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6
文件大小:69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联想收购IBM 全球PC业务 enovo联想 ·科技创造直由

联想收购IBM 全球PC业务

分析框架 一、并购双方简介 二、并购动因 三、并购过程 四、并购结果 五、并购优势 六、并购风险 七、经验与启示

分析框架 一、并购双方简介 二、并购动因 三、并购过程 四、并购结果 五、并购优势 六、并购风险 七、经验与启示

并购双方简介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IBM 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IBM是“国际商业机器公 研究所投资二十万元成立的。 司”的英文简称,1911年 1990年分别在美国洛杉矶和 创立于美国,是全球的信 法国德斯多夫设立分公司, 并始跨国经营。 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 1993年国际PC巨头纷纷抢 司,她曾列为美国四大工 滩中国市场,、大批国内电脑 业公司之一,被称为“蓝 生产厂商处境艰难。 色巨人”。 1994年2月联想在香港挂牌 ·IBM是计算机产业长期的 上市。标志着公司已经正式 座使室利 领导者,在大型小型和便 携机(Thinkpad)方面成 以市场为导向,改变管理体 就瞩目。其创立的个人计 , 销 精简人,改真销为公 举扭转了联想的颓势 算机(PC)标准,至今仍 不断的沿用和发展

•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 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研究所投资二十万元成立的。 • 1990年分别在美国洛杉矶和 法国德斯多夫设立分公司, 开始跨国经营。 • 1993年国际PC巨头纷纷抢 滩中国市场,大批国内电脑 生产厂商处境艰难。 • 1994年2月联想在香港挂牌 上市。标志着公司已经正式 成为一个集研究、生产和销 售于一身的大型企业。开始 以市场为导向,改变管理体 制,精简人员,改直销为分 销,一举扭转了联想的颓势。 一、并购双方简介 • IBM • IBM是“国际商业机器公 司”的英文简称,1911年 创立于美国,是全球的信 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 司,她曾列为美国四大工 业公司之一,被称为“蓝 色巨人”。 • IBM是计算机产业长期的 领导者,在大型/小型和便 携机(Thinkpad)方面成 就瞩目。其创立的个人计 算机(PC)标准,至今仍 不断的沿用和发展

联想收购「 BVM个 人电脑 在中国个人电略市场占有近3口%市场份依的联想柒团12月B日 宣布,以12.5亿美元的理金和数票收购知名品愧BM的金球台式电睹 和第记本业务、从面组虚起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蓝厂商 慧2雕ooD.关县 联想2003年4月1日至2004年 1BM2003年销售额 3月31日销售额(亿美元) (亿美元 29.8 890 联想公司业务构成 1BM公司各项业务销售额状况 单位:亿鬓元 硬件〔包括PC业务) 商用业务 34% 52% 280 消爱业务 服务 430 9% 140 1T服务2% 一手机业务 合同制造4% 其他10 软件 金融30 林平制新华杜12月8且茗

二、并购动因 联想: 、国内个人计算机市场遭遇瓶颈 国外厂商的进入,国内个人电脑市场容量虽然增加,但 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和P℃产业的成熟,售价逐渐降低,并且幅 度很大,利润空间大幅降低。 二、国际化发展的抱负,并购成为联想国际化路径的首选 联想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国际化的品牌的发展思路,但 是树立品牌,打通渠道靠一己之力很难。 三、发展品牌、技术、营销渠道的需要 联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全球市场上品牌 认知度不高,缺乏销售渠道。而IBM拥有覆盖全球的强大品牌 知名度、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以及庞大分销和销售网络

二、并购动因 联想: 一、国内个人计算机市场遭遇瓶颈 国外厂商的进入,国内个人电脑市场容量虽然增加,但 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和PC产业的成熟,售价逐渐降低,并且幅 度很大,利润空间大幅降低。 二、国际化发展的抱负,并购成为联想国际化路径的首选 联想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国际化的品牌的发展思路,但 是树立品牌,打通渠道靠一己之力很难。 三、发展品牌、技术、营销渠道的需要 联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全球市场上品牌 认知度不高,缺乏销售渠道。而IBM拥有覆盖全球的强大品牌 知名度、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以及庞大分销和销售网络

IBM IBM面临危机 全球计算机需求量出现下滑,经济萧条导致企业开支缩 减,BM增长率下降 二、PC业务拖累BM的整体业绩 IBM的服务业务收入金额和占比在1994-2004年间成上 升趋势,软件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维持在15%-18%之间, 且利润贡献率达33%,但PC业务2001-2004年上半年期间 累计亏损9.65亿美元。 三、BM战略要求 BM的市场战略己经与PC业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BM要全力争夺的是T服务以及服务器等高技术含量、高 利润高附加值的领域

IBM 一、IBM面临危机 全球计算机需求量出现下滑,经济萧条导致企业开支缩 减,IBM增长率下降。 二、PC业务拖累IBM的整体业绩 IBM的服务业务收入金额和占比在1994-2004年间成上 升趋势,软件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维持在15%-18%之间, 且利润贡献率达33%,但PC业务2001-2004年上半年期间 累计亏损9.65亿美元。 三、IBM战略要求 IBM的市场战略已经与PC业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IBM要全力争夺的是IT服务以及服务器等高技术含量、高 利润高附加值的领域

