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Curriculum Design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ic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of课程名称MechanicalDesignBasic课程编号周数/学分2周/2学分机械设计制造及适用专业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其自动化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必修实践环节执笔:罗齐汉日期:2018.4审阅:陈云日期:2018.4审定:赵章焰日期:2018.4、课程简介与特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全面考虑零件的强度、刚度、结构、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方面,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指导为主授课为辅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三边法”的设计方法对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对学生综合性、全面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Curriculum Design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ic" is an importantteaching part of the course of "Basic Mechanical Design". This courseis focusing on analyzing and solving the mechanical design problemsus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ed from the mechanical designcourse and other related preparatory courses comprehensively,andthese knowledge is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deepened. The strength.stiffness, structure, process, application, maintenance, economy andsafety of themechanical parts are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Throughcalculations and drawings, and learn to use standards, specifications,manuals, maps, and access to relevant technical data, etc., basic skills inmechanical design aredeveloped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ic 课程编号 周数/学分 2周/ 2学分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自动化 先修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实践环节 执笔: 罗齐汉 日期:2018.4 审阅: 陈云 日期:2018.4 审定: 赵章焰 日期:2018.4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个重 要教学环节,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 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和深化,全面考虑零件的强度、刚度、结构、工艺、使用、维 护、经济和安全等方面,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 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 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指导为主授课为辅的教学方 式,充分发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三 边法"的设计方法对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对学生综合性、全 面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Curriculum Design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ic"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part of the course of "Basic Mechanical Design". This course is focusing on analyzing and solving the mechanical design problems us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ed from the mechanical design course and other related preparatory courses comprehensively, and these knowledge is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deepened. The strength, stiffness, structure, process, application, maintenance, economy and safety of the mechanical parts ar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Through calculations and drawings, and learn to use standards, specifications, manuals, maps, and access to relevant technical data, etc., basic skills in mechanical design are developed

Themainteachingmethod of"CurriculumDesign of MechanicalDesign Basic" is advising, with giving lessons as the supplement.Students'abilitiestoanalyzeproblemsand solveproblemsindependentlyarebroughtintofullplay.Learntoperformthebasicmechanicaldesignwiththeapproachofdesigning,drawingandmodifying simultaneously.Develop the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integrated,comprehensive,standardized,advanced ofmechanicaldesign, and hands-on skills.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步巩固和深化。通过设计实践,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会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出发,合理选择传动机构类型,制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它的尺寸、形状、结构及材料,并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培养零部件设计的能力。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4.按时在教室进行设计,按时独立完成各阶段设计任务,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主动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表1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对毕业要求及分解指标点支撑课程教学目标序号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分解点2314能够将数学、自然科1.工程知学、工程基础和专业1HHHH识知识用于解决机械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2.