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七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5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七章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七章思考题 1、解释下列现象: a将氯水慢慢加入到含有Br和的酸性溶液中,以CC,萃取,CC14层变为紫色。 答:I先被C2氧化成2溶于CC显紫色: b.br的标准电极电位(0.545V)大于Cu2*Cu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0.159V),但是 C2+却能将I氧化为2。 答:由于Cu与生成了Cl沉淀,发生了副反应,导致Cu/Cu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升高, 大于个电对的电极电位,因而C2*可以氧化上。 c.间接碘量法测定铜时,F©和AsO,都能氧化I析出2,因而干扰铜的测定,加入 NHHF2后,两者的干扰均可消除。 答:在酸性溶液中,FeFc2*和AsO:AsO的电极电位均大于lI电对,因而Fe、AsO 都可以氧化干扰测定:加入NHHF2后,Fe+和F络合,使Fe*Fe2*电位下降,失去对下 的氧化能力,在酸性溶液中AsO4AsO的电位较高,但加入NH4H2后,溶液pH=3一5, 弱酸性,也使AsO,AsO,电位下降,导致AsO,失去对的氧化能力 d.Fe2*的存在加速KMnO:氧化Cr的反应 答:因为KMnO:与Fc2的反应会诱导KMnO,与CI的反应。 e.以KMnO:滴定NaC2O,时,滴入KMnO,的红色消失速度由慢到快。 答:KMnO,与NaCO,反应受Mn2*的催化作用,开始滴定时,由于溶液中没有Mn2,所以, 反应速度慢,红色消失慢,随着滴定的进行,M+逐渐增多,Mn2+的催化作用,使反应速 度加快,红色消失就快。 f于KC2O2标准溶液中,加入过量KI,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S2O:溶液滴定至终点 时,溶液由蓝变为绿 答:蓝色是淀粉络合物颜色,当滴定到终点时,上被滴定完全,破坏了络合物,蓝色消 失,而只有反应产物C3绿色。 g.以纯铜标定NS,O,溶液时,滴定达到终点后(蓝色消失)又返回到蓝色。 答:空气将溶液中氧化成2,上再与淀粉络合呈蓝色络合物。 2、增加溶液离子强度,FeFe2+电对的条件电势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PO六、F或邻二氮 菲后,情况又如何? 答:根据条件电极电位的公式,可知,增加离子强度,离子价态械高,受影响越大,所以 极电位降低 程度更大,因此电极电位升高。 3、己知在1 mol-L H2SO,介质中,Ee3re2+-0.68V,邻二氨菲与FC+和FC2+均能形成化合 物,加入邻二氮菲后,体系的条件电势变为1.06V,试问Fe+和Fe2与邻二氮菲形成的络合

第七章 思考题 1、解释下列现象: a. 将氯水慢慢加入到含有 Br-和 I -的酸性溶液中,以 CCl4 萃取,CCl4 层变为紫色。 答:I -先被 Cl2 氧化成 I2 溶于 CCl4 显紫色; b. I2/I-的 标准电极电位(0.545V)大于 Cu2+/Cu+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0.159V),但是 Cu2+却能将 I -氧化为 I2。 答: 由于 Cu+与 I -生成了 CuI 沉淀,发生了副反应,导致 Cu2+/Cu+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升高, 大于 I2/I-电对的电极电位,因而 Cu2+可以氧化 I -。 c.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时,Fe3+和 AsO4 3-都能氧化 I -析出 I2,因而干扰铜的测定,加入 NH4HF2 后,两者的干扰均可消除。 答:在酸性溶液中, Fe3+ /Fe2+和 AsO4 3- /AsO3 3-的电极电位均大于 I2/I-电对,因而 Fe3+、AsO4 3- 都可以氧化 I -干扰测定;加入 NH4HF2 后,Fe3+和 F -络合,使 Fe3+/Fe2+电位下降,失去对 I - 的氧化能力,在酸性溶液中 AsO4 3- /AsO3 3-的电位较高,但加入 NH4HF2 后,溶液 pH=3~5, 弱酸性,也使 AsO4 3- /AsO3 3-电位下降,导致 AsO4 3-失去对 I -的氧化能力。 d. Fe2+的存在加速 KMnO4 氧化 Cl-的反应 答:因为 KMnO4 与 Fe2+的反应会诱导 KMnO4 与 Cl-的反应。 e. 以 KMnO4 滴定 Na2C2O4 时,滴入 KMnO4 的红色消失速度由慢到快。 答:KMnO4 与 Na2C2O4 反应受 Mn2+的催化作用,开始滴定时,由于溶液中没有 Mn2+,所以, 反应速度慢,红色消失慢,随着滴定的进行,Mn2+逐渐增多,Mn2+的催化作用,使反应速 度加快,红色消失就快。 f. 于 K2Cr2O7 标准溶液中,加入过量 KI,以淀粉为指示剂,用 Na2S2O3 溶液滴定至终点 时,溶液由蓝变为绿 答:蓝色是 I2-淀粉络合物颜色,当滴定到终点时,I2 被滴定完全,破坏了络合物,蓝色消 失,而只有反应产物 Cr3+绿色。 g. 以纯铜标定 Na2S2O3 溶液时,滴定达到终点后(蓝色消失)又返回到蓝色。 答:空气将溶液中 I -氧化成 I2,I2 再与淀粉络合呈蓝色络合物。 2、增加溶液离子强度,Fe3+/Fe2+电对的条件电势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 PO4 3-、F -或邻二氮 菲后,情况又如何? 答:根据条件电极电位的公式,可知,增加离子强度,离子价态越高,受影响越大,所以 Fe3+比 Fe2+的活度系数降得更低,因此电极电位会降低;加入 PO4 3-、F -与 Fe3+络合,所以电 极电位降低;加入 1,10-邻二氮菲, Fe2+与其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更大,所以 Fe2+的副反应 程度更大,因此电极电位升高。 3、已知在 1mol·L -1 H2SO4 介质中,E 0 Fe3+/Fe2+=0.68V,邻二氮菲与 Fe3+和 Fe2+均能形成化合 物,加入邻二氮菲后,体系的条件电势变为 1.06V,试问 Fe3+和 Fe2+与邻二氮菲形成的络合

