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56章 内分泌系统

第56章内分泌系统要点概述56.1调节经常由化学信使完成调节分子的类型:调节分子可以是神经传导因子、激素或器官辅导性调节因子。内分泌腺和激素:内分泌腺分泌名叫激素的分子到血液中。自分泌调节:自分泌因子在产生它们的器官内发挥作用。56.2亲脂性和极性激素分子通过不同方式调节它们的靶细胞进入细胞的激素: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通过进入靶细胞并调节特定基因而发挥作用。不进入细胞的激素:其他种类的激素连到细胞表面的受体上并激活靶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分子而发挥作用。56.3下丘脑控制垂体的分泌垂体后叶:接受并释放来自下丘脑的激素。垂体前叶:在下丘脑释放的激素刺激下分泌一系列的激素。56.4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调节体的许多机能。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平衡。肾上腺:髓质部在机体打架或逃跑时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部则分泌类固醇激素调节葡萄糖和矿物质的平衡。胰腺:内部的革兰氏小岛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则提高血糖。其他内分泌:性腺、松果腺、胸腺、脾和其他许多器官分泌有着一系列功能的重要激素。脊椎动物的组织和器官协同工作,在身体的内图56.1:内分泌系统控制动物的生育。环境中达到平衡,并控制机体的其他功能,如生殖日本猕猴生活在一个亲密等。体内平衡是通过牵涉到所有器官的许多调节机的大家庭中,成员们共同生育并养育后代。但并不是每个个制的作用而达到的,两个系统,独立地作用于各器体都同时生育,因为个体间的官的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图56.1),二激素水平是不一样的。1
1 图 56.1:内分泌系统控制动物 内分泌系统控制动物 的生育。 日本猕猴生活在一个亲密 的大家庭中,成员们共同生育 并养育后代。但并不是每个个 体都同时生育,因为个体间的 激素水平是不一样的。 第 56 章 内分泌系统 要点概述 56.1 调节经常由化学信使完成 56.1 调节经常由化学信使完成 调节分子的类型:调节分子可以是神经传导因子、激素或器官辅导性调节因子。 内分泌腺和激素:内分泌腺分泌名叫激素的分子到血液中。 自分泌调节:自分泌因子在产生它们的器官内发挥作用。 56.2 亲脂性和极性激素分子通过不同方式调节它们的靶细胞 56.2 亲脂性和极性激素分子通过不同方式调节它们的靶细胞 进入细胞的激素: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通过进入靶细胞并调节特定基因而发挥作 用。 不进入细胞的激素:其他种类的激素连到细胞表面的受体上并激活靶细胞内的第 二信使分子而发挥作用。 56.3下丘脑控制垂体的分泌 下丘脑控制垂体的分泌 垂体后叶:接受并释放来自下丘脑的激素。 垂体前叶:在下丘脑释放的激素刺激下分泌一系列的激素。 56.4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调节体的许多机能 56.4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调节体的许多机能。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平衡。 肾上腺:髓质部在机体打架或逃跑时分泌肾上腺 素,皮质部则分泌类固醇激素调节葡萄糖和矿物质 的平衡。 胰腺:内部的革兰氏小岛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胰高血糖素则提高血糖。 其他内分泌:性腺、松果腺、胸腺、脾和其他许多 器官分泌有着一系列功能的重要激素。 脊椎动物的组织和器官协同工作,在身体的内 环境中达到平衡,并控制机体的其他功能,如生殖 等。体内平衡是通过牵涉到所有器官的许多调节机 制的作用而达到的,两个系统,独立地作用于各器 官的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图 56.1),二

者都释放调节分子,首先通过连到器官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蛋白质起作用,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这些调节分子,产生它们的细胞和分泌腺,以及它们是如何调节机体活性的。56.1调节经常由化学信传完成调节分子类型:我们在54章中讨论过,神经元轴突会向突触缝隙中分泌一种叫“神经递质”的化学信使。这些化学物质只扩散一小段距离就到达突触后膜,连到它们的蛋白质受体上并激活突触细胞(另一个神经元,肌纤维,腺细胞),缝隙传递大致只影响接受神经递质的一个突触后细胞。激素(hormone)是一种由内分泌腺(endocrinegland)或行使内分泌功能的器官,分泌到血液中的化学调节物。血液将其运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但只有某些激素的特定靶细胞(targetcell)才能发生反应。因此,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区别不在于它们的化学本质,而在于它Endocrine gland们运到靶细胞的方式和距离。举例-AxonNeurotransmitter来说,一种叫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Hormon09.8调节物,既可作为神经递质由交感BsrongareyaEnatoeReceptor神经细胞末稍分泌,也可作为激素proteinsParacrineregulator由肾上腺分泌。一些特殊的神经细胞只分泌图56.2:器官的功能受神经、旁分泌和内分泌的调节因子的影响。化学信使到血液中,而不分泌到突每种化学调节物都通过特定途径联到靶细胞触间隙中,这种情况下,这些化学表面的蛋白受体上或是胞内受体上。Axon:轴突;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物质有时被称为“神经激素endocrinegland:内分泌腺;(neurohormone)”。此时神经系统hormone carried byblood:血液运输的激素;receptorprotein:蛋白质受体;与内分泌系统的界限模糊不清。当paracrineregulator:旁分泌调节因子。然,由于大脑中的一些神经元可以分泌激素,所以大脑也可称为内分泌腺。除了被当作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的化学信使外,其他的调节分子在器官中被释放出来并发挥作用,器官的各细胞以这种方式相互调节,这种调节方式不叫做内分泌调节,因为调节分子没有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但与激素作用于靶2
