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含测试,无答案)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内容提要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解程度可用离解度α来表示:α=己离解的分子数文×100%原有分子总数通常α>30%为强电解质,α=5%~30%为中强度电解质,弱电解质α<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离解,而其表现离解度却不是100%。因为电解质离子相互作用,在溶液中形成离子氛和离子对,使离子不能完全自由地发挥应有效能,有效浓度比理论浓度小,定义有效浓度为活度a,aB=BbB/b,是活度因子,它与离子强度1有关,5=”。第二节酸碱的质子理论一、质子酸碱的概念凡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酸失去一个质子生成共轭碱,碱得到一个质子生成共轭酸。这种酸或碱失去或得到质子的反应是酸碱半反应。酸碱反应是两个酸碱半反应的结合,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达平衡时,产物浓度与反应物浓度之比为平衡常数。二、水的质子自递平衡水是两性物质。水分子之间的质子传递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反应,达到平衡时,Kw=[H+I[OH"]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25℃时为1.0×10-14。pH是H+离子活度的负对数,近似地pH=-lg[H]。pOH是OH-离子活度的负对数,近似地pOH=-lg[OH-]。298.15K时,pH+pOH=14。三、酸碱的强度弱酸或弱碱在水溶液中质子传递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经整理得到酸或碱的离解平衡常数(Ka或Kb),据其大小,可判断酸或碱的强度,共轭酸碱对之间存在:KaKb=Kwo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的强电解质,会使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解程度可用离解度 来表示: = 100% 原有分子总数 已离解的分子数 通常 >30%为强电解质, =5%~30%为中强度电解质,弱电解质 <5%。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离解,而其表现离解度却不是 100%。因为电解 质离子相互作用,在溶液中形成离子氛和离子对,使离子不能完全自由地发挥应 有效能,有效浓度比理论浓度小,定义有效浓度为活度 a,aΒ= B·bB/b θ, 是活 度因子,它与离子强度 I 有关, = i 2 i i 2 1 I b z def 。 第二节 酸碱的质子理论 一、质子酸碱的概念 凡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酸失去一个质子生成共轭 碱,碱得到一个质子生成共轭酸。这种酸或碱失去或得到质子的反应是酸碱半反 应。酸碱反应是两个酸碱半反应的结合,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 反应达平衡时,产物浓度与反应物浓度之比为平衡常数。 二、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水是两性物质。水分子之间的质子传递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反应,达到平衡时, Kw=[H+ ][OH- ]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25℃时为 1.0×10-14。pH 是 H+离子活度的负 对数,近似地 pH=-lg[H+ ]。pOH 是 OH-离子活度的负对数,近似地 pOH=-lg[OH- ]。 298.15K 时,pH + pOH=14。 三、酸碱的强度 弱酸或弱碱在水溶液中质子传递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经整理得到酸或 碱的离解平衡常数(Ka 或 Kb),据其大小,可判断酸或碱的强度,共轭酸碱对之间 存在:Ka·Kb=Kw。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的强电解质,会使

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称为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则是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性强电解质,其离解度略有增大的现象。第三节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一、酸碱溶液pH值计算的一般方法pH计算的一般方法是根据酸碱溶液中的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确定【H+】的精确计算公式来计算,对一元弱酸溶液,其精确公式为[H+]3+Ka[H+}?-(Ka Ca+Kw)[H+]-Ka Kw=0二、一元弱酸或弱碱溶液一元弱酸或弱碱溶液,其pH值通常采用简化来计算。一元弱酸溶液的KaCa>20Kw,且Ca/Ka≥500时,[H+]=Kca。一元弱碱溶液的Kb?Cb≥20Kw,且Cb/K500时,[OH]=/K,c三、多元酸碱溶液当二元弱酸的KaCa≥20Kw,Kal/Ka>102,且Ca/Ka≥500时,可采用最简式计算,[H]=K.ca。即可当作一元弱酸处理求[H}]。第二步质子传递平衡所得共轭碱的浓度近似等于Ka2。多元弱碱在溶液中的分步解离与多元弱酸相似,根据类似的条件,可按一元弱碱溶液计算其[OH-]。三元弱酸的最简式计算,[H*]=Kc,[H2A"]-[H}],[HA"]-Ka2,[A"]~Ke.Ka.[H*]四、两性物质溶液两性物质溶液的质子传递平衡也十分复杂,同样采用简化处理求pH值,无论两性阴离子溶液、由弱酸和弱碱组成的两性物质溶液、还是氨基酸型两性物质溶液,当cKa2>20Kw,且c>20Kal时,pH=!(pKal+pKa2)。2第四节酸碱的电子理论酸碱的电子理论定义:酸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是电子对的受体,又称
