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共三部分)

第一章 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包括热能测定)第一节饲料(或畜产品)分析样本的采集和制备实验一样本采集方法(一)采集样本的目的和要求由一种物品中采集供给分析的样本称之为采样。饲料分析的第一步是采集样本。饲喂家畜的饲料容积和容量都很大,而分析时所用的样本仅为其中的一部分。所采用供分析的样本是否能代表该饲料全部品质问题与采样的方法有很大关系。因此,采样技术在饲料分析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由于饲料的品种、生长的土壤、气候、农业栽培技术、收获季节、加工处理、贮藏等情况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别。因之,在采样时应根据分析要求,遵循正确地采样技术,并详细注明饲料样本的情况,使所得的分析结果能为生产实际所参考和应用,这就必须考虑到采来的样本,应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使它们所引起的误差减至最低限度。(二)样本采集方法和原则虽然采样的方法随不同的物品而有不同,但一般说来可根据物品均匀性质分为下列两类:单相的液体或是搅拌均匀的籽实或粉末(如磨成粉末的各种糠麸、.均匀性质的物品鱼粉、血粉等饲料),它们每一小部分的成分与其全部的成分完全相同。因此,这类物品可以采取其一部分作为分析的样本。在通常情况下,粉末或研碎的物品,可用“四分法”来采样。此法操作程序如下:籽实或粉末置于一大张方形纸或漆布、帆布、塑料布上,提起纸的一角,使粉末流向对角,随即提起对角使籽实或粉末流回,如法将四角反复提起,使粉末反复移动混合均匀然后将籽实或粉末铺平,用药铲、刀子或其它适当器具,从当中划一“十”字,将样品分成四份,除去对角两份,将剩余两份如前法混合后,再分成四份。重复以上操作手续,直至剩余量与测定用量相近为止。大量的籽实或粉末也可在洁净的地板上堆成锥形,然后,用铲将堆移至另一处。移动时将每一铲籽实倒于前。铲粉末时用相同方法,这样使籽实或粉末由顶向下铲籽实之流至周围。如此反复将堆移动数次,即可混合均匀。2. 不均匀的物品许多粗饲料、块根、块茎饲料,家畜屠体等属于这一类。此类物品需要复杂的采样技术,其复杂程度随物品体积的大小和不均匀性质的情况而定。采取代表样本的原则是,应尽可能地考虑到采取被检物品的各个不同部分,并把它们磨碎至相当程度,以使混合均匀,从而再以“四分法”采取分析用样本。在实际情况下,应用上述原则还应根据实用与准确度的要求,对采样技术作下列各点的考虑①可能达到的或要求的准确程度,②全部物品均匀程度;③时间,人力、物力的范围;④分析的目的。凡是大量不均匀的物品,例如一堆干草或一批块根、块茎饲料,其分析样本在送往实验室之前,往往须采取多量样本;然后由取出的样本中重复取样多次,得出一连串逐渐减少的样本,叫做初级、次级、三级·等样本。分析用的样本从最末一级样本中制备。为了使每一级样本都能代表全部物品,所采用的取样方法称为"几何法”。其操作步骤如下:所谓“几何法””是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为一种有规则的几何立体(立方形、圆柱形、圆锥形等)。取样时首先把这个立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部分(虽然,不便实际上去作,但至少可以在想象中把它分开),这些部分必须在全体中分布得均匀,即不只是在表面或只是在一面。从这些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本,这些部分的样本称为支样,再把这些支样混
1 第一章 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包括热能测定) 第一节 饲料(或畜产品)分析样本的采集和制备 实验一 样本采集方法 (一) 采集样本的目的和要求 由一种物品中采集供给分析的样本称之为采样。饲料分 析的第一步是采集样本。饲喂家畜的饲料容积和容量都很大,而分析时所用的样本仅为其 中的一部分。所采用供分析的样本是否能代表该饲料全部品质问题与采样的方法有很大关 系。因此,采样技术在饲料分析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由于饲料的品种、生长的土壤、 气候、农业栽培技术、收获季节、 加工处理、贮藏等情况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别。因之,在采样时应根据分析要求,遵循正 确地采样技术,并详细注明饲料样本的情况,使所得的分析结果能为生产实际所参考和应 用, 这就必须考虑到采来的样本,应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使它们所引起的误差减至最低限 度。 (二)样本采集方法和原则 虽然采样的方法随不同的物品而有不同,但一般说来可根 据物品均匀性质分为下列两类: 1.均匀性质的物品 单相的液体或是搅拌均匀的籽实或粉末(如磨成粉末的各种糠麸、 鱼粉、血粉等饲料),它们每一小部分的成分与其全部的成分完全相同。因此,这类物品可 以采取其一部分作为分析的样本。在通常情况下,粉末或研碎的物品,可用“四分法”来 采样。此法操作程序如下: 籽实或粉末置于一大张方形纸或漆布、帆布、塑料布上,提起纸的一角,使粉末流向 对角,随即提起对角使籽实或粉末流回,如法将四角反复提起,使粉末反复移动混合均匀。 然后将籽实或粉末铺平,用药铲、刀子或其它适当器具,从当中划一“十”字,将样品分 成四份,除去对角两份,将剩余两份如前法混合后,再分成四份。重复以上操作手续,直 至剩余量与测定用量相近为止。 大量的籽实或粉末也可在洁净的地板上堆成锥形,然后,用铲将堆移至另一处。移动 时将每一铲籽实倒于前一铲籽实之上。铲粉末时用相同方法,这样使籽实或粉末由顶向下 流至周围。如此反复将堆移动数次,即可混合均匀。 2.不均匀的物品 许多粗饲料、块根、块茎饲料,家畜屠体等属于这一类。此类物品 需要复杂的采样技术,其复杂程度随物品体积的大小和不均匀性质的情况而定。采取代表 样本的原则是,应尽可能地考虑到采取被检物品的各个不同部分,并把它们磨碎至相当程 度,以使混合均匀,从而再以“四分法”采取分析用样本。在实际情况下,应用上述原则 还应根据实用与准确度的要求,对采样技术作下列各点的考虑: ①可能达到的或要求的准确程度, ②全部物品均匀程度;③时间,人力、物力的范围; ④分析的目的。 凡是大量不均匀的物品, 例如一堆干草或一批块根、块茎饲料,其分析样本在送往 实验室之前,往往须采取多量样本;然后由取出的样本中重复取样多次,得出一连串逐渐 减少的样本,叫做初级、 次级、三级.等样本。分析用的样本从最末一级样本中制备。 为了使每一级样本都能代表全部物品,所采用的取样方法称为"几何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所谓“几何法” 是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为一种有规则的几何立体(立方形、圆柱形、 圆锥形等)。取样时首先把这个立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部分(虽然,不便实际上去作,但 至少可以在想象中把它分开),这些部分必须在全体中分布得均匀,即不只是在表面或只是 在一面。从这些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本,这些部分的样本称为支样,再把这些支样混

