 电化学.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六章 相平衡.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十章 界面现象.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五章 化学平衡.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有机化学讲稿)第十二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四章 溶液(Solution).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一章 气体的性质(properties of gases).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绪论.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有机化学讲稿)第十章 醇、酚、醚.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有机化学讲稿)第十一章 醛、酮.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有机化学讲稿)第九章 卤代烃.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有机化学讲稿)第七章 芳烃.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有机化学讲稿)第二章 饱和烃.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络合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酸碱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六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三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一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国家标准)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误差和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张 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九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氮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国家标准)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拓展)如何检测化学武器.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7-重量分析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