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化学B-2-实验指导-有机化学实验(共十九个实验)

第一部分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一、实验室规则及安全知识(一)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工作作风,并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进实验室之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全部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有关的操作技术,了解实验所需的原料、试剂、仪器和装置,考虑实验应注意的事项,并写出预习报告。2、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的重要场所。进入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衣着整洁,保持安静。实验室内严禁吸烟、进餐和吃零食。3、在实验过程中,要遵从教师的指导,做到操作规范,精神集中,观察细致,积极思考,如实地作好实验记录,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4、公用仪器、原料、试剂和工具应在指定的地点使用,用后立即放回原处。严格控制原料、试剂的用量。破损仪器应及时报损补充,并按规定赔偿。5、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暂时不用的器材,不要放在桌面上,以免碰倒损坏。污水、污物、残渣、火柴梗、废纸、玻璃碎片等应放到指定的地点,不得乱丢,更不得丢入水槽,废酸、废碱应倒入指定的缸中。6、实验完毕后必须将所用的仪器洗净,放置整齐。并将实验原始记录或实验报告交指导老师签字后方能离开实验室。7、轮流值日的学生应负责打扫实验室卫生,并将有关器材物品整理就绪,关好水、电、门、窗,最后报告老师,经检查合格后方能离开。(二)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有机化学实验所用原料、药物、试剂多数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所用的仪器大部分是玻璃制品,还经常使用电器设备。若粗心大意或使用不当,就易发生事故,如割伤、烧伤、中毒、爆炸或触电等。因此,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下面介绍实验室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1、实验室安全守则(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实验。(2)实验进行中不得随便离开,并要经常注意反应进行的情况和装置有无漏气、破裂等现象。(3)在进行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对反应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要按规定处理。(4)使用易燃、易爆药品时,应远离火源,实验试剂不得入口,实验结束后要细心洗手。1
1 第一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一、实验室规则及安全知识 (一)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工作作风,并保证实验 室的安全,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1、进实验室之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全部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基本原理、 操作步骤和有关的操作技术,了解实验所需的原料、试剂、仪器和装置,考虑实验应 注意的事项,并写出预习报告。 2、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的重要场所。进入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衣着整洁, 保持安静。实验室内严禁吸烟、进餐和吃零食。 3、在实验过程中,要遵从教师的指导,做到操作规范,精神集中,观察细致,积 极思考,如实地作好实验记录,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 4、公用仪器、原料、试剂和工具应在指定的地点使用,用后立即放回原处。严格 控制原料、试剂的用量。破损仪器应及时报损补充,并按规定赔偿。 5、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整洁。暂时不用的器材,不要放在桌面上,以免碰倒损坏。 污水、污物、残渣、火柴梗、废纸、玻璃碎片等应放到指定的地点,不得乱丢,更不 得丢入水槽,废酸、废碱应倒入指定的缸中。 6、实验完毕后必须将所用的仪器洗净,放置整齐。并将实验原始记录或实验报告 交指导老师签字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7、轮流值日的学生应负责打扫实验室卫生,并将有关器材物品整理就绪,关好水、 电、门、窗,最后报告老师,经检查合格后方能离开。