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许烺光《驱逐捣蛋鬼》

軀逐搗蛋者 魔法·科學與文化一 王芃·徐隆德 余伯泉合譯 國立編譯館主譯 台北南天書局發行

EXORCISING THE TROUBLE MAKERS MAGIC,SCIENCE,AND CULTURE Francis L.K.Hsu This work was first published by Greenwood Press,Westport Connecticut.London,England,in English in 1983,under the titl Exorcising the Trouble Makers:Magic,Science,and Culture.This Chinese edition has been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author. ISBN957-638-403-6

《許娘光著作集》中文版代序 ,今天《許烺光著作集》之得以問世,可以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 結果,也可以說是很多因缘際會把國内外社會科學研究頜域中許多專 家孕者聯合起來共同完成的結晶。 面對這份成果,對於原著者自然有份難以言喻的深刻感受。首先 允許我代表原著者烺光向每一位致力參與這部著作集工作的人士,就 上最誠摯的謝意。 記得早在1984年時,烺光的學生也是好友美國舊金山大學畢業的 教育博士徐隆德先生,是透過台灣國立镉譯館及巨流出版社的贊助 下,第一位將烺光的經典之作(中國人與美國人》(Americans and Chinese)翻譯爲中文的成功譯述家。由於這本中文譯本的廣泛流傅, 引起了台灣、香港與中國大陸從事社會人文科學研究人士的注意與興 趣,並被海内外多所高等學府探用篇教科害或輔助致材。 到了1991年,由於台灣大學余伯泉博士、尹建中博士、黄光國博 士、孫中興博士與中央研究院的許木柱博士、張瑞德博士、罩德興博 士、王國璋博士及雲南大學王芃小姐等人的觸機與腦力激盪,決叢續 邀在美的徐隆德博士共組《許烺光著作集》翻譯委員會,由徐博士任 總召集人,就近在美與娘光聯絡並徵求同意,將烺光前後發表出版的 一百多種英文原著書籍與期刊文章予以整理,挑選其中精華翻譯成中 文,以期對他的學術理論有一個客觀、全面性的介紹。這種構想經與 台灣國立編譯館磋商,立即獲得趙麗雲館長的贊同,而使得這個在中

i 驱逐搗蛋者—魔法、科學與文化 國譯述界的巨大學術工程,得以在欠年正式展開。因此,國立編譯館 在〈許娘光著作集》的整個作業籌劃過程資助甚大,我相信烺光對國· 立磊譯館與趙館長的感激是無盡的。 目前許氏著作集已選定《祖蔭下)(Under the Ancestors'Shadow)、 《驱逐搗蛋者:魔法、科學與文化》(Exorcising the Trouble Makers: Magc,Science and Culture)、《氏族、種姓與社團》(Clan,Caste and Club)、《文化人類學新論》(The Study of Literate Civilizations)、 《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The Challenge of the American Dream: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家元:日本的眞髓) (lemoto:Tie Heart of Japan)及《粗獷的個人主義之省思:心理人類 學論文集》(Rugged Individualism Reconsidered:Essays in Psychologi cal Anthropolo gy)等書成爲主要翻髁對象,再加上由烺光口述、徐隆 德博士紀錄整理的中英文版《邊橼人:許烺光回憶錄》(妙Life as a Marginal Man:Autobiographical Discussions with Francis L.K.Hsu), 均已决定全部委託品質嚴謹著稱的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負貴陸續出 版發行,相信必能獲得廣大讀者的肯定。在此特別感謝南天書局魏德 文社長與辐輯部全體工作同仁的悉心努力。 在烺光的著作集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回憶錄》的出版,因篇過 去他的書全部是由外國出版商負责排印發行,而這次他存心將一生最 重要的回顧指定交給國内出版商負責,並發行至英文世界,也算是一 種葉落歸根的回饋心情。骸〈回憶錄》相當於烺光的自傳,是他在病 中兩年用英文口述,由徐隆德博士陸續記錄、整理、翻譯,並經過我 和雨位女兒思華、儀南親自校訂,内容並收集了烺光過去在英國留學 倫敦經濟學院時期,向國内《西風雜就》的定期中文投稿,反映了當 時一位海外中國留學生在抗戰期間在國外的内心感受,五十年之後重 溫蓓事相當有意義
m$$$&#mEA%f$?1fg7 f~~~&%~~~~~o Hlk, m$$Gzg@ & { 3B%ZfTE ) ~%@lf'F%S3~~~f2BB!EA , &+UfZ$j3j&jI?Ei ' $,@SBE@%@Ern@%Z%BrnO al~l~fi&&miZg~ ~XE, Ef, miZ%ftb;trli\199*E EiZZ~ElEB~EZ2$~H~~E~~~, %33f?iZ3Z*@#, tQ$$E- $iE%f E$~E~B&~i~lIsSO 32 Es. g$fi% Q@ZJ-, mg%llgE TB*fif&aga@$ u$~$$@%ps[@y~, r;il p~ (pjnggzg ",~gij+*g~, L.i ~g 7 gg 1e-(GE9++m@%&~~~~g~p~~~m9+fiqm,i\@g, .~-t@zf&~ EgggfBgfisgo

《許烺光著作集)中文版代序 vii 近年來娘光身體多病,但在病中獲悉他的著作集仍將顺利出版, 合人雀躍。我顾在此再度代表烺光向每一位参與著作集的工作人士就 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 許董一男 1996年5月27日 美國加州磨坊谷寓所