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称为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则是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 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性强电解质,其离解度略有增大的现象。 第三节 酸碱溶液 pH 值的计算 一、酸碱溶液 pH 值计算的一般方法 pH 计算的一般方法是根据酸碱溶液中的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确 定[H+]的精确计算公式来计算,对一元弱酸溶液,其精确公式为: [H+ ] 3+Ka[H+ ] 2-(Ka ca+Kw)[H+ ]-Ka Kw=0 二、 一元弱酸或弱碱溶液 一元弱酸或弱碱溶液,其 pH 值通常采用简化来计算。 一元弱酸溶液的 Ka·ca≥20Kw,且 ca/Ka≥500 时, a a [H ] = K c + 。 一元弱碱溶液的 Kb·cb≥20Kw,且 cb/Kb≥500 时, b b [OH ] = K c − 三、多元酸碱溶液 当二元弱酸的 Ka·ca≥20Kw,Ka1/Ka2>102,且 ca/Ka≥500 时,可采用最简式 计算, a a [H ] = K c + 。即可当作一元弱酸处理求[H+ ]。第二步质子传递平衡所得共 轭碱的浓度近似等于 Ka2。 多元弱碱在溶液中的分步解离与多元弱酸相似,根据类似的条件,可按一元 弱碱溶液计算其[OH-]。 三 元 弱 酸 的 最 简 式 计 算 , K c a1 [H ] = + , [H2A- ]≈[H+ ], [HA2- ]≈Ka2 , [H ] [A ] 3- a2 3 + K Ka 。 四、两性物质溶液 两性物质溶液的质子传递平衡也十分复杂,同样采用简化处理求 pH 值,无 论两性阴离子溶液、由弱酸和弱碱组成的两性物质溶液、还是氨基酸型两性物质 溶液,当 cKa2>20Kw,且 c>20Ka1 时, pH= 2 1 (pKa1+pKa2) 。 第四节 酸碱的电子理论 酸碱的电子理论定义:酸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是电子对的受体,又称

亲电试剂;碱是能够给出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物质,是电子对的给体,又称亲核试剂。酸碱反应为电子对的授受,反应产物称为酸碱配合物。第五节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一、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一aAn++bBm-AaBb (s) -asbsKsp= [An+}"[Bm-]bKspS=ala".bbKsp为难溶电解质AaBb的溶度积常数。S为AaBb(s)的溶解度(molL-")。同类型难溶电解质(如A2B型或AB2型),溶度积常数愈大,溶解度也愈大。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不能根据溶度积常数直接比较,可通过Ksp来计算其溶解度。2.在任一条件下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即为离子积IP。它与Ksp的明显差别是,Ksp特指饱和条件下溶液的离子幂乘积,是IP的一个特例。(U)当IP=Ksp时,溶液饱和,既无沉淀析出,又无沉淀溶解。(2)当IPKsp时,溶液过饱和,溶液有沉淀析出。这是溶度积规则,它是判断沉淀生成和溶解的依据。二、沉淀平衡的移动判断沉淀生成或溶解的步骤:(1)计算有关难溶电解质组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2)计算IP值。(3)根据IP与Ksp的比较,作出沉淀或溶解的判断。注意有关沉淀生成,沉淀溶解及分级沉淀的方法及计算。难题解析例3-1(1)NaOH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pH为4.66,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00mmol-L-,求混合前NaOH和H3PO4溶液的浓度各为多少?(2)
亲电试剂;碱是能够给出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物质,是电子对的给体,又称亲核 试剂。酸碱反应为电子对的授受,反应产物称为酸碱配合物。 第五节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一、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 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 AaBb (s) aAn+ +bBm- aS bS Ksp= [An+] a [Bm- ] b a b a b a b K S + = sp Ksp 为难溶电解质 AaBb的溶度积常数。S 为 AaBb (s)的溶解度(mol·L-1 )。 同类型难溶电解质(如 A2B 型或 AB2 型),溶度积常数愈大,溶解度也愈大。 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不能根据溶度积常数直接比较,可通过 Ksp来计算其溶解度。 2.在任一条件下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即为离子积 IP。它与 Ksp 的明显差别 是,Ksp 特指饱和条件下溶液的离子幂乘积,是 IP 的一个特例。 (1)当 IP=Ksp 时,溶液饱和,既无沉淀析出,又无沉淀溶解。 (2)当 IP<Ksp 时,溶液未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沉淀。 (3)当 IP>Ksp 时,溶液过饱和,溶液有沉淀析出。 这是溶度积规则,它是判断沉淀生成和溶解的依据。 二、沉淀平衡的移动 判断沉淀生成或溶解的步骤: (1)计算有关难溶电解质组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 (2)计算 IP 值。 (3)根据 IP 与 Ksp 的比较,作出沉淀或溶解的判断。 注意有关沉淀生成,沉淀溶解及分级沉淀的方法及计算。 难题解析 例 3-1 (1)NaOH 和 H3PO4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 pH 为 4.66,溶液的 渗透浓度为 200mmol·L-1,求混合前 NaOH 和 H3PO4 溶液的浓度各为多少?(2)