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有机化学实验所用原料、药物、试剂多数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所 用的仪器大部分是玻璃制品,还经常使用电器设备。若粗心大意或使用不当,就易发 生事故,如割伤、烧伤、中毒、爆炸或触电等。因此,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下面介绍 实验室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实验室安全守则 (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在征得指导教师 同意后方可进行实验。 (2)实验进行中不得随便离开,并要经常注意反应进行的情况和装置有无漏气、 破裂等现象。 (3)在进行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 戴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对反应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要按规定处理。 (4)使用易燃、易爆药品时,应远离火源,实验试剂不得入口,实验结束后要细 心洗手

(5)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材、砂箱以及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2、实验室事故的预防(1)火灾的预防实验室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数是易燃的,着火是有机实验室常见的事故之一。预防着火要注意以下儿点:①在操作易燃溶剂时应远离火源;勿将易燃溶剂放在散口容器(如烧杯)内直火加热,必须在水浴中进行。②蒸或回流易燃有机物时,严禁直火加热,装置不能漏气,如发现漏气,应立即停止加热,检查原因,待冷却后方能拆换装置。③不得将易燃易挥发物倒入废液缸内,量大的要专门回收,量少的可倒入水槽内用水冲走(与水强烈反应者除外)。金属钠残渣要用乙醇处理。④使用酒精灯时应用火柴引火,不可用另外的酒精灯的火焰直接引火。③用油浴加热蒸馏或回流时,切勿使冷凝用水溅入热油浴中,以免使油外溅到热源上而起火。③防止煤气管、阀漏气。(2)爆炸事故的预防实验时,仪器堵塞或装配不当;减压蒸馏使用不耐压的仪器:违章使用易爆物:反应过于剧烈难以控制等都有可能引起爆炸。为了防止爆炸事故,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常压蒸馏时,切勿在封闭系统内加热或反应,应使装置与大气相连通。在反应进行时,必须经常检查仪器装置的各部分有无堵塞现象。②减压蒸馏时,要用圆底烧瓶或抽滤瓶作接收器,不得使用机械强度不大的仪器(如锥形瓶、平底烧瓶、薄壁试管等)。③切勿使易燃易爆的气体接近火源。因有机溶剂(如乙醚和汽油一类)的蒸气与空气相混时极为危险,一个热的表面或者一个火花、电花就可能引起爆炸。④对于易爆的固体,如重金属乙炔化物、苦味酸金属盐等都不能重压或撞击,对于这些危险的残渣,必须小心销毁。③反应过于剧烈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冷却和控制加料速度等措施。(3)中毒事故的预防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产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皮肤或呼吸道接触了有毒药品。在实验中,要防止中毒,应切实做到以下儿点:①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不许乱放,实验中所用的剧毒物质应有专人负责收发,并向使用者提出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作妥善而有效的处理,不准乱丢。②有些有毒物质会渗入皮肤,使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应立即洗手。切勿让有毒物沾及五官或伤口。③使用有毒试剂或反应过程中产生有毒气体或液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有时也可用气体吸收装置(见图1-7)以除去反应中产生的有毒气体。④对活染过有毒物质的仪器和用具,用毕应立即采取适当方法处理以破坏或消除2
2 (5)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材、砂箱以及急救药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2、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1)火灾的预防 实验室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数是易燃的,着火是有机实验室常见的事故之一。预 防着火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操作易燃溶剂时应远离火源;勿将易燃溶剂放在敞口容器(如烧杯)内直火 加热,必须在水浴中进行。 ②蒸馏或回流易燃有机物时,严禁直火加热,装置不能漏气,如发现漏气,应立 即停止加热,检查原因,待冷却后方能拆换装置。 ③不得将易燃易挥发物倒入废液缸内,量大的要专门回收,量少的可倒入水槽内 用水冲走(与水强烈反应者除外)。金属钠残渣要用乙醇处理。 ④使用酒精灯时应用火柴引火,不可用另外的酒精灯的火焰直接引火。 ⑤用油浴加热蒸馏或回流时,切勿使冷凝用水溅入热油浴中,以免使油外溅到热 源上而起火。 ⑥防止煤气管、阀漏气。 (2)爆炸事故的预防 实验时,仪器堵塞或装配不当;减压蒸馏使用不耐压的仪器;违章使用易爆物; 反应过于剧烈难以控制等都有可能引起爆炸。为了防止爆炸事故,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常压蒸馏时,切勿在封闭系统内加热或反应,应使装置与大气相连通。在反应 进行时,必须经常检查仪器装置的各部分有无堵塞现象。 ②减压蒸馏时,要用圆底烧瓶或抽滤瓶作接收器,不得使用机械强度不大的仪器 (如锥形瓶、平底烧瓶、薄壁试管等)。 ③切勿使易燃易爆的气体接近火源。因有机溶剂(如乙醚和汽油一类)的蒸气与 空气相混时极为危险,一个热的表面或者一个火花、电花就可能引起爆炸。 ④对于易爆的固体,如重金属乙炔化物、苦味酸金属盐等都不能重压或撞击,对 于这些危险的残渣,必须小心销毁。 ⑤反应过于剧烈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冷却和控制加料速度等措施。 (3)中毒事故的预防 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产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皮肤或呼吸道接触了 有毒药品。在实验中,要防止中毒,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①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不许乱放,实验中所用的剧毒物质应有专人负责收发, 并向使用者提出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作妥善而有效的处理, 不准乱丢。 ②有些有毒物质会渗入皮肤,使用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应立即洗手。切勿 让有毒物沾及五官或伤口。 ③使用有毒试剂或反应过程中产生有毒气体或液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有时也可用气体吸收装置(见图 1-7)以除去反应中产生的有毒气体。 ④对沾染过有毒物质的仪器和用具,用毕应立即采取适当方法处理以破坏或消除

其毒性。(4)触电事故的预防①电器装置与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与地线连接,使用前应先检查其外壳是否漏电。②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的手或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③电器设备用毕后应及时拨去电源,以防事故发生。3、实验室事故的处理(1)火灾的处理实验室如果发生了着火事故,应沉着镇静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扩大。首先,立即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切断电源,移开未着火的易燃物。然后根据易燃物的性质和火势设法扑灭。如果地面或桌面着火,若火势不大,可用湿抹布来灭火。如果反应瓶内有机物着火,可用石棉板盖住瓶口,火即熄灭。如果油类着火,要用沙或灭火器灭火。如果电器着火,应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如果衣服着火,切勿奔跑,应立即在地上打滚或用自来水冲淋熄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和泡沫灭火剂等。二氧化碳灭火器是有机实验室最常用的灭火器,灭火器内贮放压缩的二氧化碳。使用时,一手提灭火器,一手握在喷二氧化碳喇叭筒的把手上(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以免冻伤),打开开关,二氧化碳即可喷出。这种灭火器灭火后的危害小,特别适用于油脂、电器及其它较贵重仪器着火时的灭火。四氯化碳和泡沫灭火器,灭火效能也比较好,但由于四氯化碳在高温下能生成剧毒的光气,泡沫灭火器喷出的大量硫酸氢钠、氢氧化铝造成严重污染给后处理带来麻烦,因此这两种灭火器只在不得已时使用。水在大多数场合下不能用来扑灭油浴和有机溶剂的着火。因为它们都比水轻,泼水后,火不但不熄,反而漂浮在水面燃烧使火焰蔓延开。(2)玻璃割伤的处理受伤后要仔细观察伤口有无玻璃碎渣,应先把伤口处的玻璃碎渣取出。若伤势不重,用蒸馏水洗净伤口,涂上碘酒后包扎好即可。如伤势严重流血不止时,应先做止血处理,然后送医务室就诊。(3)试剂灼伤的处理酸灼伤皮肤被酸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涂上软膏。眼睛被酸灼伤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洗,或用干净橡皮管接上水龙头用细水流对准眼晴冲洗,然后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碱灼伤皮肤被碱灼伤可用水冲洗后,再用硼酸溶液或1%醋酸溶液洗涤。眼晴被碱灼伤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洗,再用1%硼酸溶液洗。漠灼伤立即用2%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至伤处呈白色,亦可用酒精洗涤,然后涂上甘油。(4)烫伤的处理烫伤轻者涂烫伤软膏,重者涂烫伤软膏后立即送医务室诊治。(5)中毒的处理溅入口中但尚未咽下的毒物应立即吐出来,用大量水冲洗口腔。3
