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电化学

不可逆电极过程电解质浴液离子的迁移可逆电池习题课第七享电花学电导测定应用电极的极化动劳测定叫计电导
电极的极化 电动势测定 pH计 电导测定应用 电导 离子的迁移 习题课 不可逆电极过程 可逆电池 电解质溶液

(一)电解质溶液87.1离子的迁移87.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87.3电导测定的应用示例87.4强电解质的活度*87.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2
2 (一) 电解质溶液 §7.1 离子的迁移 §7.2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7.3 电导测定的应用示例 §7.4 强电解质的活度 *§7.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87.1离子的迁移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二、法拉第定律 Faraday's Law三、离子的迁移数3
3 §7.1 离子的迁移 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二、法拉第定律 Faraday’s Law 三、离子的迁移数

原电池△G0负载电极+H¥0电解质艺阳明/多孔隔膜溶液NaOHZnSO4石棉隔膜CuSO4H,0()-→H(g)+/02(g)△G=- 212 kJ·mol-l△G =237.2 kJ-mol-1电极:一般都由金属制成,属于电子导体(第一类导体)电解质溶液:离子导体(第二类导体)。4
4 化学能 电能 原电池G0 G = – 212 kJmol-1 ZnSO4 CuSO4 Zn Cu – + 负载 多 孔 隔 膜 电极:一般都由金属制成, 属于电子导体(第一类导体) H2O(l)→H2 (g)+½O2 (g) G =237.2 kJmol-1 NaOH Fe 阴 Ni 阳 A V H2 ← →O2 石棉隔膜 电极 电解质 溶液 电解质溶液:离子导体(第二类导体)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1.1基本概念(1)导体:能导电的物质称为导电体,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导体又称电子导体,如金属、石墨等第一类导体的特点是:A.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而导电B.导电过程中导体本身不发生变化C.温度升高,电阻升高5
5 A. 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而导电 B. 导电过程中导体本身不发生变化 第一类导体又称电子导体,如金属、石墨等 (1)导体:能导电的物质称为导电体,通常分为两类: 第一类导体的特点是: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1.1 基本概念 C. 温度升高,电阻升高

第二类导体又称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等第二类导体的特点是:A. 正、负离子作反向移动而导电,导电总量分别由正、负离子分担B.电解质溶液的连续导电过程必须在电化学装置中实现而且总是伴随有电化学反应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发生。C.温度升高,电阻下降6
6 第二类导体又称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等 第二类导体的特点是: A. 正、负离子作反向移动而导电,导电总量分别 由正、负离子分担 B. 电解质溶液的连续导电过程必须在电化学装置中实现, 而且总是伴随有电化学反应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发 生。 C. 温度升高,电阻下降

1.1基本概念(2)电极正极、负极电势高的极称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正极:流向负极。电势低的极称为负极,电子从负极负极:流向正极。7
7 正极、负极 电势低的极称为负极,电子从负极 流向正极。 负极: 电势高的极称为正极,电流从正极 流向负极。 正极: 1.1 基本概念 (2)电极

1.1基本概念(2)电极阴极、阳极阴极:发生还原作用的极称为阴极。(Cathode)阳极:发生氧化作用的极称为阳极。(Anode)8
8 阴极、阳极 阴极: 发生还原作用的极称为阴极。 (Cathode) 发生氧化作用的极称为阳极。 阳极: (Anode) 1.1 基本概念 (2)电极

1.1基本概念(2)电极电极反应:电极上进行的有电子得失的化学反应阳极: H2 (g)→>2H+(m)+ 2e阴极: Clz (g)+2e →>2CI(m)电池反应:两个电极反应的总结果表示电池反应以上电极反应的总反应为:H2(g)+Cl2(g)-→2HCI(m)9
9 1.1 基本概念 (2)电极 电极反应:电极上进行的有电子得失的化学反应 电池反应:两个电极反应的总结果表示电池反应 阳极: H2 (g)→2H+ (m)+ 2e- 阴极: Cl2 (g)+2e - →2Cl- (m) 以上电极反应的总反应为: H2 (g)+Cl2 (g)→2HCl(m)

1.2电解池和原电池(1)电解池:电能化学能若电解可逆进行W,= 4GTp= Q-V电源Xg负极000正e外电路:负极e>正极e极++++++电解质溶液:在外电场作用下,阳极阴极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共同完成导电任务。HCI溶液界面:外加电压足够大时,两电解池2H+(m)+ 2e→H2(g)2CI(m)→Cl (g)+2e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完成电子在界面的传递2HCl(m)→H2(g)+Cl(g)10
10 HCl溶液 - 电源 + 电解池 + - e - e - 电解质溶液:在外电场作用下,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共同完成 导电任务。 (1)电解池:电能化学能 1.2电解池和原电池 负 极 正 极 2HCl(m)→ H2 (g)+Cl2 (g) 2Cl- (m)→Cl2 (g)+2e- 2H+ (m)+ 2e- → H2 (g) 阴 极 阳 极 外电路:负极 ⎯⎯→ e 正极 - 界面:外加电压足够大时,两 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完成电子在界面的传递 若电解可逆进行: Wr ’= ΔGT,p= Q·V - - - - - +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概论 Analytical chemistry.pdf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五章 酸碱滴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酸碱滴定.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误差与数据分析.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版(武汉大学第5版,共十一章).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铅、铋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水泥中铁、铝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沉淀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酸碱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络合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误差.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化学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化学势.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章 -化学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ppt
- 山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考核大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化学势.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多相平衡 Phase Equilibrium.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ppt
- 山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A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A14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A08章 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A09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A10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B)Ⅰ 物理化学(A)Ⅰ 天大第六版 A05章 化学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B)Ⅰ 物理化学(A)Ⅰ 天大第六版 A06章 相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B)Ⅰ 物理化学(A)Ⅰ 天大第六版 A03章-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B)Ⅰ 物理化学(A)Ⅰ 天大第六版 A0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B)Ⅰ 物理化学(A)Ⅰ 天大第六版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B)Ⅰ 物理化学(A)Ⅰ 天大第六版 物理化学绪论.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C)课件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