2 图 56.2:器官的功能受神经 器官的功能受神经、旁分泌和内分泌 、旁分泌和内分泌 的调节因子的影响。 每种化学调节物都通过特定途径联到靶细胞 表面的蛋白受体上或是胞内受体上。Axon: 轴 突;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 endocrine gland: 内分泌腺; hormone carried by blood :血液运输的激素; receptor protein:蛋白质受体; paracrine regulator: 旁分泌调节因子。 者都释放调节分子,首先通过连到器官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蛋白质起作用,在本章 中我们将讨论这些调节分子,产生它们的细胞和分泌腺,以及它们是如何调节机 体活性的。 56.1 调节经常由化学信传完成 56.1 调节经常由化学信传完成 调节分子类型: 我们在 54 章中讨论过,神经元轴突会向突触缝隙中分泌一种叫“神经递质” 的化学信使。这些化学物质只扩散一小段距离就到达突触后膜,连到它们的蛋白 质受体上并激活突触细胞(另一个神经元,肌纤维,腺细胞),缝隙传递大致只 影响接受神经递质的一个突触后细胞。 激素(hormone)是一种由 (hormone) 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或行使内分泌功能的器 (endocrine gland) 官,分泌到血液中的化学调节物。血液将其运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但只有某些 激素的特定靶细胞(target cell)才能发生反应。因此,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区别 不在于它们的化学本质,而在于它 们运到靶细胞的方式和距离。举例 来说,一种叫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 调节物,既可作为神经递质由交感 神经细胞末稍分泌,也可作为激素 由肾上腺分泌。 一些特殊的神经细胞只分泌 化学信使到血液中,而不分泌到突 触间隙中,这种情况下,这些化学 物 质 有 时 被 称 为 “ 神 经 激 素 神 经 激 素 (neurohormone)”。此时神经系统 (neurohormone) 与内分泌系统的界限模糊不清。当 然,由于大脑中的一些神经元可以 分泌激素,所以大脑也可称为内分泌腺。 除了被当作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的化学信使外,其他的调节分子在器官中 被释放出来并发挥作用,器官的各细胞以这种方式相互调节,这种调节方式不叫 做内分泌调节,因为调节分子没有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但与激素作用于靶

细胞的方式类似。这种调节被称作旁分泌(paracrine)。另一种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信使被称为外激素(pheromone)。这些分子在动物之间的交流中起作用,而不是用于个体的调节。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信使的比较见图56.2。由轴突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调节分子叫神经递质,由内分泌腺分泌到血液中的叫激素,由器官分泌并作用于相同器官细胞的叫旁分泌调节物。内分泌腺和激素内分泌系统(图56.3)包括了所有行使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比如甲状腺、松果体、肾上腺等等(表56.1),也包括分泌其他功能的激素的器官,与外分泌腺利用导管分泌不同的是,内分泌没有管状结构,所以只能将激素分泌到周围的血管当中。ginal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分属于4个不同pitntaryCconihyray,sands.Thiraid类别:Thymus1.多肽类(polypeptide):这类激素由gdrealPancreas不多于100个氨基酸的肽链组成。一些重要(vrtmale)激素如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ADH)就属此。Tastealea2.糖蛋白类(glycoprotein):这类激素图56.3:人的内分泌系统。由长于100个AA的多肽链连在糖基上构成,显示的是主要的内分泌腺,但是还有许多器官除了其第一功能外也附带分泌举例如: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素(LH)。一些激素。Human endocrine system:3.胺类(amine):色氨酸和酪氨酸的衍人的内分泌系统:Pinealgland:松果体;Pituitarygland:脑垂体后叶;生物,包括由肾上腺髓质,甲状腺和松果体Thyroidgland:甲状腺:Parathyroid分泌的激素。glands(behindthyroid):甲状旁腺;Thymus:胸腺;Adrenalglands:肾上4.类固醇类(steroid):胆因醇的衍生物腺;Pancreas:胰腺;Ovaries(in包括睾酮,雌二醇、孕酮和氢化可的松。females):卵巢(女性);Testes(inmales):睾丸(男性)。类固醇类激素可细分为性固醇(sexsteroid)(由睾丸、卵巢、胎盘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留酮(只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留酮包括氢化可的松,可调节血糖平衡,还有皮质酮,可调节盐平衡。3
3 图 56.3:人的内分泌系统 人的内分泌系统。 显示的是主要的内分泌腺,但是还有许 多器官除了其第一功能外也附带分泌 一些激素。Human endocrine system: 人的内分泌系统;Pineal gland:松果 体;Pituitary gland:脑垂体后叶; Thyroid gland:甲状腺;Parathyroid glands(behind thyroid):甲状旁腺; Thymus:胸腺;Adrenal glands:肾上 腺; Pancreas:胰腺; Ovaries( in females):卵巢 (女性);Testes(in males):睾丸(男性)。 细胞的方式类似。这种调节被称作旁分泌(paracrine)。另一 (paracrine) 种释放到环境中的 化学信使被称为外激素(pheromone (pheromone pheromone)。这些分子在动物之间的交流中起作用,而 不是用于个体的调节。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信使的比较见图 56.2。 由轴突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调节分子叫神经递质,由内分泌腺分泌到血液中的叫 ,由内分泌腺分泌到血液中的叫 激素,由器官分泌并作用于相同器官细胞的叫旁分泌调节物 ,由器官分泌并作用于相同器官细胞的叫旁分泌调节物。 内分泌腺和激素 内分泌系统(图 56.3)包括了所有行使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比如甲状腺、松 果体、肾上腺等等(表 56.1),也包括分泌其他功能的激素的器官,与外分泌腺 利用导管分泌不同的是,内分泌没有管状结构,所以只能将激素分泌到周围的血 管当中。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分属于 4 个不同 类别: 1.多肽类(polypeptide (polypeptide polypeptide):这类激素由 不多于 100 个氨基酸的肽链组成。一些重要 激素如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ADH)就属此。 2.糖蛋白类(glycoprotein):这类激素 (glycoprotein) 由长于 100 个 AA 的多肽链连在糖基上构成, 举例如: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素(LH)。 3.胺类(amine):色氨酸和酪氨酸的衍 生物,包括由肾上腺髓质,甲状腺和松果体 分泌的激素。 4.类固醇类(steroid):胆因醇的衍生物 (steroid) , 包括睾酮,雌二醇、孕酮和氢化可的松。 类固醇类激素可细分为性固醇(sex steroid)(由睾丸 steroid) 、卵巢、胎盘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甾酮(只由肾上腺皮 质分泌的)。皮质甾酮包括氢化可的松,可调节血糖平衡,还有皮质酮,可调节 盐平衡

