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medical genetics(理论课,中文)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0
文件大小:10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medical genetics(理论课,中文)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杨北联后大学《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课程编号:H09004英文名称:《MedicalGenetics》课程属性:必修课学时:24学时学分:2.0学分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适用专业:临床、预防、麻醉、护理、精神卫生等个医学相关专业一、课程简介1、知识掌握:医学遗传学是研究人类疾病与医学的关系,即研究人类遗传的发生原理、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重组DNA技术的引入,对人类疾病已有可能进行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为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和治疗开辟了光辉的前景。因此医学遗传学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培养高级医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未来在基础和临床实践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的知识与能力。2、能力培养: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技能:熟悉各种遗传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的特点,掌握遗传病的系谱分析方法及各种遗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方法。掌握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3,掌握按丹佛体制分析核型的方法。熟悉识别非显带染色体标本的方法。掌握基因组DNA提取、酶解、电泳技术。掌握PCR操作及检测技术(RFLP技术)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比较法教学、启发式教学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课时安排讲课讨论课实验课上机合计习题课其它

《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 课程编号:H09004 英文名称:《Medical Genetics》 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 时:24 学时 学 分:2.0 学分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 适用专业:临床、预防、麻醉、护理、精神卫生等个医学相关专业 一、课程简介 1、知识掌握:医学遗传学是研究人类疾病与医学的关系, 即研究人类遗传的发生 原理、传递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重组 DNA 技术的引入,对人类疾病已有可能进行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为预防遗传病的发 生和治疗开辟了光辉的前景。因此医学遗传学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医学 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培养高级医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未来在基础和临床实践工作中所面 临的问题的知识与能力。 2、能力培养: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技能:熟悉各种遗传病(单 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的特点,掌握遗传病的系谱分析方法及各种遗传病再发 风险的计算方法。掌握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3.掌握 按丹佛体制分析核型的方法。熟悉识别非显带染色体标本的方法。掌握基因组 DNA 提 取、酶解、电泳技术。掌握 PCR 操作及检测技术(RFLP 技术)。 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比较法教学、启发式教学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杨北联后大学240000024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掌握遗传病的特征;遗传病的种类: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和体细胞遗传病。1.2熟悉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遗传病严重影响人口素质。1.3了解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性质及其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医学遗传学的分科及其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我国现有遗传病现状的认识,帮助其身边的人加强优生优育的意识,控制和预防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提高生活质量。3.教学方法讲授法【重点】遗传病的特征、概念、种类。第二单元:遗传的细胞核分子基础(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掌握中期染色体的结构和丹佛体制: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性别决定的染色体机制;Lyon假说,性染色质。真核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外显子,内含子,侧翼序列(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1.2熟悉染色质的细微结构与染色体的包装:核小体、螺线管等;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雌雄配子发生过程的异同:减数分裂各期的特征。基因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基因表达的特征:mRNA的转录与加工:hnRNA、戴帽、加尾、剪接(GT-AG法则):熟悉基因突变的类型:碱基替换(转换与颠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与无义突变;缺失与插入(移码突变);动态突变。1.3了解染色质的分子组成:单一顺序(结构基因);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小卫星、与微卫星)、中度重复序列(SINE:Alu家族;LINE:KpnI家族),倒位重复;多基因家族、超基因家族、拟基因。了解DNA损伤的修复

24 0 0 0 0 0 24 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1 掌握遗传病的特征;遗传病的种类: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和体细胞 遗传病。 1.2 熟悉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遗传病严重影响人口素质。 1.3 了解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性质及其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医学遗传学的分科及其 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对我国现有遗传病现状的认识,帮助其身边的人加强优生优育的意识,控 制和预防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提高生活质量。 3.教学方法 讲授法 【重点】 遗传病的特征、概念、种类。 第二单元:遗传的细胞核分子基础(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1 掌握中期染色体的结构和丹佛体制: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性别决定的染色体 机制;Lyon 假说,性染色质。真核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外显子,内含子,侧翼序列(启 动子、增强子、终止子)。 1.2 熟悉染色质的细微结构与染色体的包装:核小体、螺线管等;常染色质与异染 色质;雌雄配子发生过程的异同;减数分裂各期的特征。基因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基因表达的特征:mRNA 的转录与加工:hnRNA、戴帽、加尾、剪接 (GT-AG 法则);熟悉基因突变的类型:碱基替换(转换与颠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与 无义突变;缺失与插入(移码突变);动态突变。 1.3 了解染色质的分子组成:单一顺序(结构基因);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卫星 DNA、小卫星、与微卫星)、中度重复序列(SINE:Alu 家族;LINE:KpnⅠ家族),倒 位重复;多基因家族、超基因家族、拟基因。了解 DNA 损伤的修复

