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思考题 1、准确度与精密度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准确度是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程度:精密度是在相同条件下,几次平行测定值相互接近 程度。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前提。 2、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a.天平零点稍有变动,偶然误差 b.过滤时出现透滤现象没有及时发现,过失误差 c.毒气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偶然误差 d.标准试样保持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系统误差另换试样 ©.移液管移取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偶然误差 £.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系统误差空白试验校正 g.重量法测定$O2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系统误差方法校正 h.砝码腐蚀系统误差校正仪器 i.用NaOH滴定HAc,选酚酞为指示剂确定终点颜色时稍有出入偶然误差 3、下列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各是多少? 0.007 一位 7.026 四位 pH=5.36 两位 6.00×10-5 三位 1000 不确定 91.40 四位 pKa=9.26两位 4、某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如果称取试样0.0600g,相对误差为多少?如果称取 试样1.000g,相对误差又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答:取样为0.600g时,相对误差为:0.33%:取样为1.000时,相对误差为 5、某人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某药物中主要成分含量时,称取此药物0.0350g,最后计算其 主要成分含量为97.26%,此结果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不合理。因为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与原始数据的位数不一致。 6、u分布曲线与t分布曲线有何不同? 答:t分布曲线与u分布曲线相似,但t分布曲线岁自由度的变化而改变,当自由度无限大
第三章 思考题 1、准确度与精密度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准确度是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程度;精密度是在相同条件下,几次平行测定值相互接近 程度。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前提。 2、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a.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偶然误差 b. 过滤时出现透滤现象没有及时发现, 过失误差 c. 毒气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 d. 标准试样保持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 系统误差 另换试样 e. 移液管移取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 不同, 偶然误差 f. 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系统误差 空白试验校正 g. 重量法测定 SiO2 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系统误差 方法校正 h. 砝码腐蚀 系统误差 校正仪器 i. 用 NaOH 滴定 HAc,选酚酞为指示剂确定终点颜色时稍有出入 偶然误差 3、下列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各是多少? 0.007 一位 7.026 四位 pH=5.36 两位 6.00×10-5 三位 1000 不确定 91.40 四位 pKa=9.26 两位 4、某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如果称取试样 0.0600g,相对误差为多少?如果称取 试样 1.000g,相对误差又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答:取样为 0.600g 时,相对误差为:0.33%;取样为 1.000 时,相对误差为 5、某人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某药物中主要成分含量时,称取此药物 0.0350g,最后计算其 主要成分含量为 97.26%,此结果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不合理。因为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与原始数据的位数不一致。 6、u 分布曲线与 t 分布曲线有何不同? 答:t 分布曲线与 u 分布曲线相似,但 t 分布曲线岁自由度的变化而改变,当自由度无限大

时,t分布曲线与u分布曲线一致。 7、说明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区别。什么情况有前者或后者? 答:两组数据中,有一组数据是标准可靠,而要检验另一组数据时,进行单边检验:两组数 据都不确定都要检验时,为双边检验。 8、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CaS0,·)H,0中结晶水的含量,称取试样0.2000g,己知天 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试问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答:试样中含有的水分量为18015x05×100%=621%,小于10%,所以只能有三位有 145.14 效数字
时,t 分布曲线与 u 分布曲线一致。 7、说明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区别。什么情况有前者或后者? 答:两组数据中,有一组数据是标准可靠,而要检验另一组数据时,进行单边检验;两组数 据都不确定都要检验时,为双边检验。 8、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 H O 2 1 CaSO4 2 中结晶水的含量,称取试样 0.2000g,已知天 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试问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答:试样中含有的水分量为 100% 6.21% 145.14 18.015 0.5 = ,小于 10%,所以只能有三位有 效数字

习题 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 a19.469+1.537-0.0386+2.54=19.47+1.54-0.04+2.54-23.51 b.3.6×0.0323×20.59×2.12345=3.6×0.032×20.6×2.1=4.9 c45.0x2400-132x01245_450×268x01245=0.1271 0000×1000 1.0000×1000 d.H0.87 2
习题 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 a. 19.469+1.537-0.0386+2.54=19.47+1.54-0.04+2.54=23.51 b. 3.6×0.0323×20.59×2.12345=3.6×0.032×20.6×2.1=4.9 c. 0.1271 1.0000 1000 45.00 22.68 0.1245 1.0000 1000 45.00 (24.00 1.32) 0.1245 = = − d. [H+ ]=0.87 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六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酸碱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络合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分光光度法.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七章 电化学.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六章 相平衡.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十章 界面现象.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五章 化学平衡.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有机化学讲稿)第十二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四章 溶液(Solution).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物理化学讲稿)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pdf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一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国家标准)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误差和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张 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九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氮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国家标准)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拓展)如何检测化学武器.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7-重量分析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6-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5-氧化还原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4-配位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3-酸碱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2-误差与数据处理.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概论.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