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一讲 新生儿败血症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 教师:余加林 2000年4月14日 第(1)次课教学方法(大课)学时(1)专业(医学) 班级(97级医学系) 授课题目:新生儿败血症 本课目的:掌握基本概念、临床表现、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重点: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难点:实验室检査、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第五版《儿科学》、投影灯、胶片薄膜及彩色图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定义 4分钟 、病因 (一)病原菌 5分钟 (二)感染途经 5分钟 发病机制 3分钟 四、临床表现 1.感染中毒表现 5分钟 2.特殊表现 5分钟 3.化脓性脑膜炎 4分钟 五、实验室检査 8分钟 六、治疗 1.抗菌药物用药原则 3分钟 2.方法 5分钟 3.支持疗法 3分钟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 教师:余加林 2000 年 4 月 14 日 第(1)次课 教学方法(大课) 学时(1) 专业(医学) 班级(97 级医学系) 授课题目:新生儿败血症 本课目的:掌握基本概念、临床表现、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重点: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难点:实验室检查、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第五版《儿科学》、投影灯、胶片薄膜及彩色图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一、定义 4 分钟 二、病因 (一)病原菌 5 分钟 (二)感染途经 5 分钟 三、发病机制 3 分钟 四、临床表现 1.感染中毒表现 5 分钟 2.特殊表现 5 分钟 3.化脓性脑膜炎 4 分钟 五、实验室检查 8 分钟 六、治疗 1.抗菌药物用药原则 3 分钟 2.方法 5 分钟 3.支持疗法 3 分钟

备注 讲稿内容 (参考文献、授课 形式) 新生儿败血症 定义: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septicemia或 sepsis):细菌侵入新 生儿血液中,并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感染和中毒表现。菌血 症:细菌仅仅侵入新生儿血液 发生率1-10‰(活产儿);体重1000-1500g发生率164‰ [病因] 、病原菌: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病原菌不同 1.我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发达国家:B群链球菌(GBS)占首位 3.条件致病菌↑:原因:极低体重儿↑,医疗干预(克雷伯杆菌、 绿脓杄菌、不动杆菌等)、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产气莢膜杄菌) 二、感染途经 1.产前感染: ①血行(李司特菌,胎儿弯曲菌,TB等)-→孕母感染 ②医源性(羊水穿刺,宫内输血) 2.产时感染: ①逆行(胎膜早破6-12小时有感染机会24小时感染率50%产程延长)。 ②吸入、吞入。 ③医源性(头皮取血、放电极、产钳等)
讲 稿 内 容 备注 (参考文献、授课 形式) 新生儿败血症 定义: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 或 sepsis):细菌侵入新 生儿血液中,并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感染和中毒表现。菌血 症:细菌仅仅侵入新生儿血液。 发生率 1-10‰(活产儿);体重 1000-1500g 发生率 164‰、 [病因] 一、病原菌: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病原菌不同 1.我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发达国家:B 群链球菌(GBS)占首位 3.条件致病菌↑:原因:极低体重儿↑,医疗干预(克雷伯杆菌、 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产气莢膜杆菌) 二、感染途经: 1.产前感染: ①血行(李司特菌,胎儿弯曲菌,TB 等)-→孕母感染 ②医源性(羊水穿刺,宫内输血) 2.产时感染: ①逆行(胎膜早破 6-12 小时有感染机会,24 小时感染率 50%,产程延长)。 ②吸入、吞入。 ③医源性(头皮取血、放电极、产钳等)

备注 讲稿内容 (参考文献、授课 形式) 3.产后感染:最常见,金葡菌为多,陋习引起(挑“马牙”,挤乳房), 脐处理不当;医源性:表葡菌,绿脓杆菌 [发病机制]免疫功能差,易感染、易扩散 非特异性免疫 (一)屏障功能差(皮肤、纤毛、胃、血脑屏障) (二)淋巴结功能↓ (三)补体、γ干扰素↓ (四)中性粒细胞↓ (五)细胞因子↓(GCSF、IL-8) 特异性免疫:IgG↓;IgM,SIgA(-);T细胞,M,B细胞↓ [临床表现]不典型 、感染中毒表现 早期:少吃、少哭、少动(精神食欲欠佳)、体温不稳 发展快:不吃,不哭,不动,不稳(体温),不好(面色),不增(体重) 、特殊表现 1.黄疸:消退延迟、退而复现、突然加重 2.肝脾大:出现较晚 3.出血倾向:血小板↓、DIC 4.休克征象
讲 稿 内 容 备注 (参考文献、授课 形式) 3. 产后感染:最常见,金葡菌为多,陋习引起(挑“马牙”,挤乳房), 脐处理不当;医源性:表葡菌,绿脓杆菌。 [发病机制] 免疫功能差,易感染、易扩散 一、非特异性免疫: (一)屏障功能差(皮肤、纤毛、胃、血脑屏障) (二)淋巴结功能↓ (三)补体、γ干扰素↓ (四)中性粒细胞↓ (五)细胞因子↓(G-CSF、IL-8) 二.特异性免疫:IgG↓;IgM,SIgA(-);T 细胞,Mф,B 细胞↓ [临床表现] 不典型 一、感染中毒表现: 早期:少吃、少哭、少动(精神食欲欠佳)、体温不稳 发展快:不吃,不哭,不动,不稳(体温),不好(面色),不增(体重) 二、特殊表现: 1.黄疸:消退延迟、退而复现、突然加重 2.肝脾大:出现较晚 3.出血倾向:血小板↓、DIC 4.休克征象

