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A1型题:[D] 1.胎儿血液循环中血氧饱和度最高的部位是A.左心房B.左心室C.脐动脉D.脐静脉E.右心房2.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达到多少浓度时患儿出现紫结症状?[C]A.3克/分升B.4克/分升C.5克/分升D.6克/分升E.7克/分升3.下列哪个听诊区对判断肺动脉压力最有价值?[B]A.主动脉瓣区B.肺动脉瓣区C.二尖瓣区D.三尖瓣区E.以上都不对[E] *4.下列哪项不是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的共同特征?A.生长发育落后B.容易并发肺部感染C.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D.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E.跨踞现象题解: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主要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这些先心病具有相似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如体循环血流量不足、肺循环充血和肺动脉压增高等,因此容易发生生长发育落后、肺部感染、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分别在胸骨左缘3~4肋间、2~3肋间和2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而跨踞动作发生于肺动脉口梗阻、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A]*5.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生在哪个胚胎发育时期?A.2~8周B.2~3个月C.3~6个月D.6~9个月E.9个月以后题解:原始心脏在胚胎发育第2周开始形成,约于第4周起有循环作用,到第8周心房
心血管系统 A1 型题: 1. 胎儿血液循环中血氧饱和度最高的部位是 [D] A.左心房 B.左心室 C.脐动脉 D.脐静脉 E.右心房 2.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达到多少浓度时患儿出现紫绀症状? [C] A.3 克/分升 B.4 克/分升 C.5 克/分升 D.6 克/分升 E.7 克/分升 3.下列哪个听诊区对判断肺动脉压力最有价值? [B] A.主动脉瓣区 B.肺动脉瓣区 C.二尖瓣区 D.三尖瓣区 E.以上都不对 *4.下列哪项不是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的共同特征? [E] A.生长发育落后 B.容易并发肺部感染 C.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 D.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 E.蹲踞现象 题解: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主要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这些先 心病具有相似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如体循环血流量不足、肺循环充血和肺动脉压增高等,因 此容易发生生长发育落后、肺部感染、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 和动脉导管未闭分别在胸骨左缘 3~4 肋间、2~3 肋间和 2 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而蹲踞 动作发生于肺动脉口梗阻、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 *5.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生在哪个胚胎发育时期? [A] A.2~8周 B.2~3 个月 C.3~6个月 D.6~9 个月 E.9 个月以后 题解:原始心脏在胚胎发育第 2 周开始形成,约于第 4 周起有循环作用,到第 8 周心房

和心室分隔基本完成,即形成四腔心脏。如果在这一时期心脏发育障碍,即可造成先心病。[B]6.小儿收缩期血压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年龄×2)十60mmHgB.(年龄×2)十80mmHgC.(年龄x3)十80mmHgD.(年龄×3)+60mmHgE.(年龄×2)十100mmHg[E]7.符合法洛四联症病理改变的是A动脉导管未闭B房间隔缺损C左心室肥大D肺动脉扩张E主动脉骑跨*8.法洛四联症一般不会发生[C]A脑缺氧发作B感染性心内膜炎C 肺炎D脑栓塞E脑脓肿题解:法洛四联症的病理改变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为肺缺血和右向左分流造成的低氧血症,一般不发生肺炎:在哭闹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可发生漏斗部控挛,导致脑缺氧发作: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口狭窄造成的心内高速瑞流可损伤心内膜、基至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长期低氧血症可引起继发红细胞增多症、血液粘滞度增高,可引起脑栓塞、脑脓肿。[E]9.根据血液动力学改变,下列哪项属于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A肺动脉瓣狭窄B房间隔缺损C室间隔缺损D动脉导管未闭E法洛四联症10.法洛四联症发生昏的主要原因是[D]A大型室间隔缺损B高位室间隔缺损C主动脉骑跨程度超过50%D右心室漏斗部狭窄控挛E右心室严重肥厚[B] *11.下列哪项不是法洛四联症的主要临床表现?A.青紫
