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讲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讲 中国农村社会学 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讲 中国农村社会学 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学于20世纪20年代初传入中国。开始是简单 引进和模仿外籍教师,国外学者; 20年代末期开始摆脱依赖外国学者简单引进和模仿 的状况,进入了农村社会学中国化、本土化新阶段
◼ 社会学于20世纪20年代初传入中国。开始是简单 引进和模仿 外籍教师,国外学者; 20年代末期开始摆脱依赖外国学者简单引进和模仿 的状况, 进入了农村社会学中国化、本土化新阶段

一、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的社会调查实践与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 的大量农村调查,不仅形成了一系列的 社会调查报告和论著,而且指导了中国 民主革命的胜利
一、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的社会调查实践与理论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 的大量农村调查,不仅形成了一系列的 社会调查报告和论著,而且指导了中国 民主革命的胜利

(一) 毛泽东的社会调查实践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非常重实地考察活动。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 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 已。”一《讲堂绿》
(一) 毛泽东的社会调查实践 ◼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非常重实地考察活动。 ◼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 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 已。” —《讲堂录》

■1917年夏一1918年夏,以“游学” 的方式考察了长沙和洞庭湖的广大农 村。 ■1918年冬一-1919年春,两次到长辛 店铁路机车工厂进行调查。 ■1919年暑假,他行了900多公里,到 长沙、宁乡等五县的农村作调查
◼ 1917年夏—1918年夏,以“游学” 的方式考察了长沙和洞庭湖的广大农 村。 ◼ 1918年冬—1919年春,两次到长辛 店铁路机车工厂进行调查。 ◼ 1919年暑假,他行了900多公里,到 长沙、宁乡等五县的农村作调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6年,领导广东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 所,引导学生研究实际问题,进行调查 项目多达36项,内容涉及地租率、田赋、 工价、主佃关系、失业情况、贪官污吏、 农村组织,等等。 ■1926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1926年,领导广东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 所,引导学生研究实际问题,进行调查 项目多达36项,内容涉及地租率、田赋、 工价、主佃关系、失业情况、贪官污吏、 农村组织,等等。 ◼ 1926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 ■中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 ■半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 ◼ 中产阶级 ◼ 小资产阶级 ◼ 半无产阶级 ◼ 无产阶级

■1927年,考察了湘潭、相乡、衡山、 體陵、长沙五县的情况。写成了指 导中国革命的名著《湖南农民运动 考察报告》,成为马克思主义普遍 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的重要文献
◼ 1927年,考察了湘潭、相乡、衡山、 醴陵、长沙五县的情况。写成了指 导中国革命的名著《湖南农民运动 考察报告》,成为马克思主义普遍 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的重要文献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组织起来 打到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糟得很”和“好得很” ■所谓“过分”问题 ■所谓“痞子”运动 ■革命先锋 ■十四件大事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 组织起来 ◼ 打到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 “糟得很”和“好得很” ◼ 所谓“过分”问题 ◼ 所谓“痞子”运动 ◼ 革命先锋 ◼ 十四件大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寻邬调查》 (1930.5) 《兴国调查》(1930.10) 《东塘等处调查》 (1930.11) 《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1930.11) 《分青和出租问题》(19330.11) 《才溪乡调查》(1933.10) 《长岗乡调查》(1933.11) .。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及革命运动 的发展规律,对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 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 都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寻邬调查》(1930.5) ◼ 《兴国调查》(1930.10) ◼ 《东塘等处调查》 (1930 . 11) ◼ 《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1930 . 11) ◼ 《分青和出租问题》 (19330. 11) ◼ 《才溪乡调查》(1933 . 10) ◼ 《长岗乡调查》 (1933.11) ◼ .。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及革命运动 的发展规律,对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 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 都有了新的认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农村社会学》课程作业习题.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九章 农村人口问题与农村人口城镇化.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八章 农村土地问题与土地制度.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七章 农村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六章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村落文化.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五章 农村社会组织与组织创新.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四章 农村家庭与家族.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三章 农民的社会化与现代化.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章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一章 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会.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民工潮问题.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九章 农村人口问题与农村人口城镇化.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八章 农村土地问题与土地制度.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七章 农村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村落文化.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农村社会组织与组织创新.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农村家庭与家族.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农民的社会化与现代化.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农村社会学与农村社会.doc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讲 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Rural Sociology.ppt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讲 农村家庭和家族.ppt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讲 农民的社会化与现代化.ppt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讲 农村社会组织与组织创新.ppt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讲 农村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ppt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讲 农村土地问题与土地制度.ppt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讲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村落文化.ppt
- 《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讲 农村人口问题和农村人口城镇化.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Folklore of Chinese.pdf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讲 尘世变奏曲:人生仪礼的民俗传承.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讲 生存网络:家族亲族的民俗形态.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讲 人在旅途:衣食住行的渊源与流变(上).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讲 人在旅途:衣食住行的渊源与流变(下).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讲 祭典与庆典:时间观念与节日习俗.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讲 生态民俗:岁时周期与村落形态.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讲 百姓生意经:民间商贸习俗的传承.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讲 神灵世界:中国民间信仰的形态.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讲 学做民俗学家:田野采风与调查报告的撰写.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导论:问津民俗文化.ppt
-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9讲 “非遗保护”:留住记忆与手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