合,即得初级样本。现今多数法定的取样手续都以这种取样方法为根据,当对某一项物品全部的性质不了解时,必须用这种方法采取样本。(三)取样方法在各类不同物品上的应用1.谷实类、糠麸、油粕类饲料——可先用“几何法”采样,缩小至500-1,000g样本时,携回实验室。再经“四分法”采样至适当数量后,进行分析样本的制备手续2.青饲料,青贮、干草,秆可先用“几何法”采取样本,然后缩小至1,000g左右。水分多的青饲料应及时称其鲜样重量,然后携回实验室再完成样本的制备手续。干草的叶子容易脱落,影响其营养成分的含量,采样时必须注意采取完整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3.块根、块茎和瓜类饲料一一这些都是由不均匀的大体积单位组成的样品,应由多个单独样本中取样以消除每个样本间差异。样本个数之多少,根据样本的种类和成熟之均匀与否,以及所要测定的营养成分而定。一般情况约取10一220个个体(马铃薯取50个,胡萝卜取20个,南瓜取10个),先以水洗净,洗涤时注意勿损伤样本的外皮,洗净后用布拭去表面的水分。然后再以适当的方法由每一个样本上纵切具有代表性的适当部位与数量,切碎后,用“四分法”采样。再进行分析用的样本的制备手续。(四)肉类肉类采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为分析试畜整体的成分,另一种是为分析试畜某一种肌肉的成分。目的不同同,采样方法亦有差异。1.为家畜整体成分分析的采样法(1)以猪为例将一头猪屠率、放血,收集全部血液,排尽内脏污物。再将居体精确地对剖为两片。将内脏(排空的消化道与膀胱)与血液混合为一部分:猪居体的左侧片为另一部分,两者分别在1-1.25大气压下,蒸煮23h与7—8h。在蒸煮前后,两个部分均需分。趁热将蒸煮过的两部分切碎磨成浆,以免脂肪分离。磨碎时应注意,避免损失。别称重以免影响分析结果。由上述两部分各取2kg初级样本,用绞肉机与打浆机更进一步地磨细成为次级样本,立即称样分析其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与灰分量。猪毛另行采样,分别分析。由分析结果可计算试畜消化道中粪尿等污物排空后,屠体的化学成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试验结果,样本的粗蛋白质、粗脂肪与灰分含量应总和几乎等于样本的干物质含量。猪屠体的热价或者是畜体增重的热价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猪体粗脂肪量(g)×39.58(KJ / g)=猪体粗脂肪热价(KJ)猪体粗蛋白质量(g)×24.23(KJ/g)=猪体粗蛋白质热价(KJ)猪体总热价(KI)=猪体粗脂肪热价(KD)+猪体粗蛋白质热价(KJ)(2)以鸡为例称活鸡重。用手指盖住鸡口腔和鼻腔,将鸡闷死,或用氯仿麻醉(不血放)。半小时后(待血液凝固),取出内脏,排尽内脏中污物。称屠体重。如鸡屠体较重,可将鸡居体精确地对剖为两片。,取其中一片作为试验样本。内脏亦平均分为两份,取其一份将半片鸡屠体上的毛剪下并剪碎。再用刀剩碎屠体(包括头、躺体、内脏,爪、翅膀)。述各部分混在一起后再用绞肉机绞2一3次,使毛、肉、骨等绞碎,并混合均匀,代表鸡屠体的一半。按一定比例,称取绞碎与混匀的样本,分别测定其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此法较为简便,适用于鸡的比较居宰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鸡体中粗蛋白质粗脂肪与灰分总量几乎等于干物质量,鸡体中热能量可按体中粗蛋白质与粗脂肪量进行计算,公式如下鸡体脂肪量(g)×39.12(KJ / g)=鸡体粗脂肪热价(KJ)鸡体粗蛋白质量(g)×23.68(KJ/g)=鸡体粗蛋白质热价(KJ)鸡体总热价(KI)=鸡体粗脂肪热价(KJ)+鸡体粗蛋白质热价(KJ)2.为家畜体同一部位肌肉成分分析的采样法例如,猪群经不同饲养方法或用不同日粮饲喂后,须评定各组猪肉的品质,则可割取各组猪的同一部位的肌肉,如最长肌或二
2 合,即得初级样本。 现今多数法定的取样手续都以这种取样方法为根据,当对某一项物品全部的性质不了 解时,必须用这种方法采取样本。 (三)取样方法在各类不同物品上的应用 1.谷实类、糠麸、油粕类饲料——可先用“几何法”采样,缩小至 500—1,000g 样 本时,携回实验室。再经“四分法”采样至适当数量后,进行分析样本的制备手续。 2.青饲料,青贮、干草,藁秆可先用“几何法”采取样本,然后缩小至 1,000g 左右。 水分多的青饲料应及时称其鲜样重量,然后携回实验室再完成样本的制备手续。干草的叶 子容易脱落,影响其营养成分的含量,采样时必须注意采取完整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3.块根、块茎和瓜类饲料——这些都是由不均匀的大体积单位组成的样品,应由多个 单独样本中取样以消除每个样本间差异。样本个数之多少,根据样本的种类和成熟之均匀 与否,以及所要测定的营养成分而定。一般情况约取 10—20 个个体(马铃薯取 50 个,胡萝 卜取 20 个,南瓜取 10 个),先以水洗净,洗涤时注意勿损伤样本的外皮,洗净后用布拭去 表面的水分。然后再以适当的方法由每一个样本上纵切具有代表性的适当部位与数量,切 碎后,用“四分法”采样。再进行分析用的样本的制备手续。 (四)肉类 肉类采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为分析试畜整体的成分,另一种是为分析试 畜某一种肌肉的成分。目的不同,采样方法亦有差异。 1.为家畜整体成分分析的采样法 (1) 以猪为例 将一头猪屠宰、放血,收集全部血液,排尽内脏污物。再将屠体精确地 对剖为两片。将内脏(排空的消化道与膀胱)与血液混合为一部分;猪屠体的左侧片为另一 部分,两者分别在 1—1.25 大气压下,蒸煮 2—3h 与 7—8h。在蒸煮前后,两个部分均需分 别称重。趁热将蒸煮过的两部分切碎磨成浆,以免脂肪分离。磨碎时应注意,避免损失。 以免影响分析结果。由上述两部分各取 2kg 初级样本,用绞肉机与打浆机更进一步地磨细 成为次级样本,立即称样分析其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与灰分量。猪毛另行采样, 分别分析。由分析结果可计算试畜消化道中粪尿等污物排空后,屠体的化学成分。值得注 意的是根据试验结果,样本的粗蛋白质、粗脂肪与灰分含量应总和几乎等于样本的干物质 含量。猪屠体的热价或者是畜体增重的热价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猪体粗脂肪量(g)×39.58(KJ/g) = 猪体粗脂肪热价(KJ) 猪体粗蛋白质量(g) ×24.23(KJ/g) = 猪体粗蛋白质热价(KJ) 猪体总热价(KJ) = 猪体粗脂肪热价(KJ) + 猪体粗蛋白质热价(KJ) (2)以鸡为例 称活鸡重。用手指盖住鸡口腔和鼻腔,将鸡闷死,或用氯仿麻醉(不血放)。 半小时后(待血液凝固),取出内脏,排尽内脏中污物。称屠体重。如鸡屠体较重,可将鸡 屠体精确地对剖为两片。取其中一片作为试验样本。内脏亦平均分为两份,取其一份,将 半片鸡屠体上的毛剪下,并剪碎。再用刀剁碎屠体(包括头、胴体、内脏,爪、翅膀)。上 述各部分混在一起后再用绞肉机绞 2—3 次,使毛、肉、骨等绞碎,并混合均匀,代表鸡屠 体的一半。按一定比例,称取绞碎与混匀的样本,分别测定其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 肪和灰分。此法较为简便,适用于鸡的比较屠宰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鸡体中粗蛋白质、 粗脂肪与灰分总量几乎等于干物质量,鸡体中热能量可按体中粗蛋白质与粗脂肪量进行计 算,公式如下: 鸡体脂肪量(g) × 39.12(KJ/g) = 鸡体粗脂肪热价(KJ) 鸡体粗蛋白质量(g) × 23.68(KJ/g) = 鸡体粗蛋白质热价(KJ) 鸡体总热价(KJ) = 鸡体粗脂肪热价(KJ) + 鸡体粗蛋白质热价(KJ) 2.为家畜体同一部位肌肉成分分析的采样法 例如,猪群经不同饲养方法或用不同 日粮饲喂后,须评定各组猪肉的品质,则可割取各组猪的同一部位的肌肉,如最长肌或二