和心室分隔基本完成,即形成四腔心脏。如果在这一时期心脏发育障碍,即可造成先心病。 6.小儿收缩期血压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B] A.(年龄2)+60 mmHg B.(年龄2)+80 mmHg C.(年龄3)+80 mmHg D.(年龄3)+60 mmHg E.(年龄2)+100 mmHg 7.符合法洛四联症病理改变的是 [E] A 动脉导管未闭 B 房间隔缺损 C 左心室肥大 D 肺动脉扩张 E 主动脉骑跨 *8.法洛四联症一般不会发生 [C] A 脑缺氧发作 B 感染性心内膜炎 C 肺炎 D 脑栓塞 E 脑脓肿 题解:法洛四联症的病理改变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 厚,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为肺缺血和右向左分流造成的低氧血症,一般不发生肺炎;在哭闹 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可发生漏斗部痉挛,导致脑缺氧发作;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口狭窄造成 的心内高速湍流可损伤心内膜、甚至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长期低氧血症可引起继发红细胞 增多症、血液粘滞度增高,可引起脑栓塞、脑脓肿。 9.根据血液动力学改变,下列哪项属于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 [E] A 肺动脉瓣狭窄 B 房间隔缺损 C 室间隔缺损 D 动脉导管未闭 E 法洛四联症 10.法洛四联症发生昏厥的主要原因是 [D] A 大型室间隔缺损 B 高位室间隔缺损 C 主动脉骑跨程度超过 50% D 右心室漏斗部狭窄痉挛 E 右心室严重肥厚 *11.下列哪项不是法洛四联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B] A. 青紫

B.顽固性心力衰竭C.状指D.脑缺氧发作E.踞动作题解:法洛四联症肺动脉口狭窄导致右室后负荷加重,但与单纯性肺动脉狭窄不同,由于法洛四联症存在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骑跨,右室的血流可通过这些通道进入左室和主动脉,即右室不会进行性扩大,因此一般不会发生顽固性心力衰竭。12.下列哪项不是婴儿期中、大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D]A.喂养困难、体重不增B.反复呼吸道感染C.气急、多汗D.出生后不久出现青紫E.胸骨左缘下方响亮粗糙全收缩期杂音[C] 13.室间隔缺损的典型杂音是A.胸骨左缘2~3肋间IⅢI级以上连续性杂音B.胸骨左缘2~3肋间IⅢI级以上舒张期杂音C.胸骨左缘3~4肋间III级以上收缩期杂音D.胸骨左缘3~4肋间I级以上舒张期杂音E.以上都不是*14.室间隔缺损首先导致哪个心腔扩大[B]A.左心房增大B.左心室增大C.右心房增大D.右心室增大E.都有可能题解:室间隔缺损时血液动力学改变为收缩期左室一部分血流通过缺损分流到右室,并很快进入肺循环,故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因此当心脏舒张时,较多的血流从肺循环经左房回流入左室,导致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左室扩大;虽然从肺循环进入左房的血流也增多,但在左房停留的时间短暂,因此所受影响不如左室明显:右室舒张期容量负荷不增加,右室收缩期负荷可增加,但仅发生于肺动脉压力增高之后,故右室扩大发生于晚期;右房负荷状态一般不受影响。15.室间隔缺损患儿出现声音哑,最可能的原因为[E]A.左心房增大压迫喉返神经B.左心室增大压迫喉返神经C.右心室增大压迫喉返神经D.主动脉扩张压迫喉返神经E.肺动脉扩张压迫喉返神经[A]16.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常引起A.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B.顽固性心力衰竭 C.杵状指 D. 脑缺氧发作 E.蹲踞动作 题解:法洛四联症肺动脉口狭窄导致右室后负荷加重,但与单纯性肺动脉狭窄不同,由 于法洛四联症存在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骑跨,右室的血流可通过这些通道进入左室和主 动脉,即右室不会进行性扩大,因此一般不会发生顽固性心力衰竭。 12.下列哪项不是婴儿期中、大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 [D] A.喂养困难、体重不增 B.反复呼吸道感染 C.气急、多汗 D.出生后不久出现青紫 E.胸骨左缘下方响亮粗糙全收缩期杂音 13.室间隔缺损的典型杂音是 [C] A.胸骨左缘 2~3 肋间Ⅲ级以上连续性杂音 B.胸骨左缘 2~3 肋间Ⅲ级以上舒张期杂音 C.胸骨左缘 3~4 肋间Ⅲ级以上收缩期杂音 D.胸骨左缘 3~4 肋间Ⅲ级以上舒张期杂音 E.以上都不是 *14.室间隔缺损首先导致哪个心腔扩大 [B] A.左心房增大 B.左心室增大 C.右心房增大 D.右心室增大 E.都有可能 题解:室间隔缺损时血液动力学改变为收缩期左室一部分血流通过缺损分流 到右室,并很快进入肺循环,故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因此当心脏舒张时,较多的 血流从肺循环经左房回流入左室,导致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左室扩大;虽 然从肺循环进入左房的血流也增多,但在左房停留的时间短暂,因此所受影响不 如左室明显;右室舒张期容量负荷不增加,右室收缩期负荷可增加,但仅发生于 肺动脉压力增高之后,故右室扩大发生于晚期;右房负荷状态一般不受影响。 