3 其毒性。 (4)触电事故的预防 ①电器装置与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与地线连接,使用前应先检查其外壳是否漏电。 ②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的手或手握湿的物 体接触电插头。 ③电器设备用毕后应及时拔去电源,以防事故发生。 3、实验室事故的处理 (1)火灾的处理 实验室如果发生了着火事故,应沉着镇静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事故的扩大。首先,立即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切断电源,移开未着火的易燃物。然后, 根据易燃物的性质和火势设法扑灭。 如果地面或桌面着火,若火势不大,可用湿抹布来灭火。 如果反应瓶内有机物着火,可用石棉板盖住瓶口,火即熄灭。 如果油类着火,要用沙或灭火器灭火。 如果电器着火,应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如果衣服着火,切勿奔跑,应立即在地上打滚或用自来水冲淋熄灭火。 常用的灭火剂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和泡沫灭火剂等。二氧化碳灭火器是有机实 验室最常用的灭火器,灭火器内贮放压缩的二氧化碳。使用时,一手提灭火器,一手 握在喷二氧化碳喇叭筒的把手上(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以免冻伤),打开开关,二氧 化碳即可喷出。这种灭火器灭火后的危害小,特别适用于油脂、电器及其它较贵重仪 器着火时的灭火。四氯化碳和泡沫灭火器,灭火效能也比较好,但由于四氯化碳在高 温下能生成剧毒的光气,泡沫灭火器喷出的大量硫酸氢钠、氢氧化铝造成严重污染, 给后处理带来麻烦,因此这两种灭火器只在不得已时使用。 水在大多数场合下不能用来扑灭油浴和有机溶剂的着火。因为它们都比水轻,泼 水后,火不但不熄,反而漂浮在水面燃烧使火焰蔓延开。 (2)玻璃割伤的处理 受伤后要仔细观察伤口有无玻璃碎渣,应先把伤口处的玻 璃碎渣取出。若伤势不重,用蒸馏水洗净伤口,涂上碘酒后包扎好即可。如伤势严重, 流血不止时,应先做止血处理,然后送医务室就诊。 (3)试剂灼伤的处理 酸灼伤 皮肤被酸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 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 涂上软膏。眼睛被酸灼伤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洗,或用干净橡皮管接上水龙头用细水流 对准眼睛冲洗,然后用 1%碳酸氢钠溶液洗涤。 碱灼伤 皮肤被碱灼伤可用水冲洗后,再用硼酸溶液或 1%醋酸溶液洗涤。眼睛 被碱灼伤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洗,再用 1%硼酸溶液洗。 溴灼伤 立即用 2%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至伤处呈白色,亦可用酒精洗涤,然后涂 上甘油。 (4)烫伤的处理 烫伤轻者涂烫伤软膏,重者涂烫伤软膏后立即送医务室诊治。 (5)中毒的处理 溅入口中但尚未咽下的毒物应立即吐出来,用大量水冲洗口腔

若已将毒物吞下,应根据毒物的性质服解毒剂,并立即送医院急救。①腐蚀性毒物中毒对于强酸,先饮大量的水,再服鸡蛋白或牛奶;对于强碱也要先饮大量的水,然后服醋、鸡蛋白或牛奶,不要吃呕吐剂。②刺激性及神经性中毒先服牛奶或鸡蛋白,再服硫酸铜溶液催吐,有时也可用手指伸入喉部催吐,并立即送医院。③吸入气体中毒将中毒者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及钮扣,吸入少量氯气和溴气者,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二、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设备(一)玻璃仪器化学玻璃仪器一般都是由钾玻璃制成。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时要轻拿轻放。(2)玻璃仪器不能直接加热,需用热浴或石棉网(试管加热有时可例外)。(3)厚玻璃仪器不耐热(如抽滤瓶、量筒等),不能用来加热:锥形瓶不能用作减压用:广口容器(如烧杯)不能贮放有机溶剂:计量容器不能高温烘烤(如量筒)。(4)玻璃仪器使用完应及时清洗,晾干。(5)具活塞的玻璃仪器清洗后,在活塞与磨口之间应放纸片,以防粘住。(6)不能用温度计作搅拌棒:温度计用后应缓慢冷却,冷却快了会造成液柱断线。不能用冷水冲洗热的温度计,以免炸裂。1、常用普通玻璃仪器有机化学实验常用普通玻璃仪器如图1-1所示。(1)平底烧瓶(2)圆底烧瓶(3)三颈烧瓶(6)克氏蒸馏烧瓶(4)三角烧瓶(5)蒸馏烧瓶