头肌或其它肌肉来测定其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进行比较。这种分析方法可供测定不同日粮或不同饲喂方法对肉质的影响。实验二风干样本的制备凡饲料原样本中不含有游离水,仅含有一般吸附于饲料中蛋白质、淀粉等的吸附水,其吸附水的含量在15%以下的称之为风干样本。例如,籽实、糠麸、青干草、藻秕,干草粉、乳粉,血粉,肉骨粉等。这类风干样本的采样可按照“四分法”取得分析用的样本。分析样本经用饲料粉碎机磨细,通过1毫米孔筛(即 40 号网筛)。粗料磨碎时在粉碎机中所剩留极少量难以通过筛孔的残渣,亦需将粉碎机打开,用剪刀仔细剪碎后,混匀在细粉中。这样制备的风干样本约需 200g,装入磨口广口瓶。将瓶置于干燥而不受直射光照的柜内,供作营养成分分析用。瓶面贴上标签,注明样本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制样日期和分析日期。记录本上应详细描述样本,注明下列内容:(1)样本名称(包括一般名称、学名、俗名);(2生长期;(3)收获期及茬次;(4)调制、贮存条件:(5)外观性状;(6)混杂度;(7)采集部位:(8)原料或辅料的比例:(9)加工方法;(0出厂时间:(ID)等级及容量:(12)成熟程度:(13)分析人和采样人。实验三新鲜样本的制备新鲜样本含有多量的游离水和少量的吸附水,两者的总水量约占样本重70—90%;例鲜肉、鲜蛋、畜类等都属于水分多的新鲜样本。按照如,青饲料、多汁饲料、青贮饲料“四分法”和“几何法”,由新鲜样本中取得分析样本,再将分析样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分析鲜样约300—500g,用作初水分的测定,得出半干样本。半干样本经饲料粉碎机磨细,通过1毫米孔筛,装入磨口广口瓶中。瓶上贴标签,标签内容与风干样本同。另一部分分析鲜样供作胡萝卜素的测定用。实验四初水分的测定(半干样本的制备)新鲜饲料即水分多的饲料或鲜粪和鲜肉不能被粉碎,亦不宜保存。为此,新鲜样本必须先测定其中的初水分,得到半干样本,再将半干样本(与风干样本同样)制备成分析用的样本用普通天平在已知重量的糖瓷盘中称出200—300g含水多的鲜样,将瓷盘与鲜样放入60—70℃烘箱中,5—6h后取出糖瓷盘。在此有两种方法表示新鲜样本中半干样本的百分数。第一种方法:将塘瓷盘由烘箱中取出,放于室内空气中冷却24h,使半干样本中的水分与室内湿度取得平衡,而后称塘瓷盘与半干样本重。由此得出鲜样中空气干燥干物质%。第二种方法:将塘瓷盘由70℃烘箱中取出,移入干燥器内(以CaCl2为干燥剂),冷却30min 后,称重。再将糖瓷盘放入烘箱内,烘1/2一Ih取出,移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重。依此直至前后两次重量相差不超过0.5g,根据70℃干物质重,得出鲜样中70°℃干物质%
3 头肌或其它肌肉来测定其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进行比较。这种分 析方法可供测定不同日粮或不同饲喂方法对肉质的影响。 实验二 风干样本的制备 凡饲料原样本中不含有游离水,仅含有一般吸附于饲料中蛋白质、淀粉等的吸附水,其 吸附水的含量在 15%以下的称之为风干样本。例如,籽实、糠麸、青干草、藁秕,干草粉、 乳粉,血粉 ,肉骨粉等。这类风干样本的采样可按照“四分法”取得分析用的样本。分析 样本经用饲料粉碎机磨细,通过 1 毫米孔筛(即 40 号网筛)。粗料磨碎时在粉碎机中所剩留 极少量难以通过筛孔的残渣,亦需将粉碎机打开,用剪刀仔细剪碎后,混匀在细粉中。这样 制备的风干样本约需 200g,装入磨口广口瓶。将瓶置于干燥而不受直射光照的柜内,供作 营养成分分析用。瓶面贴上标签,注明样本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制样日期和分析日 期。记录本上应详细描述样本,注明下列内容:⑴样本名称(包括一般名称、学名、俗名); ⑵生长期;⑶收获期及茬次;⑷调制、贮存条件;⑸外观性状;⑹混杂度;⑺采集部位;⑻ 原料或辅料的比例;⑼加工方法;⑽出厂时间;⑾等级及容量;⑿成熟程度;⒀分析人和采 样人。 实验三 新鲜样本的制备 新鲜样本含有多量的游离水和少量的吸附水,两者的总水量约占样本重 70—90%;例 如,青饲料、多汁饲料、青贮饲料、鲜肉、鲜蛋、畜类等都属于水分多的新鲜样本。按照 “四分法”和“几何法”,由新鲜样本中取得分析样本,再将分析样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 分析鲜样约 300—500g,用作初水分的测定,得出半干样本。半干样本经饲料粉碎机磨细, 通过 1 毫米孔筛,装入磨口广口瓶中。瓶上贴标签,标签内容与风干样本同。另一部分分 析鲜样供作胡萝卜素的测定用。 实验四 初水分的测定(半干样本的制备) 新鲜饲料即水分多的饲料或鲜粪和鲜肉不能被粉碎,亦不宜保存。为此,新鲜样本必 须先测定其中的初水分,得到半干样本,再将半干样本(与风干样本同样)制备成分析用的 样本。 用普通天平在已知重量的搪瓷盘中称出 200—300g 含水多的鲜样,将瓷盘与鲜样放入 60 一 70℃烘箱中,5—6h 后取出搪瓷盘。在此有两种方法表示新鲜样本中半干样本的百分 数。 第一种方法:将搪瓷盘由烘箱中取出,放于室内空气中冷却 24h,使半干样本中的水 分与室内湿度取得平衡,而后称搪瓷盘与半干样本重。由此得出鲜样中空气干燥干物质%。 第二种方法:将搪瓷盘由 70℃烘箱中取出,移入干燥器内(以 CaCl2 为干燥剂),冷却 30min 后,称重。再将搪瓷盘放入烘箱内,烘 1/2—1h 取出,移入干燥器内,冷却 30min 后称重。依此直至前后两次重量相差不超过 0.5g,根据 70℃干物质重,得出鲜样中 700C 干物质%

空气干煤干物质(g)鲜样中70℃千物质%X100鲜样重(g)(一)仪器名称及需要数量(1)一个学员做2个测定所需仪器数量瓷盘孙价价20×15×3cm干操器30cm直径堵埚钳(2)公用仪器俱娱隆模院鼓风烘箱60—70℃普通天平百分之一克感量标准铜筛40号、60号加样本粉碎磨电动剪刀(二)药品名称及需要量(一个学员所需药品数量)CaClz:工业用凡士林普通以上均为干燥器用。第二节饲料(或日粮)营养成分分析实验五饲料中干物质的测定(一)目的测定饲料中干物质量(二)原理饲料中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均存在于饲料的干物质中。饲料中干物质含量的多少与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家畜的采食量均有密切关系。风干饲料例如各种籽实饲料、油饼、糖麸、秕、青干草、鱼粉、血粉等可以直接在100—105℃温度下烘干,烘去饲料中蛋白质、淀粉及细胞膜上的吸附水,得到风干饲料的干物质量%(注1)。含水分多的新鲜饲料如青饲料、青贮饲料、多汁饲料以及畜粪和鲜肉等均可先测定初水分后制成半干样本,再在100—105℃温度下烘干,测得半干样本中的干物质量,而后计算新鲜饲料或鲜粪或肉中干物质量%。制定尿中干物质法,系将定量的尿液吸收于已知重量的滤纸上,烘干滤纸,再吸收一定量的尿,再烘干,重复数次。吸收尿液的烘干滤纸重量减去原滤纸重量即为吸收尿液总量中的干物质量。(三)仪器名称及需要量一个学员做2个测定所需仪器数量价价住医价诊称量瓶:铝质,带盖、容量为30ml干燥器;30cm直径堵埚钳精密天平药匙小毛刷2.公用仪器