15.室间隔缺损患儿出现声音嘶哑,最可能的原因为 [E] A.左心房增大压迫喉返神经 B.左心室增大压迫喉返神经 C.右心室增大压迫喉返神经 D.主动脉扩张压迫喉返神经 E.肺动脉扩张压迫喉返神经 16.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常引起 [A] A.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B.右心房、右心室扩大C.右心房、左心室扩大D.左心房、右心室扩大E.全心扩大17.室间隔缺损出现青紫时,肺血管的改变为[C] A.肺小动脉痉挛B.肺小静脉痉挛C.肺小动脉中层和内膜层增厚D.肺小静脉中层和内膜层增厚E.体一肺侧支循环形成[D] *18.房间隔缺损典型的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A.单一B.减弱C.消失D.固定分裂E.亢进题解:第二心音由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所产生。正常情况下,肺动脉瓣关闭较主动脉瓣关闭落后,但间距一般小于0.03秒,听诊时分辨不出两个成份。偶而,在吸气期因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右室射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与主动脉瓣关闭间距可超过0.04秒,听诊时可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但呼气期这种分裂即消失。房间隔缺损时,不管是在吸气期,还是在呼气期,左向右分流汇同静脉回流使右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大,右室射血时间明显延长,故听诊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出现固定分裂。[B]19.下列哪项不符合房间隔缺损?A.胸骨左缘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B.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C.胸透示肺门“舞蹈征”D.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E.超声显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矛盾运动20.下列哪项不符合房间隔缺损[C]A.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听到II~IⅢI级收缩期杂音B.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固定分裂C.胸部X线示肺血管影纤细D.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E.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上、下腔静脉血氧含量21.房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常引起[B] A.左心房、左心室扩大B.右心房、右心室扩大
B.右心房、右心室扩大 C.右心房、左心室扩大 D.左心房、右心室扩大 E.全心扩大 17.室间隔缺损出现青紫时,肺血管的改变为 [C] A.肺小动脉痉挛 B.肺小静脉痉挛 C.肺小动脉中层和内膜层增厚 D.肺小静脉中层和内膜层增厚 E.体-肺侧支循环形成 *18.房间隔缺损典型的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 [D] A.单一 B.减弱 C.消失 D.固定分裂 E.亢进 题解:第二心音由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所产生。正常情况下,肺动脉瓣 关闭较主动脉瓣关闭落后,但间距一般小于 0.03 秒,听诊时分辨不出两个成份。 偶而,在吸气期因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右室射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与主动脉 瓣关闭间距可超过 0.04 秒,听诊时可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但呼气期这种 分裂即消失。房间隔缺损时,不管是在吸气期,还是在呼气期,左向右分流汇同 静脉回流使右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大,右室射血时间明显延长,故听诊时肺动脉 瓣区第二心音出现固定分裂。 19.下列哪项不符合房间隔缺损? [B] A.胸骨左缘 2~3 肋间有收缩期杂音 B.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 C.胸透示肺门“舞蹈征” D.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E.超声显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矛盾运动 20.下列哪项不符合房间隔缺损 [C] A.胸骨左缘第 2、3 肋间可听到Ⅱ~Ⅲ级收缩期杂音 B.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固定分裂 C.胸部 X 线示肺血管影纤细 D.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 E.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上、下腔静脉血氧含量 21.房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常引起 [B] A.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B.右心房、右心室扩大

