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3次课 滚动轴承(一)

三次课滚动轴承(一)谷1.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2.滚动轴承的代号;3.滚动轴承的选用;4.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教学要求1.了解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2.掌握滚动轴承的代号的含义3.掌握滚动轴承的选择4.掌握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及代号。难点: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动画演示),结合模型,帮助学生对轴承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教学过程组织:复习旧课:键的类型和特点,键的尺寸的确定,键的失效形式和强度校核引入新课:前面讲过了轴的设计,一根轴如果要如果要旋转,并且固定可靠,显然是不能直接放在机架上的这就需要一个零件进行支承,也就是轴承。轴承的功用和类型:轴承的功用:支承轴及轴上的旋转零件,使其回转并保证一定的旋转精度,减少相对摩擦和磨损。轴承的分类:按摩擦的性质分,轴承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应用最为普遍。1滚动轴承的组成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组成。(结合模型演示)1—外图:2—内圈:3一滚动体:4—保持架2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几种常见类型:调心球轴承(类型代号:1)
第二十三次课 滚动轴承(一) 教学内容 1.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 2.滚动轴承的代号; 3.滚动轴承的选用; 4.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教学要求 1.了解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 2.掌握滚动轴承的代号的含义 3.掌握滚动轴承的选择 4.掌握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及代号。 难点: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动画演示),结合模型,帮助学生对轴承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组织: 复习旧课: 键的类型和特点,键的尺寸的确定,键的失效形式和强度校核。 引入新课: 前面讲过了轴的设计,一根轴如果要如果要旋转,并且固定可靠,显然是不能直接放在机架上的, 这就需要一个零件进行支承,也就是轴承。 轴承的功用和类型: 轴承的功用:支承轴及轴上的旋转零件,使其回转并保证一定的旋转精度,减少相对摩擦和磨损。 轴承的分类:按摩擦的性质分,轴承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应用最为普遍。 1 滚动轴承的组成 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组成。(结合模型演示) 2 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几种常见类型: 调心球轴承(类型代号:1)

调心-球轴承(类型代号:1标准号:GB/T281)因为外圈滚道表面是以轴承中点为中心的球面,故能自动调心,允许内圈(轴)对外圈(外壳)轴线偏斜量<2。。一般不宜承受纯轴向~3载荷保持架与滚动体组件调心滚子轴承(类型代号:2)VI调心滚子轴承(类型代号:2标准号:GB/T288)但具有较大的径向承载能力,允许内圈对性能、器特点与调心球轴承相同,外圈轴线编斜量150~2.5°调心性演示带紧定衬套的调心滚子轴承(动画演示调心性能)圆锥滚子轴承(类型代号:3)圆锥滚子轴承(类型代号:3标准号:GB/T297)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其中,a=10~18。的30000型以径向载荷为主,α=27°~30°的30000B型大锥角轴承以承受轴向载荷为主。外圈可以分离,安装时可调整轴承的游隙。一般应成对使用。保持架与滚动体组件推力球轴承(类型代号:5)
调心滚子轴承(类型代号:2) (动画演示调心性能) 圆锥滚子轴承(类型代号:3) 推力球轴承(类型代号:5)

E推力球轴承(类型代号:5标准号:BG/T301)为了防止钢球与滚道之间的滑动,工作时必须加有一定的轴向载荷。高速时离心力大,钢球与保持架磨损,发热严重,寿命降低,故极限转速很低。轴线必须与轴线重合,以保证钢球载荷的均匀分配。推力球轴承(类型代号:51000)外调心推力球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类型代号:53000)(类型代号:52000)调心作用演示深沟球轴承(类型代号:6)深沟球轴承(类型代号:6标准号:GB/T276)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同时承受小的轴向载荷。当量摩擦系数最小,极限转速较高,在高速时可用来承受轴向载荷。工作中允许内、外圈轴线的偏斜量≤8~16°。大量生产,价格最低。O8冲压保持架与钢球808有密封盖的结构实体保持架与钢球角接触球轴承(类型代号:7)角接触球轴承(类型代号:7标准号:GB/T292)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苟及轴向载荷,也可以单独承受轴向载荷。能在较高转速下正常工作。由于一个轴承只能承受单向的轴向力,因此,一般应成对使用。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与接触角α有关。接触角大的,承受轴向载荷能力也高。常用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有:α=15°(70000C)、α=25(70000AC)和α=40(70000B)等。不可分离分离型圆柱滚子轴承(类型代号:N)
深沟球轴承(类型代号:6) 角接触球轴承(类型代号:7) 圆柱滚子轴承(类型代号:N)