4 空气干燥干物质(g) 鲜样中 70℃干物质%= ×100 鲜样重(g) (一) 仪器名称及需要数量 (1)一个学员做 2 个测定所需仪器数量 搪瓷盘 20×15×3cm 2 个 干操器 30cm 直径 1 个 坩埚钳 1 个 (2)公用仪器 鼓风烘箱 60—70℃ 1 具 普通天平 百分之一克感量 5 架 标准铜筛 40 号、60 号 1 套 样本粉碎磨 电动 1 架 剪刀 8 把 (二) 药品名称及需要量(一个学员所需药品数量) CaCl2: 工业用 500g 凡士林 普通 2g 以上均为干燥器用。 第二节 饲料(或日粮)营养成分分析 实验五 饲料中干物质的测定 (一) 目的 测定饲料中干物质量 (二) 原理 饲料中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均存在于饲料的干物质中。 饲料中干物质含量的多少与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家畜的采食量均有密切关系。风干饲料例如 各种籽实饲料、油饼、糠麸、藁秕、青干草、鱼粉、血粉等可以直接在 100—105℃温度下 烘干,烘去饲料中蛋白质、淀粉及细胞膜上的吸附水,得到风干饲料的干物质量%(注 1)。 含水分多的新鲜饲料如青饲料、青贮饲料、多汁饲料以及畜粪和鲜肉等均可先测定初水分 后制成半干样本,再在 100—105℃温度下烘干,测得半干样本中的干物质量,而后计算新 鲜饲料或鲜粪或肉中干物质量%。 测定尿中干物质法,系将定量的尿液吸收于已知重量的滤纸上,烘干滤纸,再吸收一定 量的尿,再烘干,重复数次。吸收尿液的烘干滤纸重量减去原滤纸重量即为吸收尿液总量 中的干物质量。 (三) 仪器名称及需要量 1.一个学员做 2 个测定所需仪器数量 称量瓶:铝质,带盖、容量为 30ml 2 个 干燥器;30cm 直径 1 个 坩埚钳 1 把 精密天平 1 架 药匙 1 个 小毛刷 2 个 2.公用仪器

鼓风烘箱100—105℃1具(四)药品名称及需要量工业用品50氯化钙凡士林普通以上均为干燥器用。(五)操作步骤将洗净的称量瓶放在100—105℃的鼓风烘箱内,开盖烘1h。用埚钳取出称量瓶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约30min后,称重(称量瓶放入烘箱时须启盖,冷却和称重时须严盖)。2.在称量瓶中称取2g风干样本或半干样本(如用已测定过70℃干物质%的半干样本,则在称样时,须将半干样本重新放入70°烘箱中烘1h,而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再称样,这样可减少半干样本在磨碎制样过程中由于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引起的误差。)为便于以后的计算,称准2g较为合适3.将称样瓶和样本放入100—105℃烘箱内,将瓶盖揭开少许。4.样本在烘箱内烘5-6h后紧盖瓶盖,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5.按照上述方法,继续将称量瓶放入烘箱内,烘1h,进行第二次称重,直至前后两次称重的差数在0.002g。干物质计算值采用数次称重中的最低值。7.称量瓶中的干物质保留作测定粗脂肪和粗纤维之用。8.测定尿中干物质时可将定量的尿液吸收于已知重量的滤纸上,滤纸与尿液中干物质一并在100—105℃烘箱中烘干,直至恒重为止。(六)结果与计算方法1.风干样本(或半干样本)中105℃干物质%105~℃干物质重(g)W;-WiW-WiX100=X100=X100风干样本重(g)WW2-Wi式中:Wi=称量瓶重(g)W2=称量瓶重(g)+风干样本重(g)W=W,-W,Ws;=称量瓶重(g)+105℃干物质重(g)2.新鲜样本中干物质%计算法()新鲜样本中干物质%=新鲜样本中70℃干物质%×半干样本105℃干物质%例如:多汁饲料70℃干物质%=26%多汁饲料半干样本 105~℃干物质%=86%.新鲜多汁饲料的干物质%=26%×86%=21.4%(2)新鲜样本中干物质%=新鲜样本中空气干燥干物质%×半干样本105℃干物质%例如:多汁饲料空气干燥干物质%=259多汁饲料半干样本105℃干物质%=86.5%:新鲜多汁饲料的干物质%=25%×86.5%=21.6%(七)注解注1:本试验所用鼓风烘箱测定饲料样本中干物质的方法,并不是绝对正确的。有以下几个可能,会引起测定结果的错误①加热时样本中挥发性物质可能与样本中水分一起损失,例如,青贮料中的挥发性脂5
5 鼓风烘箱 100—105℃ 1 具 (四) 药品名称及需要量 氯化钙 工业用品 500g 凡士林 普通 10g 以上均为干燥器用。 (五) 操作步骤 1.将洗净的称量瓶放在 100—105℃的鼓风烘箱内,开盖烘 1h。用坩埚钳取出称量瓶 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约 30min 后,称重(称量瓶放入烘箱时须启盖,冷却和称重时须严盖)。 2.在称量瓶中称取 2g 风干样本或半干样本(如用已测定过 70℃干物质%的半干样本, 则在称样时,须将半干样本重新放入 700 烘箱中烘 1h,而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 30min,再 称样,这样可减少半干样本在磨碎制样过程中由于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引起的误差。)为便于 以后的计算,称准 2g 较为合适。 3.将称样瓶和样本放入 100—105℃烘箱内,将瓶盖揭开少许。 4.样本在烘箱内烘 5—6h 后紧盖瓶盖,移入干燥器中,冷却 30min,称重。 5.按照上述方法,继续将称量瓶放入烘箱内,烘 1h,进行第二次称重,直至前后两 次称重的差数在 0.002g。 6.干物质计算值采用数次称重中的最低值。 7.称量瓶中的干物质保留作测定粗脂肪和粗纤维之用。 8.测定尿中干物质时可将定量的尿液吸收于已知重量的滤纸上,滤纸与尿液中干物 质一并在 100—105℃烘箱中烘干,直至恒重为止。 (六)结果与计算方法 1.风干样本(或半干样本)中 105℃干物质% 105℃干物质重(g) W3-W1 W3-W1 = ×100 = ×100 = ×100 风干样本重(g) W W2-W1 式中: W1=称量瓶重(g) W2=称量瓶重(g) + 风干样本重(g) W=W2—W1 W3 =称量瓶重(g) + 105℃干物质重(g) 2.新鲜样本中干物质%计算法 (1) 新鲜样本中干物质% = 新鲜样本中 70℃干物质% × 半干样本 105℃干物质% 例如:多汁饲料 70℃干物质% = 26% 多汁饲料半干样本 105℃干物质% = 86% ∴新鲜多汁饲料的干物质% = 26% × 86% = 21.4% (2) 新鲜样本中干物质% =新鲜样本中空气干燥干物质%×半干样本 105℃干物质% 例如:多汁饲料空气干燥干物质% = 25% 多汁饲料半干样本 105℃干物质% = 86.5% ∴新鲜多汁饲料的干物质%=25%× 86.5%=21.6% (七)注解 注 1:本试验所用鼓风烘箱测定饲料样本中干物质的方法,并不是绝对正确的。有以 下几个可能,会引起测定结果的错误。 ①加热时样本中挥发性物质可能与样本中水分一起损失,例如,青贮料中的挥发性脂

肪酸。②样本中有些物质如脂肪,在加热时可能在空气中氧化,使样本重量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测定样本中干物质需在真空烘箱或装有二氧化碳的特殊烘箱中进行。③有些饲料,在105℃时可能发生某些化学变化。例如,含糖分高的糖浆。这类饲料应在较低温度和减压条件下进行干燥。思考题1.某种饲料半干样本105℃干物质%为90%,该饲料空气干燥干物质%为30%,计算该种新鲜饲料的干物质%。2.种饲料半干样本105℃干物质%为90%,该饲料70℃干物质为32%,计算该种新鲜饲料的干物质%。实验六饲料中粗蛋白质(NX6.25)的测定(畜体,畜产品、粪、尿中粗蛋白质的测定,用同一方法)一)目的掌握饲料中粗蛋白质测定法,并测定各种样本的粗蛋白质含量。二)原理饲料中含氮物质包括纯蛋白质和氨化物(氮化物有氨基酸、酰胺、硝酸盐及氨盐等),两者总称为粗蛋白质。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是用浓硫酸分解样本中的蛋白质与氨化物,使它们含氮物都转变成氨气,氨气被浓硫酸吸收变为硫酸铵。硫酸铵在浓碱的作用下放出氨气。通过蒸馏,氨气随汽水顺着冷凝管流入硼酸溶液(注2),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后者用盐酸或硫酸标准液滴定,即可测定放出的氨氮量。根据氮量,乘以特定系一般为6.25(注3),即可得出样本中粗蛋白质含量。上述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下:-2CH3CHNH2COOH(注4)+13H2S04→(NH4)2S04+6C02++12SO21+16H2O(NH4)2SO4+2NaOH -→ 2NH4 1 + 2H, 0 +Naz S044H;BO 3+ 2 NaOH - NH4HB4O7 +5H20NH4HB4O7+HCI+5H20 NH,C1+ 4HBO(三)仪器名称及需要量一个学员做2个测定,所需仪器数量2个消化管2500ml分析天平武理保中业区玻璃珠量筒50 ml漏斗4—6cm直径容量瓶100 ml三角瓶150 ml滴定管移液管10或5ml2.公用仪器数量*i5ml量筒量筒10或20ml消化炉治除价阶20孔半微量凯氏蒸馏器电炉1000瓦蒸气发生瓶2000ml