C.右心房、左心室扩大D.左心房、右心室扩大E.全心扩大22.下列心电图改变哪项是正确的?[A] A.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常见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B.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图大多正常C.室间隔缺损早期常见右室增大D.动脉导管未闭早期多见电轴右偏E.法洛四联症常见左、右室心肌劳损*23.房间隔缺损杂音产生的原理是[C]A.血流通过房间隔缺损B.主动脉瓣相对狭窄C.肺动脉瓣相对狭窄D.三尖瓣相对狭窄E.二尖瓣相对狭窄题解:房间隔缺损正常情况下,肺动脉瓣关闭较主动脉瓣关闭落后,但间距一般小于0.03秒,听诊时分辨不出两个成份。偶而,在吸气期因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右室射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与主动脉瓣关闭间距可超过0.04秒,听诊时可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但呼气期这种分裂即消失。房间隔缺损时,不管是在吸气期,还是在呼气期,左向右分流汇同静脉回流使右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大,右室射血时间明显延长,故听诊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出现固定分裂。[B] 24.约80%的婴儿,动脉导管解剖上关闭的年龄是A.3天B.3个月C.6个月D.9个月E.12个月[E]25.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X线检查的主要区别点是:A.肺动脉膨隆B肺野充血C.肺门“舞蹈征”D.左心室扩大E.主动脉结影不缩小[E]26.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要点是:A.有反复呼吸道感染B.生长发育落后C.左心室增大D.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E.以上均不是
C.右心房、左心室扩大 D.左心房、右心室扩大 E.全心扩大 22.下列心电图改变哪项是正确的? [A] A.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常见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B.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图大多正常 C.室间隔缺损早期常见右室增大 D.动脉导管未闭早期多见电轴右偏 E.法洛四联症常见左、右室心肌劳损 *23.房间隔缺损杂音产生的原理是 [C] A.血流通过房间隔缺损 B.主动脉瓣相对狭窄 C.肺动脉瓣相对狭窄 D.三尖瓣相对狭窄 E.二尖瓣相对狭窄 题解:房间隔缺损正常情况下,肺动脉瓣关闭较主动脉瓣关闭落后,但间距一 般小于 0.03 秒,听诊时分辨不出两个成份。偶而,在吸气期因静脉回心血流量 增加,右室射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与主动脉瓣关闭间距可超过 0.04 秒,听诊 时可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但呼气期这种分裂即消失。房间隔缺损时,不 管是在吸气期,还是在呼气期,左向右分流汇同静脉回流使右室舒张期容量负荷 增大,右室射血时间明显延长,故听诊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出现固定分裂。 24.约 80%的婴儿,动脉导管解剖上关闭的年龄是 [B] A. 3 天 B. 3 个月 C. 6 个月 D. 9 个月 E. 12 个月 25.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 X 线检查的主要区别点是: [E] A. 肺动脉膨隆 B. 肺野充血 C. 肺门“舞蹈征” D. 左心室扩大 E. 主动脉结影不缩小 26.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要点是: [E] A. 有反复呼吸道感染 B. 生长发育落后 C. 左心室增大 D.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E. 以上均不是

[B]*27.动脉导管未闭在新生儿期常常仅听到收缩期杂音是由于A.主、肺动脉压力差在收缩期不显著B.主、肺动脉压力差在舒张期不显著C.主、肺动脉间压无力差D.肺动脉与肺静脉之间压力差不显著E.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题解:新生儿时期,肺动脉压力较高,主、肺动脉压力差在舒张期不显著,因此动脉导管未闭在娶儿期往往听不到舒张期杂音。[C]28.动脉导管未闭的特征性体征是:A.左心室大B.脉压增宽C.胸骨左缘第I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D.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E.股动脉枪击声*29.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量较大时,在心尖区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是因为[D]A.肺动脉瓣关闭不全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相对性三尖瓣狭窄D.相对二尖瓣狭窄E.相对肺动脉瓣狭窄由于左向右分流较大,回流到左房的血量增多,造成心室舒张期二尖辨相对狭窄而产生舒张期隆隆样杂音。[E]30.动脉导管未闭血液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A.年龄大小B.左心室压力负荷大小C.右心室容量负荷大小D.导管的类型E.导管的粗细和主、肺动脉压力差[E]31.下列哪项不符合肺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A:右心室排血受阻,收缩期负荷加重,导致右心室肥厚B,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出现压力阶差C.右心室负荷加重,可出现右心衰露D.若合并有卵圆孔未闭或房缺,可出现紫E:右室负荷加重,导致右室腔进行性扩大[A]32.肺动脉瓣狭窄典型的杂音是
