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授课教案(第五版,讲义)第5章 导数和微分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第五章导数和微分第五章导数和微分$1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定义【背景1】(瞬时速度)设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为s=s().若t.为某一确定的时刻,1为邻近于t。的时刻,则= s()-s(t)t-to是质点在时间段[to,t](或[,t])上的平均速度,若t→t。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存在,则称极限s(t)- s(to)V=lim(1)t-to→o为质点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曲线【背景2】(切线的斜率)y=f(x)在其上一点P(xo,yo)处的切线PT是割线y=f(x)PO当动点O沿此曲线无限接近于点P时的极限位P(XJ)置.由于割线PQ的斜率为k= I(x)-f(xo)x-Xo因此当x→x时如果k的极限存在,则极限f(x)-f(xo)k = lim(2)-→XX-Xo即为切线PT的斜率.定义1设函数y=f(x)在点x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极限1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1 导数的概念 一、导数的定义 【背景 1】(瞬时速度) 设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为 tss )( .若 为某一确 定的时刻,t 为邻近于 的时刻,则 0t 0t 0 0 st st () ( ) v t t 是质点在时间段[ 0 ,tt ](或 tt 0 ],[ )上的平均速度.若 tt 0 时平均速度 v 的极限存在,则称 极限 0 0 0 () ( ) limt t st st v t t (1) 为质点在时刻 的瞬时速度. 0t 【背景 2】(切线的斜率) 如图所示,曲线 xfy )( 在其上一点 处的切线 ),( 00 yxP PT 是割线 PQ 当动点 Q 沿此曲线无限接近于点 P 时的极限位 置.由于割线 的斜率为 PQ 0 0 ()( xx xfxf k ) , 因此当 时如果 0 xx k 的极限存在,则极限 k 0 0 )()( lim0 xx xfxf xx (2) 即为切线 PT 的斜率. 定义 1 设函数 在点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若极限 xfy )( 0 x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1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第五章导数和微分f(x)-f(x.)lim(3)X→x(X-Xo存在,则称函数f在点x。处可导,并称该极限为函数f在点x。处的导数,记作f(x。)令x=x+Ax,Ay=f(x。+△x)-f(xo),则(3)式可改写为Ay(0 +Ar)- (x0) = f(x0)= limlim(4)Ar-→0 △rAxAx-→0所以,导数是函数增量Ay与自变量增量Ax之比兴的极限。这个增量比称为函数关于自变Ax量的平均变化率(又称差商),而导数f(x。)则为f在x。处关于x的变化率若(3)(或(4))式极限不存在,则称f在点x不可导,-例1(自由落体运动)y=f(t)=gt2。求t时刻的瞬时速度。21g(t+At)2281f(t+△t)-f(t)解 v(t)= f'(t)= limlimAt4->0N-→0At-1g(1+)2g(21+)12=limlim =g(2t +N)= gtlimAtAtA→02Ar→04r→0例2(教材例1)求抛物线y=f(x)=x2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解 与上例类似f(x)=2x在点(1.1)处的切线斜率为k= f(1)= 2,所以切线方程为:y-1=2(x-1),法线方程为:y-1:(x-1)例3(教材例2)证明函数f(x)=x在点x。=0不可导证因为f(x)- f(0)f(x)- f(O)= lim = =1, lim-X=limlimx→0*x-0x-0X→0x-0*xx-→0"xf(x)-f(O)不存在,所以f在点x=0不可导。极限lim→x-0定义2:设函数y=f(x)在点x。的某右邻域[xo,x。+)上有定义,若右极限2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0 )()( lim 0 0 xx xfxf xx (3) 存在,则称函数 f 在点 处可导 x0 ,并称该极限为函数 f 在点 处的导数 x0 ,记作 .)( 0 xf 令 ),()(, 0 0 0 xfxxfyxxx 则(3)式可改写为 ).( )()( lim lim 0 0 0 0 0 xf x xfxxf x y x x (4) 之比 x y 所以,导数是函数增量 y 与自变量增量 x 的极限.这个增量比称为函数关于自变 量的平均变化率(又称差商),而导数 f ) 0 (x 则 处 为 f 在 0 x 关于 x 的变化率. 若(3)(或(4))式极限不存在,则称 f 在点 不可导. 0 x 例 1(自由落体运动) 1 2 ( ) 2 y f t gt 。求 时刻的瞬时速度。 