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扭转 7.4 等直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

等直圆杆横截面应力分析: 观察变形 提出假设 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 变形的分布规律 应力的分布规律 静力关系 建立公式
等直圆杆横截面应力分析:

一、等直圆杆扭转实验观察: 17 1.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 半径仍保持直线; dx 2.轴向无伸缩,两截面间距 (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离不变;(无正应力) 3.纵向线变形后仍为平行
1. 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 半径仍保持直线; 2. 轴向无伸缩,两截面间距 离不变; 3. 纵向线变形后仍为平行。 一、等直圆杆扭转实验观察: (无正应力) (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2.变形几何关系: G,G' p.do Yp≈tanye= dx dx do dx 距圆心为p任一点处的y。与到圆心的距离p成正比。 do 扭转角沿长度方向变化率。 dx 对于半径为R的圆轴表面 Y= do dx
2. 变形几何关系: 1 d tan d d G G x x ρ ρ ρ ϕ γ γ ′ ⋅ ≈ == 距圆心为 ρ 任一点处的 γρ 与到圆心的距离 ρ 成正比。 d dx ϕ —— 扭转角沿长度方向变化率。 对于半径为 R 的圆轴表面

3.物理关系: 剪切胡克定律:t=G·Y pg=pG器 代入上式得:t,=G·y,=G tp=PG d dx 横截面上任意点的剪应力T。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P成正比 T max max max 剪应☑图
3. 物理关系: 剪切胡克定律: 代入上式得: τ = G ⋅γ x G x G G d d d d ϕ ρ ϕ τ ρ = ⋅γ ρ = ⋅ ρ = ⋅ 横截面上任意点的剪应力 τ ρ 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ρ 成正比 τ max T

4.静力学关系: m 取微面积:dA=pdodp 微内力:t,dA 内力系对圆心的力矩 对圆心的力矩:p·t,dA 等于扭矩: 内力系对圆心的力矩:∫,ptdA T=∫pt,dA
4. 静力学关系: 取微面积: dA d d = ρθ ρ 微内力: τ ρdA 对圆心的力矩:ρ τ⋅ ρdA 内力系对圆心的力矩: A ρ τ⋅ ρdA ∫ 内力系对圆心的力矩 等于扭矩: A T dA = ⋅ ∫ ρ τ ρ dθ ρ dρ dA

m T-L.=-Gp4→令13=pd4 ,-Gp服,股 横截面对圆心的 极惯性矩 联过物理联系式,P 得 Tp I
d 2 d d A A d T AG A x ρ ϕ = = ρτ ρ ∫ ∫ 2 d p A I A = ρ 令 ∫ x T GI p d dϕ = 联立物理关系式 得: 横截面对圆心的 极惯性矩 d d G x ρ ϕ τ ρ =

T.P 横截面上距圆心为p处任一点切应力计算公式: 4.公式讨论: ①仅适用于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在小变形时的等圆截面直杆。 ②式中:T一横截面上的扭矩,由截面法通过外力偶矩求得。 p一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I。一极惯性矩,纯几何量,无物理意义
——横截面上距圆心为 ρ 处任一点切应力计算公式。 4. 公式讨论: ① 仅适用于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在小变形时的等圆截面直杆。 ② 式中:T—横截面上的扭矩,由截面法通过外力偶矩求得。 ρ —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I p—极惯性矩,纯几何量,无物理意义

1。=∫p'd4 单位:mm4或m4。 ③尽管由实心圆截面杆推出,但同样适用于空心圆截面杆,只是I。值不同。 ☆对于实心圆截面: L。=∫p2d4 dp =9p2.2pd0 32
单位:mm4或m4 。 2 d p A I A = ρ ∫ ③ 尽管由实心圆截面杆推出,但同样适用于空心圆截面杆,只是 I p 值不同。 2 2 2 0 4 d 2d 32 p A D I A D ρ ρ πρ ρ π = = ⋅⋅ = ∫ ∫ 对于实心圆截面: D ρ dρ O

女对于空心圆截面: I,=S P'dA o-dp 32D-a) πD4 32 1-) a=8
对于空心圆截面: 22 2 2 4 4 4 4 d 2d () 32 (1 ) 32 p ADd I A D d Dρ ρ πρ ρ π π α = = ⋅⋅ = − = − ∫∫ ( ) Dd α =d D Oρ d ρ

④ 确定最大剪应力: 由 T·p 知:当p=R,tp→Tmax T.R T Tmax 话成-为》 T W,一抗扭截面系数(抗扭截面模量), W F 纯几何量,单位:mm或m3。 0= 拉压 ☆ 对于实心圆截面: W,=I/R=πD16 对于空心圆截面: W,=1n/R=πD31-a)/16
④ 确定最大剪应力: 由 知:当 max R, ρ ττ = →ρ max ( ) p t pp t TR T T I W I IRW R τ ⋅ ∴ == = = 令 Wt — 抗扭截面系数(抗扭截面模量), 纯几何量,单位:mm3或m3 。 对于实心圆截面: 3 16 W IR D t p = = π 对于空心圆截面: 3 4 (1 ) 16 W IR D t p = = − π α F A σ = 拉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扭转 7.3 薄壁圆筒的扭转.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扭转 7.2 扭矩的计算及扭矩图.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扭转 7.1 扭转的概述.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6.9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6.8 应力集中的概念.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6.6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6.5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6.4 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胡克定律.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6.3 轴向拉压轴截面上的应力.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6.2 轴向拉伸与压缩杆的内力.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6.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4.5 物体系统的平衡.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4.4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4.3 简化结果分析.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4.1 力的平移定理.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力偶理论 3.3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力偶理论 3.2 力偶及其性质.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力偶理论 3.1 力对点之矩、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汇交力系 2.3 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扭转 7.5 切应力强度条件.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扭转 7.6 扭转变形计算、刚度条件.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弯曲内力 8.1 弯曲变形概述.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弯曲内力 8.2 剪力和弯矩.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弯曲内力 8.3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弯曲内力 8.4 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弯曲应力 9.1 纯弯曲.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弯曲应力 9.2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弯曲应力 9.3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一些措施.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0章 弯曲变形 10.1 梁的变形和位移.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0章 弯曲变形 10.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0章 弯曲变形 10.3 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刚度的一些措施.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1.1 应力状态的概念.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1.2 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分析的解析法.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1.3 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分析的图解法.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1.4 广义胡克定律和强度理论.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3章 压杆稳定 13.1 压杆稳定的概念.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3章 压杆稳定 13.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3章 压杆稳定 13.5 压杆稳定校核.pdf
-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3章 压杆稳定 13.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