物哪一种更稳定? 答:根据条件电极电位的公式可知,电极电位升高,是还原态的副反应系数大于氧化态,所 以Fe2与1,10一邻二氮菲的络合物更稳定。 4、已知在酸性介质中,MnO./Mn2+电对的条件电势为1.45V,MO:被还原至一半时,体系 的电势为多少?试推出对称电对的半还原多少与它的条件电势的关系。 答:MnO被还原到一半时,MO的浓度与M2*的浓度相等,体系的电势为 E=E+0.o59gM0T=E"+0059gH'T 5 Mn2*] 对于对称电对nO,+nR2=mR+nO2,当O,被还原至一半时 E=E0.059 gO1-E nR 5、碳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配制、标定和保存2及As5203标准溶液时,应注意哪 些事项? 答:碘量法中主要误差来源有:上的挥发,被空气氧化: 配制NaSO标准溶液时,应间接配制,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加入少量NaCO: 标定、保存时应注意:酸度不能太高,要使K2C20,与2反应完全(暗处放置),溶液 要用棕色瓶保存,溶液出现浑浊时应重新标定。 配制AsO标准溶液时,应将固体AsO溶于碱液中。 6、以KCr,O,标定NaS2O的浓度时,使用的是间接碘量法,能否采用KCnO,直接滴定 NaS2O:?为什么? 答:不能。K,CrO,与NaSO不能定量反应,副反应多。 7、怎样分别滴定混合液中的Cr+及Fe·? 答:先将Fe3+还原为Fe2+,以二苯磺酸钠作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测得Fe 的量,再用MO4将Cr+(试液中原有的及测定Fe2+生成的)氧化为CrO2,再用Fc2 标准溶液滴定Cr02,减去第一步反应生成的C02即为试样中含有的C+量。 8、用碘量法滴定含F©的H,O2试液,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加NHHF掩蔽Fe的干扰。 9、用(CNH)2SOg或KMnO4等做预氧化剂,Fe+或NaAsO2-NaNO2等为滴定剂,试简述滴定 混合液中Mm2、C、V0+的方法原理。 答

物哪一种更稳定? 答:根据条件电极电位的公式可知,电极电位升高,是还原态的副反应系数大于氧化态,所 以 Fe2+与 1,10-邻二氮菲的络合物更稳定。 4、已知在酸性介质中,MnO4 - /Mn2+电对的条件电势为 1.45V,MnO4 -被还原至一半时,体系 的电势为多少?试推出对称电对的半还原多少与它的条件电势的关系。 答: MnO4 -被还原到一半时,MnO4 -的浓度与 Mn2+的浓度相等,体系的电势为 01 8 2 8 01 4 lg[H ] 5 0.059 [Mn ] [MnO ][H ] lg 5 0.059 + + − + E = E + = E + 对于对称电对 n2O1 +n1R2=n2R1+n1O2,当 O1 被还原至一半时 01 1 1 1 01 [R ] [O ] lg 0.059 E n E = E + = 5、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配制、标定和保存 I2 及 As2O3 标准溶液时,应注意哪 些事项? 答:碘量法中主要误差来源有: I2 的挥发,I -被空气氧化; 配制 Na2S2O3 标准溶液时,应间接配制,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加入少量 Na2CO3; 标定、保存时应注意:酸度不能太高,要使 K2Cr2O7 与 I2 反应完全(暗处放置),溶液 要用棕色瓶保存,溶液出现浑浊时应重新标定。 配制 As2O3 标准溶液时,应将固体 As2O3 溶于碱液中。 6、以 K2Cr2O7 标定 Na2S2O3 的浓度时,使用的是间接碘量法,能否采用 K2Cr2O7 直接滴定 Na2S2O3?为什么? 答:不能。K2Cr2O7 与 Na2S2O3 不能定量反应,副反应多。 7、怎样分别滴定混合液中的 Cr3+ 及 Fe3+ ? 答:先将 Fe3+还原为 Fe2+,以二苯磺酸钠作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测得 Fe3+ 的量,再用 MnO4 -将 Cr3+(试液中原有的及测定 Fe2+生成的)氧化为 CrO4 2-,再用 Fe2+ 标准溶液滴定 CrO4 2-,减去第一步反应生成的 CrO4 2-即为试样中含有的 Cr3+量。 8、用碘量法滴定含 Fe3+的 H2O2 试液,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加 NH4HF2 掩蔽 Fe3+的干扰。 9、用(NH4)2S2O8或 KMnO4 等做预氧化剂,Fe3+或 NaAsO2-NaNO2 等为滴定剂,试简述滴定 混合液中 Mn2+、Cr3+、VO2+的方法原理。 答:

Mn2 hs0→Mn0,Cr,0,2,VO,用Fe2滴定滴定,测总量: V02 Cr+ KM0,汾》→Mn2+,Cr+,VO,用Fe24滴定滴定,测V量: V024 Mh2+】 Mn(OH),] [Mh2* Cr KO,碳性介质→CO,2 化Cr,O,用Fe2滴定滴定,测Cr、V量 V02 V0, VO, 10、在1.0 moLL-HSO4介质中用Cc*滴定Fe2时,使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误差超过 0.1%,而加入0.5mol.LHP04后,滴定误差小于0.1%,试说明原因。 答:在1.0 mol-L-HzS04介质中突跃范围0.68+0.059×3~1.44-0.059×3 即0.86~126V,而E084V,指示剂变色点不落在突跃范围内,故Et>0.1%当加入HP0 后,Fe3+Fe2+电对中的Fe+与HPO4络合,使?电极电位下降,突跃下限也下降了,Em=0.84V 可以落在突跃范围内,所以Et<0.1%。 1、以电位滴定法确定氧化还原滴定终点时,什么情况下与计量点吻合较好?什么情况下有 较大误差? 答:n=时,吻合较好:≠时有较大的误差。 12、已知Ce+EDTA的K稳=I0s9%,试拟出Ce+和Ce+共存的混合物中对两者的价态进行 分析的方案,并以通用符号写出试样中C艹和C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答:用Fe2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物中的Ce“,再用EDTA滴定溶液中的Cc总量 =(cV) 1000×m. -(cV)Ee]x Mc 1000×m, 13、有反应H,C,0,+2Ce·=2C0,个+Ce·+2H,试计算多少毫克的HC,042H0将 与1.00mL0.0273molL:的Cc(S042反应? 解:设需要的C02H0xmg,则 0126m**1002g 1000 得=1.721mg

− − − + + + ⎯⎯⎯ ⎯→      3 2 4 2 7 (NH ) S O 2 3 2 MnO ,Cr O ,VO VO Cr Mn 4 2 2 8 ,用 Fe2+滴定滴定,测总量; + + − + + + ⎯⎯⎯⎯⎯→      3 KM O ( 2 3 2 3 2 Mn ,Cr ,VO VO Cr Mn n 4 冷酸) ,用 Fe2+滴定滴定,测 V 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2 2 7 2 3 2 4 2 KM O 2 3 2 VO Cr O Mn VO CrO Mn(OH) VO Cr Mn n 4碱性介质 酸化 ,用 Fe2+滴定滴定,测 Cr、V 量 10、在 1.0mol.L-1H2SO4 介质中用 Ce 4+滴定 Fe2+时,使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误差超过 0.1%,而加入 0.5mol.L-1H3PO4 后,滴定误差小于 0.1%,试说明原因。 答:在 1.0mol·L -1H2SO4 介质中突跃范围 0.68+0.059×3~1.44-0.059×3 即 0.86~1.26V,而 EIn=0.84V,指示剂变色点不落在突跃范围内,故 Et>0.1%;当加入 H3PO4 后,Fe3+/Fe2+ 电对中的 Fe3+与 H3PO4 络合,使?电极电位下降,突跃下限也下降了,EIn=0.84V 可以落在突跃范围内,所以 Et<0.1%。 11、以电位滴定法确定氧化还原滴定终点时,什么情况下与计量点吻合较好?什么情况下有 较大误差? 答:n1=n2 时,吻合较好;n1≠n2 时有较大的误差。 12、已知 Ce3+ -EDTA 的 K 稳=1015.98,试拟出 Ce4+和 Ce3+共存的混合物中对两者的价态进行 分析的方案,并以通用符号写出试样中 Ce4+和 Ce3+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答:用 Fe2+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物中的 Ce4+,再用 EDTA 滴定溶液中的 Ce3+总量。 ms cV   + = 1000 ( ) Fe MCe Ce  4 ms cV cV  −  + = 1000 [( )EDTA ( ) Fe ] MCe Ce  3 13、有反应 + + + H C O + 2Ce = 2CO  +Ce + 2H 3 2 4 2 2 4 ,试计算多少毫克的 H2C2O4·2H2O 将 与 1.00mL 0.0273mol·L -1 的 Ce(SO4)2 反应? 解:设需要的 H2C2O4·2H2O xmg,则 1000 1.00 0.0273 2 1 1000 126.07  =   x 得 x=1.721mg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