t 解 2 2 0 0 1 1 ( ) ( ) () 2 2 ( ) ( ) lim lim t t g t t gt ft t ft vt f t t t 2 2 0 1 1 ( ) 2 2 limt g t t gt t 0 0 1 (2 ) 1 2 lim lim (2 ) t t 2 gt tt g t t gt t 例 2 (教材例 1)求抛物线 2 y fx x ( ) 在点(1,1) 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 解 与上例类似 f () 2 x x 在点 处的切线斜率为 (1,1) fk ,2)1( 所以切线方程为: xy )1(21 ,法线方程为: 1 1 ( 2 y x 1) 。 例 3 (教材例 2) 证明函数 fx x ( ) 在点 不可导 0 . x0 证 因为 0 0 0 0 ( ) (0) ( ) (0) lim lim 1, lim lim 1 x x 0 0 x x fx f x fx f x x xx x 极限 0 ( ) (0) limx 0 f x f x 不存在,所以 在点 f x 0不可导. 定义 2 设函数 在点 的某右邻域 xfy )( 0 x ),[ xx 00 上有定义,若右极限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2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第五章导数和微分Ay= lim(x0 +Ax)- (x0)(0 <Ar <8)limArAr-0Ax4r-0*存在,则称该极限值为f在x。的右导数,记作f(x).类似地,我们可定义左导数f(x +Ar)- f(xo)f(xo) = lim Ax右导数和左导数统称为单侧导数例如:在例3中,f(0)=1,f(0)=-1。显然f(x。)存在一f*(x)与f(x)都存在,且f*(x)=f(x)设f(x)在点x。可导,那么%- f(c)=0(1)(Ar→0)Ax由o(1)·△x=o(△x),得(5)Ay = f'(xo)Ar + o(Ar)我们称(5)式为f(x)在点x。的有限增量公式.注意,此公式对△r=0仍旧成立类似地有单侧有限增量公式:Ay= f*(xo)Ar+o(Ar)(Ar→0*)Ay= f(x)Ar+o(Ax) (Ax -→0-)定理1[习题5.1:10]若函数f在点x存在左、右导数,则在点x连续。证由单侧有限增量公式,limAy=limAy=0=limAy=0。Ax-→0*Ax-→0例如:f(x)=x,f(O)=1,f'(0)=-1,所以f(x)在点x=0处连续。推论若函数f在点x。可导,则f在点x。连续【注】可导仅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例如:f(x)=x在点x=0连续,但不可导.例4[习题5.1:4](光滑连接问题)设3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0( )()( lim lim 0 0 0 0 x x xfxxf x y x x 存在,则称该极限值为 在 的 f x0 右导数,记作 )( 0 xf . 类似地,我们可定义左导数 x xfxxf xf x )()( lim)( 0 0 0 0 . 右导数和左导数统称为单侧导数. 例如:在例 3 中, f f (0) 1, (0) 1 。 显然 )( 0 xf 存在 xf 0 )( 与 )( 0 xf 都存在,且 )( 0 xf = )( 0 xf . 设 在点 可导,那么 xf )( 0 x 0 ( ) (1)( 0) y fx o x x 由o x (1) ( ) x ,得 ).()( 0 xxxfy (5) 我们称(5)式为 在点 的 xf )( x0 有限增量公式.注意,此公式对 x 0仍旧成立. 类似地有单侧有限增量公式: 0 y fx x x x ( ) ( ) ( 0) 0 y fx x x x ( ) ( ) ( 0) 定理 1 [习题 5.1:10] 若函数 在点 存在左、右导数,则 在点 连续. f 0 x f 0 x 证 由单侧有限增量公式, 0 0 0 lim lim 0 lim 0 x x x yy y 。 例如: fx x ( ) , f f (0) 1, (0) 1 ,所以 f ( ) x 在点 x 0处连续。 推论 若函数 在点 可导,则 在点 连续. f 0 x f 0 x 【注】 可导仅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例如: fx x ( ) 在点 连续,但不可导. x 0 例 4 [习题 5.1:4] (光滑连接问题)设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3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第五章导数和微分xx≥3f(x)=lax+b,x044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2 , 3 ( ) , 3 x x f x ax b x , 试确定 的值,使 a b, f 在 处可导。 x 3 解 要使 f 在 处可导,首先 x 3 f 在 x 3处要连续。由 f f (3 0) (3 0) 得 9 3 a b 其次还要在 处左、右导数相等 x 3 3 (3) 2 6 x f x 3 33 ( ) (3) 9 3 (3) lim lim lim x xx 3 3 f x f ax b ax a 3 f a x xx 由 f f (3) (3) 得 a b 6, 9 。 例 5 (教材例 4) 证明函数 )()( 仅在点 2 xDxxf x0 0 可导,其中 为狄利克雷 函数. xD )( 证 当 时,由归结原理可得 在点 x0 0 xf )( 0 x 不连续,所以 在点 不可导. xf )( 0 xx 当 时,由于 为有界函数,因此得到 x0 0 xD )( .0)(lim 0 )0()( lim)0( 0 0 xxD x fxf f x x 例 6 求下面函数在点 的左右导数。 