4 若已将毒物吞下,应根据毒物的性质服解毒剂,并立即送医院急救。 ①腐蚀性毒物中毒 对于强酸,先饮大量的水,再服鸡蛋白或牛奶;对于强碱, 也要先饮大量的水,然后服醋、鸡蛋白或牛奶,不要吃呕吐剂。 ②刺激性及神经性中毒 先服牛奶或鸡蛋白,再服硫酸铜溶液催吐,有时也可用 手指伸入喉部催吐,并立即送医院。 ③吸入气体中毒 将中毒者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及钮扣,吸入少量氯气和溴气者, 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二、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设备 (一)玻璃仪器 化学玻璃仪器一般都是由钾玻璃制成。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玻璃仪器不能直接加热,需用热浴或石棉网(试管加热有时可例外)。 (3)厚玻璃仪器不耐热(如抽滤瓶、量筒等),不能用来加热;锥形瓶不能用作减 压用;广口容器(如烧杯)不能贮放有机溶剂;计量容器不能高温烘烤(如量筒)。 (4)玻璃仪器使用完应及时清洗,晾干。 (5)具活塞的玻璃仪器清洗后,在活塞与磨口之间应放纸片,以防粘住。 (6)不能用温度计作搅拌棒;温度计用后应缓慢冷却,冷却快了会造成液柱断线。 不能用冷水冲洗热的温度计,以免炸裂。 1、常用普通玻璃仪器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普通玻璃仪器如图 1-1 所示

(8)空气冷凝器(9)球形冷凝器(10)蛇形冷凝器(11)球形分液漏斗(7)直形冷凝器(15)热水漏斗(12)锥形分液漏斗(13)滴液漏斗(14)布氏漏斗7(16)干燥管(20)接引管(17)二通管(18)玻璃钉漏斗(19)抽滤瓶
5

图1-1有机化学实验常用普通玻璃仪器6
6 图 1-1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普通玻璃仪器

2、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磨口或磨塞的玻璃仪器。由于仪器容量大小及用途不一,通常标准磨口有10口、14口、19口、24口、29口等。这些数字编号系指磨口最大端直径的毫米整数。凡属同类型规格的磨口仪器可直接连接。不同类型规格的磨口仪器无法直接连接,可使用变径接头使之连接起来。有机化学实验制备用的标准磨口玻璃仪器如图1-2所示。3、使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的注意事项(1)磨口处必须洁净。若附有固体则磨口对接不紧密,将导致漏气,甚至损坏磨口。(2)一般使用时磨口无需涂润滑剂,以免沾污反应物或产物;若反应物中有强碱,则应涂润滑剂,以免磨口连接处因碱腐蚀而粘牢不易拆开。(3)安装磨口仪器时应特别注意整齐、正确,使磨口连接处很好吻合,否则,仪器易破裂。(4)磨口仪器用后应立即拆卸洗净,否则,放置太久磨口的连接处会粘牢,很难拆开。(5)洗涤磨口时,应避免用去污粉洗,以免损坏磨口。(1)短颈圆底烧瓶(2)长颈圆底烧瓶(3)二颈烧瓶(4)斜三颈烧瓶(5)直三颈烧瓶(6)梨形烧瓶7
7 2、标准磨口玻璃仪器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磨口或磨塞的玻璃仪器。由于仪器容量大小及用途 不一,通常标准磨口有 10 口、14 口、19 口、24 口、29 口等。这些数字编号系指磨口 最大端直径的毫米整数。凡属同类型规格的磨口仪器可直接连接。不同类型规格的磨 口仪器无法直接连接,可使用变径接头使之连接起来。有机化学实验制备用的标准磨 口玻璃仪器如图 1-2 所示。 3、使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的注意事项 (1)磨口处必须洁净。若附有固体则磨口对接不紧密,将导致漏气,甚至损坏磨 口。 (2)一般使用时磨口无需涂润滑剂,以免沾污反应物或产物;若反应物中有强碱, 则应涂润滑剂,以免磨口连接处因碱腐蚀而粘牢不易拆开。 (3)安装磨口仪器时应特别注意整齐、正确,使磨口连接处很好吻合,否则,仪 器易破裂。 (4)磨口仪器用后应立即拆卸洗净,否则,放置太久磨口的连接处会粘牢,很难 拆开。 (5)洗涤磨口时,应避免用去污粉洗,以免损坏磨口

(9)蒸馏弯头(75")(7)蒸馏头(8)分馏头(12)接引管(10)蒸馏弯管(75105)(11)二口接管(14)真空接引管(15)三叉燕尾管(13)弯形接引管(105)I(19)弯形干燥管(16)温度计套管(17)搅拌器套管(18)螺口接管8
8

口(20)标准接口A型(21)空气冷凝管(23)恒压滴液漏斗(22)直形冷凝管图1-2有机化学实验常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4、玻璃仪器的洗涤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必须使用清洁的玻璃仪器。应该养成玻璃仪器用后立即清洗干净的良好习惯。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方法是:先用水冲洗,再用洗衣粉擦刷,除去玻璃仪器壁上的污物后再用水冲洗于净。用于精制或有机分析用的器血,还须用蒸水润洗。洗净后的玻璃仪器的壁应不留污物、不现油渍、不挂水珠。对于难以洗净的玻璃仪器,可用铬酸洗液洗涤,这种洗液氧化性很强,对有机污垢破坏力很大。其洗涤方法是,玻璃仪器用水冲洗后,倾去器血内的水,慢慢倒入铬酸洗液,转动器血,使洗液充分浸润不干净的器皿壁,数分钟后把洗液倒回洗液瓶中,用自来水冲洗干净。5、玻璃仪器的干燥(1)晾干将洗净的玻璃仪器倒置在晾干架上自然晾干。(2)烘干把洗净的玻璃仪器按顺序从上层往下层放入烘箱烘干,仪器口向上,带有磨口玻璃塞的仪器,必须将活塞取出后才能烘于。箱内的温度保持100~120℃,约0.5h,待烘箱内的温度降至室温时才能取出。当烘箱已工作时,则不能往上层放入湿的器皿,以免水滴下落,使热的器血骤冷而破裂。(3)吹干有时玻璃仪器洗涤后需立即干燥使用OO可用气流干燥器(图1-3)或电吹风吹干。贝一品9图1-3气流干燥器