圆程滚子轴承(类型代号:N标准号:GB/T283)外圈(或内圈)可以分离,故不能承受轴向载荷,滚子由内圈(或外圈)的挡边轴向定位。工作时允许内、外圈有少量的轴向错动。有较大的径向承载能力,但内外圈轴线的允许偏斜量很小(2~4)。此类轴承可以不带外圈或内圈。内圈无挡边外圈无挡边类型代号:NU类型代号:N内圈有单挡边内圈有平挡环类型代号:NUP类型代号:NJ圆柱滚子轴承的游动特性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动画演示游动性能)公称接触角α:滚动体与外圈内滚道接触点的法线方向与轴承径向平面所夹的角。滚动轴承按能承受的负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a不同,可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向心轴承又可以分为径向接触轴承(α=0)和角接触向心轴承(0<α<45)推力轴承又可以分为轴向接触轴承(α=90)和角接触推力轴承(45<α<90)径向接触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不能承受轴向载荷;角接触向心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也能承受一定的轴回载荷轴向接触轴承:只能承受轴向载荷,不能承受径向载荷:角接触推力轴承:既能承受轴向载荷,也能承受一定的径向载荷3滚动轴承的代号滚动轴承是标准件,GB272/T-93规定了轴承代号的表示方法。轴承代号由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三部分构成。1)基本代号由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代号组成。类型代号由一位(或两位)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其相应的轴承类型参阅设计手册。尺寸系列代号由两位数字组成。前一个数字表示向心轴承的宽度或推力轴承的高度;后一个数字表示轴承的外径。直径系列代号为7表示超特轻;8、9表示超轻;0、1表示特轻;2表示轻;3表示中;4表示重;5表示特重;宽度系列代号为0表示窄型;1表示正常;2表示宽;3、4、5、6表示特宽。内径代号由数字组成。当轴承的内径在20~480mm范围内(22、28、32mm除外),用内径的毫米数除以5的商数表示;内径为10,12,15,17mm的轴承内径代号分别为00,01,02,03;内径为22,2832mm和尺寸等于或大于500mm的轴承,其内径代号直接用公称内径毫米数表示,但在与尺寸系列代号之间用"/"分开;内径小于10mm的轴承内径代号表示方法可查阅GB272/T一93。2)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
(动画演示游动性能) 公称接触角α:滚动体与外圈内滚道接触点的法线方向与轴承径向平面所夹的角。 不同,可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向心轴承又可以分为径向接触轴承(α=0)和角接触向心轴承 (0<α<45)推力轴承又可以分为轴向接触轴承(α=90)和角接触推力轴承(45<α<90) 径向接触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不能承受轴向载荷; 角接触向心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也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 轴向接触轴承:只能承受轴向载荷,不能承受径向载荷; 角接触推力轴承:既能承受轴向载荷,也能承受一定的径向载荷 3 滚动轴承的代号 滚动轴承是标准件,GB272/T-93规定了轴承代号的表示方法。轴承代号由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和 后置代号三部分构成。 1) 基本代号 由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代号组成。 类型代号由一位(或两位)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其相应的轴承类型参阅设计手册。 尺寸系列代号由两位数字组成。前一个数字表示向心轴承的宽度或推力轴承的高度;后一个数字表 示轴承的外径。直径系列代号为7表示超特轻;8、9表示超轻;0、1表示特轻;2表示轻;3表示中; 4表示重;5表示特重;宽度系列代号为0表示窄型;1表示正常;2表示宽;3、4、5、6表示特宽。 内径代号由数字组成。当轴承的内径在20~480㎜范围内(22、28、32㎜除外),用内径的毫米数除以 5的商数表示;内径为10,12,15,17㎜的轴承内径代号分别为00,01,02,03;内径为22,28, 32㎜和尺寸等于或大于500㎜的轴承,其内径代号直接用公称内径毫米数表示,但在与尺寸系列代号 之间用"/"分开;内径小于10㎜的轴承内径代号表示方法可查阅GB272/T—93。 2)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 滚动轴承按能承受的负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