x 0 (1) 1 3 fx x f f ( ) , (0) (0) (2) 3 2 fx x f f ( ) , (0) , (0) (3) 1 sin , 0 ( ) 0, 0 x x f x x x , 1 sin y x x , (0), (0) f f 都不存在, (4) 1 sin , 0 ( ) , 0 x x f x x x x , f f (0) 1, (0) 不存在。 例 7 2 1 sin , 0 ( ) 0, 0 x x f x x x ,求 f (0) 。 解 0 0 ( ) (0) 1 (0) lim lim sin 0. x x 0 fx f f x x x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4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第五章导数和微分二、导函数若函数在区间I上每一点都可导(对区间端点,仅考虑相应的单侧导数),则称f为I上的可导函数.此时对每一个xEI,都有f的一个导数f(x)(或单侧导数)与之对应:这样tdy就定义了一个在「上的函数,称为在!上的导函数,也简称为导数。记作,y或dx即f(x+Ax)-f(x)f(x) = lim .xelAxAr-→>0例81° f(x)=c,f'(x)=0,xeR2°f(x)=x",f(x)=nx"-l,neN.,xeR(x+ Ax)" - x"Ay=limy'= lim=lim(C'xn-I+C,x"-?.Ax+...+C"Ar"-l)Ar→0 AxAxrAr→0Ax→0= nx"-3° f(x)=sinx,f'(x)=cosx,xeRAxArAxr2sinsin-cos(x+sin(x +Ax)- sin x222Axcos(x+Ax2ArAx2Axsin-Axr2 . lim cos(x+(sin x)'= lim=coSx2ArAr→>0Ax-→024°f(x)=cosx,f'(x)=-sinx,xeR15°f(x)=log。x,f(x)=-log.e(a>0,a1),,x>0。特别地,(lnx)=xxlog.(x+Ax)-logax1log,(1+AxAx1log.(1+ r)ArAxx子x1Ar1Ar(loga x)'= lim -loga(1+-log.eAr0xxx5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二、导函数 若函数在区间 I 上每一点都可导(对区间端点,仅考虑相应的单侧导数),则称 f 为 I 上 的可导函数.此时对每一个 ,都有 的一个导数 Ix f xf )( (或单侧导数)与之对应.这样 就定义了一个在 I 上的函数,称为 在f I 上的导函数,也简称为导数.记作 或 , yf d d y x , 即 ., )()( lim)( 0 Ix x xfxxf xf x 例 8 1° f ( ) , ( ) 0, x cf x x R 2° 1 () , () , , n n f x x f x nx n N x R 11 2 2 1 0 0 0 ( ) lim lim lim ( ) n n nn n nn n xx x y xx x n y Cx Cx x C x x x 11 1. n n C x nx n 3° f ( ) sin , ( ) cos , x x f x xx R ), 2 cos( 2 2 sin x x x x x x x xxx xx ) 2 cos( 2 sin2 sin)sin( ) 2 cos(lim 2 2 sin lim)(sin 0 0 x x x x x x x cos x 4° f ( ) cos , ( ) sin , x x f x xx R 5° 1 ( ) log , ( ) log ( 0, 1) a a f x x f x ea a x ,, x 0 。特别地, x x 1 )(ln . )1(log log)(log 1 x x x x xxx a a a x x a x x x )1(log 1 , e xx x x x a x x a x a log 1 )1(log 1 lim)(log 0 .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5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第五章导数和微分三、极值定义3若函数f在点x的某邻域U(x)内对一切xeU(x)有f(xo)≥f(x) (f(xo)≤f(x),则称函数f在点x.取得极大(小)值,称点x。为极大(小)值点.极大值、极小值统称为极值极大值点、极小值点统称为极值点还可定义严格极大(小)值.【注】根据定义,对于区间端点不定义极值。思考“点x不是f极值点”怎样叙述?定理2(费马(Fermat)定理)设函数f在点x的某邻域内有定义,且在点x。可导,若点x为f的极值点,则必有f(x)=0证法1设f(x)±0.不妨f(x)>0.则f(x)= f(xo)= f(x)>0(x)-(x)>0及保号性可知,由f(x)=lim X-Xo38 >0 Vxe(%, +3), (=()>0. (n)>(c)X-Xo同理,由f(x)>0,可得38,>0, Vxe(-8), )-I()>0. ()时,()-()≤0,由保不等式性X-Xof(x)-f(x) ≤0(x0)= lim X-Xos6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三、极值 定义 3 若函数 在点 的某邻域 内对一切 f 0 x )( 0 xU )( 0 xUx 有 )()( 0 xfxf )),()(( 0 xfxf 则称函数 在点 取得极大(小)值,称点 为极大(小)值点.极大值、极小值统称为极值, 极大值点、极小值点统称为极值点. f 0 x 0 x 还可定义严格极大(小)值. 【注】根据定义,对于区间端点不定义极值。 思考 “点 0 x 不是 f 极值点”怎样叙述? 定理 2 (费马(Fermat)定理) 设函数 在点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且在点 可导.