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作业练习题(无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5
文件大小:54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作业练习题(无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练习题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练 习 题

绪论一、问答题1.什么是测试?测试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测试系统由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用是什么?第1章信号及其描述+第2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一、判断题1信号是信息的载体。「12.凡频谱是离散的信号必然是周期信号。【]任何周期信号都由频谱不同,但成整倍数比的离散的谐波叠加而成。【]3.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4.5.非周期信号是周期为无穷大的周期信号。【]6.(t)的频谱△()=l。【]7.传统函数反映了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因此必然和系统的输入有关。【]8.传递函数表征系统的传递特性,并反映了物理结构,因此,凡传递函数相同的系统其物理结构必然相同。【】传递函数相同的各种装置,其动态特性均相同。【】9.10.各系统串联时,总传递函数等于各组成系统传递函数之积。【]11.幅频特性是指响应与激励信号的振幅比与频率的关系。【】12.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越小越好。【】13.为实现不失真测试,测试装置的幅频特性在工作频带内应保持恒定,相频特性在工作频带内应与频率保持线性关系。【】二、单项选择题1.描述周期信号频谱的数学工具是。A.相关函数B.付氏级数C.拉氏变换D.付氏变换2.为周期信号。J5cos10mt(t≥0)A. x(t)=10(t<0)B.x(t)=5sin20元t+10cos10元t(00 ≤≤+00)C. x(t) = 20el-al cos20mt(-00 ≤t≤+0)3.描述非周期信号频谱的数学工具是—。A.三角函数B.付氏级数C.拉氏变换D.付氏变换

绪论 一、问答题 1. 什么是测试?测试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 测试系统由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用是什么? 第 1 章 信号及其描述 + 第 2 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判断题 1.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 ] 2. 凡频谱是离散的信号必然是周期信号。[ ] 3. 任何周期信号都由频谱不同,但成整倍数比的离散的谐波叠加而成。[ ] 4.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 5. 非周期信号是周期为无穷大的周期信号。[ ] 6. (t) 的频谱 ( f )  1。[ ] 7. 传统函数反映了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因此必然和系统的输入有关。[ ] 8. 传递函数表征系统的传递特性,并反映了物理结构,因此,凡传递函数相同的系统 其物理结构必然相同。[ ] 9. 传递函数相同的各种装置,其动态特性均相同。[ ] 10. 各系统串联时,总传递函数等于各组成系统传递函数之积。[ ] 11. 幅频特性是指响应与激励信号的振幅比与频率的关系。[ ] 12. 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  越小越好。[ ] 13. 为实现不失真测试,测试装置的幅频特性在工作频带内应保持恒定,相频特性在 工作频带内应与频率保持线性关系。[ ] 二、单项选择题 1. 描述周期信号频谱的数学工具是_。 A. 相关函数 B. 付氏级数 C. 拉氏变换 D. 付氏变换 2. _为周期信号。 A. x t t ( ) cos =    5 10 0  ( ) ( ) t t   0 0 B. x(t) = 5sin20t +10cos10t (−  t  +) C. x t e t t ( ) = cos − 20 20   (−  t  +) 3. 描述非周期信号频谱的数学工具是_。 A. 三角函数 B. 付氏级数 C. 拉氏变换 D. 付氏变换

