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一讲 儿童保健学绪论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第(1)次课教师(黎海芪)教学方法(大课)学时(2) 专业(儿科)班级(2002级) 授课题目:儿童保健学绪论 本课目的:1、掌握儿童年龄分期 2、掌握儿保学研究内容、任务 3、熟悉儿保的基本技能与操作4、了解儿保评价指标 5、了解我国儿保现状及目标6、了解儿保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儿童年龄分期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子教案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第1学时:一、儿童保健学 1在儿科学中的地位 2儿保学任务、研究内容及范围 二、儿童及儿童年龄分期 儿科的特点年龄 3儿保基本技能与操作 4儿保评价指标 第2学时:三、我国儿童现状及目标 1儿保工作的措施与成绩 2我国及国际儿童保健状况 3新时期儿童健康面临的挑战与任务 4发展目标 四、21世纪儿童疾病控制优先权 1健康转型 2危险模式的转变 五、儿保学与临床儿科学硏究方法的比较 修改内容:1.儿科的特点年龄
第(1)次课 教师(黎海芪) 教学方法(大课) 学时(2) 专业(儿科) 班级(2002 级) 授课题目:儿童保健学绪论 本课目的: 1、掌握儿童年龄分期 2、掌握儿保学研究内容、任务 3、熟悉儿保的基本技能与操作 4、了解儿保评价指标 5、了解我国儿保现状及目标 6、了解儿保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儿童年龄分期 难点: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子教案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第 1 学时:一、儿童保健学 1.在儿科学中的地位 2.儿保学任务、研究内容及范围 二、儿童及儿童年龄分期 儿科的特点-年龄 3.儿保基本技能与操作 4.儿保评价指标 第 2 学时:三、我国儿童现状及目标 1.儿保工作的措施与成绩 2.我国及国际儿童保健状况 3.新时期儿童健康面临的挑战与任务 4.发展目标 四、21 世纪儿童疾病控制优先权 1.健康转型 2.危险模式的转变 五、儿保学与临床儿科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修改内容:1. 儿科的特点-年龄 2. 儿科的三级学科

儿童保健教研室 2005年3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儿童保健教研室 2005 年 3 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第(2)次课教师(黎海芪)教学方法(大课)学时(2) 专业(儿科)班级(2002级) 授课题目:1学龄前期,学龄期与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 2其他系统发育: 本课目的: 1.讲解学龄前期,学龄期与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2与体格发育有关的体格发育 重点:1体格生长规律 2学龄前期心理行为发育 3青春期性发育分期 4骨龄及临床意义 难点:1.青春期发育分期;2.骨龄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子教案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第1学时:一学龄前期儿童生长发育 1体格发育 2睡眠特点 3感知觉发育 4行为发育4个能区 二.学龄前期儿童生长发育 1体格发育 2心理发育 第2学时:三青春期生长发育 1体格发育 2心理发育 3生殖系统发育 四.其他系统发育 修改内容:1.按年龄期讲解生长发育,如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与青春期
第(2)次课 教师(黎海芪) 教学方法(大课) 学时(2) 专业(儿科) 班级(2002 级) 授课题目:1.学龄前期,学龄期与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 2.其他系统发育: 本课目的: 1.讲解学龄前期,学龄期与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2.与体格发育有关的体格发育 重点: 1.体格生长规律; 2 学龄前期心理行为发育; 3.青春期性发育分期 4.骨龄及临床意义 难点:1.青春期发育分期;2. 骨龄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子教案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第 1 学时:一. 学龄前期儿童生长发育 1.体格发育 2.睡眠特点 3.感知觉发育 4.行为发育-4 个能区 二. 学龄前期儿童生长发育 1.体格发育 2.心理发育 第 2 学时:三.青春期生长发育 1.体格发育 2.心理发育 3.生殖系统发育 四.其他系统发育 修改内容:1. 按年龄期讲解生长发育,如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与青春期

儿童保健教研室 2005年3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儿童保健教研室 2005年3月
儿童保健教研室 2005 年 3 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儿童保健教研室 2005 年 3 月

第(3)次课教师(黎海芪)教学方法(大课)学时(2) 专业(儿科)班级(2002级) 授课题目:1体格发育评价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本课目的: 1.了解统计学方法在体格测量分析中的应用(标准差法、百分位法、中位数法) 2掌握人体测量方法评价体格发育的内容:发育水平、匀称性、生长速度 3了解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重点:体格发育评价的内容 难点:生长速度、身材匀称性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子教案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第1学时:一、资料的分析与表示方法 二、人体测量评价体格发育 (-)评价内容 发育水平与发育成熟度 2、生长速度 3、匀称性:体型匀称性、身材匀称性 (二)结果判断与注意事项 第2学时 体格生长规律与影响因素 1生长的总规律 2、影响因素 修改内容:补充病例
第(3)次课 教师(黎海芪) 教学方法(大课) 学时(2) 专业(儿科) 班级(2002 级) 授课题目:1.体格发育评价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本课目的: 1.了解统计学方法在体格测量分析中的应用(标准差法、百分位法、中位数法) 2.掌握人体测量方法评价体格发育的内容:发育水平、匀称性、生长速度 3.了解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重点:体格发育评价的内容 难点:生长速度、身材匀称性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子教案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第 1 学时:一、资料的分析与表示方法: 二、人体测量评价体格发育 (一)评价内容 1、发育水平与发育成熟度 2、 生长速度: 3、 匀称性:体型匀称性、身材匀称性 (二)结果判断与注意事项 第 2 学时:三、体格生长规律与影响因素 1.生长的总规律 2、影响因素 修改内容: 补充病例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儿童保健教研室 2005年3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儿童保健教研室 2005 年 3 月