9 图 1-2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 4、玻璃仪器的洗涤 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必须使用清洁的玻璃仪器。应该养成玻璃仪器用后立即清洗 干净的良好习惯。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方法是:先用水冲洗,再用洗衣粉擦刷,除去 玻璃仪器壁上的污物后再用水冲洗干净。用于精制或有机分析用的器皿,还须用蒸馏 水润洗。洗净后的玻璃仪器的壁应不留污物、不现油渍、不挂水珠。对于难以洗净的 玻璃仪器,可用铬酸洗液洗涤,这种洗液氧化性很强,对有机污垢破坏力很大。其洗 涤方法是,玻璃仪器用水冲洗后,倾去器皿内的水,慢慢倒入铬酸洗液,转动器皿, 使洗液充分浸润不干净的器皿壁,数分钟后把洗液倒回洗液瓶中,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5、玻璃仪器的干燥 (1)晾干 将洗净的玻璃仪器倒置在晾干架上自然晾干。 (2)烘干 把洗净的玻璃仪器按顺序从上层往下层放入烘箱烘干,仪器口向上, 带有磨口玻璃塞的仪器,必须将活塞取出后才能烘干。烘 箱内的温度保持 100~120℃,约 0.5h,待烘箱内的温 度降至室温时才能取出。当烘箱已工作时,则不能往 上层放入湿的器皿,以免水滴下落,使热的器皿骤冷 而破裂。 (3)吹干 有时玻璃仪器洗涤后需立即干燥使用, 可用气流干燥器(图 1-3)或电吹风吹干

(4)使用有机溶剂干燥将洗净的仪器用少量乙醇或丙醇荡洗几次,倾出溶剂,用电吹风先用冷风吹1~2min,待大部分溶剂挥发后,再用热风吹至完全干燥,再吹入冷风使仪器冷却即可使用。6、玻璃仪器的保养(1)温度计温度计水银球部位的玻璃很薄,容易打破,使用时要格外小心,不可用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也不能测定超过温度计最高刻度的温度。温度计用后要让它慢慢冷却,特别在测量高温之后,切不可立即用水冲洗,以免破裂。使用过的温度计等冷却后洗净擦干收好。(2)冷凝管冷凝管通水后较重,安装冷凝管时应将夹子夹在冷凝管的重心处:洗涤冷凝管时用特制的长毛刷,洗净后应直立倒置,以便晾干。(3)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活塞和盖子都是磨口的,若非原配,就可能因不严密而滴漏,所以,使用时要注意保护它,各个漏斗之间也不要相互调换塞子。用后洗净,拨出塞子,擦净上面的润滑油。并在活塞和磨口间垫上纸片,以免日久难以打开。7、玻璃管插入塞中的方法先在玻璃管或温度计的插入端涂少许甘油或水,再一手握住玻璃管或温度计,尽量握在距离塞孔较近处,不可离得太远,以防玻璃管或温度计折断而伤手,另一手紧握塞子,均匀用力慢慢旋转插入孔内,插入或拔出弯形玻璃管时,手指不应捏在弯曲处,因弯曲处易折断。8、打开玻璃塞的方法试剂瓶塞及分液漏斗、滴定管等的活塞打不开时,不能用力猛拧,否则就会拧碎,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将其打开。如果是被凡主林等油状物质粘住,可以用电吹风或微火慢慢加热使油类粘度降低,或熔化后用未块轻轻敲塞子即可打开。有些长时间不用因尘土等粘住,可把它泡在水中,几小时后可打开。因碱性物质粘住的玻塞可将仪器在水中加热至沸,再用木块轻敲塞子。瓶内装有腐蚀性试剂(如浓H2SO4等)时,要在瓶外放好料圆桶以防瓶破裂,操作时要戴有机玻璃面罩,脸部不要离瓶口太近:打开有毒蒸气的瓶口(如液漠)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准备工作做好后,可用未块轻敲瓶塞,也可洗净瓶口,用数滴蒸馏水润湿磨口,再轻敲瓶盖。9、玻璃仪器的装配玻璃仪器的安装是使有机化学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安装不正确,不仅影响装置的美观和整齐,甚至酿成事故,因此必须加以重视。装配实验装置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热源的选择实验中常用的热源有水浴、油浴和空气浴等,可根据加热温度10
10 (4)使用有机溶剂干燥 将洗净的仪器用少量乙 醇或丙醇荡洗几次,倾出溶剂,用电吹风先用冷风吹 1~2min,待大部分溶剂挥发后,再用热风吹至完全干 燥,再吹入冷风使仪器冷却即可使用。 6、玻璃仪器的保养 (1)温度计 温度计水银球部位的玻璃很薄,容易打破,使用时要格外小心,不 可用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也不能测定超过温度计最高刻度的温度。 温度计用后要让 它慢慢冷却,特别在测量高温之后,切不可立即用水冲洗,以免破裂。使用过的温度 计等冷却后洗净擦干收好。 (2)冷凝管 冷凝管通水后较重,安装冷凝管时应将夹子夹在冷凝管的重心处; 洗涤冷凝管时用特制的长毛刷,洗净后应直立倒置,以便晾干。 (3)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 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活塞和盖子都是磨口的,若非 原配,就可能因不严密而滴漏,所以,使用时要注意保护它,各个漏斗之间也不要相 互调换塞子。用后洗净,拔出塞子,擦净上面的润滑油。并在活塞和磨口间垫上纸片, 以免日久难以打开。 7、玻璃管插入塞中的方法 先在玻璃管或温度计的插入端涂少许甘油或水,再一手握住玻璃管或温度计,尽 量握在距离塞孔较近处,不可离得太远,以防玻璃管或温度计折断而伤手,另一手紧 握塞子,均匀用力慢慢旋转插入孔内,插入或拔出弯形玻璃管时,手指不应捏在弯曲 处,因弯曲处易折断。 