若此NaOH和H3PO4溶液以2:1的体积混合,溶液pH和渗透浓度各为多少?(已知H3PO4:pKal=2.12;pKa2=7.21pKa3=12.67)析(1)NaOH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由pH=4.66知混合后只有NaH2PO4,那么NaOH和H3PO4浓度相等,再由混合溶液渗透浓度求得NaOH和H3PO4溶液的浓度。(2)NaOH和H3PO4以2:1体积混合,可计算出溶液pH和渗透浓度。解(1)因NaOH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4.66=(pKal+pKa2),可判断混合溶液只含有NaH2PO4,因此混合前NaOH和H3PO4浓度相等,又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00mmol-L-,即2×c(NaH2PO4)=200mmolL-lc(NaH2PO4)=0.1mol-L-I根据c(NaH2PO4)推出混合前c(NaOH)=0.2mol-L-,c(H3PO4)=0.2mol-L-1(2)NaOH和H3PO4溶液以2:1的体积混合发生的反应为:2NaOH + H3PO4 ==Na2HPO4+2H20由于混合前c(NaOH)=0.2mol-L-",c(H3PO4)=0.2mol-L-l,混合后溶液只含有Na2HPO4,浓度为c(Na2HPO4)=(2/3)×0.2mol-L-1因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3×(2/3)×0.2×1000mmolL-l=400mmol-L-由于混合溶液只含有Na2HPO4两性物质,pH=(pKa2 + pKa3)/2=(7.21+12.67)/2=9.94例3-2在0.100molL-HA溶液的解离度α为1.32%,(1)计算HA的解离常数。(2)如果在1.00L该溶液中加入固体NaA(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使其浓度为0.100molL-!,计算溶液的[H+和解离度。析(1)由HA的浓度和解离度,可计算出HA溶液平衡后[H}]、[A-]、[HA],再通过Ka=[H+I[A-/[HA]即可计算出HA的解离常数。(2)可先通过计算加入固体NaA后的[A]和[HA],则用o-[H+]/c(HA)和[H+}-Ka[HA][A-]计算溶液的[H}]和解离度。注意:计算加入固体NaA后的[A]和[HA]时,要用简化处理,否则计算很烦琐,且没有必要。解(1)0.100mol·L-HA溶液的解离度α为1.32%,溶液解离平衡时,[H+]-[A-]=1.33%x0.100mol-L-l=1.32×10-3mol·L-1
若此 NaOH 和 H3PO4 溶液以 2:1 的体积混合,溶液 pH 和渗透浓度各为多少? (已知 H3PO4:pKa1=2.12;pKa2=7.21;pKa3=12.67) 析 (1)NaOH 和 H3PO4 溶液等体积混合,由 pH=4.66 知混合后只有 NaH2PO4, 那么 NaOH 和 H3PO4 浓度相等,再由混合溶液渗透浓度求得 NaOH 和 H3PO4 溶 液的浓度。(2)NaOH 和 H3PO4 以 2:1 体积混合,可计算出溶液 pH 和渗透浓度。 解 (1)因 NaOH 和 H3PO4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4.66=( pKa1+pKa2),可判断 混合溶液只含有 NaH2PO4,因此混合前 NaOH 和 H3PO4 浓度相等,又混合溶液 的渗透浓度为 200mmol·L-1,即 2×c(NaH2PO4)= 200mmol·L-1 c(NaH2PO4)= 0.1mol·L-1 根据 c(NaH2PO4)推出混合前 c(NaOH)= 0.2mol·L-1,c(H3PO4)= 0.2mol·L-1 (2) NaOH 和 H3PO4溶液以 2:1 的体积混合发生的反应为: 2NaOH + H3PO4 Na2HPO4 + 2H2O 由于混合前 c(NaOH)= 0.2mol·L-1,c(H3PO4)= 0.2mol·L-1,混合后溶液只含 有 Na2HPO4,浓度为 c(Na2HPO4)= (2/3)×0.2mol·L-1 因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3×(2/3)×0.2×1000mmol·L-1=400mmol·L-1 由于混合溶液只含有 Na2HPO4 两性物质, pH=(pKa2 + pKa3)/2=(7.21+12.67)/2=9.94 例 3-2 在 0.100mol·L-1HA 溶液的解离度 为 1.32%,(1)计算 HA 的解离常 数。(2)如果在 1.00L 该溶液中加入固体 NaA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使其浓度 为 0.100mol·L-1,计算溶液的[H+]和解离度。 析 (1)由 HA 的浓度和解离度,可计算出 HA 溶液平衡后[H+ ]、[A- ]、[HA], 再通过 Ka =[H+ ][A- ]/[HA]即可计算出 HA 的解离常数。(2)可先通过计算加入固体 NaA 后的[A- ]和[HA],则用 α=[H+ ]/c (HA)和[H+ ]=Ka·[HA]/[A- ]计算溶液的[H+ ]和 解离度。注意:计算加入固体 NaA 后的[A- ]和[HA]时,要用简化处理,否则计 算很烦琐,且没有必要。 解 (1) 0.100mol·L-1HA 溶液的解离度 α 为 1.32%,溶液解离平衡时, [H+ ]=[A- ]=1.33%×0.100mol·L-1=1.32×10-3mol·L-1

则Ka=[H+[A-]/[HA]=(1.32×10-3)2/0.100=1.74×10-5(2)当加入NaA后,HA的解离则如下式进行HA+H20-H3O++A-平衡时[H+] 0.100 +[H+]~0.100 (mol·L-")0.100-[H+]~0.100(mol-L-1)根据[H*][A-]/[HA]=Ka[H+]=Ka[HA]/[A-]-(1.74×10-5×0.100/0.100) mol-L-1=1.74×10-5 mol-L-1α=[H+)/c(HA) = 1.74×10-5 mol-L-1/0.100mol-L-1=1.74×10-4= 0.0174 %例3-3有一固体混合物,仅由NaH2PO4和Na2HPO4组成,称取该混合物1.91g,用水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0ml,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651℃(1)试计算该溶液的pH,(2)计算溶液的渗透浓度(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H3PO4的pKal=2.12、pKa2=7.21、pKa3=12.67;M(NaH2PO4)=120.0,M(Na2HPO4)-141.9;Kf=1.86K-kgmol-)析(1)由溶液的凝固点为-0.651℃,再根据△T=ZKric,结合NaHzPO4和Na2HPO4的质量为1.91g,就可计算出c(NaH2PO4)和c(Na2HPO4),再由的Ka2表达式可计算出氢离子的浓度,从而计算溶液的pH值。(2)由c(NaH2PO4)和c(Na2HPO4)可计算溶液的渗透浓度。本题的关键是应用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凝固点降低值来计算浓度,再由解离平衡常数计算H+1,得出pH值。由浓度可求出溶液的渗透浓度。解 (1)设混合物中NaH2PO4为ygNa2HPO4则为(1.91-y)gAT=ZKric=M(2×+3×9) K=0.651K根据120141.9解得NaH2PO4为1.91g-1.20g=0.71gJ=1.20g1.20g120g·mol -则c(Na H2PO4)=0.1 00mol-L-10.100L0.71gc(NazHPO4)1419g:mo=0.050 molL0.100L:H+ +HPO42-H2 PO4
