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学科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年)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10
文件大小:749.5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专题研究》 《“文献阅读与写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 《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系列讲座》 《“‘第二个结合’专题研究”》 《现代化与信息科技前沿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国外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明史专题研究”》 《社会科学统计分析方法》 《中国宪法制度与制宪精神研究》 《政治学原理》 《伦理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目录《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大纲...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10《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课程教学大纲...13...17《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21《“文献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25...30《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37..4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大纲..45《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程教学大纲L....49《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课程教学大纲....53《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理论》课程教学大纲...57《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课程教学大纲..6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系列讲座》课程教学大纲..65《““第二个结合”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9《现代化与信息科技前沿问题》课程教学大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课程教学大纲,..75....78《国外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大纲..82《“中华文明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社会科学统计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大纲...86..90《中国宪法制度与制宪精神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94《伦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00《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03.10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目 录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大纲.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6 《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课程教学大纲.13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17 《“文献阅读与写作”》 课程教学大纲.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25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3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33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37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大纲.4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程教学大纲.45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课程教学大纲.49 《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理论》课程教学大纲.53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课程教学大纲.57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系列讲座》课程教学大纲.62 《“‘第二个结合’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65 《现代化与信息科技前沿问题》课程教学大纲.6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课程教学大纲.75 《国外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大纲.78 《“中华文明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82 《社会科学统计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大纲.86 《中国宪法制度与制宪精神研究》课程教学大纲.90 《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94 《伦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00 《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0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107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MARX6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编码ChineseMarxismandthe英文名称考核方式口考试口考查contemporary China凸公共必修课学分2口专业必修课口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口专业选修课32总学时口补修课口其他口本研一体化课程口特色课程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6课程特点课内实践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口其他先修课程(已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新时代备知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适用学科/专业全校各学科各专业博士生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了解、分析和阐发中国与世界各种问题的方法及思考,2.能力目标:①在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培养学生具备站在准备把握中国与世界全新关系的高度,从时代潮流和时代要求上确立自己的时代使命,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观察、理解和思考的能力。②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文本研读的意识与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3.价值目标: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1

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课程编码 MARX601 英文名称 Chinese Marxism 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a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_ 学分 2 总学时 32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课内实践 6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全校各学科各专业博士生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 纪马克思主义了解、分析和阐发中国与世界各种问题的方法及思考。 2.能力目标:①在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培养学生 具备站在准备把握中国与世界全新关系的高度,从时代潮流和时代要求上确立自己的时代使 命,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观察、理解和思考的能力。②通过理论 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文本研读的意识与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3.价值目标: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信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序号学时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导论了解21世纪以来,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第一节“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的变局,各国各地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中国与世界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世界进12第二节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入动荡变革期,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第三节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十字路口。当代中国综合国力迅猛发展,察中国与世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了解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刻调整期。当代中第一节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国经济已经同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成为世世界经济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全球产业链供23第二节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应链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经济全第三节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球化健康发展的坚定推动者和中坚力量。主要引擎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学会以正确角色观认清中国在世界格局演第一节百年变局中的当代世界政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治发展道路,提出的一系列国际政治与国际3关系的新理论新理念新主张。坚定走中国第二节当代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3完善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决心。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及对世界的贡献第三章当代世界文化把握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直面社会第一节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思潮中的文化渗透,加强对思想奥论的积4第二节社会思潮中的文化渗透与极引领,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3思想引领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科学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思想指引。了解社会治理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社会面临第四章当代社会间题的突出问题,调整社会关系,引导社会心第一节当代社会间题及原因分析理,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安定,促进53第二节当代社会治理的探索社会进步。我国在创造世界罕见的经济快第三节创新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的同时,提出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共建共治2

2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导论 第一节 “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的 中国与世界 第二节 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第三节 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 察中国与世界 了解 21 世纪以来,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各国各地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世界进 入动荡变革期,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 十字路口。当代中国综合国力迅猛发展, 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2 2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 世界经济 第二节 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第三节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 主要引擎 了解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刻调整期。当代中 国经济已经同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成为世 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全球产业链供 应链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经济全 球化健康发展的坚定推动者和中坚力量。 3 3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 第一节 百年变局中的当代世界政 治 第二节 当代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 完善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及 对世界的贡献 学会以正确角色观认清中国在世界格局演 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 发展道路,提出的一系列国际政治与国际 关系的新理论新理念新主张。坚定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决心。 3 4 第三章 当代世界文化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社会思潮中的文化渗透与 思想引领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把握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直面社会 思潮中的文化渗透,加强对思想舆论的积 极引领,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科学 思想指引。 3 5 第四章 当代社会问题 第一节 当代社会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当代社会治理的探索 第三节 创新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了解社会治理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社会面临 的突出问题,调整社会关系,引导社会心 理,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安定,促进 社会进步。我国在创造世界罕见的经济快 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的同时,提 出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共建共治 3