胺类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的内部)的叫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包括肾上腺素(又叫副肾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非副肾素),这些都是酪氨酸衍生物。另一种是由甲状腺分泌的酪氨酸的衍生物叫甲状腺素,松果腺分泌另一种不同的胺类激素叫褪黑素,是色氨酸的衍生物。表56.1主要内分泌腺和它们分泌的激素内分泌腺和激素靶细胞式组织化学本质主要功能脑垂体后叶肾脏9肽抗利尿激素(ADH)促进水的重吸收,保水催产素促进子宫肌收缩9肽子宫、乳腺促进乳汁分泌脑垂体前叶许多器官生长激素(GH)刺激蛋白质合成和脂肪分解,从而促蛋白质进生长39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糖蛋白性腺黄体生成素(LH)糖蛋白刺激排卵和黄体形成(雌性),促进罩酮分泌(雄性)性腺糖蛋白卵泡刺激素(FSH)刺激精子形成(雄性)刺激卵泡发育(雌性)乳腺催乳素(PRL)刺激乳汁分泌蛋白质皮肤促黑激素(MSH)肽类(两刺激爬行,两栖动物皮肤变色,哺乳动物中功能未知种:13和22个氨基酸)甲状腺甲状腺素大多数细胞刺激代谢速率,生长发育必需因子碘化氨基酸钙调素骨骼抑制骨中Ca流失,从而降低血Ca浓32肽度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骨、肾、消化增强骨分解,升高血钙浓度,增强肾34肽道中Ca重吸收,激活VD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平滑肌、血管、启动应激反应,提高心率,血压,代氨基酸衍腺素心肌谢率,舒张血管,分解脂肪,提高血生物糖浓度肾上腺皮质类固醇醛固酮肾小管维持Na+,K+平衡许多器官可的松提高血糖,分解脂肪,适应长时间的类固醇应激反应胰胰岛素肝、骨骼肌、51肽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肝糖元积累脂肪组织29肽胰高血糖素肝、脂肪组织提高血糖、促进肝糖元分解卵巢4
4 胺 类 激 素 由 肾 上 腺 髓 质 分 泌 ( 肾 上 腺 的 内 部 ) 的 叫 儿 茶 酚 胺 (catecholamine),包括肾上腺素 (catecholamine) (又叫副肾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非副肾素), 这些都是酪氨酸衍生物。另一种是由甲状腺分泌的酪氨酸的衍生物叫甲状腺素, 松果腺分泌另一种不同的胺类激素叫褪黑素,是色氨酸的衍生物。 表 56.1主要内分泌腺和它们分泌的激素 主要内分泌腺和它们分泌的激素 内分泌腺和激素 靶细胞式组织 主要功能 化学本质 脑垂体后叶 抗利尿激素(ADH) 肾脏 促进水的重吸收,保水 9 肽 催产素 子宫、乳腺 促进子宫肌收缩 促进乳汁分泌 9 肽 脑垂体前叶 生长激素(GH) 许多器官 刺激蛋白质合成和脂肪分解,从而促 进生长 蛋白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肾上腺皮质 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 39 肽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 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 糖蛋白 黄体生成素(LH) 性腺 刺激排卵和黄体形成(雌性),促进睾 酮分泌(雄性) 糖蛋白 卵泡刺激素(FSH) 性腺 刺激精子形成(雄性) 刺激卵泡发育(雌性) 糖蛋白 催乳素(PRL) 乳腺 刺激乳汁分泌 蛋白质 促黑激素(MSH) 皮肤 刺激爬行,两栖动物皮肤变色,哺乳 动物中功能未知 肽 类 ( 两 种:13 和 22 个氨基 酸) 甲状腺 甲状腺素 大多数细胞 刺激代谢速率,生长发育必需因子 碘 化 氨 基 酸 钙调素 骨骼 抑制骨中 Ca 流失,从而降低血 Ca 浓 度 32 肽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激素 骨、肾、消化 道 增强骨分解,升高血钙浓度,增强肾 中 Ca 重吸收,激活 VD 34 肽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 腺素 平滑肌、血管、 心肌 启动应激反应,提高心率,血压,代 谢率,舒张血管,分解脂肪,提高血 糖浓度 氨 基 酸 衍 生物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肾小管 维持 Na+,K+平衡 类固醇 可的松 许多器官 提高血糖,分解脂肪,适应长时间的 应激反应 类固醇 胰 胰岛素 肝、骨骼肌、 脂肪组织 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肝糖元积累 51 肽 胰高血糖素 肝、脂肪组织 提高血糖、促进肝糖元分解 29 肽 卵巢

雌二醇整体刺激雌性第二性征的发育类固醇孕酮雌性生殖系刺激青春期性器官发育和月经周期形类固醇统、子宫、乳月成,完成怀孕准备,刺激乳腺发育腺睾丸许多器官睾酮刺激第二性征发育,青春期发育生长,类固醇雄性生殖器官刺激性器官发育,促进精子形成松果腺褪黑素性腺、色素细未知功能,在一些脊椎动物中影响色氨基酸衍胞素形成,控制某些动物生命周期,影生物响人类青春期的开始*这些激素是由内分泌腺释放的。如前面讨论的,许多激素是由身体的其他腺体分泌的。所有激素可被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脂溶性激素(1ipophilichorone)包含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素,其余的均为水溶性。这些区别对理解激素如何调节靶细胞十分重要。神经和内分泌间相互作用内分泌系统本身是一个极重要的调节系统,但在调节身体其余器官时也和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作。许多内分泌腺的活动由神经系统调控,比如肾上腺髓质,脑垂体后叶和松果腺,这些腺体都是外胚层的衍生物,(将在第60章讨论),同样的上皮组织也形成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主要方面在于大脑对脑垂体前叶的调节,譬如说下丘脑控制脑垂体前叶的激素分泌,从而调节其它的内分泌腺。