则 Ka =[H+ ][A- ]/[HA]=(1.32×10-3 ) 2 /0.100=1.74×10-5 (2)当加入 NaA 后,HA 的解离则如下式进行 HA + H2O H3O+ + A- 平衡时 0.100 - [H+ ]≈0.100(mol·L-1 ) [H+]0.100 + [H+ ]≈0.100 (mol·L-1 ) 根据 [H+ ][A- ]/[HA]=Ka [H+ ]=Ka·[HA]/[A- ]=(1.74×10-5×0.100/0.100) mol·L-1 =1.74×10-5 mol·L-1 α =[H+ ]/c(HA) = 1.74×10-5 mol·L-1 /0.100mol·L-1 =1.74×10-4 = 0.0174 % 例 3-3 有一固体混合物,仅由 NaH2PO4 和 Na2HPO4 组成,称取该混合物 1.91g ,用水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 100.0ml ,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651℃ (1)试计算该溶液的 pH, (2)计算溶液的渗透浓度(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已知 H3PO4 的 pKa1 =2.12、pKa2 =7.21、pKa3 =12.67;Mr(Na H2PO4)=120.0, Mr (Na 2 H PO4)=141.9;Kf =1.86 K·kg·mol-1 ) 析 (1)由溶液的凝固点为-0.651℃,再根据△Tf=∑Kf·ic,结合 NaH2PO4 和 Na2HPO4 的质量为 1.91g,就可计算出 c(NaH2PO4) 和 c(Na2HPO4),再由的 Ka2 表达式可计算出氢离子的浓度,从而计算溶液的 pH 值。(2)由 c(NaH2PO4) 和 c(Na2HPO4)可计算溶液的渗透浓度。本题的关键是应用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凝固点 降低值来计算浓度,再由解离平衡常数计算[H+ ],得出 pH 值。由浓度可求出溶 液的渗透浓度。 解 (1) 设混合物中 NaH2PO4 为 yg Na2H PO4 则为(1.91-y)g 根据 △Tf=∑Kf·ic=M (2× ) . y . y 141 9 1 91 3 120 − + Kf =0.651K 解得 y=1.20g NaH2PO4 为 1.91g-1.20g = 0.71g 则 c(Na H2PO4)= = − 0.100L 120g mol 1.20g 1 0.1 00mol·L-1 c (Na2HPO4)= 0.100L 141.9g mol 0.71g −1 = 0.050 mol·L-1 ∵ H 2 PO4 - H+ + HPO4 2-

Ka2 =H"HPO,1_ [H* ×0.0500.100[H,PO4]pH= - lg[H+] = - lg(2× Ka2)=6.91(2)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c(NaH2PO4)+3×c(Na2HPO4)=350mmol-L-I例3-4已知某一弱酸HA的Ka=2.0×10-4(1)试计算c(HA)=0.20molL-I溶液的pH。(2)向上述溶液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H3·H2O溶液pH等于多少?已知Kb (NH3·H20)=1.79×10-5析(1)由Ka和c(HA)的条件可知,可用一元酸的近似公式来计算H+I,求pH值。(2)在HA溶液中加入NH3·H2O,两者会发生反应,其溶液的pH值的大小取决于反应后溶液中的物质。=0.20%解(1)℃/ka=0.2%.0×10-+ >500[H*} = /c(HA)Ka = V0.20×2.0×10-4 =6.32×10-3 mol-L-1:.pH=2.20(2) HA+NH3·H2O=NH4A +H20反应后,溶液只有NH4A,是两性物质,则KwpH=(PK。 +pK,)=+(-gK,(HA)+(-1 K,(NH,))=6.51例3-5在含有0.01mol-L-![I-]和0.01mol·L-![CI]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哪种离子最先沉淀?当第二种离子刚开始沉淀时,溶液中的第一种离子浓度为多少?(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析(1)由Ksp(AgCI)和Ksp(Agl)计算出AgCl、Agl开始沉淀时所需的Ag+最低浓度,其值较少的为先沉淀,抓住这个规律就可解些题了。(2)当第二种离子刚开始沉淀时,即表示最先沉淀的离子,[Ag达到第二种离子沉淀时的浓度(这是本题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计算出溶液中的第一种离子浓度。解Ksp(AgCl)=1.77×10-10、Ksp(Agl)=8.51×10-17,AgCI开始沉淀时所需的Ag*最低浓度:[Ag*]=Ksp (AgC1)[C1-]=(1.77×10-10/0.01) mol-L-l=1.77×10-8mol-L-1Agl开始沉淀时所需的Ag*最低浓度:
Ka2 = 0.100 [H ] 0.050 [H PO ] [H ][HPO ] 2 4 2 4 = + − + − pH= - lg[H+ ] = - lg(2× Ka2)=6.91 (2)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2×c (NaH2PO4)+3×c (Na2HPO4) =350mmol·L-1 例 3-4 已知某一弱酸 HA 的 Ka=2.0×10-4 (1)试计算 c (HA)=0.20 mol·L-1 溶液的 pH。 (2)向上述溶液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 NH3·H2O 溶液 pH 等于多少?已知 Kb (NH3·H2O)= 1.79×10-5 析 (1)由 Ka 和 c (HA)的条件可知,可用一元酸的近似公式来计算[H+ ],求 pH 值。(2)在 HA 溶液中加入 NH3·H2O,两者会发生反应,其溶液的 pH 值的大 小取决于反应后溶液中的物质。 解 (1) 4 2.0 10 0.20 − = Ka c > 500 ∴ [H+ ] = 4 (HA) 0.20 2.0 10− c Ka = = 6.32×10-3 mol·L-1 pH=2.20 (2)HA + NH3·H2O = NH4A + H2O 反应后,溶液只有 NH4A ,是两性物质,则 pH= )] (NH ) [ lg (HA) ( lg 2 1 (p p ) 2 1 b 3 w a ' a a K K K + K = − K + − =6.5 例 3-5 在含有 0.01mol·L-1[I -]和 0.01mol·L-1[Cl-]的溶液中,滴加 AgNO3 溶液时,哪种离子最先沉淀?当第二种离子刚开始沉淀时,溶液中的第一种离子 浓度为多少?(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析 (1)由 Ksp(AgCl)和 Ksp (AgI)计算出 AgCl、AgI 开始沉淀时所需的 Ag+最 低浓度,其值较少的为先沉淀,抓住这个规律就可解些题了。(2) 当第二种离子 刚开始沉淀时,即表示最先沉淀的离子,[Ag+]达到第二种离子沉淀时的浓度(这 是本题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计算出溶液中的第一种离子浓度。 解 Ksp(AgCl)=1.77×10-10、Ksp (AgI)=8.51×10-17, AgCl 开始沉淀时所需的 Ag+最低浓度: [Ag+ ]=Ksp (AgCl)/[Cl- ]=(1.77×10-10/0.01) mol·L-1=1.77×10-8mol·L-1 AgI 开始沉淀时所需的 Ag+最低浓度:

[Ag)]=Ksp(AglI)/[I-]=(8.51×10-17/0.01)mol-L-1=8.51×10-15mol-L-计算表明,沉淀I-所需的[Ag+]远比沉淀CI所需的[Ag]少,所以Agl的离子积最先达到溶度积常数而先生成淡黄色沉淀。当加入的[Ag']=1.77×10-8molL-l时,AgCI开始沉淀,此时溶液中剩余的-浓度为:[}]=Ksp (Agl)/[Ag*]=(8.51×10-17/1.77×10-8)mol-L-l=4.81×10-9mol-L-l例3-6将500mlc(AICl3)=0.2molL-l和500mlc(NH3·H2O)=0.2molL-l混合,求:(1)混合后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若有沉淀要加入多少克NH4CI,才能使溶液无AI(OH)3沉淀?(忽略加入NH4CI固体引起的体积变化)(已知Ksp,Al(OH)3=3.70×10-15,Kb=1.75×10-5,M(NH4CI)=53.5)析(1)先求出混合后[A13+]和[OH],尤其关键的是要通过c(NH3·H2O)一元弱碱的简化计算公式求出[OH],可由IP=[A13+[OH-P求出离子积,与Ksp比较,即可判断有无沉淀生成。(2)要通过c(NH3·H2O)和[NH4]来计算[OH],这个[OH]必须小于AI(OH)3沉淀所需要的[OH]。解(1)对于混合溶液,:cKb>>20Kwc/Kb>500::[OH]= /K,c(NH,)=/1.75×10~ ×0.1 mol-L-l=1.32×10-3 molL-1IP=[A13+)[OH-]β= 号2 ×(1.32×10-3)3=2.32×10-10>Ksp有沉淀生成xg(2)要使沉淀溶解,设加入xgNH4CI,则[NH4)F53.5g·mol-×IL要使无AI(OH)3},则:3.70×10-15Ksp=[OH]3mol L-1 =3.33×10-5 mol L-0.20.1V2: [NH4*-Kc(NH:H,O)_175x10x01 mol L-=0.0526 mol L-[OH]]3.33×10-3x=0.0526 mol-L-1x1L×53.5g: mol-l=2.81g相关知识介绍阿仑尼乌斯提出了电离理论,对化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人体体液血浆、胃液、泪水和尿液含有Nat、K+、Ca2+、Mg2+、CI
[Ag+ ]=Ksp (AgI)/[I- ]=(8.51×10-17/0.01) mol·L-1=8.51×10-15mol·L-1 计算表明,沉淀 I -所需的[Ag+]远比沉淀 Cl -所需的[Ag+]少,所以 AgI 的离子 积最 先达 到溶 度积 常数 而先 生成 淡黄 色沉 淀。 当加 入的 [Ag+ ]= 1.77×10-8mol·L-1 时,AgCl 开始沉淀,此时溶液中剩余的-浓度为: [I- ]=Ksp (AgI)/[Ag+ ]=(8.51×10-17/1.77×10-8 ) mol·L-1=4.81×10-9mol·L-1 例 3-6 将 500ml c (AlCl3)=0.2mol·L-1 和 500ml c (NH3·H2O) =0.2mol·L-1 混 合,求:(1)混合后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若有沉淀要 加入多少克 NH4Cl,才能使溶液无 Al(OH)3 沉淀?(忽略加入 NH4Cl 固体引起的 体积变化)(已知 Ksp,Al(OH)3=3.70 ×10-15, Kb=1.75×10-5 ,M(NH4Cl)=53.5) 析 (1)先求出混合后[Al3+]和[OH- ],尤其关键的是要通过 c (NH3·H2O)一元 弱碱的简化计算公式求出[OH- ],可由 IP=[Al3+][OH- ] 3 求出离子积,与 Ksp 比较, 即可判断有无沉淀生成。(2)要通过 c (NH3·H2O)和[NH4 + ]来计算[OH- ],这个[OH- ] 必须小于 Al(OH)3 沉淀所需要的[OH- ]。 解 (1)对于混合溶液,∵ cKb>>20KW c/Kb>500 ∴[OH- ] = (NH )3 K cb = 1.75 10 0.1 5 − mol·L-1=1.32×10-3 mol·L-1 IP=[Al3+][OH- ] 3= 2 0.2 ×(1.32×10-3 ) 3=2.32×10-10>Ksp 有沉淀生成 (2)要使沉淀溶解,设加入 xg NH4Cl,则[NH4 + ]= 53.5g mol 1L xg 1 − 要使无 Al(OH)3↓,则: [OH- ]≤ 2 0.2 3 Ksp = 0.1 3.70 10 3 −15 mol·L-1 =3.33×10-5 mol·L- ∴ [NH4 + ]= [OH ] (NH H O) b 3 2 − K c = 5 5 3.33 10 1.75 10 0.1 − − mol·L-1=0.0526 mol·L-1 x=0.0526 mol·L-1×1L×53.5g· mol -1=2.81g 相关知识介绍 阿仑尼乌斯提出了电离理论,对化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获得诺 贝尔化学奖。人体体液血浆、胃液、泪水和尿液含有 Na+、K+、Ca2+、Mg2+、Cl-