4.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A. x(t)= Asin(ot +i)+Bsin(3ot +P2)B.x(t)=5sin30t+3sin /50tC. x(t)=e-a sinoot5.一般来说,测试系统的灵敏度越高,则其测量范围A.越宽B.越窄C.不变任何一个测试系统总可以看成是若干个零阶、一阶和二阶系统的6.A.串联B.并联C.混联D.反馈联接7.若测试系统由两个环节串联而成,且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H,(s)和H,(s),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若两个环节并联,则为A.H,(s)+H,(s)B. H,(s)-H,(s)C. H,(s)-H,(s)D. H,(s)/ H,(s)8.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称为A.幅值特性B.相频特性C.传递函数D.权函数9.若给时间常数为T的一阶装置输入频率为の=1/t的正弦信号,则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为0A.-45°B.-90°C. -180°10.不失真测试条件除了要求测试装置的幅频特性是常值外,其相频特性要求满足B.常值C.任意A与频率成正比三、填空题和1.根据信号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不同,信号可分为两大类。和,后者频2.确定性信号可分为两类,前者频谱具有的特点是谱具有的特点是的。因3.工程上常见的周期信号,其谐波幅度总的趋势是随谐波次数的增高而此,在频谱分析中,通常可忽略那些的谐波分量。单位脉冲函数的频谱为,它在所有的频段上都是,这种信号是4.5.根据单位脉冲函数的抽样性质,积分(t+5)e'dt之值为和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主要以表征。6.和等。7.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几个重要的性质:8.描述,在频域中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在时域中用描述,在复频域中用用描述。和9.一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是二阶系统的动态特征参数是10.测试装置的脉冲响应函数h(t)就是当输入为时装置的输出。当用来h(t)表示装置的动态特性时,输入x(t),输出y(t)与h(t)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4. _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A. x(t) = Asin(t +  ) + Bsin( t +  ) 1 3 2 B. x(t) = 5sin30t + 3sin 50t C. x t e t t ( ) = sin −  0 5. 一般来说,测试系统的灵敏度越高,则其测量范围_。 A. 越宽 B. 越窄 C. 不变 6. 任何一个测试系统总可以看成是若干个零阶、一阶和二阶系统的_。 A. 串联 B. 并联 C. 混联 D. 反馈联接 7. 若测试系统由两个环节串联而成,且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H s 1 ( ) 和 H s 2 ( ) ,则 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若两个环节并联,则为_。 A. H s H s 1 2 ( ) + ( ) B. H s H s 1 2 ( )  ( ) C. H s H s 1 2 ( ) − ( ) D. H s H s 1 2 ( ) / ( ) 8.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称为_。 A. 幅值特性 B. 相频特性 C. 传递函数 D. 权函数 9. 若给时间常数为  的一阶装置输入频率为  = 1 /  的正弦信号,则输出与输入的相 位差为_。 A. -45° B. -90° C. -180° 10. 不失真测试条件除了要求测试装置的幅频特性是常值外,其相频特性要求满足 _。 A. 与频率成正比 B. 常值 C. 任意 三、填空题 1. 根据信号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不同,信号可分为_和_两大类。 2. 确定性信号可分为_和_两类,前者频谱具有的特点是_,后者频 谱具有的特点是_。 3. 工程上常见的周期信号,其谐波幅度总的趋势是随谐波次数的增高而_的。因 此,在频谱分析中,通常可忽略那些_的谐波分量。 4. 单位脉冲函数的频谱为_,它在所有的频段上都是_,这种信号是_。 5. 根据单位脉冲函数的抽样性质,积分 (t )e dt t + −   5 之值为_。 6. 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主要以_、_和_表征。 7. 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几个重要的性质:_、_、_和_等。 8. 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在时域中用_描述,在复频域中用_描述,在频域中 用_描述。 9. 一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是_;二阶系统的动态特征参数是_和_。 10. 测试装置的脉冲响应函数 h(t) 就是当输入为_时装置的输出。当用来 h(t) 表示 装置的动态特性时,输入 x(t) ,输出 y(t) 与 h(t)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_

11、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是:测试装置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12.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定义是:在系统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响应的与输入激励的之比。在系统的稳态分析中,它的模等于系统与的幅值比,其幅角等于它们的一四、问答题1.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各有哪些特点?2.单位脉冲函数有哪几个特殊的性质?有何应用意义?3.解释下列名词:①灵敏度②非线性度③回程误差④线性时不变系统?传递函数频③频率响应函数幅频特性③相频特性③不失真测试谱4.通常在结构及工艺允许的条件下,为什么都希望将二阶测试装置的阻尼比定在0.7附近?5.什么是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保持性?试举例说明在测试中如何运用这一特性。6.试述测试装置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包括时域、频域),并说明如何根据这一条件正确设计一阶、二阶测试装置的动特性参数。第3章传感器一、判断题1.物性型传感器是利用敏感元件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的。【]2.为提高测试精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3.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表明其工作量程越大。【】4.用任何一种规格的应变片都可以测量任何频率的动态应变。【】5.测量小应变时,应选用灵敏度高的金属应变片:测量大应变时,应选用灵敏度低的半导体应变片。【]6.根据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的任何一个表面施加力,均会在相应的表面产生电荷。[]7.只需将压电材料置放在交变磁场中,其几何尺寸就会产生和磁场交变频率相同的伸缩变化。【]8.用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做位移测量时,根据其输出就能辨别被测位移向的正负极性。【]9.变间隙式电容电感传感器,只需满足△S<<8。的条件,灵敏度就可视为常数。【门10.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都是由于接收到外界输入的能量而使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增加从而完成信号转换的传感元件。【】11.内光电效应就是指物质受到光照后,在内部产生电流的现象。【]