6 肪酸。②样本中有些物质如脂肪,在加热时可能在空气中氧化,使样本重量不但不减少, 反而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测定样本中干物质需在真空烘箱或装有二氧化碳的特殊烘箱 中进行。⑧有些饲料,在 105℃时可能发生某些化学变化。例如,含糖分高的糖浆。这类 饲料应在较低温度和减压条件下进行干燥。 思 考 题 1.某种饲料半干样本 105℃干物质%为 90%,该饲料空气干燥干物质%为 30%,计 算该种新鲜饲料的干物质%。 2.种饲料半干样本 105℃干物质%为 90%,该饲料 70℃干物质为 32%,计算该种新 鲜饲料的干物质%。 实验六 饲料中粗蛋白质(N×6.25)的测定 (畜体,畜产品、粪、尿中粗蛋白质的测定,用同一方法) (一)目的 掌握饲料中粗蛋白质测定法,并测定各种样本的粗蛋白质含量。 (二)原理 饲料中含氮物质包括纯蛋白质和氨化物(氮化物有氨基酸、酰胺、硝酸盐及 氨盐等),两者总称为粗蛋白质。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是用浓硫酸分解样本中的蛋白质与 氨化物,使它们含氮物都转变成氨气,氨气被浓硫酸吸收变为硫酸铵。硫酸铵在浓碱的作 用下放出氨气。通过蒸馏,氨气随汽水顺着冷凝管流入硼酸溶液(注 2),与之结合成为四 硼酸铵,后者用盐酸或硫酸标准液滴定,即可测定放出的氨氮量。根据氮量,乘以特定系 数,一般为 6.25(注 3),即可得出样本中粗蛋白质含量。上述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2CH3CHNH2COOH (注 4)十 13H2S04 → (NH4)2S04 十 6C02↑+12SO2↑+16H2O (NH4)2SO4+2NaOH → 2NH4↑十 2H2O+Na2SO4 4H3BO 3+2NaOH → NH4HB4O7 +5H2O NH4HB4O7+HCl+5H2O → NH4Cl+4H3BO3 (三)仪器名称及需要量 1.一个学员做 2 个测定,所需仪器数量 消化管 2500ml 2 个 分析天平 1 架 玻璃珠 6 粒 量筒 50 ml 1 个 漏斗 4—6cm 直径 2 个 容量瓶 100 ml 2 个 三角瓶 150 ml 2—6 个 滴定管 1 支 移液管 10 或 5ml 1支 2.公用仪器数量 量筒 5ml 2个 量筒 10 或 20ml 各1个 消化炉 20 孔 1 台 半微量凯氏蒸馏器 1 套 电炉 1000 瓦 1 个 蒸气发生瓶 2000ml 1 个

定时钟1毒气柜(四)药品名称及需要量一个学员做2个测定所需药品数量化学纯硫酸铜0.52g无水硫酸钠化学纯硫酸(比重1.84,无氮)盐酸或硫酸标准液0.0100N-40ml硼酸溶液1%(溶1g化学纯硼酸于100ml蒸馏水中)氢氧化钠溶液40ml50%(溶50g氢氧化钠于100ml蒸馏水中)2ml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取20ml0.1%甲基红酒精液与20ml0.5%溴甲酚绿酒精液混匀。此混合指示剂碱性呈蓝色,终点为灰色)铵氮标准液0.01N硫酸铵液10ml(将分析纯硫酸铵放入105℃烘箱中烘1h,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取0.661g干燥的硫酸铵,用蒸馏水定溶至1000ml)(五)操作步骤1.消化(1)称取风干或半干样本0.4—1g(注5)。将称样纸卷成筒状,小心无损地将样本放入洗净烘干的消化管中。(2)加入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钾)2.5g(注6),硫酸铜0.13g(注7)及浓硫酸1020ml。再加玻璃珠2粒,以防消化时液体溅失(3)在凯氏瓶上加一个小漏斗,将消化管放入消化炉孔上加热,在400-450℃下,消化3一4h。在消化过程中,如有黑泡溅在管壁上,应待消化管冷却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之,再继续加热消化。如有黑炭粒不能全部消失,则待消化管冷却后,补加少量浓硫酸,继续加热,直至管内溶液澄清,消化才告完毕。消化过程中产生SO2,有刺鼻味,故需在毒气柜中进行。(4)消化管冷却后加蒸馏水20ml,摇匀,然后将消化管中溶液无损地移入100ml容量瓶内,用蒸馏水冲洗消化管数次,洗液亦注入容量瓶中,冷却后,加入蒸馏水稀释至容量瓶刻度处,混匀后供测定氮用。(5)试剂空白测定可另取消化管一个,加入无水硫酸钠2.5g,硫酸铜0.1g及硫酸10ml,同样加热消化,直至管内溶液澄清。此溶液的氮量即试剂中的含氮量,必须由样品测定结果中减去。2.蒸馏(1)将凯氏半微量定氮仪装置(图1)准备妥当后,先用蒸馏水洗涤一次。(2)用量筒量取10ml1%硼酸溶液加入150ml三角瓶内,再加入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和指示剂 2 滴,子三角瓶置于蒸馏装置的冷凝管下,使管口没入硼酸溶液内。(3)煮沸蒸气发生瓶中蒸馏水。用移液管量10ml样本消化液,由图1中凯氏蒸馏装置上的小玻杯4注入反应室5,再以20ml 蒸馏水冲洗小玻杯4,将小玻杯4之棒状玻璃塞塞紧,使之不漏气。取3一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小玻杯4,小心地轻轻提起棒状玻璃塞,使氢氧化钠流入反应室5处,立刻将玻塞盖紧,加水于小玻杯4,使少许水流入反应室5以洗涤碱液,部分水留于小玻杯4,以防漏气。夹紧外套管出口的橡皮管7。开始蒸馏,蒸气7
7 定时钟 1 个 毒气柜 1 个 (四)药品名称及需要量 一个学员做 2 个测定所需药品数量 硫酸铜 化学纯 0.52g 无水硫酸钠 化学纯 10g 硫酸(比重 1.84,无氮) 24ml 盐酸或硫酸标准液 0.0100N 80ml 硼酸溶液 1% 40ml (溶 1g 化学纯硼酸于 100ml 蒸馏水中) 氢氧化钠溶液 50% 40ml (溶 50g 氢氧化钠于 100ml 蒸馏水中)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2ml (取 20ml 0.1%甲基红酒精液与 20ml 0.5%溴甲酚绿酒精液混匀。此混合指示剂碱性 呈蓝色,终点为灰色) 铵氮标准液 0.01N硫酸铵液 10ml (将分析纯硫酸铵放入 105℃烘箱中烘 1h,在干燥器中冷却 30min。称取 0.661g 干燥 的硫酸铵,用蒸馏水定溶至 1000ml) (五)操作步骤 1.消化 (1) 称取风干或半干样本 0.4—1g(注 5)。将称样纸卷成筒状,小心无损地将样本放 入洗净烘干的消化管中。 (2)加入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钾)2.5g(注 6),硫酸铜 0.13g(注 7)及浓硫酸 10 —20ml。再加玻璃珠 2 粒,以防消化时液体溅失。 (3)在凯氏瓶上加一个小漏斗,将消化管放入消化炉孔上加热,在 400—450℃下,消 化 3—4h。在消化过程中,如有黑泡溅在管壁上,应待消化管冷却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之, 再继续加热消化。