西北联启后大学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中的能力,针对实际问题,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启发式【重点】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X染色质失活假说:剂量补偿效应: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难点】X染色质失活假说。第三单元:单基因病(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掌握AD、AR、XD、XR系谱的特征;肯定携带者与可能携带者的识别方法;单基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1.2熟悉可变表现度、不完全外显率在单基因病识别上的作用;近亲婚配的危害;遗传异质性的临床意义;单基因病再发风险的Bayes计算法。1.3了解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根据医学的内容,能对自己身边存在的单基因病或有关的单基因遗传现象进行相关的系谱分析,给与咨询者遗传方面的指导能力。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启发式【重点】AD、AR、XD、XR系谱的特征;单基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影响单基因病发病的因素。【难点】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中的能力,针对实际问题,能独立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法、启发式 【重点】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X 染色质失活假说;剂量补偿效应;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 【难点】 X 染色质失活假说。 第三单元:单基因病(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1 掌握 AD、AR、XD、XR 系谱的特征;肯定携带者与可能携带者的识别方法; 单基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 1.2 熟悉可变表现度、不完全外显率在单基因病识别上的作用;近亲婚配的危害; 遗传异质性的临床意义;单基因病再发风险的 Bayes 计算法。 1.3 了解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根据医学的内容,能对自己身边存在的单基因病或有关的单基因遗传现象 进行相关的系谱分析,给与咨询者遗传方面的指导能力。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启发式 【重点】 AD、AR、XD、XR 系谱的特征;单基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影响单基因病发病的 因素。 【难点】

西北联启后大学单基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影响单基因病发病的因素。第四单元:线粒体遗传病(建议学时数:1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熟悉线粒体DNA的结构特征;线粒体基因的功能和遗传特征。1.2了解线粒体突变与疾病:Leber病的发病机理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线粒体遗传病的认识,并熟知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有哪些。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重点】线粒体DNA的结构与遗传特性第五单元:多基因遗传病(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掌握多基因病的特点;多基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方法:Edward公式,家庭中患者数目、病情轻重程度与Carter效应。1.2熟悉阅值学说;遗传率的计算方法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熟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多基因病及其预防方法,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给予相应患者一遗传方面的指导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举例法、启发式【重点】多基因病的特点。【难点】

单基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影响单基因病发病的因素。 第四单元:线粒体遗传病(建议学时数:1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1 熟悉线粒体 DNA 的结构特征;线粒体基因的功能和遗传特征。 1.2 了解线粒体突变与疾病:Leber 病的发病机理。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对线粒体遗传病的认识,并熟知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有哪些。 3.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 【重点】 线粒体 DNA 的结构与遗传特性 第五单元:多基因遗传病(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1 掌握多基因病的特点;多基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方法:Edward 公式,家庭中 患者数目、病情轻重程度与 Carter 效应。 1.2 熟悉阈值学说;遗传率的计算方法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熟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多基因病及其预防方法,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给 予相应患者一遗传方面的指导 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举例法、启发式 【重点】 多基因病的特点。 【难点】

杨北联后大学多基因遗传的特征;多基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第六单元:染色体遗传病(建议学时数:3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掌握Denver体制,正常核型的书写方法,ISCN关于异常核型的书写方法;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结构异常的发生机理及其遗传效应。1.2熟悉21三体、18三体、13三体、5p-综合征的染色体改变与临床特征;Turner、Klinefelter、XXX、XXY、脆性X综合征的染色体改变及临床特征。2.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优生优育的意识,预防染色体病的发生。根据所学知识,能给与身边的人遗传指导,并提出相应的建议。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举例法【重点】Denver体制;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结构异常的发生机理及其遗传效应;常见染色体改变与临床特征。【难点】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结构异常的发生机理第七单元:群体遗传学(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3掌握遗传平衡定律及其应用:基因频率的计算,群体遗传平衡状态的检测;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突变、适合度与选择系数;突变率的计算方法;选择压力增强与放松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1.2熟悉遗传漂变与迁移(基因流)对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近亲婚配的有害效应:近婚系数、平均近婚系数;遗传负荷,计算方法及其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1.1了解平衡多态现象;建立者效应