11. 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是:测试装置的幅频特性_、相频特性_。 12. 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定义是:在系统_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响应的_ 与输入激励的_之比。在系统的稳态分析中,它的模等于系统_与_的幅值比, 其幅角等于它们的_。 四、问答题 1.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各有哪些特点? 2. 单位脉冲函数有哪几个特殊的性质?有何应用意义? 3. 解释下列名词: ① 灵敏度 ② 非线性度 ③ 回程误差 ④ 线性时不变系统 ⑤ 传递 函数 ⑥ 频率响应函数 ⑦ 幅频特性 ⑧ 相频特性 ⑨ 不失真测试 ⑩ 频 谱 4. 通常在结构及工艺允许的条件下,为什么都希望将二阶测试装置的阻尼比定在 0.7 附近? 5. 什么是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保持性?试举例说明在测试中如何运用这一特性。 6. 试述测试装置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包括时域、频域),并说明如何根据这一条 件正确设计一阶、二阶测试装置的动特性参数。 第 3 章 传感器 一、判断题 1. 物性型传感器是利用敏感元件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的。[ ] 2. 为提高测试精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 ] 3. 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表明其工作量程越大。[ ] 4. 用任何一种规格的应变片都可以测量任何频率的动态应变。[ ] 5. 测量小应变时,应选用灵敏度高的金属应变片;测量大应变时,应选用灵敏度低的 半导体应变片。[ ] 6. 根据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的任何一个表面施加力,均会在相应的表面产生电荷。 [ ] 7. 只需将压电材料置放在交变磁场中,其几何尺寸就会产生和磁场交变频率相同的伸 缩变化。[ ] 8. 用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做位移测量时,根据其输出就能辨别被测位移向的正负 极性。[ ] 9. 变间隙式电容电感传感器,只需满足    0 的条件,灵敏度就可视为常数。[ ] 10. 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都是由于接收到外界输入的能量而使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增 加从而完成信号转换的传感元件。[ ] 11. 内光电效应就是指物质受到光照后,在内部产生电流的现象。[ ]

12.由同一材料构成的热电偶,即使两端点温度不等,也不会形成热电势。【13.用热电偶测温时,冷端温度的改变对测量结果是有影响的。【]14.压电式传感器采用电荷放大器或电压放大器,其测量效果总是相同的。15.压电式传感器与电压放大器配合使用时,其灵敏度与电缆的长度有关。「二、单项选择题1.能完成感受被测量并实现信号转换的装置称为5A.传感器B.记录仪器C.信号调理装置D.数据处理装置物性型传感器是2.0A.电感式B.压电式C.变阻器式D.电容式E.磁电式3.下列传感器中,不属于结构型的传感器有。A.电阻应变片B.压电式传感器C.涡流式传感器D.电容式传感器4.传感器是根据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变化而工作的。A.差动变压器式B.变间隙电容式C.变阻器式D.压电式5.通常物性型传感器的工作范围0A.较宽B.较窄C.不一定6.灵敏度始终为常数的传感器是A.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B.电感传感器C.电阻应变片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某一构件的应变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来决定。7.A.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B.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C.材料电阻率变化原理工作的。8.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A.电阻应变效应B.压阻效应C.热电效应半导体应变片的电阻应变片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9.0A.形变B.电阻率的变化C.弹性模量的变化D.泊松比的变化10.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为。A.应变片电组丝的电阻变化率与应变值之比B.应变片电阻器的电阻变化率与被测件的应变值之比C.应变片输出电压与应变值之比电容式传感器灵敏度最高的是11.A.极距变化型B.面积变化型C.介质变化型12.电容传感器是传感器。A.接触式C.结构型D.物性型B.非接触式13.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微小位移量是因为A.电容量微弱,灵敏度太低B.传感器灵敏度与间距平方成反比,间距变化大则非线性误差大C.需要做非接触测量

