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6次课 凸轮机构(一)

果凸轮机构(一)K411.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应用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选择教学要求1.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应用2.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了解其冲击特性及应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凸轮机构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难点: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工程应用案例展示其应用场合。运用模型和动画展示,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教学过程组织:复习旧课:连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断方法,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以及最小传动角,机构的死点。引入新课:前面讲过了低副机构,这一次课讲一种高副机构一一凸轮机构。在机构运动简图绘制里面讲过的内燃机里的配气机构就是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应用: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一高副机构。凸轮是凸轮机构的原动件。lA2(模型演示)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凸轮形状分:(1)盘形凸轮它是凸轮的最基本形式,是一个绕固定轴线转动并且具有变化半径的盘形构件。如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2)移动凸轮当盘形凸轮的回转中心趋于无穷远时,则成为移动凸轮,当移动凸轮沿工作直线往复运动时,推动从动件作往复运动。如靠模车削机构
第六次课 凸轮机构(一) 教学内容 1.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应用 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选择 教学要求 1.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应用 2.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了解其冲击特性及应用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凸轮机构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难点: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工程应用案例展示其应用场合。运用模型和动画展示,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组织: 复习旧课: 连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断方法,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以及最小传动角,机构的 死点。 引入新课: 前面讲过了低副机构,这一次课讲一种高副机构——凸轮机构。在机构运动简图绘制里面讲过的内 燃机里的配气机构就是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的应用: 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从动件和机架—高副机构。凸轮是凸轮机构的原动件。 (模型演示) 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形状分: (1)盘形凸轮 它是凸轮的最基本形式,是一个绕固定轴线转动并且具有变化半径的盘形构件。如内燃机配气凸轮 机构。 (2)移动凸轮 当盘形凸轮的回转中心趋于无穷远时,则成为移动凸轮,当移动凸轮沿工作直线往复运动时,推动 从动件作往复运动。如靠模车削机构

(动画演示)(3)圆柱凸轮凸轮轮廓分布在圆柱面上,比如生产线搬运机构。1oob0e(动画演示)2.按从动件端部形状分(1)尖顶从动件这种从动件结构简单,尖顶能与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因而能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但由于尖顶容易磨损,所以只适用于载荷较小的低速凸轮机构。(2)滚子从动件由于接触处是滚动摩擦,不易磨损,因此是一种最常用的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由于平底与凸轮面间容易形成楔形油膜,能减少磨损,常用于高速重载的凸轮机构中。它的缺点是不能用于具有内凹轮廓的凸轮机构。P
(动画演示) (3)圆柱凸轮 凸轮轮廓分布在圆柱面上,比如生产线搬运机构。 (动画演示) 2.按从动件端部形状分 (1)尖顶从动件 这种从动件结构简单,尖顶能与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因而能实现预期的运动规 律。但由于尖顶容易磨损,所以只适用于载荷较小的低速凸轮机构。 (2)滚子从动件 由于接触处是滚动摩擦,不易磨损,因此是一种最常用的从动件。 (3)平底从动件 由于平底与凸轮面间容易形成楔形油膜,能减少磨损,常用于高速重载的凸轮机构 中。它的缺点是不能用于具有内凹轮廓的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rmin5T5t5h5B2口(动画演示)1基本参数偏距圆:以凸轮转动中心○为圆心,以Oq为半径的圆称为偏距圆,从动件在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方向将始终保持和偏距圆相切。基圆:以凸轮廓线的最小向径r0为半径所绘制的圆。推程:当凸轮以等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过角度t时,从动件以一定的运动规律由离回转中心最近的位置到达最远位置,这个过程称为推程。而与推程对应的凸轮转角t称为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当凸轮继续回转角度s时,从动件在最远位置保持不动,os称为远休止角,回程:凸轮继续回转角度h时,从动件在重力、弹簧力或其它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运动规律回到起始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回程,h称为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当凸轮继续回转角度s时,从动件在最近位置停留不动,s称为近休止角。升程h:从动件上升的最大位移。位移线图:从动件位移与凸轮转角之间的关系曲线。纵坐标代表从动件移动的位移,横坐标代表凸轮的转角(因凸轮通常是匀速转动的,因此横坐标实际上也代表时间)。52OtOn-b)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动画演示) 1基本参数 偏距圆: 以凸轮转动中心O为圆心,以Oq为半径的圆称为偏距圆,从动件在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 方向将始终保持和偏距圆相切。 基圆:以凸轮廓线的最小向径r0为半径所绘制的圆。 推程:当凸轮以等角速度 沿逆时针方向转过角度δt 时,从动件以一定的运动规律由离回转中心最近 的位置到达最远位置,这个过程称为推程。而与推程对应的凸轮转角δt称为推程运动角。 远休止角:当凸轮继续回转角度δs 时,从动件在最远位置保持不动,δs称为远休止角。 回程:凸轮继续回转角度δh时,从动件在重力、弹簧力或其它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运动规律回到 起始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回程, δh称为回程运动角。 近休止角:当凸轮继续回转角度δs’ 时,从动件在最近位置停留不动,δs’称为近休止角。 升程h:从动件上升的最大位移。 位移线图:从动件位移与凸轮转角之间的关系曲线。纵坐标代表从动件移动的位移 ,横坐标代表凸 轮的转角 (因凸轮通常是匀速转动的,因此横坐标实际上也代表时间)