问题分达、并通过文献研究2HHHH析分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设计针对港口机械、模具等专业方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3.设计/方案,设计满足特定3开发解决MHMM需求的系统、单元方案(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4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MMMM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 of "Curriculum Design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ic" is advising, with giving lessons as the supplement. Students’ abilities to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independently ar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Learn to perform the basic mechanical design with the approach of designing, drawing and modifying simultaneously. Develo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integrated,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ed, advanced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hands-on skills.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 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 一步巩固和深化。通过设计实践,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树 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会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出发,合理选择传动机构类型, 制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它的尺寸、形 状、结构及材料,并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 问题,培养零部件设计的能力。 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 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4.按时在教室进行设计,按时独立完成各阶段设计任务, 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主动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设计能力。 表1 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 对毕业要求及分解指标点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序号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分解点 1 2 3 4 1 1. 工程知 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 学、工程基础和专业 知识用于解决机械领 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H H H H 2 2. 问题分 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 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 本原理,识别、表 达、并通过文献研究 分析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 问题,以获得有效结 论。 H H H H 3 3. 设计/ 开发解决 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港口机 械、模具等专业方向 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 方案,设计满足特定 需求的系统、单元 (部件)或工艺流 程,并能够在设计环 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M M H M 4 4. 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 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 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 进行研究,包括设计 实验、分析与解释数 M M M M

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5.终身学学习的意识,有不断5习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三、 教学内容与要求1.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为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如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1)传动装置的方案设计,进行传动参数的计算,传动零件、轴、键和轴承等的设计计算等。2)部件装配图(如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3)零件工作图1-2张(如齿轮、轴,A2图纸)。2.课程设计要求1)每个学生必须按照指导教师给的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数据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2)每个学生按时在设计教室设计,必须独立按进度完成课程设计。3)装配图和零件图必须投影关系正确,结构合理,标注完整,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用A1和A2绘图纸手绘或打印。4)说明书必须内容齐全,条理清晰,格式规范,约6000~8000字,用A4打印纸书写或打印,加装封面,装订成册。四、进度安排表2课程设计学时分配表实践(实小计讲授其他验)讲课(总体设计,主要参数确定,结0.2周0.2周构设计,装配图和零件图)学生实践(传动零件计算、轴系零件的计算与主要零件1.5周1.5周设计和附件的选用,绘制装配图、零件图)设计资料整理(编0.3周0.3周写说明书,答辩)合计2周2周五、考核方式表3评分标准
据、并通过信息综合 得到合理有效的结 论。 5 5. 终身学 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 学习的意识,有不断 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 力。 M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 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为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如单级斜 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1)传动装置的方案设计,进行传动参数的计算,传动零件、 轴、键和轴承等的设计计算等。 2)部件装配图(如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 3)零件工作图1-2张(如齿轮、轴,A2图纸)。 2. 课程设计要求 1) 每个学生必须按照指导教师给的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 数据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 2) 每个学生按时在设计教室设计,必须独立按进度完成课程 设计。 3) 装配图和零件图必须投影关系正确,结构合理,标注完 整,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用A1和A2绘图纸手绘或打印。 4) 说 明 书 必 须 内 容 齐 全 , 条 理 清 晰 , 格 式 规 范 , 约 6000~8000字,用A4打印纸书写或打印,加装封面,装订成 册。 四、进度安排 表2课程设计学时分配表 讲授 其他 实践 (实 验) 小计 讲课(总体设计, 主要参数确定,结 构设计,装配图和 零件图) 0.2周 0.2周 学生实践(传动零 件计算、轴系零件 的计算与主要零件 设 计 和 附 件 的 选 用,绘制装配图、 零件图) 1.5周 1.5周 设计资料整理(编 写说明书,答辩) 0.3周 0.3周 合计 2周 2周 五、考核方式 表3评分标准