12. 由同一材料构成的热电偶,即使两端点温度不等,也不会形成热电势。[ ] 13. 用热电偶测温时,冷端温度的改变对测量结果是有影响的。[ ] 14. 压电式传感器采用电荷放大器或电压放大器,其测量效果总是相同的。[ ] 15. 压电式传感器与电压放大器配合使用时,其灵敏度与电缆的长度有关。[ ] 二、单项选择题 1. 能完成感受被测量并实现信号转换的装置称为_。 A. 传感器 B. 记录仪器 C. 信号调理装置 D. 数据处理装置 2. 物性型传感器是_。 A. 电感式 B. 压电式 C. 变阻器式 D. 电容式 E. 磁电式 3. 下列传感器中,不属于结构型的传感器有_。 A. 电阻应变片 B. 压电式传感器 C. 涡流式传感器 D. 电容式传感器 4. _传感器是根据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变化而工作的。 A. 差动变压器式 B. 变间隙电容式 C. 变阻器式 D. 压电式 5. 通常物性型传感器的工作范围_。 A. 较宽 B. 较窄 C. 不一定 6. 灵敏度始终为常数的传感器是_。 A. 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B. 电感传感器 C. 电阻应变片 7. 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某一构件的应变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_来决定。 A. 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 B. 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 C. 材料电阻率变化 8. 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_原理工作的。 A. 电阻应变效应 B. 压阻效应 C. 热电效应 9. 半导体应变片的电阻应变片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_。 A. 形变 B. 电阻率的变化 C. 弹性模量的变化 D. 泊松比的变化 10.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为_。 A. 应变片电组丝的电阻变化率与应变值之比 B. 应变片电阻器的电阻变化率与被测件的应变值之比 C. 应变片输出电压与应变值之比 11. 电容式传感器灵敏度最高的是_。 A. 极距变化型 B. 面积变化型 C. 介质变化型 12. 电容传感器是_传感器。 A. 接触式 B. 非接触式 C. 结构型 D. 物性型 13. 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微小位移量是因为_。 A. 电容量微弱,灵敏度太低 B. 传感器灵敏度与间距平方成反比,间距变化大则非线性误差大 C. 需要做非接触测量

效应工作的。14.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是基于A.涡电流B.压电C.压阻D. 集肤E.光电15.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变换成而实现信号变换的。A.线圈自感的变化B.线圈互感的变化C.线圈匝比的变化16.压电材料按一定方向放置在电场中,其几何尺寸随之发生变化,称为效应。A.压电B.电阻C.逆电压D.压磁效应。17.在光作用下,使物体的内部产生定向电动势的现象称为A.内光电B.外光电C.光生伏特效应。18.在光作用下,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称A.内光电B.外光电C.光生伏特三、填空题和1.传感器一般由组成,其中是传感器的核心。2.机械式传感器一般称为弹性敏感元件,其输出为,其优点是简单、价廉,缺点是0及等。3.接触式传感器有等。和4.可用于非接触式测量的传感器有和等。5.能量控制型传感器有等,能量转换型传感器有和与6.常用的应变片有两大类,前一种应变片的灵敏度比后一种O和7.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量由来决定。dR/R8.电阻应变片敏感元件的灵敏度S=,对于金属丝应变片,S约在dl/1左右,对于半导体应变片,S的数值要0效应工作的9.用应变片测量较小应变时,可选用根据应变片:当应变较应变片。大时,可选用根据效应工作的10.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效应工作的,适用于测量应变的场合,这是因为它的高。和11.具有两类。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见的压电材料有12.压电式传感器是可逆换能器,即可将能转换成能,这是由于效应,据此可用于测量,也可将能转换成能,这是根据效应,据此可用于13.压电晶片是将其承受的变成与之成正比的量的敏感元件14.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为e和15.变间隙电感式传感器常制成差动式的,其目的是或16.根据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它的,就可将被型、型和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据此电容传感器可分为