从另一方面说,部分激素的分泌主要是独立于神经的,比如说由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主要由血液中血糖浓度和血糖中的K+浓度升高而引起。任何从无管状腺体分泌激素的器官都是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激素可以是任何一种化学物质。旁分泌调节:旁分泌调节在许多器官和免疫细胞中都存在。如果调节不同的免疫细胞,那么这种分子就被称为细胞因子(cytokine)。其他的自分泌调节分子被称为生长因子(growthfactor),是因为它们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比如血小板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就刺激细胞分化和其靶细胞增殖。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就是一种属于神经系统旁分泌调节5
5 雌二醇 整体 刺激雌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类固醇 孕酮 雌 性 生 殖 系 统、子宫、乳 腺 刺激青春期性器官发育和月经周期形 成,完成怀孕准备,刺激乳腺发育 类固醇 睾丸 睾酮 许多器官 雄性生殖器官 刺激第二性征发育,青春期发育生长, 刺激性器官发育,促进精子形成 类固醇 松果腺 褪黑素 性腺、色素细 胞 未知功能,在一些脊椎动物中影响色 素形成,控制某些动物生命周期,影 响人类青春期的开始 氨 基 酸 衍 生物 *这些激素是由内分泌腺释放的。如前面讨论的,许多激素是由身体的其他腺体分泌的。 所有激素可被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脂溶性激素(lipophilic hormone)包含 (lipophilic hormone) 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素,其余的均为水溶性。这些区别对理解激素如何调节靶细 胞十分重要。 神经和内分泌间相互作用 内分泌系统本身是一个极重要的调节系统,但在调节身体其余器官时也和神 经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作。许多内分泌腺的活动由神经系统调控,比如肾上腺 髓质,脑垂体后叶和松果腺,这些腺体都是外胚层的衍生物,(将在第 60 章讨 论),同样的上皮组织也形成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主要方面在 于大脑对脑垂体前叶的调节,譬如说下丘脑控制脑垂体前叶的激素分泌,从而调 节其它的内分泌腺。从另一方面说,部分激素的分泌主要是独立于神经的,比如 说由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主要由血液中血糖浓度和血 糖中的 K+浓度升高而引起。 任何从无管状腺体分泌激素的器官都是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激素可以是任何一 ,激素可以是任何一 种化学物质。 旁分泌调节: 旁分泌调节在许多器官和免疫细胞中都存在。如果调节不同的免疫细胞,那 么这种分子就被称为细胞因子(cytokine (cytokine cytokine)。其他的自分泌调节分子被称为生长 因子(growth factor (growth factor growth factor),是因为它们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比如血小板生长因子 (platelet-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derived growth factor) derived growth factor),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like growth factor) like growth factor)就刺激细胞分化和其靶细胞增 殖。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erve growth factor nerve growth factor)就是一种属于神经系统旁分泌调节

分子,叫神经营养蛋白(neurotrophin)。氮氧化物,可用作神经递质(见54章),也是由血管上皮细胞分泌的。这种情况下,它可以扩散到血管层平滑肌中,促进血管扩张,是一种自分泌调节因子。血管上皮也分泌其他旁分泌因子,包括内皮素(endothelin),可刺激血管收缩。缓激肽(bradykinin),可促进血管舒张,这些旁分泌调节是对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一个补充。其中最多样化的一类旁分泌调节因子称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一个分子是20个碳的脂肪酸,其中含一个5碳环。这种分子是激素或其他刺激下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释放出的花生四烯酸衍生得到的。前列腺素在几乎每个器官中都可以合成,并有许多功能,包括:1、免疫系统:前列腺素促使疼痛,发烧等感染症状的发生。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可缓解这些症状。2、生殖系统:前列腺素可能在卵细胞中发挥作用。过多的前列腺素分泌可导致早产,子宫内膜异位,或痛经。3、消化系统:由胃、肠分泌的前列腺素可抑制胃的分泌,影响肠蠕动和对流体的吸收。4、呼吸系统:对肺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而言一些前列腺素可引起收缩,另一些可引起扩张。5、循环系统:前列腺素是凝血过程中血小板发挥功能的必需因子。6、泌尿系统:肾髓质分泌的前列腺素可引起血管扩张,从而提高肾的血流量增加尿的分泌。前列腺素的合成可被阿斯匹林抑制。阿斯匹林是一种最常用的非类固醇类抗感染药物(NSAIDs),也包括麦撒西丁和(布洛芬)。这些药物抑制了环氧化酶2(Cox-2)的活性,(由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必需酶),从而发挥作用。通过这一反应,NSAIDs抑制了感染和疼痛。不幸的是,NSAIDs也抑制其他相似酶的活性,如COX-1,这是一种帮助稳定消化道的酶,于是产生了胃出血,血凝时间延长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一种新的疼痛缓解药只抑制COX-2,而不抑制COX-1,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关节炎的药,也是那些必须经常使用疼痛缓解药病人的必需品。6