前置、后置代号是轴承在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有改变时,在其基本代号左右添加的补充代号。表示轴承的分部件,用字母表示。比如:L一一可分离轴承的可分离内圈或外圈如LN207K一轴承的滚动体与保持架组件K81107后置代号反映轴承的结构、公差、游隙及材料的特殊要求等,共8组代号。内部结构代号一一反映同一类轴承的不同内部结构例:6308:6一深沟球轴承,3一直径系列代号,08一内径d=40mm,公差等级为0级;滚动轴承类型选择:在选择轴承类型时,根据轴承的结构及性能特点,选择合理的类型。(1)载荷条件轴承承受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是选择轴承类型的主要依据。承受较大载荷时,应选用线接触的滚子轴承。有冲击载荷时宜选用滚子轴承(2)转速条件球轴承比滚子轴承有较高的极限转速,高速或要求旋转精度高时,应优先选用球轴承。高速轻载时,宜选用超轻,特轻或轻系列轴承;低速、重载时,可采用重和特重系列轴承。(3)调心性能轴承内外圈轴线间的偏斜角应控制在极限值之内,否则会增加轴承的附加载荷而使其寿命降低。当偏斜角较大时,可选用调心轴承。(4)安装、调整性能为便于安装、拆卸和调整轴承间隙,常选用外圈可分离的轴承。(5)经济性一般球轴承比滚子轴承便宜,同型号轴承,精度越高,价格越贵。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1、点蚀2、塑性变形3、磨损设计准则:一般轴承1)进行疲劳寿命计算(针对点蚀);2)静强度校核(针对低速、不回转或者摆动轴承)。小结:1、滚动轴承的组成、类型及特点2、滚动轴承的代号;3、滚动轴承类型的选用4、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作业:
前置、后置代号是轴承在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有改变时,在其基本代号左右添加的 补充代号。 表示轴承的分部件,用字母表示。 比如:L——可分离轴承的可分离内圈或外圈如LN207 K——轴承的滚动体与保持架组件K81107 后置代号反映轴承的结构、公差、游隙及材料的特殊要求等,共8组代号。 内部结构代号——反映同一类轴承的不同内部结构 例:6308: 6─深沟球轴承,3─直径系列代号,08 ─内径d=40mm, 公差等级为0级; 滚动轴承类型选择: 在选择轴承类型时,根据轴承的结构及性能特点,选择合理的类型。 (1)载荷条件 轴承承受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是选择轴承类型的主要依据。 承受较大载荷时,应选用线接触的滚子轴承。 有冲击载荷时宜选用滚子轴承。 (2)转速条件 球轴承比滚子轴承有较高的极限转速,高速或要求旋转精度高时,应优先选用球轴承。高速轻载 时,宜选用超轻,特轻或轻系列轴承;低速、重载时,可采用重和特重系列轴承。 (3) 调心性能 轴承内外圈轴线间的偏斜角应控制在极限值之内,否则会增加轴承的附加载荷而使其寿命降低。当 偏斜角较大时,可选用调心轴承。 (4) 安装、调整性能 为便于安装、拆卸和调整轴承间隙,常选用外圈可分离的轴承。 (5) 经济性 一般球轴承比滚子轴承便宜,同型号轴承,精度越高,价格越贵。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1、点蚀 2、塑性变形 3、磨损 设计准则: 一般轴承1)进行疲劳寿命计算(针对点蚀); 2)静强度校核(针对低速、不回转或者摆动轴承)。 小结: 1、滚动轴承的组成、类型及特点; 2、滚动轴承的代号; 3、滚动轴承类型的选用; 4、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作业:

1试说明下列各轴承的内径有多大?哪个轴承的公差等级最高?哪个允许的极限转速最高?哪个承受径向载荷能力最大?哪个不能承受径向载荷?6208/P2、30208、5308/P6、N22082、滚动轴承失效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计算准则是什么?j米排
1试说明下列各轴承的内径有多大?哪个轴承的公差等级最高?哪个允许的极限转速最高?哪个承受 径向载荷能力最大?哪个不能承受径向载荷? 6208/P2、30208、5308/P6、N2208 2、滚动轴承失效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计算准则是什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2次课 轴毂联接设计.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1次课 轴.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0次课 螺纹联接(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9次课 螺纹联接(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8次课 轮系(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7次课 轮系(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6次课 蜗杆传动(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5次课 蜗杆传动(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4次课 齿轮(五).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3次课 齿轮(四).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2次课 齿轮(三).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1次课 齿轮(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0次课 齿轮(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9次课 带传动(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8次课 带传动(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7次课 凸轮机构(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6次课 凸轮机构(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5次课 平面连杆机构(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4次课 平面连杆机构(一).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03次课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4次课 滚动轴承(二).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5次课 联轴器和离合器.pdf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零章 绪论 0.2构件与零件.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零章 绪论 0.1机器的组成..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1.4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1.5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1.6自由度计算例题.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1.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1.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1.1机构的组成.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面机构机构 2.4曲柄存在的条件.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面机构机构 2.5急回特性.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面机构机构 2.8死点.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面机构机构 2.6压力角与传动角.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面机构机构 2.3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变.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面机构机构 2.2铰链四杆机构.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面机构机构 2.7四杆机构的应用.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凸轮机构 3.4注意问题.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凸轮机构 3.3凸轮设计.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凸轮机构 3.2运动规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