14. 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是基于_效应工作的。 A. 涡电流 B. 压电 C. 压阻 D. 集肤 E. 光电 15.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变换成_而实现信号变换的。 A. 线圈自感的变化 B. 线圈互感的变化 C. 线圈匝比的变化 16. 压电材料按一定方向放置在电场中,其几何尺寸随之发生变化,称为_效应。 A. 压电 B. 电阻 C. 逆电压 D. 压磁 17. 在光作用下,使物体的内部产生定向电动势的现象称为_效应。 A. 内光电 B. 外光电 C. 光生伏特 18. 在光作用下,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称_效应。 A. 内光电 B. 外光电 C. 光生伏特 三、填空题 1. 传感器一般由_和_组成,其中_是传感器的核心。 2. 机械式传感器一般称为弹性敏感元件,其输出为_,其优点是简单、价廉,缺 点是_。 3. 接触式传感器有_、_、_及_等。 4. 可用于非接触式测量的传感器有_和_等。 5. 能量控制型传感器有_和_等,能量转换型传感器有_和_等。 6. 常用的应变片有_与_两大类,前一种应变片的灵敏度比后一种_。 7. 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量由_和_来决 定。 8. 电阻应变片敏感元件的灵敏度 S dR R dl l = = / / _,对于金属丝应变片,S 约在 _左右,对于半导体应变片,S 的数值要_。 9. 用应变片测量较小应变时,可选用根据_效应工作的_应变片;当应变较 大时,可选用根据_效应工作的_应变片。 10. 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_效应工作的,适用于测量_应变的场合,这是因 为它的_高。 11. 具有_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见的压电材料有_和_两类。 12. 压电式传感器是可逆换能器,即可将_能转换成_能,这是由于_ 效应,据此可用于测量,也可将_能转换成_能,这是根据_效应,据此可用 于_。 13. 压电晶片是将其承受的_变成与之成正比的_量的敏感元件. 14. 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为_。 15. 变间隙电感式传感器常制成差动式的,其目的是_、_和_。 16. 根据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它的_、_或_,就可将被 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据此电容传感器可分为_型、_型和_

型三种。17.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是非线性测量装置,为了改善其线性,必须保证式。为提高灵敏度、改善线性度及克服某些外界条件变化对测量的影响,常采用18.为了提高电感式传感器的线性,增加工作范围,通常可以将它们接成19.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系数的变化,两个二次线圈要求串接。和等。20.光电转换元件主要有21.光电传感器利用等三种光电效应来工作。22.光电管的原理是根据,光敏电阻的原理是根,光电池的原理是根据据0四、问答题1.已知两平行极板构成的电容量C=0s,4(s为极板间距,A为极板面积,6。和sS为常数),这对极板可构成极距变化型和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试写出:①这两种传感器灵敏度;②定性分析比较这两种传感器的优缺点。2.指出图3-1中(a)、(b)、(c)各表示什么传感器。片黄K777(a)(b)(c)图 3-13.为什么许多传感器都做成差动式的?4.画出压电传感器完整的等效电路并对其中的各参量加以简要说明。5.压电晶片可串联、并联使用,试说明其特点及主要应用场合。6.压电传感器有哪两种灵敏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哪种灵敏度受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7.压电传感器一般后接哪两种测量电路?它们有什么特点?第4章信号调理装置一、判断题测量电桥是一个线性测量装置。【】1. 2.交流电桥是一个调幅装置,其输出是调幅波。【】3.交流电桥可测静态应变,也测动态应变。【】

型三种。 17. 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是非线性测量装置,为了改善其线性,必须保证_。 为提高灵敏度、改善线性度及克服某些外界条件变化对测量的影响,常采用_式。 18. 为了提高电感式传感器的线性,增加工作范围,通常可以将它们接成_。 19.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是将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_系数的变化, 两个二次线圈要求_串接。 20. 光电转换元件主要有_、_和_等。 21. 光电传感器利用_、_、_等三种光电效应来工作。 22. 光电管的原理是根据_,光电池的原理是根据_,光敏电阻的原理是根 据_。 四、问答题 1. 已知两平行极板构成的电容量 C r A =    0 (  为极板间距,A 为极板面积,  0 和  r 为常数),这对极板可构成极距变化型和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试写出:①这两种传感器 灵敏度;②定性分析比较这两种传感器的优缺点。 2. 指出图 3-1 中(a)、(b)、(c)各表示什么传感器。 v 线 圈 片 簧 (a) (b) (c) 图 3-1 3. 为什么许多传感器都做成差动式的? 4. 画出压电传感器完整的等效电路并对其中的各参量加以简要说明。 5. 压电晶片可串联、并联使用,试说明其特点及主要应用场合。 6. 压电传感器有哪两种灵敏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哪种灵敏度受外部条件变 化的影响? 7. 压电传感器一般后接哪两种测量电路?它们有什么特点? 第 4 章 信号调理装置 一、判断题 1. 测量电桥是一个线性测量装置。[ ] 2. 交流电桥是一个调幅装置,其输出是调幅波。[ ] 3. 交流电桥可测静态应变,也测动态应变。[ ]

