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工程静力学 第2章平面简单力系

第二章平面筒单力系
1

静力学引言力系分类:平面力系、空间力系①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系②平面力偶系③平面平行力系④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平面简单力系:指的是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和平面平行力系。例:起重机的挂钩。研究内容: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条件研究方法:几何法,解析法
2 研究内容: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条件 引 言 ①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系 ②平面力偶系 ③平面平行力系 ④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任意力系) 研究方法:几何法,解析法。 例:起重机的挂钩。 力系分类:平面力系、空间力系 平面简单力系:指的是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和平面平 行力系

第二章平面简单力系82-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82-2力对点的矩合力矩定理82-3平面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V
3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 §2–2 力对点的矩 合力矩定理 §2–3 平面力偶系的简化与平衡 第二章 平面简单力系

静力学82-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合成的几何法1.理论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2.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180-α4IFiRFiRFi1F2F2AA0FF21F4/推广为力的三角形法则。F/Fcos(18O°-α)=-coSαF2F3由余弦定理:力多边形法则R= F +F2 +2FF, cOsαF4FR合力方向由正弦定理:Rsin(180-α)sinp
4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一、合成的几何法 2 1 2 cos 2 2 2 R = F1 + F + F F sin sin(180 ) 1 − = F R 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力多边形法则 1.理论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 合力方向由正弦定理: 由余弦定理: cos(180−)=−cos 推广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静力学R-ZF即:结论:R-F+F+F+F即: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R-F=0在上面几何法求力系的合力中,合力为F2F3零意味着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所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几何条件F4Fi是:Fs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或R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等于零5
5 结论: 即: 即: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 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 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R=F R F1 F2 F3 F4 = + + + 在上面几何法求力系的合力中,合力为 零意味着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所以平面 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几何条件 是: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R=F =0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或 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等于零

静力学[例l已知压路机碾子重P=20kN,r-60cm,欲拉过h-8cm的障碍物。求:在中心作用的水平力F的大小和碾子对障碍物的压力。解:①选碾子为研究对象F0BQ②取分离体画受力图PhA:当碾子刚离地面时N=O,拉力F最大,这时拉力F和自重及支反力N构成一平衡力系由平衡的几何条件,力多边形封闭,故BQPNe-caNBAF-P.tgαF又由几何关系: gα=-(r-h)=0.577PtaNBr-h6
6 [例] 已知压路机碾子重P=20kN, r=60cm, 欲拉过h=8cm的障碍 物。求:在中心作用的水平力F的大小和碾子对障碍物的压力。 0.577 ( ) tg 2 2 = − − − = r h r r h 又由几何关系: ①选碾子为研究对象 ②取分离体画受力图 解: ∵当碾子刚离地面时NA=0,拉力F最大,这时 拉力F和自重及支反力NB构成一平衡力系。 由平衡的几何条件,力多边形封闭,故 F=Ptg cos N P B =

静力学所以F=-11.5kNN-23.1kN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碾子对障碍物的压力等于23.1kN此题也可用力多边形方法用比例尺去量几何法解题步骤:①选研究对象:②作出受力图:③作力多边形,选择适当的比例尺;④求出未知数几何法解题不足:①精度不够,误差大②作图要求精度高:③不能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下面我们研究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另一种方法:解析法。A
7 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碾子对障碍物的压力等于23.1kN。 此题也可用力多边形方法用比例尺去量。 所以 F=11.5kN , NB=23.1kN 几何法解题步骤:①选研究对象;②作出受力图; ③作力多边形,选择适当的比例尺; ④求出未知数 几何法解题不足:①精度不够,误差大 ②作图要求精度高; ③不能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面我们研究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另一种方法: 解析法

静力学三、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1、定义:从力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向坐标轴引垂线,垂足之间的距离再加上适当的正负号,称之。与坐标轴正向相同为正,相反为负2、计算:X-F-FcosαVY-F,-Fsinα-F cosβYFyO7TaF-x?+Y?AFxx0XYFX_F.cosβ=cosaFFFF
F 8 F F X x cos= = F F F Y y cos = = 2 2 F = X + Y 三、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X=Fx=F·cos Y=Fy=F·sin=F ·cos 1、定义: 从力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向坐标轴引垂线,垂足 之间的距离再加上适当的正负号,称之。 2、计算: (与坐标轴正向相同为正,相反为负)

静力学四、合力投影定理由图可看出,各分力在x轴和在yy轴投影的和分别为:-4F4RyR -X +x,+x -ExRY3F30VR, = Y, +Y, + Y, + Y = ZYFiNY2YiF217Rxx岚卡X4R,-ZXR,-ZYX2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9
9 四、合力投影定理 由图可看出,各分力在x轴和在y 轴投影的和分别为: Rx = X1 + X2 + X4 = X Ry = Y1 + Y2 + Y3 + Y4 = Y Rx =X Ry =Y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即:

静力学五、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K=1b,+B,=12X,+Zx合力的大小:RR,ZY.:. 0=tg方向:tg-=tgR.ZXRx为该力系的汇交点作用点:从前述可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为零。即:K=0-Ib,+,-0R,=ZX-0为平衡的充要条件,也叫平衡方程R,-ZY=010
10 合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 2 2 2 R= Rx +Ry = X +Y x y R R tg = − − = = X Y R R x y 1 1 ∴ tg tg 为该力系的汇交点 五、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从前述可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 的合力为零。 即: 0 0 2 2 R= = Rx +Ry = = = = = 0 0 R Y R X y x 为平衡的充要条件,也叫平衡方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模拟考试试题(答案).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模拟考试试题(题目).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材料拉伸和压缩时力学性能测定实验.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Mechanics of Engineering.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3章 压杆稳定.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0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9章 弯曲变形.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1章 组合变形强度计算.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6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7章 扭转.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8章 弯曲应力和强度计算.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2章 平面简单力系.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4章 空间力系.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机械类)附录——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机械类)第十三章 能量法.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机械类)第九章 压杆稳定.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机械类)第十章 动载荷.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工程静力学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工程静力学 第4章 空间力系.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工程静力学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7章 扭转.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5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6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8章 弯曲应力和强度计算.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9章 弯曲变形.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13章 压杆稳定.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10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ppt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材料力学 第11章 组合变形强度计算.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