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讲 祭典与庆典:时间观念与节日习俗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21
文件大小:684.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讲 祭典与庆典:时间观念与节日习俗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恭喜發財 祭典与庆典 第五講 时间观念与节日习俗

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三大场域之二 岁时节日

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三大场域之二 岁时节日

祭典与庆典: 时间观念与节日习俗 第5讲

祭典与庆典: 时间观念与节日习俗 第5讲

导言:中国节日制度的来龙去脉 ·节日系统和历法系统密不可分,节日的起源可以追 溯到上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制度,在成文历法产生之 前,农时周期和庆典周期合而为一,节气亦即节日.。 g 随着成文历法的创立,由于中国传统历法制度即夏 历采取的是阴阳合历,以阳历纪农时,以阴历纪年 月,庆典的日期被按照阴历纪时周期固定下来,而 节气则按照阳历安排,从而导致了庆典周期和农耕 周期、节日和节气的分离,因此形成了与节气系统 并行不悖的传统节日体系

导言:中国节日制度的来龙去脉 ❖ 节日系统和历法系统密不可分,节日的起源可以追 溯到上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制度,在成文历法产生之 前,农时周期和庆典周期合而为一,节气亦即节日.。 ❖ 随着成文历法的创立,由于中国传统历法制度即夏 历采取的是阴阳合历,以阳历纪农时,以阴历纪年 月,庆典的日期被按照阴历纪时周期固定下来,而 节气则按照阳历安排,从而导致了庆典周期和农耕 周期、节日和节气的分离,因此形成了与节气系统 并行不悖的传统节日体系

一、节气与节日的关联 8新 古代历法:把一年分成12月,按1年气候的变化过程, 分为五天“一候”,三候为“一气”,十二个月共 “二十四气”。 。24节气实际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 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8节,标志着阴阳四时始末时 令

一、节气与节日的关联 ❖ 古代历法:把一年分成12月,按1年气候的变化过程, 分为五天“一候”,三候为“一气”,十二个月共 “二十四气” 。 ❖ 24节气实际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 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8节,标志着阴阳四时始末时 令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 ❖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 ❖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与节日的关联 。24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岁时节令的计算 基础,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安排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据。 ·节日是历法的岁时周期(一年365日)中的一些具有特殊意 义和标志性的日子,按照习俗和传统在这些日子里要进行某 些特定的民俗活动,这些日子像一个个节点一样把一个岁时 周期划分为一系列不同的时间段,赋予时间以特定的节律和 周期。 ÷这些周期和纪年、纪月、纪旬、纪日、纪时以及节气等等周 期一道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历法体系,即民用时间体系

节气与节日的关联 ❖ 24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岁时节令的计算 基础,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安排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据。 ❖ 节日是历法的岁时周期(一年365日)中的一些具有特殊意 义和标志性的日子,按照习俗和传统在这些日子里要进行某 些特定的民俗活动,这些日子像一个个节点一样把一个岁时 周期划分为一系列不同的时间段,赋予时间以特定的节律和 周期。 ❖ 这些周期和纪年、纪月、纪旬、纪日、纪时以及节气等等周 期一道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历法体系,即民用时间体系

二、从历法演进考察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 ·节日是历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历法构成了我们理解 节日的意义、起源和变迁的语境和背景。因此,只 有从某个节日在历法系统的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功 能出发,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节日的意义和起源。 既然节日是属于历法这个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那么,历法系统整体上的变迁,必然从根本上导致 节日系统的改变

二、从历法演进考察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 ❖ 节日是历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历法构成了我们理解 节日的意义、起源和变迁的语境和背景。因此,只 有从某个节日在历法系统的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功 能出发,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节日的意义和起源。 ❖ 既然节日是属于历法这个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那么,历法系统整体上的变迁,必然从根本上导致 节日系统的改变

1.“观象授时” ·即依靠对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一七曜:日月与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二十八星宿:在黄道、赤道 附近,由恒星组成的二十八个星区。以此为坐标观 测日月五星所在位置)、气象(气候的变化)、物 象(动植物随季节而起的变化)的观察来决定农时、 指导生产、安排生活

1. “观象授时” ❖ 即依靠对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七曜:日月与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二十八星宿:在黄道、赤道 附近,由恒星组成的二十八个星区。以此为坐标观 测日月五星所在位置)、气象(气候的变化)、物 象(动植物随季节而起的变化)的观察来决定农时、 指导生产、安排生活

1.“观象授时” [1们少皞 鸟官纪时的物候历制度 冬[2]颛顼一“履时以象天”的天文历 [3]“观象授时”时代节气与节日的合一

1. “观象授时” ❖ [1]少皞——鸟官纪时的物候历制度 ❖ [2]颛顼——“履时以象天”的天文历 ❖ [3]“观象授时”时代节气与节日的合一

共2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