如有黑炭粒不能全部消失,则待消化管冷却后,补加少量浓硫酸,继续 加热,直至管内溶液澄清,消化才告完毕。 消化过程中产生 SO2,有刺鼻味,故需在毒气柜中进行。 (4) 消化管冷却后加蒸馏水 20ml,摇匀,然后将消化管中溶液无损地移入 100ml 容量瓶 内,用蒸馏水冲洗消化管数次,洗液亦注入容量瓶中,冷却后,加入蒸馏水稀释至容量瓶刻 度处,混匀后供测定氮用。 (5) 试剂空白测定可另取消化管一个,加入无水硫酸钠 2.5g,硫酸铜 0.1g 及硫酸 10ml, 同样加热消化,直至管内溶液澄清。此溶液的氮量即试剂中的含氮量,必须由样品测定结果 中减去。 2.蒸馏 (1) 将凯氏半微量定氮仪装置(图 1)准备妥当后,先用蒸馏水洗涤一次。 (2)用量筒量取 10ml 1%硼酸溶液加入 150ml 三角瓶内,再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 和指示剂 2 滴,将三角瓶置于蒸馏装置的冷凝管下,使管口没入硼酸溶液内。 (3) 煮沸蒸气发生瓶中蒸馏水。用移液管量 10ml 样本消化液,由图 1 中凯氏蒸馏装置 上的小玻杯 4 注入反应室 5,再以 20ml 蒸馏水冲洗小玻杯 4,将小玻杯 4 之棒状玻璃塞塞 紧,使之不漏气。取 3—5ml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小玻杯 4,小心地轻轻提起棒状玻璃塞, 使氢氧化钠流入反应室 5 处,立刻将玻塞盖紧,加水于小玻杯 4,使少许水流入反应室 5 以 洗涤碱液,部分水留于小玻杯 4,以防漏气。夹紧外套管出口的橡皮管 7。开始蒸馏,蒸气

吹入反应室5。用定时钟定时。使氨气通过冷凝管8而流入三角瓶9的硼酸溶液中。蒸馏3min,移动三角瓶9,使硼酸液面离开冷凝管,继续蒸馏1min,并用蒸馏水冲洗管口外壁(该蒸馏水亦须加入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滴,并调节使呈灰色)。将三角瓶9移开蒸馏装置,准备滴定。(4)蒸馏完毕后,在小玻杯4中加满蒸馏水,将玻棒提起使流入反应室5中,随手夹紧橡皮管3以断气源,于是反应室5中的残液自动吸入反应室外层6中,如此冲洗4次后将外套管下端出口的橡皮管7打开,使反应室外层6中的残液排出。待残液排完后,夹紧橡皮管7。每一次消化液重复蒸馏3次。(5)将试剂空白测定之消化液同样处理,测定其中氨量。图1凯氏蒸馅装置1.电炉2.蒸气发生器3.螺丝小玻杯及棒状玻塞5.反应室6.反应室外层7.橡皮管及螺丝夹8.冷凝器9.蒸馏液接收三角瓶3.滴定(1)先将微量滴定管准备妥当,装入0.01NHCI标准液,然后将上述三角瓶(9)移开蒸馏装置后,即以0.0100N盐酸液滴定,至瓶中溶液由绿色变紫灰色为止。(2)同样滴定试剂空白消化液中蒸馏出的氨量。(六)蒸馏器的检查在使用蒸馏器前须先作检查。方法系吸取5ml0.01N硫酸铵标准液,放入蒸馏器中,再加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行蒸馏,操作过程与样本的蒸馏相同。滴定硫酸铵蒸馏液所需用的0.01NHCI标准液耗量减去空白(用5ml蒸水代替硫酸铵标准液进行蒸馅所用的0.01NHCI标准液耗量)应为5ml,则该项蒸馏装置才合乎使用标准。(七)结果与计算方法样本中粗蛋白质(NX6.25)含量%Vi100(V:V)XNX0.014g×6.25xV2W100Vi=(V3—Vo)X0.0100×0.014g×6.2WV2式中:W=样本重(g)Vi=消化液稀释容量(ml)V2=样本蒸馏用量Vs=滴定样本馏出液的0.0100NHCI耗量(ml)
8 吹入反应室5。用定时钟定时。使氨气通过冷凝管8而流入三角瓶9的硼酸溶液中。蒸馏3min, 移动三角瓶 9,使硼酸液面离开冷凝管,继续蒸馏 1min,并用蒸馏水冲洗管口外壁(该蒸馏 水亦须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2 滴,并调节使呈灰色)。将三角瓶 9 移开蒸馏装 置,准备滴定。 (4) 蒸馏完毕后,在小玻杯 4 中加满蒸馏水,将玻棒提起使流入反应室 5 中,随手 夹紧橡皮管 3 以断气源,于是反应室 5 中的残液自动吸入反应室外层 6 中,如此冲洗 4 次 后将外套管下端出口的橡皮管 7 打开,使反应室外层 6 中的残液排出。待残液排完后,夹紧 橡皮管 7。每一次消化液重复蒸馏 3 次。 (5) 将试剂空白测定之消化液同样处理,测定其中氨量。 图 1 凯氏蒸馏装置 1.电炉 2.蒸气发生器 3.螺丝夹 4.小玻杯及棒状玻塞 5.反应室 6.反应室外层 7.橡皮管及螺丝夹 8.冷凝器 9.蒸馏液接收三角瓶 3.滴定 (1)先将微量滴定管准备妥当,装入 0.01N HCl 标准液,然后将上述三角瓶(9)移开 蒸馏装置后,即以 0.0100N 盐酸液滴定,至瓶中溶液由绿色变紫灰色为止。 (2)同样滴定试剂空白消化液中蒸馏出的氨量。 (六)蒸馏器的检查 在使用蒸馏器前须先作检查。方法系吸取 5ml 0.01N 硫酸铵标准 液,放入蒸馏器中,再加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行蒸馏,操作过程与样本的蒸馏相同。 滴定硫酸铵蒸馏液所需用的 0.01N HCl 标准液耗量减去空白(用 5ml 蒸水代替硫酸铵标准液 进行蒸馏所用的 0.01N HCl 标准液耗量)应为 5ml,则该项蒸馏装置才合乎使用标准。 (七)结果与计算方法 样本中粗蛋白质(N × 6.25)含量% V1 100 = (V3—V0)×N×0.014g×6.25× × V 2 W V1 100 = (V3—V0) ×0.0100×0.014g×6.25 × V 2 W 式中:W=样本重(g) V1=消化液稀释容量(ml) V2=样本蒸馏用量 V3=滴定样本馏出液的 0.0100N HCl 耗量(ml)

Vo=滴定试剂空白馏出液的 0.0100 HCI 耗量(ml)N=HCI当量浓度说明:①系数6.25是按照每100g蛋白质含有16g氮计算而得。②系数0.014即1mlINHCL液相当于0.014g氮。③每次测定样本时必须同时作空白实验。(八)注解1.现时测定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多趋向于采用凯氏半微量定氮法,其原因是称取样本量不多,耗用试剂量较少,用于样本消化和蒸馏的时间较短。凯氏大量定氮法亦在某些情况下被采用,其原理与凯氏半微量定氮法相同。前法备有凯氏蒸馏架,凯氏烧瓶(常用250ml或500ml)中样本消化完毕后,即可加入200ml蒸馏水,直接装置在凯氏蒸馏架上全部蒸馏,不须将凯氏瓶中消化液转移入容量瓶内,而后再吸取部分冲淡液进行蒸馏等手续。这是凯氏大量定氮法的优越性。这个方法适用于测定鲜肉鲜粪与羊毛中粗蛋白质主2:在凯氏定氮法中Meeker和Wagner两氏(Ind.Eng.Chem.,Anal.Ed.5:396,1933)用1%硼酸液10ml替代10ml0.01N盐酸标准液。量取1%硼酸液可用普通量筒,因为硼酸与氨的作用仅是一个简单的结合,消化液蒸馏后即可直接用0.01IN盐酸标准液滴定蒸馏物。应用此法,可省略去氢氧化钠标准液的制备与标定等步骤主3;各种饲料的粗蛋白质中氮的含量,差异很大,变异范围约在14.7-19.5%之间,平均16%。凡饲料的粗蛋白质中实际含氮量尚未确定的,可用6.25平均系数来乘氮量换算成粗蛋白质量。凡饲料的粗蛋白质中实际含氮量已经确定的,可用它们的实际系数来换算。例如荞麦、玉米用系数6.00,箭舌豌豆、大豆、蚕豆、燕麦、小麦、黑麦用系数5.70,牛奶用系数6.34:CH:CHNH.COOH为α一氨基丙酸,代表饲料中粗蛋白质分解后的一种简单氨基酸,是饲料中有机态灸物质的来源注5:现时分析饲料的粗蛋白质一般多用凯氏半微量定氮法。由于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最多的可达80%,少的仅有1%左右。因此,称取供消化的风干或半干样本重量、稀释消化液的容量及吸取供蒸馏的稀释消化液的容量,均须根据样本中粗蛋白质含量的多少而调整,故可使最后滴定用的0.01N 标准盐酸液耗量在5ml之内。便于使用微量滴定管而获得准确的结果在饲养试验中测定鲜肉或整个鸡体或羊毛中粗蛋白质时,为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可称取10g鲜畜体样本,用滤纸包裹,放入250ml消化管中,再加0.5g硫酸铜,8—10g无水硫酸钠和30ml浓硫酸,加热消化3一4h。消化液冲淡至250ml,再吸取5ml消化液蒸馏,这样约耗用30ml0.02N标准HCI液定家畜粪样中粗蛋白质可取2g半干样或5—10g湿样,加入0.5g硫酸铜,8-10g无水硫酸钠和20ml浓硫酸进行消化注6:加入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钾)的目的是提高浓硫酸的沸点,使消化效力提高纯硫酸的沸点为317℃,加入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钾后,硫酸沸点可增至325—341℃。注7:硫酸铜为还原催化剂,其反应原理如下:H2SO42CuS04+CU.S04+ SO21 +CO2 t(有机物质) 2CuSO4+ H20+SO2 t2CuS04+ H2S049