HCO3、CO:2、HPO42、H2PO4、SO42-等离子,它们不但维持体液渗透浓度、pH值和其他生理功能,而且对神经、肌肉等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应用电解质溶液的理论、特性和变化规律来研究电解质在体液中的存在状态、运转及其含量。水占人体成分约70%。水和盐分(即离子)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通过溶解在体液中的盐分离子,完成多种基本生理功能。2003年两位美国科学家皮特·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们在阐明细胞通过细胞膜通道蛋白质转运水分子以及盐分离子的研究中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研究也与电解质溶液理论相关。细胞膜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开,细胞膜本身基本不通透水、盐、及其它极性分子,然而这些物质在生理活动中,却经常需要快速转移进出细胞膜。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结构类似管道的膜蛋白质将这些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称为细胞膜通道。不同的物质通过不同的细胞膜通道进出细胞。细胞膜通道选择性的快速转运及控制水、离子和其它小分子溶质进出细胞,从而决定许多关键细胞功能,包括神经信号传递、肌细胞收缩、心血管功能、肾脏中的水回收等。对膜通道蛋白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的机制,以及许多神经系统、肌肉、心血管、肾功能等方面的疾病病理。皮特阿格雷的研究课题是水通道。狭窄的水通道仅选择性地容许单个水分子通过,通道内壁带有正电,将水合氢离子排斥在外,同时通道内部的静电极性分布使通行的水分子无法形成氢键,阻断了正电氢离子靠氢键进行通道内传递的另一种途径。罗德里克·麦金农研究钾离子通道,通道内部形成一串钾离子特异结合位点,每个位点的形状刚好跟一个水合钾离子相当,从而只有钾离子能够排队”通过通道内部到达通道门。2002年他发表了通道门开启状态的钾离子通道的高分辨结构,在原子水平解答了离子通道的作用原理。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在诊断肠胃道疾病X光造影剂-锁餐的制备,在解释异常矿化性疾病如结石、矽肺、龋齿、大骨节病的矿化过程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化学规律上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读者可自行参考有关的资料来阅读。《基础化学(第六版)》习题解答1.用浓度计算:
HCO3 -、CO3 2-、HPO4 2-、H2PO4 -、SO4 2-等离子,它们不但维持体液渗透浓度、pH 值和其他生理功能,而且对神经、肌肉等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应用电解质溶液的理论、特性和变化规律来研究电解质在体液中的存在状 态、运转及其含量。水占人体成分约 70%。水和盐分(即离子)是细胞正常生命活 动的基础。细胞通过溶解在体液中的盐分离子,完成多种基本生理功能。 2003 年两位美国科学家皮特·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表彰他们在阐明细胞通过细胞膜通道蛋白质转运水分子以及盐分离子的研究中 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研究也与电解质溶液理论相关。 细胞膜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开,细胞膜本身基本不通透水、盐、及其它极性 分子,然而这些物质在生理活动中,却经常需要快速转移进出细胞膜。嵌在细胞 膜上的一类结构类似管道的膜蛋白质将这些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称为细 胞膜通道。不同的物质通过不同的细胞膜通道进出细胞。细胞膜通道选择性的快 速转运及控制水、离子和其它小分子溶质进出细胞,从而决定许多关键细胞功能, 包括神经信号传递、肌细胞收缩、心血管功能、肾脏中的水回收等。对膜通道蛋 白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的机制,以及许多神经系统、肌肉、心 血管、肾功能等方面的疾病病理。 皮特·阿格雷的研究课题是水通道。狭窄的水通道仅选择性地容许单个水分 子通过,通道内壁带有正电,将水合氢离子排斥在外,同时通道内部的静电极性 分布使通行的水分子无法形成氢键,阻断了正电氢离子靠氢键进行通道内传递的 另一种途径。 罗德里克·麦金农研究钾离子通道,通道内部形成一串钾离子特异结合位点, 每个位点的形状刚好跟一个水合钾离子相当,从而只有钾离子能够“排队”通过通 道内部到达通道门。2002 年他发表了通道门开启状态的钾离子通道的高分辨结 构,在原子水平解答了离子通道的作用原理。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在诊断肠胃道疾病 X 光造影剂-钡餐的制 备,在解释异常矿化性疾病如结石、矽肺、龋齿、大骨节病的矿化过程发生与发 展过程的化学规律上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读者可自行参考有关的资料来阅读。 《基础化学(第六版)》习题解答 1. 用浓度计算:

1000L元=icRT=2×0.0050mol-L-1×8.314 J-mol-1.K-1×298K×25kPa1m3用活度计算:1000L=23kPa元=icR7=2×0.0050mol-L-1×0.92×8.314J-mol-l.K-1×298Kx1m32.酸H2O H3O+H2CO3HCO3-NH4+NH3+CH2CO0-H2S HS共轭碱OHH2OHCO3'CO;2-NH3NH2CH2COO-HS-S2-3.碱 H2ONH3 HPO42-HAc NH2-[Al(H2O)sOH]2+CO32- NH3+CHCOO-共轭酸H3O+NH4+H2PO4-H2Ac+NH3[A1(H2O)6]3+HCO3*NH3+CH2COOH4.(1)若c(H3PO4)=O.10molL-l,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PO43-离子H+HPO42-OH:H2PO45.7×10-192.4×10-22.4×10-26.2×10-84.2×10-13浓度/mol-L-1其中H+浓度并不是PO43-浓度的3倍。(2)当溶液的cKa2>20Kw,且c>20Kal碱性pH=NaHCO3:(pKal + pKa2)==(6.37+10.25)=8.3122酸性(2.12+7.21)=4.66NaH2PO4:pH=(pKal + pKa2)=55.Nat离子和CI-离子对BaSO4起到盐效应作用使溶解度增大,但对AgCI却起到同离子效应作用而使溶解度降低。6.(1)盐酸和(2)AgNO3,由于同离子效应,将使AgCI的溶解度降低;(3)KNO3则由于盐效应,将使AgCI的溶解度稍有增加;(4)氨水,由于氨与银离子形成了配离子将使游离的Ag大大地减少,AgCI的溶解度大大地增加。[H+]= /Kaic = /8.91×10-8 ×0.10 =9.44×10-3 mol-L-17.[HS-]~[H+]=9.44×10-3 mol-L-′ 。Ka = H,o-=1.1210-12[HS"][S2-]~ Ka2=1.12×10-12 mol-L-18. (略)4.6×10-4[NO,][HCN]K,(HNO,)4.93x10-0=9.33x10,反应正9. (1) K[HNO, J[CN-]K,(HCN)
π=icRT=2×0.0050mol·L-1×8.314 J·mol -1·K-1×298K× 3 1m 1000L =25kPa 用活度计算: π’=icRT=2×0.0050mol·L-1×0.92×8.314 J·mol -1·K-1×298K× 3 1m 1000L =23kPa 2. 酸 H2O H3O+ H2CO3HCO3 - NH4 + NH3 +CH2COO-H2S HS- 共轭碱 OH- H2O HCO3 - CO3 2- NH3 NH2CH2COO- HS- S 2- 3. 4. (1) 若 c(H3PO4)=O.10mol·L-1,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 离子 H+ H2PO4 - HPO4 2- OH- PO4 3- 浓度/mol·L-1 2.4×10-2 2.4×10-2 6.2×10-8 4.2×10-13 5.7×10-19 其中 H+浓度并不是 PO4 3-浓度的 3 倍。 (2) 当溶液的 cKa2>20Kw,且 c>20Ka1 NaHCO3: pH= 2 1 (pKa1 + pKa2)= 2 1 (6.37+10.25)=8.31 碱性 NaH2PO4: pH= 2 1 (pKa1 + pKa2) = 2 1 (2.12+7.21)=4.66 酸性 5. Na+离子和 Cl-离子对 BaSO4 起到盐效应作用使溶解度增大,但对 AgCl 却 起到同离子效应作用而使溶解度降低。 6. (1)盐酸和(2)AgNO3,由于同离子效应,将使 AgCl 的溶解度降低; (3)KNO3 则由于盐效应,将使 AgCl 的溶解度稍有增加;(4)氨水,由于氨与 银离子形成了配离子将使游离的 Ag+大大地减少,AgCl 的溶解度大大地增加。 7. [H ] 8.91 10 0.10 8 = 1 = + − K c a =9.44×10-3 mol·L-1 [HS- ]≈[H+ ]=9.44×10-3 mol·L-1。 [HS ] [H O ][S ] 2 3 2 − + − Ka = =1.12×10-12 [S2- ] ≈ Ka2 =1.12×10-12 mol·L-1 8. (略) 9. (1) K= 5 10 4 a a 2 2 2 9.33 10 4.93 10 4.6 10 (HCN) (HNO ) [HNO ][CN ] [NO ][HCN] = = = − − − − K K ,反应正 碱 H2O NH3 HPO4 2- HAc NH2-[Al(H2O) 5OH] 2+CO3 2- NH3 +CHCOO- 共轭酸 H3O+ NH4 + H2PO4 - H2Ac+NH3 [Al(H2O) 6] 3+ HCO3 - NH3 +CH2COOH

向进行;1.20×10-2[SO-][HNO,] Ka,(H,SO.)(2) K==26.1,反应正向进行;4.6×10-4[HSO][NO,]Ka2 (HNO2)K.10-14K,(NH,)(3) K= [NH,[HAc]K,(NH)1.79×10-x1.76×10-=3.17x10-,反应K,(HAc)K,(HAc)[NH,[Ac-]逆向进行;10-14Kw(4) () K-[HSOOH")H)Kz(H,S0,)"1.20x10-2=8.33×10-3,反应[SO"-]H']逆向进行。10.在H2S和HCI混合溶液中存在二步质子平衡,第一步H2S + H20HS-+H30+0.1 mol-L-10.3 mol-L-1x mol-L-I1Kat HHS_ 0.3mol -L"-xmol -=9.1x10-8,x=3.0x10-8[H,S] 0.1mol L-lS2- +第二步H3O+HS-+H203.0×10-8mol-L-lymol L-!0.3 mol-L-1[H][S?-] 0.3mol -L-" - ymol -L-=1.1×10-12,K..[HS-] 3.0×10-8mol-L-l[S2-]= y mol-L-1 = 1.1×10-19 mol-L-111.(1)生成c(Na2HPO4)=0.05mol-L-1pH=(pKa2+pKa3)=1/2(7.21+12.67)= 9.942(2)混合时,C(Na3PO4)=0.05molL-l,C(HCI)=0.10molL-l,生成0.05molL-lNaH2PO4pH=(pKal+pKa2)=1/2 (2.12+7.21) =4.66212.AgCI开始沉淀时c(Ag*)Agci=Ksp (AgCI)/ c(CI)=(1.77×10-10/0.01)mol-L-l=1.77×10-8mol-L-1Ag2CrO4开始沉淀时c(Ag*)Ag2Cr04=[Ksp(Ag2CrO4)/c(CrO42-)]1/2=(1.12×10-12/0.01)/2mol-L-l=1.06×10-5mol-L-1