6 分子,叫神经营养蛋白(neurotrophin)。 (neurotrophin) 氮氧化物,可用作神经递质(见 54 章),也是由血管上皮细胞分泌的。这种 情况下,它可以扩散到血管层平滑肌中,促进血管扩张,是一种自分泌调节因子。 血管上皮也分泌其他旁分泌因子,包括内皮素(endothelin),可刺激血管收缩 (endothelin) 。 缓激肽(bradykinin),可促进血管舒张 (bradykinin) ,这些旁分泌调节是对血管自主神经调节 的一个补充。 其中最多样化的一类旁分泌调节因子称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rostaglandin prostaglandin),一个 分子是 20 个碳的脂肪酸,其中含一个 5 碳环。这种分子是激素或其他刺激下细 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释放出的花生四烯酸衍生得到的。前列腺素在几乎每个器官中 都可以合成,并有许多功能,包括: 1、免疫系统:前列腺素促使疼痛,发烧等感染症状的发生。能抑制前列腺素合 成的药物可缓解这些症状。 2、生殖系统:前列腺素可能在卵细胞中发挥作用。过多的前列腺素分泌可导致 早产,子宫内膜异位,或痛经。 3、消化系统:由胃、肠分泌的前列腺素可抑制胃的分泌,影响肠蠕动和对流体 的吸收。 4、呼吸系统:对肺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而言一些前列腺素可引起收缩,另一些 可引起扩张。 5、循环系统:前列腺素是凝血过程中血小板发挥功能的必需因子。 6、泌尿系统:肾髓质分泌的前列腺素可引起血管扩张,从而提高肾的血流量增 加尿的分泌。 前列腺素的合成可被阿斯匹林抑制。阿斯匹林是一种最常用的非类固醇类抗 感染药物(NSAIDs),也包括麦撒西丁和(布洛芬)。这些药物抑制了环氧化酶 2 (Cox-2)的活性,(由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必需酶),从而发挥作用。通 过这一反应,NSAIDs 抑制了感染和疼痛。不幸的是,NSAIDs 也抑制其他相似酶 的活性,如 COX-1,这是一种帮助稳定消化道的酶,于是产生了胃出血,血凝时 间延长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一种新的疼痛缓解药只抑制 COX-2,而不抑制 COX-1,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关节炎的药,也是那些必须经常使用疼痛缓解药病人 的必需品

旁分泌是神经和内分泌控制系统的补充。包括前列腺素,可行使多种多样的生理功能。56.2:亲脂性和亲水性激素分子作用于靶细胞的不同方式进入细胞的激素如我们之前所提过,激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两种。脂溶性激素,包括所有的类固醇类激素(图56.4),甲状腺素,其他亲脂性调节分子如视紫红质或CH,OH维生素A,都可以轻松地进入细胞。这OHCH3CHaOHHO.是因为细胞膜的脂类部分不会成为此类激素进入细胞的障碍。因此,所有脂溶HOEstradiol-17p性调节分子有着相似的作用机制。相反,Cortisol (hydrocortisone)CHa水溶性激素不能通过细胞膜。它们必须Steroid HormoneStructures通过其他机制调节靶细胞。Testosteron类固醇激素由于本身是脂类,所以图56.4:一些类固醇激素的化学结构(steroid hormone structures)是脂溶性的,甲状腺素则因为它是非极类固醇是血液中胆固醇的衍生物,这些激素如氢化可的松,雌二醇和睾酮,有性氨基酸的衍生物。由于它们的非水溶着许多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在结构上只性,所以它们不能在体液中扩散,而是有少量差别。类固醇类激素由肾上腺髓被血液中的蛋白质载体运输。当它们到质,睾丸、卵巢和胎盘分泌。Cortisol(hydrocortisone):氢化可的达靶细胞时,便与载体脱离,通过靶细松:estradiol一17B:17B-雌二醇;胞膜进入细胞(图56.5)。一些类固醇testosterone:睾酮。激素然后结合到细胞质的蛋白质受体上形成复合物,进入核中。其他的类固醇类激素则在结合受体以前直接进入核中。不论其在核中结合受体还是以受体-激素复合物的形式被运到核中,剩下的过程几乎一样。激素受体由于激素结合而被激活,于是能再连接DNA上的特定受体。这类DNA区域被称作激素反应序列。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可直接提高基因转录的水平。从而产生更多的信使RNA(mRNA),以便翻译成特定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一般都具有酶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靶细胞的代谢水平。甲状腺素的作用机理与类固醇类激素相似。它含4个碘原子,所以经常简写7
7 图 56.4:一些类固醇激素的化学结构 一些类固醇激素的化学结构 (steroid hormone structures teroid hormone structures teroid hormone structures)。 类固醇是血液中胆固醇的衍生物,这些 激素如氢化可的松,雌二醇和睾酮,有 着许多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在结构上只 有少量差别。类固醇类激素由肾上腺髓 质,睾丸、卵巢和胎盘分泌。 Cortisol(hydrocortisone):氢化可的 松;estradiol-17ß:17ß- 雌二醇; testosterone:睾酮。 旁分泌是神经和内分泌控制系统的补充。包括前列腺素 。包括前列腺素,可行使多种多样的生理 ,可行使多种多样的生理 功能。 56.2:亲脂性和亲水性激素分子作用于靶细胞的不同方式 亲脂性和亲水性激素分子作用于靶细胞的不同方式 进入细胞的激素 如我们之前所提过,激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两种。脂溶性激素,包括 所有的类固醇类激素(图 56.4),甲状腺素,其他亲脂性调节分子如视紫红质或 维生素 A,都可以轻松地进入细胞。这 是因为细胞膜的脂类部分不会成为此类 激素进入细胞的障碍。因此,所有脂溶 性调节分子有着相似的作用机制。相反, 水溶性激素不能通过细胞膜。它们必须 通过其他机制调节靶细胞。 类固醇激素由于本身是脂类,所以 是脂溶性的,甲状腺素则因为它是非极 性氨基酸的衍生物。由于它们的非水溶 性,所以它们不能在体液中扩散,而是 被血液中的蛋白质载体运输。当它们到 达靶细胞时,便与载体脱离,通过靶细 胞膜进入细胞(图 56.5)。一些类固醇 激素然后结合到细胞质的蛋白质受体上形成复合物,进入核中。其他的类固醇类 激素则在结合受体以前直接进入核中。不论其在核中结合受体还是以受体-激素 复合物的形式被运到核中,剩下的过程几乎一样。 激素受体由于激素结合而被激活,于是能再连接 DNA 上的特定受体。这类 DNA 区域被称作激素反应序列。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可直接提高基因转录的水平。 从而产生更多的信使 RNA(mRNA),以便翻译成特定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一般 都具有酶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靶细胞的代谢水平。 甲状腺素的作用机理与类固醇类激素相似。它含 4 个碘原子,所以经常简写