9 V0=滴定试剂空白馏出液的 0.0100 HCl 耗量(ml) N=HCI 当量浓度 说明:①系数 6.25 是按照每 100g 蛋白质含有 16g 氮计算而得。 ②系数 0.014 即 1ml1N HCL 液相当于 0.014g 氮。 ③每次测定样本时必须同时作空白实验。 (八)注解 注 1:现时测定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多趋向于采用凯氏半微量定氮法,其原因是称 取样本量不多,耗用试剂量较少,用于样本消化和蒸馏的时间较短。 凯氏大量定氮法亦在某些情况下被采用,其原理与凯氏半微量定氮法相同。前法备有 凯氏蒸馏架,凯氏烧瓶(常用 250ml 或 500ml)中样本消化完毕后,即可加入 200ml 蒸馏水, 直接装置在凯氏蒸馏架上全部蒸馏,不须将凯氏瓶中消化液转移入容量瓶内,而后再吸取 部分冲淡液进行蒸馏等手续。这是凯氏大量定氮法的优越性。这个方法适用于测定鲜肉、 鲜粪与羊毛中粗蛋白质。 注 2:在凯氏定氮法中 Meeker 和 Wagner 两氏(Ind.Eng.Chem.,Anal.Ed.5:396, 1933)用 1%硼酸液 10ml 替代 10ml 0.01N 盐酸标准液。量取 1%硼酸液可用普通量筒,因 为硼酸与氨的作用仅是一个简单的结合,消化液蒸馏后即可直接用0.01N 盐酸标准液滴定 蒸馏物。应用此法,可省略去氢氧化钠标准液的制备与标定等步骤。 注 3;各种饲料的粗蛋白质中氮的含量,差异很大,变异范围约在 14.7—19.5%之间, 平均 16%。凡饲料的粗蛋白质中实际含氮量尚未确定的,可用 6.25 平均系数来乘氮量换算 成粗蛋白质量。凡饲料的粗蛋白质中实际含氮量已经确定的,可用它们的实际系数来换算。 例如荞麦、玉米用系数 6.00,箭舌豌豆、大豆、蚕豆、燕麦、小麦、黑麦用系数 5.70,牛 奶用系数 6.38。 注 4:CH3CHNH2COOH 为α—氨基丙酸,代表饲料中粗蛋白质分解后的一种简单氨 基酸,是饲料中有机态氮物质的来源之一。 注 5:现时分析饲料的粗蛋白质一般多用凯氏半微量定氮法。由于饲料的粗蛋白质含 量差异较大,最多的可达 80%,少的仅有 1%左右。因此,称取供消化的风干或半干样本 重量、稀释消化液的容量及吸取供蒸馏的稀释消化液的容量,均须根据样本中粗蛋白质含 量的多少而调整,故可使最后滴定用的0.01N 标准盐酸液耗量在 5ml 之内。便于使用微量 滴定管而获得准确的结果。 在饲养试验中测定鲜肉或整个鸡体或羊毛中粗蛋白质时,为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可称 取 10g 鲜畜体样本,用滤纸包裹,放入 250ml 消化管中,再加 0.5g 硫酸铜,8—10g 无水 硫酸钠和 30ml 浓硫酸,加热消化 3—4h。消化液冲淡至 250ml,再吸取 5ml 消化液蒸馏, 这样约耗用 30ml0.02N 标准 HCI 液。 测定家畜粪样中粗蛋白质可取 2g 半干样或 5—10g 湿样,加入 0.5g 硫酸铜,8—10g 无水硫酸钠和 20ml 浓硫酸进行消化。 注 6:加入无水硫酸钠 (或无水硫酸钾)的目的是提高浓硫酸的沸点,使消化效力提高。 纯硫酸的沸点为 317℃,加入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钾后,硫酸沸点可增至 325—341℃。 注 7 :硫酸铜为还原催化剂,其反应原理如下: H2SO4 2CuS04+C CU2SO4 十 SO2↑+CO2↑ (有机物质) 2CuS04+H2SO4 2CUSO4 十 H2O+SO2↑

考题思1.1Kg饲料中含有25g粗蛋白质,则1Kg饲料中含有多少g氮?2.1ml0.0100NHCI溶液相当于0.00014g氮,如何求得?实验七饲料中粗脂肪(醚浸出物)的测定(畜体、畜产品及粪中粗脂肪的测定用同一方法)(一)目的掌握饲料中粗脂肪测定方法,并用以测定各类饲料中粗脂肪含量。(二)原理、饲料的油脂均可溶解于乙醚中,用乙醚反复浸提饲料中的脂肪,并使溶有脂肪的乙醚流集于盛醚瓶中,而后将乙醚蒸发,瓶中所剩残渣的重量即为饲料的脂肪量。此为索氏测定脂肪法的原理。饲料被乙醚所溶解的物质,除真脂肪外,尚有麦角固醇、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由于所得油脂残渣不纯,故称为粗脂肪(注 1)。测定脂肪所用饲料样品必须烘干,因样品中水分可影响乙醚的浸提和蒸发过程。(三)仪器名称及需要量一个学员做二个测定所需仪器数量残补珍限价索氏脂肪抽出器盛醚瓶150ml脱脂滤纸或特制滤纸筒脱脂白色棉线干燥器30cm直径分析天平2.公用仪器数量2台定温水浴锅(调节温度范围为30℃—90℃)6(四)药品名称及需要量一个学员做2个测定所需药品数量乙醚化学纯,无水200ml氯化钙工业用50普通凡士林(五)操作步骤1.索氏脂肪抽出器由三个部分组成,下部为盛醚瓶,中间为浸提管,上部为冷凝管。冷凝管上端加棉花塞,以防乙醚逸失。,将盛醚瓶和浸提管洗净烘干,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在天平上称重。3.将测定干物质的剩余样本(注2),无损地移入特制滤纸筒或用脱脂滤纸和棉线包扎好(纸包长度以虹吸管高度的2/3为宜),用铅笔在包上写明样本名称、编号等。然后把滤纸筒或纸包放入浸提管中,将全部抽出器安置妥当。注入乙醚60一80ml。4.加热水浴锅,使温度保持75-85℃,乙醚在盛醚瓶中蒸发,乙醚蒸气至冷凝管处冷凝为液体,仍流回浸提管中。样本受醚的浸渍,其中所含脂肪即被溶解。。当浸提管中乙醚积聚相当高度时,即由虹吸管回流入盛醚瓶。提取时间由4h(乙醚冷却速度5—6滴/秒)至16h(2一3滴/秒),样本中所含脂肪可全部浸提出而积存于盛醚瓶中(注3)。5.提取完毕后,移去上部的冷凝管,取出样本包,将冷凝管仍装置,再蒸馏,使管中乙醚再回流一次,以冲洗浸提管中余留的脂肪。然后继续蒸馏,当乙醚聚积至虹吸管三分之二高度处,取下装置,将管中乙醚倒入收醚瓶中。继续进行,直至盛醚瓶中乙醚几乎全部收完为止。此时瓶中只有粗脂肪和极少量乙醚存留。10
