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Philosophy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167.4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Philosophy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TheBasicPrinciplesofMarxismPhilosophy适用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适用学生类别口博士口学硕口专硕240学分课内总学时开课学期春季秋季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牛庆燕大纲撰写人审阅人孙建华一、中、英文课程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本门课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体系和思想逻辑,推动研究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思考现实社会问题,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研究生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提供指导。Theprincipleofmarxistphilosophyisarequired courseofmarxisttheory,thiscourse reveal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marxist theory,viewpoint and method, establish the marxist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andmethodology,and use the marxisttheory andmethod of thinkingrealistic socialproblems, enhance the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solve problems, improve the politicaltheory quality and thinking level, provide guidance for graduate research and thesiswriting.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弄清哲学理论和方法与党的基本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关系,从而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1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Philosophy 适用学科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 适用学生类别 博士 学硕 专硕 课内总学时 40 学分 2 开课学期 春季 秋季 开课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纲撰写人 牛庆燕 审阅人 孙建华 一、中、英文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本门 课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体系和思想逻辑,推动研究生系统掌握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 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思考现实社会问题,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研究生课题研究和论文写 作提供指导。 The principle of marxist philosophy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marxist theory, this course reveal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marxist theory, viewpoint and method, establish the marxist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and use the marxist theory and method of thinking realistic social problems, enhance the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solve problems, improve the political theory quality and thinking level, provide guidance for graduate research and thesis writing.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弄清哲学理论和方法与党的基本路线和思想路线的 关系,从而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水平。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锻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本方法研究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态,扩大学术视野和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学习和深化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指导。三、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第一章:马恩及其理论体系(共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学时)学习要点:本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基本特征,通过学习在理论上要熟悉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特别是要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等基本特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一、哲学和哲学的历史形态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质和功能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发展(共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学时)学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阐明时代主题已由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一次面临着全面、严峻的挑战,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是回应时代、扎根实践、关注人民的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1.当代科技革命的挑战2.当代社会变革的挑战3.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思潮的挑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精神1.立足中国现实、解答时代问题的实践哲学2.关注群众利益、贴近人民生活的大众哲学3.遵循客观规律、驾驭复杂局势的“辩证哲学”2

2 义哲学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水平。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锻炼学生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本方法研究思考社会 现实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研究的学术前沿 和发展动态,扩大学术视野和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学习和深化 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指导。 三、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马恩及其理论体系(共 6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4 学时) 学习要点:本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基本特征,通过学习在理论 上要熟悉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 革命,特别是要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等基本特征;了 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一、哲学和哲学的历史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质和功能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发展(共 6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4 学时) 学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阐明时代主题已由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转变 为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一次面临着全面、严峻的 挑战,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是回应时 代、扎根实践、关注人民的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 1.当代科技革命的挑战 2.当代社会变革的挑战 3.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思潮的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精神 1.立足中国现实、解答时代问题的实践哲学 2.关注群众利益、贴近人民生活的大众哲学 3.遵循客观规律、驾驭复杂局势的“辩证哲学

4.聚焦现实矛盾、突出改革创新的发展哲学5.饱含文化底蕴、彰显精神力量的价值哲学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学时)学习要点:本章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内核,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包括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社会功能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第四章:唯物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共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学时)学习要点:本章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学习这一章,要着重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懂得为什么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以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一、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三、运动和静止四、时间和空间五、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五章:辩证法: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共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学时)学习要点:学习本章要求着重理解世界的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从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懂得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处理问题。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三、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四、三大规律、五对范畴及四对辩证思维方法第六章:认识论: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共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学时)3

3 4.聚焦现实矛盾、突出改革创新的发展哲学 5.饱含文化底蕴、彰显精神力量的价值哲学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 4 学时,其中课堂 讲授 4 学时) 学习要点:本章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内核,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理论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包括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社会功能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四章:唯物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共 6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6 学时) 学习要点:本章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问题,学习这一章,要着重理解辩 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懂得为什么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 质性以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一、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三、运动和静止 四、时间和空间 五、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五章:辩证法: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共 6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6 学时) 学习要点:学习本章要求着重理解世界的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 从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懂得用联系、发展的 观点观察问题、处理问题。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三、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四、三大规律、五对范畴及四对辩证思维方法 第六章:认识论: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共 6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6 学时)

学习要点: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划清它与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旧唯物主义认识的界限,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一、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二、认识的本质和基础三、认识系统的结构第七章:唯物史观(共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学时)学习要点:学习本章要在充分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深刻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掌握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树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二、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三、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四、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40%,采用课堂提问、分组讨论、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论文8000字,成绩占60%。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建议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课程教材:马克思恩格斯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7、9、10、13、16、19、20、21、22、23、27、30、36、42、44、4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二)参考教材:1.孙正聿主编,《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2.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3.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4.李秀林、王于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4

4 学习要点: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划清它与唯心主 义认识论、不可知论、旧唯物主义认识的界限,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对认识的 决定作用。 一、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二、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三、认识系统的结构 第七章:唯物史观(共 6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4 学时) 学习要点:学习本章要在充分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深刻理解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掌握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人 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树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二、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三、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四、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 40 %,采用课堂提问、分组讨论、作业等形式进行; 期末论 文 8000 字,成绩占 60 %。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建议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课程教材: 马克思 恩格斯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7、9、10、13、16、19、20、21、 22、23、27、30、36、42、44、45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7 月 (二)参考教材: 1.孙正聿主编,《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0 月 2.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 2 月 3.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1 月 4.李秀林、王于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1 月

5.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6.陈先达主编,《处在夹缝中的哲学一走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7.孙伯、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8.侯惠勤主编,《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一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5

5 5.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 月 6.陈先达主编,《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走向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4 年 2 月 7.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1 月 8.侯惠勤主编,《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2 年 11 月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