为T4,叫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甲状腺同时还分泌少量的T3,叫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含3个碘原子)。二者都可进入靶细胞,但所有T都会转变为T,(图56.6)。因此,只有T3才能进入核中并与受体蛋白质结合。这种激素受体复合物从而再结合到DNA的特定激素反应序列上。脂溶性激素通过靶细胞膜并结合到内部相应的受体蛋白质上。激素-受体复合物连到DNA上的特定区域上,活化基因从而调节靶细胞。BloodplasmaSteroidShormone不进入细胞的激素:1ProteinPleamrane OseroianenS2那些体积太大,或noCytoplasmthroughpilasmeasmbrar是极性太大以致于不能2Inside target cell,toa351inthecytopiaspr通过细胞膜的激素,包QHorPOX括所有肽类和糖蛋白类Protonthesis激素,以及肾上腺素和Protain syChromosome5SProteinispmRNAProteinNucleusInterstitialfluid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儿茶图56.5: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酚胺类激素。这类激素类固醇类激素是脂溶性的,因此很容易便能通过细胞膜。连接位于靶细胞膜外侧它们结合到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受体上(未标出)。如果受体在胞质中,那么激素受体复合物便进入细胞核,再连到的蛋白质受体上,激素DNA的特定区域中,促进mRNA的合成。Cytoplasm:细胞质;steroidhormone:类固醇激素:blood不进入细胞。如果你把plasma:血浆;proteincarries:蛋白质载体;plasma它看作从内分泌腺到靶membrane:细胞膜;chromosome:染色体;nucleus:细胞核:细胞的信号传递者,那protein:蛋白质;interstitilfluid:细胞间液:么在靶细胞内就需要第1. steroid hormone(s)passes throughplasma二信使来发挥激素的作membrane:类固醇激素通过细胞膜inside target cell, the steroid hormone binds to2.用。细胞中许多分子都a specific receptor protein in the cytoplasm or可作为第二信使(见第7nucleus:在靶细胞内,类固醇激素连接到细胞质或细胞核内的特定蛋白质受体上。章)。激素间的和其受体3.hormone-receptorcomplex enter the nucleus andbindstoDNA,causinggenetranscription:激素受间的相互激活作用可提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连接到DNA分子上,引起基因高靶细胞质中第二信使的转录。的浓度。4.proteinsynthesisisinduced:蛋白质合成开始5..proteinisproduced:蛋白质被诱导
8 图 56.5: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 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 类固醇类激素是脂溶性的,因此很容易便能通过细胞膜。 它们结合到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受体上(未标出)。如果受 体在胞质中,那么激素受体复合物便进入细胞核,再连到 DNA 的特定区域中,促进 mRNA 的合成。 Cytoplasm:细胞质;steroid hormone:类固醇激素;blood plasma:血浆;protein carries:蛋白质载体;plasma membrane:细胞膜;chromosome:染色体;nucleus:细胞 核; protein:蛋白质;interstitil fluid: 细胞间液; 1. steroid hormone(S) passes through plasma membrane:类固醇激素通过细胞膜 2. inside target cell, the steroid hormone binds to a specific receptor protein in the cytoplasm or nucleus:在靶细胞内,类固醇激素连接到细胞质或细 胞核内的特定蛋白质受体上。 3. hormone-receptor complex enter the nucleus and binds to DNA, causing gene transcription:激素受 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连接到 DNA 分子上,引起基因 的转录。 4. protein synthesis is induced:蛋白质合成开始 5. protein is produced:蛋白质被诱导。 为 T4,叫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 (tetraiodothyronine tetraiodothyronine)。甲状腺同时还分泌少量的 T3,叫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riiodothyronine triiodothyronine)(含 3 个碘原子)。二者都可进入 靶细胞,但所有 T4都会转变为 T3(图 56.6)。因此,只有 T3才能进入核中并与受 体蛋白质结合。这种激素受体复合物从而再结合到 DNA 的特定激素反应序列上。 脂溶性激素通过靶细胞膜并结合到内部相应的受体蛋白质上。 激素-受体复合物连到 -受体复合物连到 DNA 上的特定区域上 DNA 上的特定区域上,活化基因从而调节靶细胞 ,活化基因从而调节靶细胞。 不进入细胞的激素: 那些体积太大,或 是极性太大以致于不能 通过细胞膜的激素,包 括所有肽类和糖蛋白类 激素,以及肾上腺素和 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儿茶 酚胺类激素。这类激素 连接位于靶细胞膜外侧 的蛋白质受体上,激素 不进入细胞。如果你把 它看作从内分泌腺到靶 细胞的信号传递者,那 么在靶细胞内就需要第 二信使来发挥激素的作 用。细胞中许多分子都 可作为第二信使(见第 7 章)。激素间的和其受体 间的相互激活作用可提 高靶细胞质中第二信使 的浓度

BloodplasmaTriiodothyronineCytoplasmTThyroxProteincarrierPlasmamembraniAgenyTCAMPproteilInterstitialnrotfluidGTEkpratActivatemRNANucleusphosphorylast图56.6:甲状腺素的作用机制(thyroxineGlycogenaction)。图56.7: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作用。甲状腺素有4个碘原子。当它进入靶细胞时,T.转化为T:(含3个碘原子)。T:进入细胞核中(1)肾上腺素结合到肝细胞表面特连接在核受体上。此激素受体复合物再连在定的蛋白质受体上;DNA的特定区域上促进基因的转录。(2)通过G蛋白作为媒介,激素受Cytoplasm:细胞质;bloodplasma:血浆;体复合物活化了腺苷酸环化酶,将proteincarries:蛋白质载体;interstitilATP变为cAMP;fluid:细胞间液;plasmamembrane:细胞膜;(3)cAMP作为第二信使,将处于非thyroxine:甲状腺素;活性状态下的蛋白激酶A激活。