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4 职业仪态礼仪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
文件大小:169.0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授课教案(教学设计)4 职业仪态礼仪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课堂教学设计42课题名称旅游职业礼仪(职业仪态礼仪)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旅游管理专业群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四周)授课地点多媒体礼仪形体实训室授课形式1“中国旅游协会推荐教材旅游管理专业新视野教材”《旅游服务礼仪参考教材(第三版)》(王丽华、谢彦君编著)2.《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彰林编著)。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旅游类专业教学标准(2021版)参考资料对接导游资格(国家文旅部)、定制旅行管家(携程旅游网)、旅行策职业技能标准划(中国旅游协会)、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等1+X证书标准的概念定义、范围分类、技术工艺、标准规范。校本补充材料自编《旅游服务礼仪》新形态教材(本课程教学团队)媒体资源智慧化教学资源其他资源环境资源礼仪形体实训室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思政目标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学目标4.理解、践行旅游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养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知识目标掌握旅游服务岗位的仪态规范1.能够设计中国旅游服务的“仪态”方案;技能目标2.掌握旅游服务仪态礼仪形体健身操素质目标具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旅游服务仪态礼仪形体健身操教学难点中华传统仪态礼仪的新文旅时代应用学情分析多数学生认为“仪态礼仪”源于西方,西方礼仪是世界标准旅游职业仪态礼仪教学总体1.课堂引入;(5分钟)2.旅游岗位仪态规范:(20分钟)设计3.实训旅游岗位仪态礼仪操:(40分钟)4.践习“士相见礼”:(20分钟)5.课堂总结。(5分钟)6

6 课堂教学设计 4 课题名称 旅游职业礼仪 (职业仪态礼仪) 授课时数 2 授课班级 旅游管理专业群 授课时间 第一学期(第四周) 授课地点 礼仪形体实训室 授课形式 多媒体 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1.“中国旅游协会推荐教材旅游管理专业新视野教材”《旅游服务礼仪 (第三版)》(王丽华、谢彦君编著); 2.《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彭林编著)。 专业教学标准 教育部旅游类专业教学标准(2021 版) 职业技能标准 对接导游资格(国家文旅部)、定制旅行管家(携程旅游网)、旅行策 划(中国旅游协会)、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等 1+X 证书标准 的概念定义、范围分类、技术工艺、标准规范。 校本补充材料 自编《旅游服务礼仪》新形态教材(本课程教学团队) 其他资源 媒体资源 智慧化教学资源 环境资源 礼仪形体实训室 教学目标 思政目标 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科学 思维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 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 国情、充满中国味;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 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理解、践行旅游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养成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 行为习惯。 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服务岗位的仪态规范 技能目标 1.能够设计中国旅游服务的“仪态”方案; 2.掌握旅游服务仪态礼仪形体健身操 素质目标 具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旅游服务仪态礼仪形体健身操 教学难点 中华传统仪态礼仪的新文旅时代应用 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认为“仪态礼仪”源于西方,西方礼仪是世界标准 教学总体 设 计 旅游职业仪态礼仪 1.课堂引入;(5 分钟) 2.旅游岗位仪态规范;(20 分钟) 3.实训旅游岗位仪态礼仪操;(40 分钟) 4.践习“士相见礼”;(20 分钟) 5.课堂总结。(5 分钟)

1.周恩来总理1975年9月7日,生前最后一次外事会见的坐姿故事2.1972年尼克松访华“破冰之旅”,和周恩来同志在机场的握手故事;思政案例3.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方“只握手、不拥抱”的35秒长握手方案设计;4.疫情期间的外交相见的“中式拱手礼”。课后拓展古代成人礼“冠礼”的新时代文旅应用价值挖掘升华“小礼节中体现的大国外交”教育意义,通过信息化、文博场景、实践演练等教诊断改进学手段,效果良好。7

7 思政案例 1.周恩来总理 1975 年 9 月 7 日,生前最后一次外事会见的坐姿故事; 2.1972 年尼克松访华“破冰之旅”,和周恩来同志在机场的握手故事; 3.1989 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方“只握手、不拥抱”的 35 秒长握手方案设计; 4.疫情期间的外交相见的“中式拱手礼”。 课后拓展 古代成人礼“冠礼”的新时代文旅应用价值 诊断改进 挖掘升华“小礼节中体现的大国外交”教育意义,通过信息化、文博场景、实践演练等教 学手段,效果良好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