4.交流电桥输出信号经放大后,直接记录就能获得其输入信号的模拟信号。【】5.如发现应变电桥的灵敏度不够,可在各工作桥臂上增加相同的电阻应变片。【]6.调幅波可以看作是载波与调制信号的选加,因此调幅波的频谱一定含有与载波同频的分量。【]7.从信号运算的角度来看,调幅过程就是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的过程。【】8.相敏检波是一种能鉴别信号的相位和极性却无放大能力的检波电路。【]9.缓变信号经高频调制是为了能采用交流放大器进行放大。【】10.理想滤波器的带宽与建立时间成反比。【】11.若某带通滤波的通带幅值是A,则-40dB的幅值为0.001A。【]12.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是半功率点处的频率。【]】13.滤波器带宽表示它的频率分辨力,带宽越窄,则频率分辨力越高。【】14.提高滤波器传递函数的阶次是为了使过渡带衰减的更快。【】15.设一带通滤波器的下、上截止频率为J。、J。2,中心频率为f。,则有Jo=(fa+fe2)。[116.调幅过程相当于频谱搬移过程,同步解调相当于频谱的再次搬移。【]二、单项选择题1.在动态测试中,测量电桥的输出通常为。A.电阻量B.电压量C.电流量D.电感量2.直流电桥中,接法的灵敏度最高。A.半桥单臂C.全桥B.半桥双臂3.为提高电桥灵敏度,可采取。A.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电阻应变片B.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电阻应变片C.适当提高电桥的电源电压D.增加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4.为了实现极距变化型差动式电容器的差动工作,传感器的两个电容应当联成电路。A.并联B.串联C.电桥5.由两个电容构成的差动式电容传感器与两个精密电阻接成电桥电路,此电桥的供桥电压应采用。A.交流电压B.直流电压C.交、直流电压均可6.交流电桥供桥交流电源的频率f。和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m的关系应满足B. f.>fmA.f.=fmC.f.≥fm7.电阻应变仪常用交流供桥的原因是0A.为了提高电桥灵敏度B.为了使放大器设计简单和提高抗电源干扰能力

4. 交流电桥输出信号经放大后,直接记录就能获得其输入信号的模拟信号。[ ] 5. 如发现应变电桥的灵敏度不够,可在各工作桥臂上增加相同的电阻应变片。[ ] 6. 调幅波可以看作是载波与调制信号的迭加,因此调幅波的频谱一定含有与载波同频 的分量。[ ] 7. 从信号运算的角度来看,调幅过程就是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的过程。[ ] 8. 相敏检波是一种能鉴别信号的相位和极性却无放大能力的检波电路。[ ] 9. 缓变信号经高频调制是为了能采用交流放大器进行放大。[ ] 10. 理想滤波器的带宽与建立时间成反比。[ ] 11. 若某带通滤波的通带幅值是 A,则-40dB 的幅值为 0.001A。[ ] 12. 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是半功率点处的频率。[ ] 13. 滤波器带宽表示它的频率分辨力,带宽越窄,则频率分辨力越高。[ ] 14. 提高滤波器传递函数的阶次是为了使过渡带衰减的更快。[ ] 15. 设一 带通 滤 波器 的下 、 上截 止频 率 为 f c1 、 f c2 , 中 心 频率 为 0 f ,则有 ( ) 2 1 0 c1 c2 f = f + f 。[ ] 16. 调幅过程相当于频谱搬移过程,同步解调相当于频谱的再次搬移。[ ]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动态测试中,测量电桥的输出通常为_。 A. 电阻量 B. 电压量 C. 电流量 D. 电感量 2. 直流电桥中,_接法的灵敏度最高。 A. 半桥单臂 B. 半桥双臂 C. 全桥 3. 为提高电桥灵敏度,可采取_。 A. 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电阻应变片 B. 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电阻应变片 C. 适当提高电桥的电源电压 D. 增加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 4. 为了实现极距变化型差动式电容器的差动工作,传感器的两个电容应当联成_ 电路。 A. 并联 B. 串联 C. 电桥 5. 由两个电容构成的差动式电容传感器与两个精密电阻接成电桥电路,此电桥的供桥 电压应采用_。 A. 交流电压 B. 直流电压 C. 交、直流电压均可 6. 交流电桥供桥交流电源的频率 c f 和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 f m 的关系应满足_。 A. c f = f m B. c f > f m 7. 电阻应变仪常用交流供桥的原因是_。 A. 为了提高电桥灵敏度 B. 为了使放大器设计简单和提高抗电源干扰能力

