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酸碱滴定

山东理工大客Analyticalchemistry酸碱理论简介1、1889年,瑞典S.A.Arrhenius电离理论2、1905年,美国E.C.Franklin溶剂理论:3、1923年,丹麦J.N.Bonstead-英T.M.Lowry质子理论:4、1923年,美国G.N.Lewis,电子理论;5、其他:正负性理论;给体受体理论;软硬酸碱理论.....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成为现代酸碱理论。2025/4/5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5/4/5 2 酸碱理论简介 1、1889年,瑞典S.A.Arrhenius电离理论; 2、1905年,美国E.C.Franklin溶剂理论; 3、1923年,丹麦J.N.Bonstead-英T.M.Lowry 质子理论; 4、1923年,美国G.N.Lewis,电子理论; 5、其他:正负性理论;给体受体理论;软硬酸碱 理论. . 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发 展成为现代酸碱理论

山东理工大学Analyticalchemistry8 2.1酸碱质子理论强电解质的离解:一1、表观电离度:86%0.01mol/LKCl(25℃)由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电离度小于100%。2、活度activity(有效浓度)a=xcYi:某一离子的活度系数。极稀溶液,=1a=c一般,<1aC2025/4/5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5/4/5 3 §2.1 酸碱质子理论 一、强电解质的离解: 1、表观电离度: 0.01mol/LKCl(25℃) 86% 由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电离度小于100% 。 2、活度activity (有效浓度) a=ic i:某一离子的活度系数。 极稀溶液, i=1 a=c 一般,i<1 a <c

山东理工大学Analyticalchemistry3、离子强度1Z1=C,Z2溶液中电解质浓度越大,离子电荷越高,溶液的离子强度就越大4、活度系数:表达实际溶液和理想溶液之间的差异,是离子间作用力产生的影响在强电解质稀溶液中,可用德拜-休克尔公式近似计算。2025/4/5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5/4/5 4 3、离子强度 2 2 1 I i i = c z 溶液中电解质浓度越大,离子电荷越高,溶 液的离子强度就越大。 4、活度系数: i表达实际溶液和理想溶液之间的差异, 是离子间作用力产生的影响。 在强电解质稀溶液中,可用德拜-休克尔 公式近似计算

山东理工大学AnalyticalchemistryVi- lgy; = 0.512z?~0.512zV11+Ba°/lB:常数,在25c时为0.00328a°:离子体积参数,约为水化半径,以pm计离子电荷Z;,活度系数il;离子强度I个,活度系数it;离子体积a°+,活度系数it。2025/4/5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5/4/5 5 0.512 I 1 I I -lg 0.512 2 0 2 i i i z Ba z + = B:常数,在250c时为0.00328 a 0:离子体积参数,约为水化半径,以pm计。 —— 离子电荷Zi↑,活度系数i↓; —— 离子强度I ↑, 活度系数i↓; —— 离子体积a 0 ↓,活度系数i↓

山东理工大学Analyticalchemistry酸碱质子理论二、1、定义:(1)酸: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质子给予体)。(2)碱:凡是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质子接受体)。酸碱可为分子,也可为阴阳离子。3+如 HAc;PO3-; NH±; AI (H,O)6(3)两性物质:2025/4/5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5/4/5 6 二、酸碱质子理论 1、定义: (1)酸: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质子给予 体)。 (2)碱:凡是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质子接受 体)。 酸碱可为分子,也可为阴阳离子。 如 HAc; PO4 3-;NH4 +;Al(H2O)6 3+ 。 (3)两性物质:

山东理工大学Analyticalchemistry定义:是既能给出质子(作酸)又能接受质子(作碱)的物质如 : H,PO4、HPO42-、NH4Ac、CH3COOH。类型:>电离理论的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电离理论的弱酸弱碱盐;>两性溶剂;氨基酸类。V2025/4/5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5/4/5 7 定义:是既能给出质子(作酸)又能接受质子 (作碱)的物质。 如:H2PO4 -、 HPO4 2-、NH4Ac、CH3COOH。 类型: ➢电离理论的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电离理论的弱酸弱碱盐; ➢两性溶剂; ➢氨基酸类

山东理工大字Analyticalchemistry2、共轭酸碱对和酸碱半反应:(1)共轭酸碱对:组成仅相差一个质子的一对物质(两种酸碱)。如: NH+-NH3,HAc-Ac-等。(2)酸碱半反应:共轭酸碱对相互转化的反应。酸=碱+H+HAc =Ac+H+3、酸碱反应的实质: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传递或者得失2025/4/5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5/4/5 8 2、共轭酸碱对和酸碱半反应: (1)共轭酸碱对:组成仅相差一个质子的 一对物质(两种酸碱)。 如: NH4 + -NH3 , HAc-Ac-等。 (2)酸碱半反应:共轭酸碱对相互转化的 反应。 HAc =Ac-+H+ 酸 =碱 + H+ 3、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传递或者得失

山东理工大学Analyticalchemistry酸碱反应又称质子传递反应两个酸碱半反应的和酸和碱的反应NaOH+HCI-NaCI+H20盐的水解反应 NaAc+H,O=HAc+NaOH酸碱的电离反应HCI+H,O=H,O++CI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4、2H20 == H++ 0H两性溶剂水分子放出的质子不能独立存在与水分子结合成为水合质子(H,O+)。H20+ H,0 === H0+ +0H2025/4/5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5/4/5 9 酸碱反应又称质子传递反应。 两个酸碱半反应的和 ➢ 酸和碱的反应 NaOH+HCl=NaCl+H2O ➢ 盐的水解反应 NaAc+H2O=HAc+NaOH ➢ 酸碱的电离反应 HCl+H2O=H3O++Cl- 4、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 H2O == H+ + OH- 两性溶剂水分子放出的质子不能独立存在。 与水分子结合成为水合质子(H3O+ )。 H2O+ H2O === H3O+ +OH-

山东理工大学Analyticalchemistry质子在溶剂的分子间传递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水的质子自递常数为:Kwater=Kw= a H30+ .a 0H-【H,O+)(OH-)【H+【OH-一水的离子积常数SH + SH === SH2 ++ S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KsH-Ks= a sH2+ .a s-2025/4/5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5/4/5 10 质子在溶剂的分子间传递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 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常数为: Kwater =Kw= a H3O+ .a OH- = 〔 H3O+ 〕 〔 OH- 〕 = 〔 H+ 〕〔 OH- 〕——水的离子积常数 SH + SH === SH 2 + + S- 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 KSH=KS= a SH2+ .a S -

山东理工大学Analyticalchemistry三、酒酸碱平衡和酸碱强度1、酒酸离解常数KaHA+H,O←A-+H,OHAA-+H+aHaAK=活度常数aHA[H+JA-]浓度常数Ka[HA]YHAaH'aA-KaH*A-aHAYH+YA2025/4/5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5/4/5 11 三、酸碱平衡和酸碱强度 1、酸离解常数Ka − + HA + H2 O A + H3 O − + HA A + H 活度常数 浓度常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络合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吸光光度.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误差.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化学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化学势.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章 -化学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多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电化学.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络合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酸碱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误差与数据分析.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沉淀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重量分析.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水泥中铁、铝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铅、铋含量的测定.doc
- 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版(武汉大学第5版,共十一章).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误差与数据分析.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酸碱滴定.pdf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五章 酸碱滴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概论 Analytical chemistry.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电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ppt
- 山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考核大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化学势.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多相平衡 Phase Equilibrium.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