(动画演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即:从动件的不同运动规律要求凸轮具有不同的轮廓曲线。2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1)等速运动规律S2*61V2*Vo5串+.a24t0o810开始、停止时加速度无穷大,惯性力也无穷大,我们把加速度无穷大引起的冲击称刚性冲击。适用于低速轻载和从动件质量较小的凸轮机构。(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动画演示) 从动件的位移线图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即:从动件的不同运动规律要求凸轮具有不同的轮 廓曲线。 2 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1)等速运动规律 开始、停止时加速度无穷大,惯性力也无穷大,我们把加速度无穷大引起的冲击称刚性冲击。适用 于低速轻载和从动件质量较小的凸轮机构。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6V2461ta216从动件在前半推程(回程)作等加速运动,在后半推程(回程)作等减速运动,通常加速度和减速度绝对值相等。加速度在o,m,e产生有限值的变化,发生柔性冲击,适宜于中、低速,轻载场合。(3)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因这种运动规律的加速度为余弦函数,故称为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行程始末会引起柔性冲击,只适于中速场合
从动件在前半推程(回程)作等加速运动,在后半推程(回程)作等减速运动,通常加速度和减速 度绝对值相等。 加速度在o,m,e产生有限值的变化,发生柔性冲击,适宜于中、低速,轻载场合。 (3)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因这种运动规律的加速度为余弦函数,故称为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行程始末会引起柔性冲击,只 适于中速场合

V.61o此外,还有其它的加速度运动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运动特性,可以把各种运动规律组合起来应用,组合时应保证加速度线图始终保持连续。小结:1.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应用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选择作业与思考:凸轮机构的类型有哪些?在选择凸轮机构类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来券
此外,还有其它的加速度运动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运动特性,可以把各种运动规律组合起来应 用,组合时应保证加速度线图始终保持连续。 小结: 1. 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应用 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选择 作业与思考: 凸轮机构的类型有哪些?在选择凸轮机构类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5次课 平面连杆机构(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4次课 平面连杆机构(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3次课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2次课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1次课 绪论.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Curriculum Design of Mechanical Design Basic.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Mechanical Design.pdf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传感器.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 Introduction.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信号及其描述 Signals and Their Description.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easuring Apparatus.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信号调理装置 Signal Conditioning Apparatus.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典型机械工程参数的测试 Test and Measurement for Typic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ameters.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 Computer Aided Test and Measurement.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显示记录装置 Display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作业练习题(无答案).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章 信号及其描述(2/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1/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章 信号及其描述(3/3).doc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章 信号及其描述(1/3).doc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7次课 凸轮机构(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8次课 带传动(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9次课 带传动(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0次课 齿轮(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1次课 齿轮(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2次课 齿轮(三).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3次课 齿轮(四).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4次课 齿轮(五).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5次课 蜗杆传动(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6次课 蜗杆传动(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7次课 轮系(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8次课 轮系(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9次课 螺纹联接(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0次课 螺纹联接(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1次课 轴.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2次课 轴毂联接设计.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3次课 滚动轴承(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4次课 滚动轴承(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5次课 联轴器和离合器.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零章 绪论 0.2构件与零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