*27.动脉导管未闭在新生儿期常常仅听到收缩期杂音是由于 [B] A. 主、肺动脉压力差在收缩期不显著 B. 主、肺动脉压力差在舒张期不显著 C. 主、肺动脉间压无力差 D. 肺动脉与肺静脉之间压力差不显著 E. 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题解:新生儿时期,肺动脉压力较高,主、肺动脉压力差在舒张期不显著,因此动脉导管未 闭在婴儿期往往听不到舒张期杂音。 28.动脉导管未闭的特征性体征是: [C] A. 左心室大 B. 脉压增宽 C. 胸骨左缘第 II 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D.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E. 股动脉枪击声 *29.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量较大时,在心尖区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是因为[D] A.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B.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 相对性三尖瓣狭窄 D. 相对二尖瓣狭窄 E. 相对肺动脉瓣狭窄 由于左向右分流较大,回流到左房的血量增多,造成心室舒张期二尖瓣相对狭窄而产生舒张 期隆隆样杂音。 30.动脉导管未闭血液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 [E] A. 年龄大小 B. 左心室压力负荷大小 C. 右心室容量负荷大小 D. 导管的类型 E. 导管的粗细和主、肺动脉压力差 31.下列哪项不符合肺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 [E] A.右心室排血受阻,收缩期负荷加重,导致右心室肥厚 B.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出现压力阶差 C.右心室负荷加重,可出现右心衰竭 D.若合并有卵圆孔未闭或房缺,可出现紫绀 E.右室负荷加重,导致右室腔进行性扩大 32.肺动脉瓣狭窄典型的杂音是 [A]

A.胸骨左缘第2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B.胸骨左缘第4肋间收缩期杂音C.胸骨左缘第2肋间舒张期杂音D.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杂音E.胸骨右缘第2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E]33.哪项不是肺动脉瓣狭窄的X线表现A.肺纹理减少B.肺动脉总干凸出C.右室增大D.右房增大E.左房增大[B]34.下列哪项是肺动脉瓣狭窄的并发症?A.缺氧发作B.细菌性心内膜炎C.肺炎D.脑脓肿E脑血管血栓*35.X胸片上示肺纹理减少,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明显突出,透视下肺动脉搏动明显的是:[A]A.肺动脉瓣狭窄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房间隔缺损题解:肺动脉瓣狭窄时,由于狭窄后的主肺动脉扩张,造成X线胸片上肺动脉段凸出,因此在判断肺血时易误认为肺充血,应该结合外周肺血管影的多少、粗细判断,如外周肺纹理减少,考虑是肺缺血。[B]36.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A.1月内B.1岁内C. 1~2岁D.2~3岁E.3~6岁[A]37.引起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A.先心病B.心肌炎C.肺炎
A.胸骨左缘第 2 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B.胸骨左缘第 4 肋间收缩期杂音 C.胸骨左缘第 2 肋间舒张期杂音 D.胸骨左缘第 2 肋间连续性杂音 E.胸骨右缘第 2 肋间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33.哪项不是肺动脉瓣狭窄的 X 线表现 [E] A.肺纹理减少 B.肺动脉总干凸出 C.右室增大 D.右房增大 E.左房增大 34.下列哪项是肺动脉瓣狭窄的并发症? [B] A.缺氧发作 B.细菌性心内膜炎 C.肺炎 D.脑脓肿 E.脑血管血栓 *35.X 胸片上示肺纹理减少,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明显突出,透视下肺动脉搏动明显的 是: [A] A.肺动脉瓣狭窄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房间隔缺损 题解:肺动脉瓣狭窄时,由于狭窄后的主肺动脉扩张,造成 X 线胸片上肺动脉段凸出,因此 在判断肺血时易误认为肺充血,应该结合外周肺血管影的多少、粗细判断,如外周肺纹理减 少,考虑是肺缺血。 36.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 [B] A.1 月内 B.1 岁内 C.1~2 岁 D.2~3 岁 E. 3~6 岁 37.引起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 [A] A.先心病 B.心肌炎 C.肺炎