《許娘光著作集》移轉經過與特色 許娘光先生於1977年獲選美國人類學會會長,係人文社會科學界 直至目前唯一當選過會長的海外華人。然而其著作幾乎皆以英文撰 离,只有少数譯爲中文,因此中文世界無法完整地理解其著作。 1991年我在台大法學院「社會心理學」的講堂上,探用許氏《中 國人與美國人》的中文版作篇討論台褐社會心理結構的起點,無意間 發現英文版與中文版之間有相當的出入。仔細追索的結果,發現因爲 政治戒嚴因素,該書在台灣出版時,凡涉及政治與性等敏感部分遭到 刚改逵100處以上。 1992年10月25日我寫信到舊金山給該書譯者徐隆德博士,並順 便建畿許烺光先生是否願意捐赠其系列著作之版權,立下海外學人關 懷鄉土的典範。11月14日徐隆德先生回國,表示許院士欣然同意捐 貽。我立即將此事告知國立編譯館趙麗雲館長。11月27日國立編譯館 很明快地回函表示願意支持。我們甚感慶幸,因爲民間通常無力支持 此種全集性的學術翻器,我們亦不得不深思,因爲這竞然是國立編譯 館自民國21年創館以來第一套的全集性學術翻譯。 1993年起雨年間,在孫中興致授的建議下,由徐隆德先生以搶救 國寶的心情,於重重困難下完成《邊橼人:許烺光回憶錄》,使整套 著作集更爲完整。 許氏的著作不僅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而且依據我過去的經 驗,可以廣泛而有效地應用在企業管理、致育改革、臨床輔導及器院

美國夢的挑戰:在美國的華人 社會工作等等實踐髁题。事實上,除了《許娘光著作集)之外,康德 全集、韋伯全集、弗洛伊德全集以及科技翻霹等等皆是學術上極其重 要、又能廣泛應用在當前台灣基至大陸所遭遇的重大而基本的間题 上。但是我們的决策者與一些菁英知藏分子,自民國初年以來卻始絡 有意無意地忽視將外來知藏移轉爲中文的根本重要性。至盼各界能更 有效地推動與鼓勵類似的知藏移轉與生根工作,以協助中文世界成員 克服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瓶頸與困難。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r粗獷的個人主義」(rugged individualism) 一詞係美國文化的重要精神,而美围文化影響中文世界時日久速,但 是中文世界卻始終未能比較精確地認藏與翻譯适個槪念,無形中對美 國文化的理解也不容易對焦。希望藉著這套著作集的出版,使中文世 界成員進一步理解東西文化不同的社會心理結構之優點及其迷思。 余伯泉 1996年8月1日

目 錄 《许狼先作集》中文饭代序 《许娘光套作华》移将经過奥特色. 原著代序 . 4 原著前言 第一章精香 XX ↓魔选奥宗做之間不存在超封的界镍2 2所存在龄宗敏魔法舆科孕之問的框耀差是4 3.文化的壁化與文化的速绩性7 第二章一個骏於危難之中的村鎖. 1打瞧13 11 2懇神征的镜恕或幫助15 3拾神框施加魔力19 第三章超度 25 1.爵相先的蛋魂2刀 2.大和尚的法衡29 3.撒将的儀式30 第四章醫集、道德和潔净 35 1.藥和藥方35 2道德戒律39 3.個人的措施41 xi
v ix xvi i XX 1

xii 驱逐鵝蛋者—魔法、科學與文化 第五章打醮的人. 53 1.打醮儀式的普遍性53 2.道士們的特殊地位55 3.打醮的意義57 第六章西城人與霍亂預防藥物 .67 1.科學的措施67 2.打醮與注射抗霍亂疫苗70 3.神题盛了73 第七章魔法與科學.75 1.溶合在實徵知識中的魔法75 2.文化、社會粗織和人們的觀念79 3.精靈或細菌82 4.重新解釋和信仰合併84 第八章香港的文化延續 .87 1.建礁請柬與建醮人員89 2.自然場景93 3.祭拜活動97 4.共同點和差别:1942年的西城和1975年的沙田110 第九章西城、沙田和世界. .115 1.非洲案例115 2.美拉尼西亞119 3.美园的印地安人和美國的白人124 第十章人類往何處去?. .141 1:角色頜域與情感頜域142 2.魔法:“原始”文化的特徵?144 3.科學最終能消除人們對魔法的需求嗎?153
xii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许烺光《祖荫下》英文版.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许烺光《祖荫下》.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张仲礼《中国绅士》英文版Chinese Gentry.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张仲礼《中国绅士》.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ppt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西方社会福利思想.ppt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20世纪初至70年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想.ppt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福利思想.ppt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西方近代社会福利思想.ppt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西方古代中世纪的福利思想.ppt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陈静).ppt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中国现代社会福利思想.ppt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中国近代社会福利思想.ppt
-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ppt
-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ppt
-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ppt
-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ppt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施坚雅《中国的农民和封闭的村社》.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王铭铭 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萧公权《十九世纪中国乡村控制》rural china.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萧凤霞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弗里德曼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弗里德曼《中国宗族与社会》英文版.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景军《神堂记忆》.doc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科大卫《皇帝与祖宗》.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中国绅士》.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