序号比例成绩组成120%平时成绩2图纸成绩40%320%设计说明书成绩4答辩成绩20%总计100%备注:本课程实行五级计分制,成绩等级:优(90分一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5.2评分标准5.2.1平时成绩得分平时成绩全勤,按时上下课。任务及时完成,设计态度认真。90-100分80-89分全勤,按时上下课。任务及时完成,设计态度较认真。全勤,偶有迟到早退(2次以下)。任务能完成,设计能认70-79分真。60-69分全勤,经常迟到早退。任务尚能完成,设计态度尚可。0-59分有缺勤,常迟到早退。任务不能完成,设计态度差。根据考勤的次数和要求,按百分制评分,按20%折算成总评成绩。5.2.2图纸成绩(含装配图与零件图)得分图纸成绩装配图结构设计合理,装配关系清晰,投影正确,标注齐全,与设计说明书数据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完整,图纸质量很好。90-100分零件图视图清晰,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完整正确,与装配图结构、尺寸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完整,图纸质量很好。装配图结构设计较合理,装配关系较清晰,投影较正确,标注较齐全,与设计说明书数据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较完整,图纸质量好。80-89分零件图视图较清晰,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较完整正确,与装配图结构、尺寸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较完整,图纸质量好。装配图结构设计基本合理,装配关系基本清晰,投影基本正确,标注基本齐全,与设计说明书数据基本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基本完整,图纸质量较好。70-79分零件图视图基本清晰,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基本完整正确,与装配图结构、尺寸基本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基本完整,图纸质量较好
序号 成 绩 组 成 比例 1 平时成绩 20% 2 图纸成绩 40% 3 设计说明书成绩 20% 4 答辩成绩 20% 总计 100% 备注:本课程实行五级计分制,成绩等级:优(90分—100分)、 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5.2 评分标准 5.2.1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 得分 全勤,按时上下课。任务及时完成,设计态度认真。 90-100分 全勤,按时上下课。任务及时完成,设计态度较认真。 80-89分 全勤,偶有迟到早退(2次以下)。任务能完成,设计能认 真。 70-79分 全勤,经常迟到早退。任务尚能完成,设计态度尚可。 60-69分 有缺勤,常迟到早退。任务不能完成,设计态度差。 0-59分 根据考勤的次数和要求,按百分制评分,按20%折算成总评成 绩。 5.2.2图纸成绩(含装配图与零件图) 图纸成绩 得分 装配图结构设计合理,装配关系清晰,投影正确,标注齐 全,与设计说明书数据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 要求完整,图纸质量很好。 零件图视图清晰,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完整正确,与装配 图结构、尺寸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完 整,图纸质量很好。 90-100分 装配图结构设计较合理,装配关系较清晰,投影较正确,标 注较齐全,与设计说明书数据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 表、技术要求较完整,图纸质量好。 零件图视图较清晰,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较完整正确,与 装配图结构、尺寸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 较完整,图纸质量好。 80-89分 装配图结构设计基本合理,装配关系基本清晰,投影基本正 确,标注基本齐全,与设计说明书数据基本一致,图框、标 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基本完整,图纸质量较好。 零件图视图基本清晰,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基本完整正 确,与装配图结构、尺寸基本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 表、技术要求基本完整,图纸质量较好。 70-79分

装配图结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装配关系不清晰,投影关系存在一般问题,标注不齐全,部分与设计说明书数据不-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不完整,图纸质量一般。60-69分零件图视图不够清晰,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不完整正确,部分与装配图结构、尺寸不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不完整,图纸质量一般。图纸质量很差,错误多,图纸没有表达出应有的信息或表达0-59分错误,或抄袭、拷贝他人图纸。根据图纸质量要求,按百分制评分,按40%折算成总评成绩。5.2.3设计说明书成绩得分设计说明书成绩独立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很认真,分析计算正确,内90-100分容完整。独立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认真,分析计算较正确,内80-89分容完整。独立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较为认真,分析计算较正70-79分确,内容较完整。独立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基本认真,分析计算基本正60-69分确,内容较完整。抄袭他人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不认真,说明书中的数据与0-59分图纸上的不符。根据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要求,按百分制评分,按20%折算成总评成绩。5.2.4答辩成绩答辩成绩得分90-100分答辩准备很充分,讲述很清楚,回答问题很正确80-89分答辩准备充分,讲述清楚,回答问题正确。70-79分答辩准备较为充分,讲述较为清楚,回答问题较为正确。60-69分答辩准备基本充分,讲述基本清楚,回答问题基本正确。0-59分答辩准备不充分,讲述不清楚,回答问题不正确。根据答辩要求,按20%折算成总评成绩。按百分制评分,5.2.5成绩汇总示例平图设计说纸时答辩总评成绩姓名明书总评成成成绩计算公式成绩绩绩张三8590858890总评成绩=平时95909093李四90×20%+图纸×40%+说明
装配图结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装配关系不清晰,投影关系 存在一般问题,标注不齐全,部分与设计说明书数据不一 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不完整,图纸质量一 般。 零件图视图不够清晰,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不完整正确, 部分与装配图结构、尺寸不一致,图框、标题栏、明细表、 技术要求不完整,图纸质量一般。 60-69分 图纸质量很差,错误多,图纸没有表达出应有的信息或表达 错误,或抄袭、拷贝他人图纸。 0-59分 根据图纸质量要求,按百分制评分,按40%折算成总评成绩。 5.2.3设计说明书成绩 设计说明书成绩 得分 独立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很认真,分析计算正确,内 容完整。 90-100分 独立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认真,分析计算较正确,内 容完整。 80-89分 独立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较为认真,分析计算较正 确,内容较完整。 70-79分 独立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基本认真,分析计算基本正 确,内容较完整。 60-69分 抄袭他人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不认真,说明书中的数据与 图纸上的不符。 0-59分 根据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要求,按百分制评分,按20%折算成 总评成绩。 5.2.4答辩成绩 答辩成绩 得分 答辩准备很充分,讲述很清楚,回答问题很正确。 90-100分 答辩准备充分,讲述清楚,回答问题正确。 80-89分 答辩准备较为充分,讲述较为清楚,回答问题较为正确。 70-79分 答辩准备基本充分,讲述基本清楚,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60-69分 答辩准备不充分,讲述不清楚,回答问题不正确。 0-59分 根据答辩要求,按百分制评分,按20%折算成总评成绩。 5.2.5成绩汇总示例 姓名 平 时 成 绩 图 纸 成 绩 设计说 明书 成绩 答辩 成绩 总评 总评成绩 计算公式 张三 85 90 85 90 88 总评成绩= 平时 ×20%+图纸 ×40%+说明 李四 90 95 90 90 93 . . . . .