D.风湿性心脏病E.心肌病[c]38.下列哪项不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A.严重缺铁B.重度营养不良C.缺钙D.缺维生素B1E.严重缺钾[A] *39.关于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儿童心力衰竭以左心衰最多见B.心功能可分为4级,其中I级无症状,活动不受限C.心功能II级:活动量较大时,出现症状,活动轻度受限D.心功能IⅢ级:稍活动即出现症状,活动明显受限E,心功能V级:安静时就有症状,丧失劳动能力题解:小儿心力衰竭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以全心衰最多见。[E]*40.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治疗一般不包括A.卧床休息,适当镇静,避免患儿烦躁、哭闹B.控制水、钠盐的摄入C.洋地黄类药物D.供氧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题解: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药物。仅在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时短期应用。风湿性全心炎时,需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抑制风湿活动、减轻心脏炎症,改善心功能,此时作为首选。[B]41.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洋地黄化后几小时可用维持量A.8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24小时E:以上都不是[B]42.小儿洋地黄中毒的最常见表现为A.室性早搏B.食欲不振、呕吐C.传导阻滞D.黄视E.嗜睡、头晕
D.风湿性心脏病 E.心肌病 38.下列哪项不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C] A.严重缺铁 B.重度营养不良 C.缺钙 D.缺维生素 B1 E.严重缺钾 *39.关于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 A.儿童心力衰竭以左心衰最多见 B.心功能可分为 4 级,其中Ⅰ级无症状,活动不受限 C.心功能Ⅱ级:活动量较大时,出现症状,活动轻度受限 D.心功能Ⅲ级:稍活动即出现症状,活动明显受限 E.心功能Ⅳ级:安静时就有症状,丧失劳动能力 题解:小儿心力衰竭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以全心衰最多见。 *40.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治疗一般不包括 [E] A.卧床休息,适当镇静,避免患儿烦躁、哭闹 B.控制水、钠盐的摄入 C.洋地黄类药物 D.供氧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题解: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药物。仅在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或心源性休克时短期应用。风湿性全心炎时,需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抑制风湿活动、减轻心 脏炎症,改善心功能,此时作为首选。 41.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洋地黄化后几小时可用维持量 [B] A.8 小时 B.12 小时 C.16 小时 D.24 小时 E.以上都不是 42.小儿洋地黄中毒的最常见表现为 [B] A.室性早搏 B.食欲不振、呕吐 C.传导阻滞 D.黄视 E.嗜睡、头晕

[c]*43.小儿血清地高辛的有效血浓度为A.0-1 ng/mlB. 2-4 ng/mlC.1-3 ng/mlD. 1-4 ng/mlE.0-3ng/ml题解:地高辛的作用随着血浓度增高而增高,副作用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血浓度1一3ng/ml时,有治疗作用,副作用较少;血浓度超过3ng/ml时,易发生中毒。血浓度达到4ng/ml或更高,几乎都发生中毒。因此长期使用地高辛治疗时,需监测血药浓度,1一3ng/m1为有效浓度,临床上常控制在1一2ng/ml,既有效、又安全。[c]*44.下列哪项不是洋地黄中毒的易发原因A.严重心力衰竭B.低钾血症C.低钙血症D.心肌炎E.肾功能不全题解: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心肌病变时,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加,按常规剂量治疗时易发生洋地黄中毒。肾脏功能不全时,洋地黄的排泄清除受到影响,按常规剂量治疗时,也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用洋地黄治疗心衰时需要考虑上述因素,选择合适的剂量。[C]45.急性肺水肿的患儿极度烦躁时,首选什么药物镇静A.安定,静脉推注B口服水合氯醛C.吗啡,皮下或肌肉注射D.鲁米那,静注E.非那更,肌注[B] 46.地高辛中毒时,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宜补钾A.室性早搏B.房室传导阻C.室上性心动过速D.黄视E.低钙血症47.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儿,如进食不足需要静脉补液,补液量为J[B]A.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50ml/kg,在24小时内均匀补给B.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75ml/kg,在24小时内均匀补给C.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100ml/kg,在24小时内均匀补给D.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75ml/kg,在12小时内补给E.以上都不对