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第五章当代生态环境深刻理解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一节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绿色6第二节人类共同的时代责任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3第三节建设美丽中国及对世界的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的中国经验。贡献深刻理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第六章当代科学技术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第一节当代科技发展7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3第二节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必须坚持其在我国现第三节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第七章当代资本主义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深第一节百年变局中的当代资本主入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现,正确义把握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83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系统困境趋势。及其成因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演变趋势第八章当代社会主义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第一节世界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国,始终代表人类的前进方向,展示出强进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93第二节社会主义好的中国证明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第三节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美好未机活力,为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来指明了前进方向。课内实践部分学必开/实践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践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时选开类型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供选题,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个专题,从“文献综述”“理论渊源”“实践探索”“经专题1课题研究必开验启示”四个方面对所选专题下的间P研讨题进行研究探讨,并在课堂上将成果展示分享。每组30分钟左右,学生参与讨论及考核,教师点评。2主题讨论必开课堂1我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校,且鉴

3 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6 第五章 当代生态环境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第二节 人类共同的时代责任 第三节 建设美丽中国及对世界的 贡献 深刻理解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绿色 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 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的中国经验。 3 7 第六章 当代科学技术 第一节 当代科技发展 第二节 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 第三节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深刻理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 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 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 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必须坚持其在我国现 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3 8 第七章 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节 百年变局中的当代资本主 义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系统困境 及其成因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演变趋势 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深 入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现,正确 把握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 趋势。 3 9 第八章 当代社会主义 第一节 世界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 进 第二节 社会主义好的中国证明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美好未 来 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 国,始终代表人类的前进方向,展示出强 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 机活力,为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指明了前进方向。 3 课内实践部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践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 必开/ 选开 实践 类型 1 课题研究 5 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供选题,学 生自由分组,选择一个专题,从“文 献综述”“理论渊源”“实践探索”“经 验启示”四个方面对所选专题下的问 题进行研究探讨,并在课堂上将成果 展示分享。每组 30 分钟左右,学生参 与讨论及考核,教师点评。 必开 专题 研讨 2 主题讨论 1 我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校,且鉴 必开 课堂

讨论于当前我校博士生的理工科专业背景,专门设置此实践项目,让学生从科技伦理、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等角度进行讨论,学生需提前搜集资料,课程上进行讨论。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梳理。三、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四、课程思政内容本课程致力于为不同专业门类的博士生提供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了解、分析和阐发中国与世界各种间题的方法及思考。本课程围绕博士研究生的理论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致力于提高博士研究生分析间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1.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达成;达成情况通过学习通平台各人所得分数进行评价;2.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通过课内实践、期末论文等环节达成;达成情况通过教师打分、组间打分和组内打分进行综合评价;3.课程教学目标中的价值目标通过课内实践、期末论文等环节达成;达成情况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打分进行评价。六、课程成绩评定本课程评分类型: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包括考勤、平时作业、课内实践的完成质量等)。期末考试采取论文作业形式。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参考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十八大以来的中央文件。4

4 于当前我校博士生的理工科专业背 景,专门设置此实践项目,让学生从 科技伦理、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 展等角度进行讨论,学生需提前搜集 资料,课程上进行讨论。学生讨论结 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梳理。 讨论 三、教学方法 讲解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 四、课程思政内容 本课程致力于为不同专业门类的博士生提供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 主义了解、分析和阐发中国与世界各种问题的方法及思考。本课程围绕博士研究生的理论需 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致力于提高博士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 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1. 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达成;达成 情况通过学习通平台各人所得分数进行评价; 2. 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通过课内实践、期末论文等环节达成;达成情况通过教 师打分、组间打分和组内打分进行综合评价; 3. 课程教学目标中的价值目标通过课内实践、期末论文等环节达成;达成情况通过教 师对学生学习成果打分进行评价。 六、课程成绩评定 本课程评分类型:百分制。 期末考试成绩占 50%,平时成绩占 50%(包括考勤、平时作业、课内实践的完成质量等)。 期末考试采取论文作业形式。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年版。 参考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习近 平谈治国理政》(1-4 卷)、十八大以来的中央文件