书×20%+答7570758075王五辩×20%65706065赵六65.....说明:以上各项成绩要有相应的书面记录。4.2.5成绩归为五级制90-100,优;80-89,良;70-79,中;60-69,及格;0-59,不及格七、推荐参考资料《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主编:唐增宝、常建娥,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版《机械设计基础》,主编:邓昭铭、卢耀舜、周杰,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四版八,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支撑的达成度评价方法依据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方法如下:抽取的样本:根据学牛数的多少,抽取具有统计意义的试卷样本数,一般采用抽取一个教学班的方式。课程对某条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的评价值计算方法:样本中与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项的平均得分目标值×评价值:样本中与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项的总分
书×20%+答 辩×20% 王五 70 75 80 75 75 赵六 65 65 70 60 65 . . . . . . 说明:以上各项成绩要有相应的书面记录。 4.2.5成绩归为五级制 90-100,优;80-89,良;70-79,中;60-69,及格;0-59,不及格 七、推荐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主编:唐增宝、常建娥,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2014年,第4版 《机械设计基础》,主编:邓昭铭、卢耀舜、周杰,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8年,第四版 八、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支撑的达成度评价方法 依据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 度评价。方法如下: 抽取的样本: 根据学生数的多少,抽取具有统计意义的试卷样本数,一般 采用抽取一个教学班的方式。 课程对某条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的评价值计算方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Mechanical Design.pdf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传感器.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 Introduction.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信号及其描述 Signals and Their Description.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easuring Apparatus.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信号调理装置 Signal Conditioning Apparatus.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典型机械工程参数的测试 Test and Measurement for Typic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ameters.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 Computer Aided Test and Measurement.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显示记录装置 Display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作业练习题(无答案).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章 信号及其描述(2/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1/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章 信号及其描述(3/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章 信号及其描述(1/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2/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3章 传感器(1/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3章 传感器(2/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3/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4章 信号调理装置(12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4章 信号调理装置(1/3).doc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1次课 绪论.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2次课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3次课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4次课 平面连杆机构(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5次课 平面连杆机构(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6次课 凸轮机构(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7次课 凸轮机构(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8次课 带传动(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9次课 带传动(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0次课 齿轮(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1次课 齿轮(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2次课 齿轮(三).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3次课 齿轮(四).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4次课 齿轮(五).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5次课 蜗杆传动(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6次课 蜗杆传动(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7次课 轮系(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8次课 轮系(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9次课 螺纹联接(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0次课 螺纹联接(二).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