若 点 为 的极值点,则必有 f . 0 x 0 x 0 x f 0)( xf 0 证法 1 设 f x ( ) 0. 0 不妨 f x ( ) 0. 0 则 000 fx fx fx () () ()0 由 0 0 0 0 () ( ) ( ) lim 0 x x fx fx f x x x 及保号性可知, 1 0, 00 1 x xx (, ) , ,0 )()( 0 0 xx xfxf 0 f () ( ) x fx 同理,由 f x ( ) 0, 0 可得 2 0 , 0 20 x ( , x x ) , ,0 )()( 0 0 xx xfxf 0 f () ( ) x fx 所以, f 在点 0 x 不取极值,与假设矛盾。 证法 2 设 f 在点 0 x 取极大值。即 0 0 f ( ) ( ), ( ) x fx x Ux 。因此 当 0 x x 时, 0 0 () ( ) 0 fx fx x x ,由保不等式性 0 0 0 0 () ( ) ( ) lim 0 x x fx fx f x x x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6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第五章导数和微分同理又可得,f"(x)≥0。由f(x)=f"(x)=J(x)得f'(x)=0我们称满足方程f(x)=0的点为稳定点或驻点【注1】当f在点x。可导时,f(x)=0只是f在点取极值的必要条件。例如f(x)=x,点x=0是稳定点,但却不是极值点【注2】不可导的点也可能是极值点。如y=x在点x=0。7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7 同理又可得, 。由 0 0 f x()0 0 0 f () () () x fx fx 得 0 f x ()0 我们称满足方程 的点为 f x () 0 稳定点或驻点. 【注 1】当 在点 可导时, f 0 x 0 f x ()0 只是 f 在点 0 x 取极值的必要条件。例如 ,点 是稳定点,但却不是极值点. 3 )( xxf x 0 【注 2】不可导的点也可能是极值点。如 y x 在点 x 0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第五章导数和微分$2求导法则一、导数的四则运算定理1(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 [f(x)+g(x) = f(x)+g(x)2° [f(x)-g(x)] = f'(x)-g'(x)3° [F(x)g(x)] = f'(x)g(x)+ f(x)g(x), [cf(x) =cf'(x)[(x) 7_ f(x)g(x)- f(x)g(x)4°,g(x)±0[g(x)P[g(x)][证明自学]例1设f(x)=x3+5x2=9x+元,求f(x)解f(x)=(x3)+5(x2)-9(x)+(元)=3x2+10x-9—般地:多项式函数f(x)=a"+a,x"-+…+an--+anf(x) = naox"- +(n--1)a,x"-2 +.+an-I例2 证明(x-)=-nx-"-l,其中n 为正数.nx "-!证(x-n-nx-2=例3(sin x) cos x-sin x(cos x)sinx1° (tanx)cos?xcos.xcosx+sin?x1= sec? xcos"xcos"x2°(cotx)=-cscx0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2 求导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定理 1(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8 1 () () () ( f x gx f x g x) 2 () () () ( f x gx f x g x) 3 ( ) ( ) ( ) ( ) ( ) ( ), ( ) ( )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cf x cf x 2 () ()() () () 4 , ( ) [ ( )] f x f xgx f xg x g x gx gx ( ) 0 [证明自学] 例 1 设 95)( xxxxf ,求 23 xf )( . 解 )()(9)(5)()( 3 2 xxxxf .9103 2 xx 一般地:多项式函数 nn n n aaxaxaxf 1 1 0 1 )( 1 2 1 1 0 )( )1( n n n axanxnaxf 例 2 证明 ,其中 为正数. 1 n n nxx n 证 1 2 1 1 n n n n n nx x nx x x . 例 3 1° 2 sin sin cos sin cos tan cos cos x x x xx x x x 2 2 2 2 2 cos sin 1 sec cos cos x x x x x 2° cot .csc 2 x x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第五章导数和微分(cos x)sinx(secx):3°secxtanxcos xcos?xcOSx4°(cscx)=-cscxcotx二、反函数的导数定理2设y=f(x)为x=p(y)的反函数,若g(y)在点y的某邻域内连续,严格单调且β(%)+0,则(x)在点x=p(%)可导,且y=f(x)f'(xo)=g'()x=p(y)yof(x)-f(x)f(x)= lim证X-XoX→Xy-y.y=f(x)limOXox-→y-% y-% (p(y)-p()α+β=90°111tanα==limtan β(y)-p(y)p'(y)y-yo几何意义见图。【注】这里是用了变量替换法,见复合函数极限定理1,请读者验证其中的3个条件。