triiodothyronine:三碘甲状腺原氨酸:(4)蛋白激酶A磷酸化磷酸酶,将receptorprotein:受体蛋白;其激活,激活后的酶将肝糖元转化为葡萄糖。nucleus:细胞核。Livercell肝细胞;epinephrine:肾上腺素:Gprotein:G蛋白;adenylylcyclase:腺苷酸环化酶:水溶性激素与其受体的相结合一般receptorprotein:受体蛋白质;是可逆的,并且十分重要。当它结合到受glycogen:糖原;glucose:葡萄糖;activiates proteinkinase-A:活体上并激活第二信使系统后便与受体分化蛋白激酶一A;activiates离,通过血液运到身体的其他靶细胞处。phosphorylase:活化的磷酸酶。最后,酶(主要在肝中)将其降解为非活性衍生物。3CAMP第二信使系统肾上腺素的作用机理就是第二信使系统的一个例子。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receptor)有a、β两种,结合激素后会激活不同类型的第二信使系统。早在1960年,萨瑟兰伯爵就指出肾上腺素与肝细胞膜上的β受体结合后生成的第二信使是cAMP(cyclicAMP,环-磷腺苷)(图56.7),这是最早发现的第9
9 图 56.6:甲状腺素的作用机制 甲状腺素的作用机制(thyroxine (thyroxine action) action)。 甲状腺素有 4 个碘原子。当它进入靶细胞时, T4转化为 T3(含 3 个碘原子)。T3进入细胞核中 连接在核受体上。此激素受体复合物再连在 DNA 的特定区域上促进基因的转录。 Cytoplasm:细胞质;blood plasma:血浆; protein carries:蛋白质载体;interstitil fluid:细胞间液;plasma membrane:细胞膜; thyroxine:甲状腺素; triiodothyronine: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receptor protein :受体蛋白; nucleus:细胞核。 图 56.7: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作用 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作用。 (1)肾上腺素结合到肝细胞表面特 定的蛋白质受体上; (2)通过 G 蛋白作为媒介,激素受 体复合物活化了腺苷酸环化酶,将 ATP 变为 cAMP; (3)cAMP 作为第二信使,将处于非 活性状态下的蛋白激酶 A 激活。 (4)蛋白激酶 A 磷酸化磷酸酶,将 其激活,激活后的酶将肝糖元转化为 葡萄糖。 Liver cell:肝细胞;epinephrine: 肾上腺素;G protein:G 蛋白; adenylyl cyclase:腺苷酸环化酶; receptor protein:受体蛋白质; glycogen:糖原;glucose:葡萄糖; activiates protein kinase-A:活 化 蛋 白 激 酶 - A ; activiates phosphorylase:活化的磷酸酶。 水溶性激素与其受体的相结合一般 是可逆的,并且十分重要。当它结合到受 体上并激活第二信使系统后便与受体分 离,通过血液运到身体的其他靶细胞处。 最后,酶(主要在肝中)将其降解为非活 性衍生物。3 cAMP 第二信使系统 cAMP 第二信使系统 肾上腺素的作用机理就是第二信使系统的一个例子。肾上腺素受体 (adrenergic receptor)有 α、β 两种 (adrenergic receptor) ,结合激素后会激活不同类型的第二信使 系统。 早在 1960 年,萨瑟兰伯爵就指出肾上腺素与肝细胞膜上的 β 受体结合后生 成的第二信使是 cAMP(cyclic AMP,环-磷腺苷)(图 56.7),这是最早发现的第

二信使系统。β肾上腺素受体与膜上的G蛋白相连(见7.54两章)。每个G蛋白有3个亚基,与肾上腺素结合后会使其中的一个亚基与其他两个脱离。脱离的亚基扩散通过细胞膜,直至遇到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cyclase)。这种细胞膜上的酶是没有活性的,与G蛋白的亚基结合后被激活,然后这种酶催化ATP形成cAMP。在膜内侧形成的cAMP在细胞质中扩散,结合并激活蛋白激酶A(proteinkinase-A),这是一种可在特定胞内蛋白质上加磷酸基的酶。被蛋白激酶A磷酸化的蛋白质本身在不同细胞中有不同的类型,这就是肾上腺素在不同组织中有不同功能的原因。在肝细胞中,蛋白激酶A可磷酸化并激活另一种酶一一磷酸化酶,从而可将糖元转化为葡萄糖。在动物逃跑或斗争中,当肾上腺髓质被自主神经系统刺激后(见第54章),分泌的肾上腺素就通过这种多步反应,将肝中的糖元分解为葡萄EpinephrinePhospholipase CC PlasmpranoBeceptor糖,分泌到血液中去。在心肌细胞aemmananannanamnaanhaadmaa中,蛋白激酶A磷酸化另一系列蛋DUURRIPIDRURANRIDRRPRORRUUIORRIIRDRDRRINIRRBRRU!白,从而使心脏跳动地更快,更有NEndoplasmicGproteinaeticuluCalmodulin-4003力。2IPPormong25IP3-Ca"第二信使系统当肾上腺素接合α受体后,图56.8:Ca"/IPs第二信使系统。(1)肾上腺素与细胞表面特定的蛋白质受体不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相结合:(2)通过G蛋白的作用,激素受体复合物活化了磷脂酶C,将膜磷酸酸变成IP3;(3)反地,通过另一种G蛋白,活化了IP:在胞质中扩散并被内质网上的受体识别;另一种膜连接酶一磷脂酶C(见(4)IP3-受体复合物使内质网向细胞质中释放图56.8)。这种酶将膜上特定的磷Ca:(5)一些释放出来的Ca*与一种调节蛋白-钙调素结合;(6)Ca"/钙调素复合体活化脂脱下来形成第二信使一一三磷其他细胞内蛋白质,最终实现激素的作用。酸肌醇(IP3)。IP3从膜上扩散到胞receptorprotein:受体蛋白质;epinephrine:肾上腺素:plasmamembrane:细胞膜:质中并连接内质网上的受体。phospholipaseC:磷酸酯酶C;hormone回忆一下第五章,我们知道内effects:激素效应;calmodulin:钙调素;endoplasmicreticulum:内质网;质网是一种在不同细胞中有诸多Gprotein:G蛋白:IP3:三磷酸肌醇。功能的管状膜结构,它的一个功能便是从细胞外通过主动运输聚集10