C.可以使用相敏检波调幅可以看成调制信号与载波8.A.相乘B.相加C.相减D.相除9.在调幅信号的解调过程中,相敏检波的作用是A.恢复载波信号B.恢复调制信号的幅值和极性C.恢复已调制波D.恢复调制信号的幅值10.既能检波又能检相的电路称为A.桥式整流B.相位鉴频D.相敏检波C.相敏整流11.用一缓变综合信号e(t)=Acos20元t+Bcos200元t)调制一载波eo(t)=Esin2000元,得到的调幅波的频带宽度为OA.(1000-10)~(1000+10)HzB.-(1000+100)~(1000+100)HzC.(1000-100)~(1000+100)Hz12滤波器的宽带和建立时间的乘积是0A.常数B.信号频率的函数C.随机变量滤波器。13.为了使某一频率在f~fe2间的信号通过,应采用A.带阻B.带通C.高通D.低通14.要使RC低通滤波器通带宽度加宽,则RC值B.减少C. 不变A.增加15.高通滤波器所起的作用是只允许通过。A低频信号B.高频信号C.某一频带内的信号16.在一定条件下,RC带通滤波器实际上是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而成的。A.串联B.并联C.串并联D.叠加17.理想滤波器的滤波器因数入=A-1B.0C.118.若甲滤波器的入=2.5,乙滤波器入=3.5,则滤波器的选择性A,甲比乙好B.乙比甲好C.不能进行比较19.滤波器的下、上截止频率fe、J。和中心频率f。的关系为A.fo=fal-f2Bfo=(fa+fα)/2iC. fo=(fe2 -fer)/220.3实际滤波器截止频率处的幅频特性值比通频带内幅频特性的平均值A.衰减A. 20dBB. -3dBC. 0.707dB21,滤波器的-3dB频率即截止频率,是信号幅值为幅频平均值A。的处的频率。A. V2C. V2 /2B. 1D. 1/222.已知滤波器的带宽为B,它对阶跃响应的建立时间为T,T,则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C. 可以使用相敏检波 8. 调幅可以看成调制信号与载波_。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 相除 9. 在调幅信号的解调过程中,相敏检波的作用是_。 A. 恢复载波信号 B. 恢复调制信号的幅值和极性 C. 恢复已调制波 D. 恢复调制信号的幅值 10. 既能检波又能检相的电路称为_。 A. 桥式整流 B. 相位鉴频 C. 相敏整流 D. 相敏检波 11. 用一缓变综合信号 e(t) = Acos20t + B cos200t) 调制一载波 e t E t 0 ( ) = sin 2000 , 得到的调幅波的频带宽度为_。 A. (1000-10)~(1000+10)Hz B. -(1000+100)~(1000+100)Hz C. (1000-100)~(1000+100)Hz 12. 滤波器的宽带和建立时间的乘积是_。 A. 常数 B. 信号频率的函数 C. 随机变量 13. 为了使某一频率在 f c1~ f c2 间的信号通过,应采用_滤波器。 A. 带阻 B. 带通 C. 高通 D. 低通 14. 要使 RC 低通滤波器通带宽度加宽,则 RC 值_。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15. 高通滤波器所起的作用是只允许_通过。 A. 低频信号 B. 高频信号 C. 某一频带内的信号 16. 在一定条件下,RC 带通滤波器实际上是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_而成的。 A. 串联 B. 并联 C. 串并联 D. 叠加 17. 理想滤波器的滤波器因数  =_。 A. -1 B. 0 C. 1 18. 若甲滤波器的  =2.5,乙滤波器  =3.5,则滤波器的选择性_。 A. 甲比乙好 B. 乙比甲好 C. 不能进行比较 19. 滤波器的下、上截止频率 f c1、 f c2 和中心频率 f 0 的关系为_。 A. f f f 0 = c1 c2  B. f f f 0 = ( c1 + c2 ) / 2 C. f f f 0 = ( c2 − c1 ) / 2 20. 实际滤波器截止频率处的幅频特性值比通频带内幅频特性的平均值 A0 衰减 _。 A. 20dB B. -3dB C. 0.707dB 21. 滤波器的-3dB 频率即截止频率,是信号幅值为幅频平均值 A0 的_处的频率。 A. 2 B. 1 C. 2 / 2 D. 1/2 22. 已知滤波器的带宽为 B,它对阶跃响应的建立时间为 Te T,则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A. BT,=Const.B. B≥T.C. B≤T.滤波器的频率分辨力越高,响应速度23.B. 不变C.越慢A.越快三、填空题和1: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若相对连2.在应变电桥中,若工作桥臂相邻连接,则桥臂应变变化的极性应接,则桥臂应变变化的极性应O3.交流电桥与直流电桥二者平衡条件的不同点在于4.对交流电桥,当其中一对相对桥臂均为电阻时,则另外两个桥臂应接入性质的元件才能平衡,其原因是5.供桥交流电源(载波)为Esinot的电桥,当单臂输入调制信号(应变)=Sosin2t时,其输出调幅波的幅值为,周期为,相位为(0>>2)。,改善,进行补偿。6.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可以提高7.携带调幅信号由载波的携带调制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调制信号的信息。和&调制主要有三种方法,一般将调制高频振荡波的缓变信号称为,载送缓变信号的高频振荡波被称为,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波称为9.由电桥调幅装置输出的调幅波的包络线与调制信号的波形不一样,这是因为因此应采用来解调。10.调幅过程相当于过程,调幅装置实质上是,典型的调幅装置有11.调幅波经相敏检波后,既能反映出调制信号电压的,又能反映其倍,12.在环形相敏检波器中,参考信号的幅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调幅波幅值的以保证环路中,从而使检波器正常工作。13.在调制及解调中,调幅的目的是,解调的目的是14.信号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的结果便是调幅波,调幅波的包络线正好是的波形,调幅波的频率则近似为信号的频率。和15.有源滤波器比无源滤器的优越之处在于和16.成反比,所有滤波器的要求是互三切滤波器的建立时间和相矛盾的。17.RC低通滤波器中的RC值越大,则上截止频率越18.滤波器的带宽越,信号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越19.滤波器因数入=,理想滤波器的入=20.带通滤波器截止频率是表示的,其中心频率与截止频率的关系是21.滤波器的带宽表示其,带宽越小,则