例 4(a)=a"lna(a>0,a+l),(e*)=er1°12°(arcsinx)'=,xe(-11)Vi-x2-3°(arccosx)xe(-1,1).Vi.14°(arctanx)5,XE(-00,+00)1+x-5°(arccotx)-1+y,xe(-0, +0).证1°由于y=a,xeR为对数函数x=logy,ye(O,+o)的反函数,故9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3° xx x x x x x x tansec cos sin cos cos cos 1 sec 2 2 ' ' ' 4° csc cotcsc xxx ' 二、反函数的导数 定理 2 设 为 xfy yx 的反函数,若y在点 的某邻域内连续,严格单调 且 ,则 在点 0 y 0 y 0 xf x0 y0 可导,且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9 0 0 1 f x y y f x( ) 证 0 0 0 0 () ( ) ( ) limx x f x fx f x x x 0 0 0 0 ( ) 0 lim () ( ) yfx xx yy y y y y y y 0 0 0 0 1 1 lim () ( ) ( ) y y y y y y y 几何意义见图。 【注】这里是用了变量替换法,见复合函数极限定理 1,请读者验证其中的 3 个条件。 例 4 1° ( ) ln , x x a a a ( 0, 1 a a ) )( ee xx . 2° 2 1 (arcsin ) , ( 1,1). 1 x x x 3° 2 1 (arccos ) , ( 1,1). 1 x x x 4° 2 1 (arctan ) ( , ). 1 x x x , 5° 2 1 (arccot ) ( , ). 1 x x x , 证 1°由于 Rxay 为对数函数 x , log (0 ) a x yy , , 的反函数,故 x ( ) y 0 x 0 y O 90 1 tan tan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第五章导数和微分1y(ar)=a'Ina(logay)log.e元")的反函数,故由于y=arcsinx,xe(-1,l)是x=siny,ye(-2°2'21111(arcsinx)',xE(-11)(siny)cosyJi-sin'yVi-x")的函数,因此4°由于y=arctanx,xeR是x=tany,ye(-2'21111(arctanx)',x E(-00, 00)I+tan?y1+x2(tany)secy三、复合函数的导数引理f(x)在点x。可导的充要条件是:在x的某邻域U(x)上,存在一个在点x。连续的函数H(x),使得f(x)- f(x)= H(x)(x-xo)从而 f'(xo)= H(x).证设f(x)在点x可导,令(f(x)-f(xo)xeU(x)H(x)=X-Xof'(xo),X=Xo则limH(x)=f(x)=H(xo),所以H(x)在点x连续,且f(x)- f(xo)= H(x)(x-xo),xeU(xo)反之,设存在H(x),xeU(xo),它在点x连续,且f(x)-f(xo)=H(x)(x-xo),xeU(xo).因存在极限(x)- f(x) = lim H(x)= H(x0)limx-Xo→X所以f(x)点x可导,且f(xo)=H(xo).10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华师大数学分析(第五版)讲义 第五章 导数和微分 1 ( ) ln (log ) log x x a a y a a y e a. 2° 由于 xxy )1,1(,arcsin 是 ) 2 , 2 (,sin yyx 的反函数,故 2 2 11 1 1 (arcsin ) , ( 1,1). (sin ) cos 1 sin 1 x x y y y x 4°由于 y x,arctan x R 是 ) 2 , 2 (,tan yyx 的函数,因此 2 22 11 1 1 (arctan ) , ( , ). (tan ) sec 1 tan 1 x x y y yx 三、复合函数的导数 引理 在点 可导的充要条件是:在 的某邻域 上,存在一个在点 连 续的函数 ,使得 xf )( H x( ) 0 x 0 x 0 U x( ) 0 x ))(()()( 0 0 xxxHxfxf 从而 0 xHxf 0 )()( . 证 设 在点 可导,令 xf )( 0 x 0 0 0 0 0 0 () ( ) , ( ( ) ( ), fx fx x U x ) H x x x f x x x 则 0 ,所以 在点 连续,且 0 0 lim ( ) ( ) ( ) x x Hx f x Hx H x( ) 0 x ).(),)(()()( 0 0 0 xUxxxxHxfxf 反之,设存在 , ,它在点 连续,且 H x( ) )( 0 xUx 0 x )(),)(()()( 0 0 0 xUxxxxHxfxf . 因存在极限 )()(lim )()( lim 0 0 0 0 0 xHxH xx xfxf xx xx 所以 点 可导,且 xf )( x0 0 xHxf 0 )()( .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授课教案(第五版,讲义)第4章 函数的连续性.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授课教案(第五版,讲义)第3章 函数极限.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授课教案(第五版,讲义)第2章 数列极限.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授课教案(第五版,讲义)第1章 实数集与函数.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试题库(共十份,无答案).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研究生).docx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Computational Method B.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Computational Method.pdf