八、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吴迪编制(任课教师)2024.06舍娜莉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2024.07赵爱玲2024.08批准(主管院长)5

5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吴迪 2024.06 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 舍娜莉 2024.07 批准(主管院长) 赵爱玲 2024.0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课程名称课程编号MARX 501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ofSocialism with Chinese英文名称考核方式■考试口考查Characteristics in theNew Era学分232课程性质公共课总学时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已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本校所有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结合当代世界和中国背景,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重大问题及前沿问题。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了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史,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重点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内容及其作用,了解中国当代的历史任务,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和发展,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理论修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学序号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时导论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6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与实践 课程编号 MARX 501 英文名称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课 学分 2 总学时 32 实验学时 0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本校所有研究生专业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结合当代世界和中国背景,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各 个领域、各个方面重大问题及前沿问题。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了解社会主 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史,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重点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的发展、内容及其作用,了解中国当代的历史任务,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 和发展,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理论修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 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成为合 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 时 1 导 论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掌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 2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目的、意义及学习方法。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了解我国新的时代方位特征。理解新时代的时代主要内涵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理解我国2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初心。理解“四色社会主义3个伟大”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掌握新时代的战略安排。第三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制度。了经济建设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S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认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第四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与制度。理5政治建设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第五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制度。理文化建设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和6重要意义。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任务和要求。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坚定文化自信。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制社会建设度。掌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和基本内7容,认识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任务要求。理解国家总体安全观。第七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掌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8把握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本要求。建设美丽中国。第八章新时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29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第九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掌握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210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十章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坚持党对11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切工作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7

7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目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2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 了解我国新的时代方位特征。理解新时代的 主要内涵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理解我国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3 第二章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初心。理解“四 个伟大”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掌握新时代 的战略安排。 4 4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制度。了 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认识中国对外开放的 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4 5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建设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与制度。理 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理解全面依法 治国的内容和意义。 2 6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制度。理 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和 重要意义。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意义、任务和要求。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 繁荣兴盛,坚定文化自信。 4 7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建设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制 度。掌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和基本内 容。认识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任务要求。 理解国家总体安全观。 4 8 第七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 制度。掌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把握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实现经 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本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 2 9 第八章 新时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 2 10 第九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掌握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 11 第十章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 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坚持党对一 切工作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 2

实验部分实验学必开/选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求时开类型三、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讨论交流和相关实践教学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四、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1.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课堂听讲与完成作业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讨论与期末开卷考试进行评价;2.评价方式:期末开卷考试。五、课程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是出勤、课堂讨论情况组成,期末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六、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参考书:(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3)《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4)《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5)《胡锦涛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14,2017,2020年。(7)《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上、下卷),靳辉明、谷源洋主编,海南出版社,2004年。(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8

8 实验部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 求 必开/选 开 实 验 类 型 三、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讨论交流和相关实践教学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1.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课堂听讲与完成作业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讨论与期末开卷考试 进行评价; 2.评价方式:期末开卷考试。 五、课程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40%,主要是出勤、课堂讨论情况组成,期末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 60%。 六、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年。 参考书: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10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 (2)《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 (3)《邓小平文选》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 年。 (4)《江泽民文选》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5)《胡锦涛文选》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2016 年。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14,2017, 2020 年。 (7)《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上、下卷),靳辉明、谷源洋主编,海南出 版社,2004 年。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 2018 年。 (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

社,2011年。多媒体材料《复兴之路》(2007年);《建国大业》(2009年);《建党伟业》(2011年);《辉煌中国》(2017)。七、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胡讽编制(任课教师)2024.06赵爱玲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2024.07赵爱玲批准(主管院长)2024.089

9 社,2011 年。 多媒体材料 《复兴之路》(2007 年);《建国大业》(2009 年);《建党伟业》(2011 年);《辉 煌中国》(2017)。 七、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胡飒 2024.06 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 赵爱玲 2024.07 批准(主管院长) 赵爱玲 2024.08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