三、并购历程 蛇吞象 2003年5月传IBM出售PC业务,联想、富士康等参与角逐。 2004年12月联想宣布以$17.5亿($6.5亿现金、$6亿股票, 并接收下IBM PC的全部$5亿净负债)收购IBM的PC业务。 在联想人为国际化迈出关键步伐时,联想也面临着巨大的 资金困境。加上联想为IBM支付的相关服务费用,联想将 不得不筹集13.55亿美元。 2004年12月29日联想和IBM向美国财政部下属的美国外国 投资委员会CFIUS提交申请。 2005年1月交易通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等反垄断 审查

三、并购历程——蛇吞象 • 2003年5月传IBM出售PC业务,联想、富士康等参与角逐。 • 2004年12月联想宣布以$17.5亿($6.5亿现金、$6亿股票, 并接收下IBM PC的全部$5亿净负债)收购IBM的PC业务。 在联想人为国际化迈出关键步伐时,联想也面临着巨大的 资金困境。加上联想为IBM支付的相关服务费用,联想将 不得不筹集13.55亿美元。 • 2004年12月29日联想和IBM向美国财政部下属的美国外国 投资委员会CFIUS提交申请。 • 2005年1月交易通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等反垄断 审查

2005年1月20日联想表示已与巴黎银行等六家银行达成6亿 美元的贷款协议,为并购筹得第一笔资金。 2005年1月26日美国3名共和党议员发难,以国家安全为由 要求美国政府审查该交易。 2005年2月4日杨元庆驳斥威胁论,并表示会积极配合美国 政府审查。 2005年3月8日联想IBM交易获美国政府批准。 2005年3月24日联想在香港联交所突然停牌,传美国三家券 商将以3.5亿美元入股联想,停牌时股价为2.55港元,涨 4.1%。下午,联想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获得一项6亿美元5 年期的银团贷款,主要用于收购IBMPC:业务

• 2005年1月20日联想表示已与巴黎银行等六家银行达成6亿 美元的贷款协议,为并购筹得第一笔资金。 • 2005年1月26日美国3名共和党议员发难,以国家安全为由 要求美国政府审查该交易。 • 2005年2月4日杨元庆驳斥威胁论,并表示会积极配合美国 政府审查。 • 2005年3月8日联想IBM交易获美国政府批准。 • 2005年3月24日联想在香港联交所突然停牌,传美国三家券 商将以3.5亿美元入股联想,停牌时股价为2.55港元,涨 4.1%。下午,联想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获得一项6亿美元5 年期的银团贷款,主要用于收购IBMPC业务

四、并购结果 圈交易前后联想股权结构 中国联想集团收购 IBM全球PC业务后,新 公众 H 联想的PC业务越占全球 43% 57% 市场的8%,跃居为世界 第三电脑制造商。 联想 IBM 集团 PCD 1、代价支付 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 的价格收购BM个人电 脑事业部(PCD)。 35% →46% 19X BM将持有联想集团约 19%的股份。 新联想 集团

中国联想集团收购 IBM全球PC业务后,新 联想的PC业务越占全球 市场的8%,跃居为世界 第三电脑制造商。 1、代价支付 • 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 的价格收购IBM个人电 脑事业部(PCD)。 • IBM将持有联想集团约 19%的股份。 四、并购结果

2、品牌管理 分三阶段 2004年12月-2006年5月,联想在合作中只能使用IBM原品 牌以及旗下的Thinkpad系列,IBM将继续销售贴有其品牌 的电脑 2006年5月-2008年3月,IBM与联想合作开发新的品牌 2008年4月-2009年12月,联想的品牌Lenovo:将成为双方 合作中的主要品牌,BM将以标签的形式注明其在品牌中的 贡献 3、业务整合 IBM的全球PC业务全部交给联想管理 BM向联想提供范围广泛的三年期过渡服务 BM向联想提供策略性融资和资产处置的五年服务 联想委托BM进行五年期维修服务和质保服务 IBM向联想提供五年期市场支持服务 联想向IBM出售作为内部使用的PC,为期五年

2、品牌管理——分三阶段 • 2004年12月-2006年5月,联想在合作中只能使用IBM原品 牌以及旗下的Thinkpad系列,IBM将继续销售贴有其品牌 的电脑 • 2006年5月-2008年3月,IBM与联想合作开发新的品牌 • 2008年4月-2009年12月,联想的品牌Lenovo将成为双方 合作中的主要品牌,IBM将以标签的形式注明其在品牌中的 贡献 3、业务整合 • IBM的全球PC业务全部交给联想管理 • IBM向联想提供范围广泛的三年期过渡服务 • IBM向联想提供策略性融资和资产处置的五年服务 • 联想委托IBM进行五年期维修服务和质保服务 • IBM向联想提供五年期市场支持服务 • 联想向IBM出售作为内部使用的PC,为期五年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