第(3)次课教师(黎海芪)教学方法(大课)学时(6) 专业(儿科)班级(2002级) 授课题目:1儿童营养特点 本课目的 1.掌握毎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需要量 2理解按儿童消化系统发育能力合理选择、搭配食物 3.掌握母乳喂养与母乳的益处、兽乳与人乳的异同 4熟悉泌乳生理及影响因素 5掌握婴儿食物转换期选择的时间、食物种类、方法 6.了解促进母乳分泌的有效措施 7掌握乳量计算、奶粉调配 重点 1、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需要量 2、儿童消化系统特点与临床关系 3、婴儿食物转换期选择的时间、食物种类、方法 4、母乳喂养与母乳的益处、兽乳与人乳的异同 5、泌乳生理及影响因素 6、促进母乳分泌的有效措施 难点: 1、儿童消化系统特点与临床关系 2、食物转换期选择的时间、食物种类、方法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子教案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第1学时:第一节小儿营养基础 一营养素与供给量(需要量) 第2学时:二儿童消化系统特点与临床关系 第3、4学时第二节婴儿喂养方法 0-6月婴儿喂养
第(3)次课 教师(黎海芪) 教学方法(大课) 学时(6) 专业(儿科) 班级(2002 级) 授课题目:1 儿童营养特点 2. 本课目的: 1.掌握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需要量 2.理解按儿童消化系统发育能力合理选择、搭配食物 3.掌握母乳喂养与母乳的益处、兽乳与人乳的异同 4.熟悉泌乳生理及影响因素 5.掌握婴儿食物转换期选择的时间、食物种类、方法 6.了解促进母乳分泌的有效措施 7.掌握乳量计算、奶粉调配 重点: 1、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需要量 2、儿童消化系统特点与临床关系 3、婴儿食物转换期选择的时间、食物种类、方法 4、母乳喂养与母乳的益处、兽乳与人乳的异同 5、泌乳生理及影响因素 6、促进母乳分泌的有效措施 难点: 1、儿童消化系统特点与临床关系 2、食物转换期选择的时间、食物种类、方法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子教案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第 1 学时:第一节 小儿营养基础 一.营养素与供给量(需要量) 第 2 学时: 二.儿童消化系统特点与临床关系 第 3、4 学时 第二节 婴儿喂养方法 一、0-6 月婴儿喂养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儿童保健教研室 2005年3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教案 儿童保健教研室 2005 年 3 月

第(8)次课教师(黎海芪)教学方法(大课)学时(2) 专业(儿科)班级(2002级 授课题目:体格生长偏离(营养不良) 本课目的: 1了解体格生长偏离是儿保工作的重要干预内容 2.了解体格生长偏离在人群与个体的区别 3熟悉造成体格生长偏离的原因 4掌握营养不良的人体测量评价方法:消瘦、低体重、矮小的概念 5熟悉中重度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处理的原则 重点:1.体格生长偏离的概念 2.营养不良的人体测量评价方法 难点:体格生长偏离的概念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子教案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第1学时:一.体格生长偏离 1.概念 2.群体体格生长偏离 3.个体体格生长偏离 4.体格生长偏离原因 5.诊断 第2学时:二营养不良 1.营养不良的人体测量评价 群体营养不良流行率(患病率)的调查 3.个人营养不良的诊断与处理 修改内容:1.营养不良儿童能量计算
第(8)次课 教师(黎海芪) 教学方法(大课) 学时(2) 专业(儿科) 班级(2002 级) 授课题目:体格生长偏离(营养不良) 本课目的: 1.了解体格生长偏离是儿保工作的重要干预内容 2.了解体格生长偏离在人群与个体的区别 3.熟悉造成体格生长偏离的原因 4.掌握营养不良的人体测量评价方法:消瘦、低体重、矮小的概念 5.熟悉中重度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处理的原则 重点:1. 体格生长偏离的概念 2. 营养不良的人体测量评价方法 难点:体格生长偏离的概念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电子教案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第 1 学时:一. 体格生长偏离 1. 概念 2. 群体体格生长偏离 3. 个体体格生长偏离 4. 体格生长偏离原因 5. 诊断 第 2 学时: 二. 营养不良 1. 营养不良的人体测量评价 2. 群体营养不良流行率(患病率)的调查 3. 个人营养不良的诊断与处理 修改内容:1. 营养不良儿童能量计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讲 新生儿溶血病.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余加林).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讲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NNJ(新生儿科:徐天鹤).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讲 新生儿肺炎.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讲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讲 新生儿败血症.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讲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NNJ(新生儿科:徐天鹤).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讲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讲 病毒性心肌炎.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讲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讲 先天性心脏病各论.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讲 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讲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讲 急性心包炎 Acute Pericarditis.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讲 儿童胃炎 Gastritis in Children.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小儿腹泻病 Infantile diarrhea.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讲 小儿急性(症状性)惊厥 Acute Convulsion in Children Symptomatic Convulsion Children.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 Reye综合征(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讲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 格林-巴利综合征 Guillian-BarréSyndrome, GBS(儿科学院:蒋莉).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二讲 儿童营养.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三讲 学龄期与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四讲 维生素D的营养.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五讲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六讲 预防接种.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七讲 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HIE).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八讲 麻疹.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九讲 各期儿童保健.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讲 新生儿黄疸.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一讲 新生儿败血症.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二讲 小儿腹泻病.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三讲 结核性脑膜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四讲 房间隔缺损.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五讲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六讲 小儿胃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七讲 支气管哮喘.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八讲 Hematopoiesis and Anemia(英文版).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九讲 肺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十讲 急性肾小球肾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十一讲 室间隔缺损(VSD).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