8、打开玻璃塞的方法 试剂瓶塞及分液漏斗、滴定管等的活塞打不开时,不能用力猛拧,否则就会拧碎, 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将其打开。如果是被凡士林等油状物质粘住,可以用电 吹风或微火慢慢加热使油类粘度降低,或熔化后用木块轻轻敲塞子即可打开。有些长 时间不用因尘土等粘住,可把它泡在水中,几小时后可打开。因碱性物质粘住的玻塞 可将仪器在水中加热至沸,再用木块轻敲塞子。 瓶内装有腐蚀性试剂(如浓 H2SO4 等)时,要在瓶外放好塑料圆桶以防瓶破裂, 操作时要戴有机玻璃面罩,脸部不要离瓶口太近;打开有毒蒸气的瓶口(如液溴)要 在通风橱内进行。准备工作做好后,可用木块轻敲瓶塞,也可洗净瓶口,用数滴蒸馏 水润湿磨口,再轻敲瓶盖。 9、玻璃仪器的装配 玻璃仪器的安装是使有机化学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安装不正确,不仅影响 装置的美观和整齐,甚至酿成事故,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装配实验装置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热源的选择 实验中常用的热源有水浴、油浴和空气浴等,可根据加热温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有机化学实验教案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医学有机化学教案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医用基础化学实验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医用基础化学教案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doc
- 《医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Organic chemistry.doc
-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Medicinal Organic Chemistry.doc
- 《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Medic Basis Chemistry.doc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粗食盐的提纯.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解质溶液.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Na2CO3和NaHCO3混合碱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玻璃加工和塞子钻孔.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水的硬度及钙镁含量的测定.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比较滴定.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氧化还原反应.ppt
- 《实验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Preparation of Ethyl Acetoacetate.ppt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化学B-1-实验指导-无机实验.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化学B-1-实验指导-基础部分.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十三章 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十四章 现代仪器分析简介(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十二章 滴定分析(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综合测试题(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五章 胶体溶液(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四章 缓冲溶液(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热及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一章 绪论(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13章 脂类.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14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11章 芳香杂环化合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