- 中国矿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实对称矩阵与实二次型.pdf
- 中国矿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pdf
- 中国矿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向量空间.pdf
- 中国矿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行列式及其应用.pdf
- 中国矿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矩阵.pdf
- 中国矿业大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线性方程组.pdf
- 中国矿业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8 图与网络分析.pdf
- 中国矿业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5 整数规划(Integer Programming).pdf
- 中国矿业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4 目标规划(Goal programming).pdf
- 中国矿业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3 运输规划(Transportation Problem).pdf
- 中国矿业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2 对偶理论(Duality Theory).pdf
- 中国矿业大学:《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Chapter 1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授课教案(第五版,讲义)第6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pdf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授课教案(第五版,讲义)第7章 实数的完备性.pdf
- 中国矿业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Advanced Mathematics.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研究生)第一章 绪论(主讲:韩超).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研究生)第七章 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研究生)第九章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研究生)第二章 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研究生)第五章 数值积分法.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研究生)第四章 函数逼近.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研究生)第十章 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研究生)第三章 函数插值.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研究生)第六章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 Numerical Methods(主讲:陈美蓉).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非线性方程求解 Solutions of Nonlinear Equation.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线性方程组解法 Direct Method for Solving Linear Systems.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插值法 Interpolation.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曲线拟合和函数逼近.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pdf
- 中国矿业大学:《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教材讲稿,阅读版)1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 s01实数的基本性质1.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