多基因遗传的特征;多基因病再发风险的计算。 第六单元:染色体遗传病(建议学时数:3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1 掌握 Denver 体制,正常核型的书写方法,ISCN 关于异常核型的书写方法; 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结构异常的发生机理及其遗传效应。 1.2 熟悉 21三体、18三体、13三体、5p- 综合征的染色体改变与临床特征;Turner、 Klinefelter、XXX、XXY、脆性 X 综合征的染色体改变及临床特征。 2.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优生优育的意识,预防染色体病的发生。根据所学知识,能给与身边的人 遗传指导,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举例法 【重点】 Denver 体制;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结构异常的发生机理及其遗传效应;常见染色体 改变与临床特征。 【难点】 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结构异常的发生机理 第七单元:群体遗传学(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3 掌握遗传平衡定律及其应用:基因频率的计算,群体遗传平衡状态的检测;影 响遗传平衡的因素:突变、适合度与选择系数;突变率的计算方法;选择压力增强与放 松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 1.2 熟悉遗传漂变与迁移(基因流)对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近亲婚配的有害效应: 近婚系数、平均近婚系数;遗传负荷,计算方法及其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 1.1 了解平衡多态现象;建立者效应

西北联启后大学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方法讲授法。【重点】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影响群体平衡的因素,【难点】突变、适合度与选择系数;突变率的计算方法:选择压力增强与放松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第八单元:人类疾病的生化与分子遗传学(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掌握分子病的概念;通过血红蛋白病的发病机理掌握单基因病发病的分子机理。1.2熟悉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和遗传控制;血红蛋白病的遗传基础:单个碱基替换终止密码突变;移码突变、密码的缺失或插入;融合基因;α和β地中海贫血1.3了解酶蛋白病的概念。2.能力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分子并和美单兵,并认识到自前国家对新生儿进行遗传病检测的重要性。3.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重点】分子病的概念;单基因病发病的分子机理;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和遗传控制。【难点】

2.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 讲授法。 【重点】 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影响群体平衡的因素。 【难点】 突变、适合度与选择系数;突变率的计算方法;选择压力增强与放松对群体遗传平 衡的影响。 第八单元:人类疾病的生化与分子遗传学(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1 掌握分子病的概念;通过血红蛋白病的发病机理掌握单基因病发病的分子机 理。 1.2 熟悉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和遗传控制;血红蛋白病的遗传基础:单个碱基替换、 终止密码突变;移码突变、密码的缺失或插入;融合基因;α和β地中海贫血。 1.3 了解酶蛋白病的概念。 2.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分子并和美单兵,并认识到目前国家对新生 儿进行遗传病检测的重要性。 3.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 【重点】 分子病的概念;单基因病发病的分子机理;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和遗传控制。 【难点】

杨北联后大学血红蛋白病的遗传基础第九单元:遗传病的诊断(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掌握系谱分析对遗传病诊断的意义;细胞遗传学检查对染色体病诊断的作用。1.2熟悉基因诊断的方法及意义:直接基因分析、RFLP连锁分析、ASO斑点杂交PCR检测、RCR-SSCP技术。1.3了解生化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胎儿镜检查对遗传病检查的意义。2.能力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见的遗传病检测方法,如了解生化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胎儿镜检查对遗传病检查的意义。3.教学方法讲授法【重点】遗传病诊断的方法:基因诊断【难点】直接基因分析、RFLP连锁分析、ASO斑点杂交、PCR检测、RCR-SSCP技术。第十单元:遗传病的治疗(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掌握基因治疗的特点及意义。1.2熟悉基因治疗方法:目的基因转移(病毒转移法和同源重组法);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反义核酸,自杀基因,多药抗药性基因,抑癌基因等。1.3了解药物治疗的原则:禁止所忌,去其所余;饮食疗法的原则是补其所缺,纠正生化紊乱。2.能力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见的遗传病治疗方法,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遗传

血红蛋白病的遗传基础。 第九单元:遗传病的诊断(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1 掌握系谱分析对遗传病诊断的意义;细胞遗传学检查对染色体病诊断的作用。 1.2 熟悉基因诊断的方法及意义:直接基因分析、RFLP 连锁分析、ASO 斑点杂交、 PCR 检测、RCR-SSCP 技术。 1.3 了解生化检查,超声检查,X 线检查,胎儿镜检查对遗传病检查的意义。 2.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见的遗传病检测方法,如了解生化检查,超声检 查,X 线检查,胎儿镜检查对遗传病检查的意义。 3.教学方法 讲授法 【重点】 遗传病诊断的方法;基因诊断。 【难点】 直接基因分析、RFLP 连锁分析、ASO 斑点杂交、PCR 检测、RCR-SSCP 技术。 第十单元:遗传病的治疗(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1 掌握基因治疗的特点及意义。 1.2 熟悉基因治疗方法:目的基因转移(病毒转移法和同源重组法);基因治疗的临 床应用;反义核酸,自杀基因,多药抗药性基因,抑癌基因等。 1.3 了解药物治疗的原则:禁止所忌,去其所余;饮食疗法的原则是补其所缺,纠 正生化紊乱。 2.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见的遗传病治疗方法,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遗传