*43.小儿血清地高辛的有效血浓度为 [C] A.0-1 ng/ml B.2-4 ng/ml C.1-3 ng/ml D.1-4 ng/ml E.0-3 ng/ml 题解:地高辛的作用随着血浓度增高而增高,副作用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血浓度 1-3 ng/ml 时,有治疗作用,副作用较少;血浓度超过 3ng/ml 时,易发生中毒。血浓度达到 4 ng/ml 或更高,几乎都发生中毒。因此长期使用地高辛治疗时,需监测血药浓度,1-3 ng/ml 为 有效浓度,临床上常控制在 1-2 ng/ml,既有效、又安全。 *44.下列哪项不是洋地黄中毒的易发原因 [C] A.严重心力衰竭 B.低钾血症 C.低钙血症 D.心肌炎 E.肾功能不全 题解: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心肌病变时,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加,按常规剂量治疗时, 易发生洋地黄中毒。肾脏功能不全时,洋地黄的排泄清除受到影响,按常规剂量治疗时,也 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用洋地黄治疗心衰时需要考虑上述因素,选择合适的剂量。 45.急性肺水肿的患儿极度烦躁时,首选什么药物镇静 [C] A.安定,静脉推注 B.口服水合氯醛 C.吗啡,皮下或肌肉注射 D.鲁米那,静注 E.非那更,肌注 46.地高辛中毒时,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宜补钾 [B] A.室性早搏 B.房室传导阻滞 C.室上性心动过速 D.黄视 E.低钙血症 47.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儿,如进食不足需要静脉补液,补液量为 [B] A.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 50ml/kg,在 24 小时内均匀补给 B.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 75 ml/kg,在 24 小时内均匀补给 C.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 100ml/kg,在 24 小时内均匀补给 D.每日入液总量宜控制在 75 ml/kg,在 12 小时内补给 E.以上都不对

[E]48.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为埃可病毒A.B.脊髓灰质炎病毒C.腺病毒D.柯萨奇病毒A组E.柯萨奇病毒B组[E] 49.目前认为对心肌炎有诊断价值的血清酶是A.乳酸脱氢酶(LDH)增高B.肌酸激酶(CK)增高C.谷草转氨酶(GOT)增高D.LDH,增高E.CK-MB增高[E]*50.能确诊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检查B.血清检查C.心电图检查D.心肌放射性核酸显象法E.以上都不是题解:目前能够确诊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为心内膜心肌活检和病毒学检测,以发现心肌组织中炎症的证据以及病毒感染的证据。[E]51.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数可以治愈B.可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或死亡C.可出现心功能不全D.是否转化为心肌病尚未定论E.新生儿急性心肌炎预后好[C]52.病毒性心肌炎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应用糖皮质激素?A.ST-T改变B.室性早搏C.III度房室传导阻滞D.高热E心包摩擦音[B] 53.健康学龄儿童早搏的发生率是A.<1%B.1%~2%C.3%~4%
48.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为 [E] A. 埃可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 C. 腺病毒 D. 柯萨奇病毒 A 组 E. 柯萨奇病毒 B 组 49.目前认为对心肌炎有诊断价值的血清酶是 [E] A. 乳酸脱氢酶(LDH)增高 B. 肌酸激酶(CK)增高 C. 谷草转氨酶 (GOT)增高 D. LDH1 增高 E. CK-MB 增高 *50.能确诊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检查是 [E] A. 超声心动图检查 B. 血清检查 C. 心电图检查 D. 心肌放射性核酸显象法 E. 以上都不是 题解:目前能够确诊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为心内膜心肌活检和病毒学检测,以发现心肌组织 中炎症的证据以及病毒感染的证据。 51.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 多数可以治愈 B. 可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或死亡 C. 可出现心功能不全 D. 是否转化为心肌病尚未定论 E. 新生儿急性心肌炎预后好 52.病毒性心肌炎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C] A. ST-T 改变 B. 室性早搏 C. 