10 图 56.8:Ca++/IP3第二信使系统。 (1)肾上腺素与细胞表面特定的蛋白质受体 结合;(2)通过 G 蛋白的作用,激素受体复合 物活化了磷脂酶 C,将膜磷酸酸变成 IP3;(3) IP3在胞质中扩散并被内质网上的受体识别; (4)IP3-受体复合物使内质网向细胞质中释放 Ca2+;(5)一些释放出来的 Ca2+与一种调节蛋白 -钙调素结合;(6)Ca++/钙调素复合体活化 其他细胞内蛋白质,最终实现激素的作用。 receptor protein:受体蛋白质;epinephrine: 肾 上 腺 素 ; plasma membrane : 细 胞 膜 ; phospholipase C:磷酸酯酶 C ; hormone effects:激素效应;calmodulin:钙调素; endoplasmic reticulum:内质网; G protein: G 蛋白;IP3:三磷酸肌醇。 二信使系统。 β 肾上腺素受体与膜上的 G 蛋白相连(见 7.54 两章)。每个 G 蛋白有 3 个 亚基,与肾上腺素结合后会使其中的一个亚基与其他两个脱离。脱离的亚基扩散 通过细胞膜,直至遇到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这种细胞膜上的酶是 (adenylyl cyclase) 没有活性的,与 G 蛋白的亚基结合后被激活,然后这种酶催化 ATP 形成 cAMP。 在膜内侧形成的 cAMP 在细胞质中扩散,结合并激活蛋白激酶 A( protein protein kinase- kinase-A),这是一种可在特定胞内蛋白质上加磷酸基的酶。 被蛋白激酶 A 磷酸化的蛋白质本身在不同细胞中有不同的类型,这就是肾上 腺素在不同组织中有不同功能的原因。在肝细胞中,蛋白激酶 A 可磷酸化并激活 另一种酶——磷酸化酶,从而可将糖元转化为葡萄糖。在动物逃跑或斗争中,当 肾上腺髓质被自主神经系统刺激后(见第 54 章),分泌的肾上腺素就通过这种多 步反应,将肝中的糖元分解为葡萄 糖,分泌到血液中去。在心肌细胞 中,蛋白激酶 A 磷酸化另一系列蛋 白,从而使心脏跳动地更快,更有 力。 IP3-Ca++第二信使系统 当肾上腺素接合 α 受体后, 不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产生 cAMP,相 反地,通过另一种 G 蛋白,活化了 另一种膜连接酶——磷脂酶 C(见 图 56.8)。这种酶将膜上特定的磷 脂脱下来形成第二信使——三磷 酸肌醇(IP3)。IP3从膜上扩散到胞 质中并连接内质网上的受体。 回忆一下第五章,我们知道内 质网是一种在不同细胞中有诸多 功能的管状膜结构,它的一个功能 便是从细胞外通过主动运输聚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七部分 病毒和简单的生物 第32章 如何对生物分类.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58章 维持内环境.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57章 免疫系统.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55章 感觉系统.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54章 神经系统.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53章 呼吸.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52章 循环.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51章 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消化.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50章 运动.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49章 动物体的组成.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九部分动物的多样性 第48章 脊椎动物.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九部分动物的多样性 第47章 棘皮动物.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九部分动物的多样性 第46章 节肢动物.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九部分动物的多样性 第45章 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九部分动物的多样性 第44章 无体腔动物.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八部分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43章 植物基因组学.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八部分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42章 植物的生殖.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八部分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41章 植物如何适应环境生长的.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八部分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40章 植物的早期发育.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八部分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39章 植物的营养和运输.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59章 性与繁殖.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部分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60章 脊椎动物发育.pdf
- 《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病毒知识大全(共10部分知识).docx
- 闽南科技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杨民和).pdf
- 闽南科技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pdf
- 闽南科技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pdf
- 闽南科技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病毒与亚病毒.pdf
- 闽南科技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pdf
- 闽南科技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pdf
- 闽南科技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pdf
- 闽南科技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pdf
- 闽南科技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pdf
- 沈阳师范大学:《细胞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Cell Engineering.pdf
- 沈阳师范大学:《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Genetic Engineering.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