杨北联后大学病都不能治疗。如饮食疗法,手术治疗等。3.教学方法讲授法【重点】遗传病治疗的方法;基因治疗;药物治疗的原则。【难点】基因治疗方法:目的基因转移(病毒转移法和同源重组法):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反义核酸,自杀基因,多药抗药性基因,抑癌基因等。第十一单元:肿瘤遗传学(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掌握恶性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克隆起源学说及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多步损伤学说;原癌基因及其激活的机制:启动子插入、点突变、染色体重排、融合基因及基因扩增;抑癌基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Rb基因的杂合性丢失与隐性致癌,p53基因突变的显性负作用,p16、p21、p27、NF1、PTEN等基因作用的机理1.2熟悉单基因遗传的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Wilms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和遗传的癌前病变(家族性结肠息肉等):染色体异常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干系、旁系;肿瘤染色体的数目异常与结构异常;癌基因的功能: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递因子,核内转录因子。1.3了解染色体不稳定综合症和脆性部位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i的作用。2.能力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肿瘤发生的机制,肿瘤的发生于染色体畸变有哪些相关性。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致畸物质,防止肿瘤的发生3.教学方法讲授法【重点】

病都不能治疗。如饮食疗法,手术治疗等。 3.教学方法 讲授法 【重点】 遗传病治疗的方法;基因治疗;药物治疗的原则。 【难点】 基因治疗方法:目的基因转移(病毒转移法和同源重组法);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 反义核酸,自杀基因,多药抗药性基因,抑癌基因等。 第十一单元:肿瘤遗传学(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1.1 掌握恶性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克隆起源学说及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多 步损伤学说;原癌基因及其激活的机制:启动子插入、点突变、染色体重排、融合基因 及基因扩增;抑癌基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Rb 基因的杂合性丢失与隠性致癌,p53 基 因突变的显性负作用,p16 、p21 、p27 、NF1 、PTEN 等基因作用的机理 1.2 熟悉单基因遗传的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Wilms 瘤 、神经母细胞瘤等)和遗传 的癌前病变(家族性结肠息肉等);染色体异常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干系、旁系;肿瘤染 色体的数目异常与结构异常;癌基因的功能: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递因子, 核内转录因子。 1.3 了解染色体不稳定综合症和脆性部位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nm23H1的作用。 2.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肿瘤发生的机制,肿瘤的发生于染色体畸变有哪些 相关性。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致畸物质,防止肿瘤的发生 3.教学方法 讲授法 【重点】

西北联启后大学恶性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原癌基因及其激活的机制;基因遗传的肿瘤。【难点】恶性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原癌基因及其激活的机制;基因遗传的肿瘤;染色体不稳定综合症和脆性部位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三、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四、教材及参考书教材1.《医学遗传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李璞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参考书1.Principles of Medical Genetics (2nd).TD Gelehrter,FSC Collins,DGinsburg.Williams&Wilkins,19982.医学遗传学原理.TDGelehrter,FSCCollins,DGinsburg.孙开来主译,科学出版社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医学遗传学》(第二版),李璞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4.《医学遗传学》(七年制规划教材),陈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五、责任认定1.大纲执笔人:李明2.大纲审定人:陈静

恶性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原癌基因及其激活的机制;基因遗传的肿瘤。 【难点】 恶性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原癌基因及其激活的机制;基因遗传的肿瘤;染色 体不稳定综合症和脆性部位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闭卷考试 四、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医学遗传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李璞主编,北京大学 医学出版社,2003 年 1 月出版 参考书 1.Principles of Medical Genetics (2nd).TD Gelehrter,FSC Collins,D Ginsburg.Williams & Wilkins,1998 2.医学遗传学原理.TD Gelehrter,FSC Collins,D Ginsburg.孙开来主译.科 学出版社 3.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医学遗传学》(第二版),李璞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出版社,2004 年 2 月出版 4.《医学遗传学》(七年制规划教材),陈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年 9 月出 版 五、责任认定 1.大纲执笔人:李明 2.大纲审定人:陈静

西北联启大学RESEIUNITED UNIVERSIT3.制定时间:2011年11月

3.制定时间:2011 年 11 月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