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国际金融理论

第十章 国际金融理论
第十章 国际金融理论

学习要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学习要求 l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l 汇率决定理论 l l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一、二战之前的国际收支理论(1752年,大卫休谟) 1.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 金本位下的国际收支可以自动达到均衡。 理论假设,高度简化的世界: 心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ǚ忽略了银行的作用 u没有纸币 ù没有资本流动
一、二战之前的国际收支理论( 1752年,大卫·休谟) 1.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金本位下的国际收支可以自动达到均衡。 理论假设,高度简化的世界: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ü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ü忽略了银行的作用 ü没有纸币 ü没有资本流动

2.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 1937年,由琼·罗宾逊提出。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 到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必要条件,即马歇尔 勒纳条件: 理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汇率变动,商品供给 弹性无限大,无资本流动,初始国际收支均衡
2. 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 1937年,由琼·罗宾逊提出。 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 到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必要条件,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理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汇率变动,商品供给 弹性无限大,无资本流动,初始国际收支均衡

扩展的马歇尔勒那条件 hx(ex-D+POw ex(10 hx+ex 弹性分析的缺陷: 假设严格、局部均衡分析、时滞效应 顺差 时间 逆差
扩展的马歇尔勒那条件 弹性分析的缺陷: 假设严格、局部均衡分析、时滞效应 顺差 逆差 时间 0

3.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收入支出效应) 分析汇率和价格不变、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Y-C+I+G+X-M 国可以通过 需求管理政策 来调整国际收 M=M+mY C-C+eY 支政策,如通 过扩大出口。 1 (C+H+G+X-M) 1-c+m 乘数论的评价: 仍是局部均衡 TB=X-M m (C+I+G+X-M)分析,忽略资本 1-c+m 流动、非充分就 业状态假设 TB= 1-c X 1-c M- m (C+I+G) 1-c+m 1-c+m 1-c+m
3. 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收入支出效应) 分析汇率和价格不变、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一国可以通过 需求管理政策 来调整国际收 支政策,如通 过扩大出口。 乘数论的评价: 仍是局部均衡 分析,忽略资本 流动、非充分就 业状态假设

二、二战之后的国际收支理论 1.吸收论(Absorption Approach.) 1952年,亚历山大提出,他主张采用收入水平和支出 行为来分析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其基本公式是: B-Y-A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总 量失衡 令A=CY+D 刚:△B=(1-c)△Y-△D 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渠道:通过影响C、△Y和△D
二、二战之后的国际收支理论 1.吸收论(Absorption Approach) 1952年, 亚历山大提出,他主张采用收入水平和支出 行为来分析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其基本公式是: B=Y-A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总 量失衡 令 A=cY+ D 则:△B=(1-c) △Y- △D 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渠道:通过影响C、 △Y和 △D

2.货币论(Monetary Approach)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于名义货币供给不满足货 币需求而导致的,货币供给变动是国际收支失衡 的唯一原因。 假定:实际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m (D+F)=kPY Py-D dF=-dD m 结论: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于名义货币供给变动导致的
2.货币论(Monetary Approach)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于名义货币供给不满足货 币需求而导致的,货币供给变动是国际收支失衡 的唯一原因。 假定:实际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m(D+F)=kPY dF = -dD 结论: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于名义货币供给变动导致的

固定汇率下,货币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机制 超额 现金余 进口 货币供给增加 额大于 增加 货币供给 意愿现 资本 金持有 输出 收支恶 额 增加 浮动汇率下,货币变动与国际收支 货币供给增加-—一逆差一货币贬值—一实际货币余额下降 -国际收支改善
固定汇率下,货币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机制 货 币 供 给 增 加 超 额 货 币 供 给 现金余 额大于 意愿现 金持有 额 进口 增加 资本 输出 增加 国 际 收 支 恶 化 浮动汇率下,货币变动与国际收支 货币供给增加-逆差-货币贬值-实际货币余额下降- -国际收支改善

3.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只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经济 才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一 般均衡分析 Y=4+C()+bi+G+CXY.Y. LM iM、=M,=hY-ki BP-C4+K-CAV.YP)G) 1 p BP IS 0
3.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Mundell-fleming Model)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只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经济 才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一般均衡分析 i 0 LM BP IS A i Y0 Y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国际金融导论.pdf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跨国收购失败教训何在.ppt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跨国公司案例分析-以丰田公司为例.ppt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腾中重工收购悍马.ppt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约翰希金斯.ppt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牙买加铝工业和雷诺金属公司.ppt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ppt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华为国际化战略.ppt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企业社会责任——以三鹿奶粉为例.ppt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战略联盟——成功与失败案例.ppt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ppt
-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资源(案例集,共二十国个案例).docx
- 安徽大学:《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大纲.doc
- 安徽大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授课教案(讲义).pdf
- 安徽大学:《产业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PPT教学课件,讲稿,共八章).ppt
- 安徽大学:《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主讲:江三良).doc
- 安徽大学:《金融学》课程教学案例.pdf
- 安徽大学:《金融学》课程作业习题(复习思考题,无答案).pdf
- 安徽大学:《金融学》课程授课教案(教学方案).pdf
- 安徽大学:《金融学》课程教学设计大纲.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国际储备.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国际收支.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国际收支统计手册.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国际收支复式记账法的理解.pdf
-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Annual Report on Exchange Arrangements and Exchange Restrictions 2017.pdf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第六章 国际货物买卖的价格.ppt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第五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ppt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第四章 国际货物运输.ppt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第三章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标的物.ppt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第二章 国际贸易术语.ppt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第一章 绪论.ppt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课件(练习题及答案,B)习题十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