10 思 考 题 1.1Kg 饲料中含有 25g 粗蛋白质,则 1Kg 饲料中含有多少 g 氮? 2.1ml 0.0100N HCI 溶液相当于 0.00014g 氮,如何求得? 实验七 饲料中粗脂肪(醚浸出物)的测定 (畜体、畜产品及粪中粗脂肪的测定用同一方法) (一)目的 掌握饲料中粗脂肪测定方法,并用以测定各类饲料中粗脂肪含量。 (二)原理 饲料的油脂均可溶解于乙醚中,用乙醚反复浸提饲料中的脂肪,并使溶 有脂肪的乙醚流集于盛醚瓶中,而后将乙醚蒸发,瓶中所剩残渣的重量即为饲料的脂肪量。 此为索氏测定脂肪法的原理。 饲料被乙醚所溶解的物质,除真脂肪外,尚有麦角固醇、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叶 绿素等。由于所得油脂残渣不纯,故称为粗脂肪(注 1)。 测定脂肪所用饲料样品必须烘干,因样品中水分可影响乙醚的浸提和蒸发过程。 (三)仪器名称及需要量 1.一个学员做二个测定所需仪器数量 索氏脂肪抽出器 2 套 盛醚瓶 150ml 2 个 脱脂滤纸或特制滤纸筒 2 个 脱脂白色棉线 2 根 干燥器 30cm 直径 1 个 分析天平 2.公用仪器数量 定温水浴锅(调节温度范围为 30℃一 90℃ ) 6 孔 2 台 (四)药品名称及需要量 一个学员做 2 个测定所需药品数量 乙醚 化学纯,无水 200ml 氯化钙 工业用 500g 普通凡士林 10g (五)操作步骤 1.索氏脂肪抽出器由三个部分组成,下部为盛醚瓶,中间为浸提管,上部为冷凝管。 冷凝管上端加棉花塞,以防乙醚逸失。 2.将盛醚瓶和浸提管洗净烘干,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在天平上称重。 3.将测定干物质的剩余样本(注 2),无损地移入特制滤纸筒或用脱脂滤纸和棉线包扎 好(纸包长度以虹吸管高度的 2/3 为宜),用铅笔在包上写明样本名称、编号等。然后把滤 纸筒或纸包放入浸提管中,将全部抽出器安置妥当。注入乙醚 60 一 80ml。 4.加热水浴锅,使温度保持 75—85℃,乙醚在盛醚瓶中蒸发,乙醚蒸气至冷凝管处 冷凝为液体,仍流回浸提管中。样本受醚的浸渍,其中所含脂肪即被溶解。当浸提管中乙 醚积聚相当高度时,即由虹吸管回流入盛醚瓶。提取时间由 4h(乙醚冷却速度 5—6 滴/秒) 至 16h(2—3 滴/秒),样本中所含脂肪可全部浸提出而积存于盛醚瓶中(注 3)。 5.提取完毕后,移去上部的冷凝管,取出样本包,将冷凝管仍装置,再蒸馏,使管中 乙醚再回流一次,以冲洗浸提管中余留的脂肪。然后继续蒸馏,当乙醚聚积至虹吸管三分 之二高度处,取下装置,将管中乙醚倒入收醚瓶中。继续进行,直至盛醚瓶中乙醚几乎全 部收完为止。此时瓶中只有粗脂肪和极少量乙醚存留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Animal Nutriology.doc
-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
-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Animal Nutrition.doc
-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饲料学教学大纲 Feed Science.doc
-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动物营养学术语.doc
-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料学大纲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stuff.doc
-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动物营养学讲稿(共二十一章,主讲教师:陈代文).pdf
-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动物营养试题库.doc
-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动物营养学资料.doc
- 龙岩学院:《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pptx
- 龙岩学院:《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组织胚胎实验二.ppt
- 龙岩学院:《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上皮组织、固有结缔组织、软骨和骨.pptx
-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doc
-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动物肝脏中DNA的制备.doc
-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蒽酮比色定糖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doc
-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酪蛋白的制备.doc
-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观察.doc
-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doc
- 西昌学院:《水产动物养殖及疾病防治》实验课程教学指导(共六个实验).doc
-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各章习题集(无答案).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考试大纲.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stuff(动物医学用).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stuff(动物科学专业).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动科学专业,共三十章).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授课教案(任课教师:张文举).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猪鸡配合饲料加工技术.ppt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2-2003试卷B2(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3-2004试卷B1(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3-2004试卷A1(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1-2004试卷A1B1A2B2(答案合集).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1-2002试卷B1(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2-2003试卷B1(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2-2003试卷A1(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2-2003试卷A2(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0-2001试卷B2(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0-2001试卷B1(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0-2001试卷A2(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1-2002试卷A1(试题).doc
- 石河子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营养2000-2001试卷A1(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