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 D. 高热 E. 心包摩擦音 53.健康学龄儿童早搏的发生率是 [B] A.<1% B.1%~2% C.3%~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消化系统疾病.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新生儿.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小儿急救.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遗传性疾病.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绪论、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原则.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症状与鉴别诊断.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血液系统.doc
- 《儿科学》课程授课教案(第八版,石河子大学:张惠荣).doc
- 《儿科学》课程授课教案(医本第七版,下).doc
- 《儿科学》课程授课教案(医本第七版,上).doc
- 《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pediatrics(临床医学,第七版).doc
- 《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paediatrics(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及国防生).doc
- 医学机能实验中心:《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组织器官(血液 blood).ppt
- 医学机能实验中心:《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消化与吸收.ppt
- 医学机能实验中心:《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能量代谢和体温.ppt
- 医学机能实验中心:《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血液循环.ppt
- 医学机能实验中心:《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呼吸(Respiration).ppt
- 医学机能实验中心:《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细胞的基本功能.ppt
- 医学机能实验中心:《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休克 Shock.ppt
- 医学机能实验中心:《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生理学绪论.ppt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免疫.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内分泌系统疾病.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神经系统疾病.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泌尿系统疾病.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呼吸系统.doc
- 《儿科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感染性疾病.doc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2/2).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1/2).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生长发育.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Sensory and Perceptual, Behavioral Development.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液体疗法 Fluid Therapy.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儿童营养与喂养 Nutrion During Children.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锌缺乏.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VitD缺乏性佝偻病 Vitamin D Deficiency Disorders.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单纯性肥胖症 Obesity.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碘缺乏.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青春期常见问题(青春期健康与疾病).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4/4).ppt
- 《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新生儿窒息(2/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