向进行; (2) K= 26.1 4.6 10 1.20 10 (HNO ) (H SO ) [HSO ][NO ] [SO ][HNO ] 4 2 a 2 2 a 2 2 4 4 2 2 2 4 = = = − − − − − K K ,反应正向进行; (3) K= 5 5 5 14 a 3 a a 4 4 3 3.17 10 1.79 10 1.76 10 10 (HAc) (NH ) (HAc) (NH ) [NH ][Ac ] [NH ][HAc] b − − − + − + − = = = = K K K K K w ,反应 逆向进行; (4)()K= 13 2 14 a2 2 4 w 2 4 4 8.33 10 1.20 10 10 [SO ][H ] (H SO ) [HSO ][OH ][H ] − − − − + − − + = = = K K ,反应 逆向进行。 10. 在 H2S 和 HCl 混合溶液中存在二步质子平衡, 第一步 H2S + H2O HS- + H3O+ 0.1 mol·L-1 x mol·L-1 0.3 mol·L-1 8 1 1 1 2 1 9.1 10 0.1mol L 0.3mol L mol L [H S] [H ][HS ] − − + − − − = = = x Ka ,x = 3.0×10-8 第二步 HS- + H2O S 2- + H3O+ 3.0×10-8mol·L-1 y mol·L-1 0.3 mol·L-1 12 8 1 2 1 1 2 1.1 10 3.0 10 mol L 0.3mol L mol L [HS ] [H ][S ] − − − − − − + − = = = y Ka , [S2- ] = y mol·L-1 = 1.1×10-19 mol·L-1 11. (1) 生成 c(Na2HPO4)= 0.05mol·L-1 pH= 2 1 (pKa2+pKa3) = 1/2(7.21+12.67)= 9.94 (2) 混合时,c(Na3PO4)=0.05mol·L-1, c(HCl)=0.10mol·L-1,生成 0.05mol·L-1NaH2PO4 pH= 2 1 (pKa1+pKa2)=1/2(2.12+7.21)=4.66 12. AgCl 开始沉淀时 c(Ag+ )AgCl=Ksp (AgCl)/ c(Cl- )=(1.77×10-10/0.01)mol·L-1=1.77×10-8mol·L-1 Ag2CrO4 开始沉淀时 c(Ag+ )Ag2CrO4=[Ksp(Ag2CrO4)/c(CrO4 2- )]1/2=(1.12×10-12/0.01)1/2mol·L-1 =1.06×10-5mol·L-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一章 绪论(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热及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四章 缓冲溶液(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五章 胶体溶液(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综合测试题(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十二章 滴定分析(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十四章 现代仪器分析简介(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十三章 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化学B-1-实验指导-基础部分.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化学B-1-实验指导-无机实验.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化学B-2-实验指导-有机化学实验(共十九个实验).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有机化学实验教案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医学有机化学教案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医用基础化学实验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医用基础化学教案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含测试,无答案).doc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13章 脂类.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14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11章 芳香杂环化合物.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09章 立体异构.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10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08章 羟基酸和酮酸.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12章 糖类.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04章 卤代烃.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05章 醇酚醚.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07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06章 醛酮醌.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01章 绪论.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03章 环烃.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知识要点)第02章 链烃.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复习要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PPT讲稿).ppt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复习要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PPT讲稿).ppt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指导(复习要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PPT讲稿).ppt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pdf
- 《医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糖类化合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