备注 讲稿内容 (参考文献、授课 形式) 5.中毒性肠麻痹 6.迁徙性病灶:化脑,肺炎,骨关节炎,尿路感染,脓肿。 、化脓性脑膜炎:血脑屏障差,并发率约50%,表现不典型,可有惊 厥、呕吐、前囟凸张力高、肌张力高,应及时脑积液检査 [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注意:①严格无菌操作②两份血③同时做厌氧(胃 肠穿孔、羊水臭)及L型培养(用过青酶素、头孢类) 、直接涂片找细菌: (一)感染灶 (二)胃液、外耳道(生后4/HL (三)血白细胞涂片外周血:WBC7天(3)×7-14天 4.特殊药物:
讲 稿 内 容 备注 (参考文献、授课 形式) 5.中毒性肠麻痹 6.迁徙性病灶:化脑,肺炎,骨关节炎,尿路感染,脓肿。 三、化脓性脑膜炎:血脑屏障差,并发率约 50%,表现不典型,可有惊 厥、呕吐、前囟凸张力高、肌张力高,应及时脑积液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血培养:注意:①严格无菌操作 ②两份血 ③同时做厌氧(胃 肠穿孔、羊水臭)及 L 型培养(用过青酶素、头孢类) 二、直接涂片找细菌: (一)感染灶 (二)胃液、外耳道(生后4/HL (三)血白细胞涂片外周血:WBC7 天(3)×7-14 天 4.特殊药物:

备注 讲稿内容 (参考文献、授课 形式) (1)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抗菌增广,耳毒性,CSF进入少 (2)头孢他定(复达欣)→绿脓杆菌脑膜炎 (3)甲硝唑→厌氧菌 (4)伊米配能西司他丁(泰能) 5.耐药性日渐增多 、支持疗法 (一)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早产儿,严重感染 (二)保持内环境稳定:纠酸,电解质平衡,微循环畅通
讲 稿 内 容 备注 (参考文献、授课 形式) (1)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抗菌增广,耳毒性,CSF 进入少 (2)头孢他定(复达欣) →绿脓杆菌脑膜炎 (3)甲硝唑→厌氧菌 (4)伊米配能/西司他丁(泰能) 5.耐药性日渐增多 二、支持疗法: (一)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早产儿,严重感染 (二) 保持内环境稳定:纠酸,电解质平衡,微循环畅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讲 新生儿黄疸.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九讲 各期儿童保健.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八讲 麻疹.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七讲 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HIE).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六讲 预防接种.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五讲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四讲 维生素D的营养.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三讲 学龄期与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二讲 儿童营养.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十一讲 儿童保健学绪论.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讲 新生儿溶血病.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余加林).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讲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NNJ(新生儿科:徐天鹤).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讲 新生儿肺炎.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讲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讲 新生儿败血症.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讲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NNJ(新生儿科:徐天鹤).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讲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讲 病毒性心肌炎.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讲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二讲 小儿腹泻病.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三讲 结核性脑膜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四讲 房间隔缺损.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五讲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六讲 小儿胃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七讲 支气管哮喘.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八讲 Hematopoiesis and Anemia(英文版).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十九讲 肺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十讲 急性肾小球肾炎.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十一讲 室间隔缺损(VSD).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十二讲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十三讲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十四讲 Reye综合征(Reye syndrome).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十五讲 营养性贫血.doc
- 《动物伤害研究》蛇咬伤.ppt
- 郧阳医学院:《脑血管疾病_》第一讲 脑血管病.ppt
- 攀枝花学院:《创伤与战伤》第一讲 损伤.ppt
- 复旦大学:《呼吸系统概述》第一讲 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doc
- 复旦大学:《呼吸系统概述》第三讲 动脉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doc
- 复旦大学:《呼吸系统概述》第二十一讲 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