_。 A. BTe =Const. B. B  Te C. B  Te 23. 滤波器的频率分辨力越高,响应速度_。 A. 越快 B. 不变 C. 越慢 三、填空题 1. 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_,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_和_。 2. 在应变电桥中,若工作桥臂相邻连接,则桥臂应变变化的极性应_;若相对连 接,则桥臂应变变化的极性应_。 3. 交流电桥与直流电桥二者平衡条件的不同点在于_。 4. 对交流电桥,当其中一对相对桥臂均为电阻时,则另外两个桥臂应接入性质_ 的元件才能平衡,其原因是_。 5. 供桥交流电源(载波)为 E t 0 sin 的电桥,当单臂输入调制信号(应变)  =  0 sint 时,其输出调幅波的幅值为_,周期为_,相位为_(    )。 6. 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可以提高_,改善_,进行_补偿。 7. 调幅信号由载波的_携带调制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_携带 调制信号的信息。 8. 调制主要有_、_和_三种方法,一般将调制高频振荡波的缓变信号 称为_,载送缓变信号的高频振荡波被称为_,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波称为_。 9. 由电桥调幅装置输出的调幅波的包络线与调制信号的波形不一样,这是因为 _,因此应采用_来解调。 10. 调幅过程相当于_过程,调幅装置实质上是_,典型的调幅装置有_。 11. 调幅波经相敏检波后,既能反映出调制信号电压的_,又能反映其_。 12. 在环形相敏检波器中,参考信号的幅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调幅波幅值的_倍, 以保证环路中_,从而使检波器正常工作。 13. 在调制及解调中,调幅的目的是_,解调的目的是_。 14. 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的结果便是调幅波,调幅波的包络线正好是_信号 的波形,调幅波的频率则近似为_信号的频率。 15. 有源滤波器比无源滤器的优越之处在于_、_和_。 16. 一切滤波器的建立时间和_成反比,所有滤波器的_和_要求是互 相矛盾的。 17. RC 低通滤波器中的 RC 值越大,则上截止频率越_。 18. 滤波器的带宽越_,信号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越_。 19. 滤波器因数  =_,理想滤波器的  =_。 20. 带通滤波器截止频率是表示_的,其中心频率与截止频率的关系是_。 21. 滤波器的带宽表示其_,带宽越小,则_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