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思考题 1、简述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略) 2、建设分析方法的主要分类(略) 3、讨论透择分析方法的原则。 答:选择分析方法应考虑以下4个方面 (1)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含量、待测组分的性质: (2)共存组分的信总及对测定的影响: (3)对测定的准确度、灵敏度要求: (4)现有的条件、测定成本及测定的周期等 4、简述一般试样的分析过程。 答:试样的分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步: 取样、试样的处理与分解、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与 评价。 5、解释名词(略) 6、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符合哪些条件? 答:(1)反应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2)反应程度但99.9%以上: (3)反应速度较快 (4)有合适的方法确定终点 (5)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7、基准物质一个具备哪些条件? 答:(1)组成与化学式相符: (2)纯度高,99.9%以上: (3)性质稳定: (4)在滴定反应中,按反应式定量进行: (5)摩尔质量较大。 8、简述滴定度的表示方法及意义。 答:滴定度的表示方法为T:液,单位为gmL,意义是每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 质的质量。 9、标定NOH溶液浓度时,邻苯二甲酸氢钾和二水合草酸都可用作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
第一章 思考题 1、简述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略) 2、建设分析方法的主要分类(略) 3、讨论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 答:选择分析方法应考虑以下 4 个方面: (1)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含量、待测组分的性质; (2)共存组分的信息及对测定的影响; (3)对测定的准确度、灵敏度要求; (4)现有的条件、测定成本及测定的周期等。 4、简述一般试样的分析过程。 答:试样的分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步: 取样、试样的处理与分解、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与 评价。 5、解释名词(略) 6、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符合哪些条件? 答: (1)反应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2)反应程度但 99.9%以上; (3)反应速度较快 (4)有合适的方法确定终点 (5)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7、基准物质一个具备哪些条件? 答:(1)组成与化学式相符; (2)纯度高,99.9%以上; (3)性质稳定; (4)在滴定反应中,按反应式定量进行; (5)摩尔质量较大。 8、简述滴定度的表示方法及意义。 答:滴定度的表示方法为 T 被测物质/标准溶液,单位为 g/mL,意义是每 mL 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 质的质量。 9、标定 NaOH 溶液浓度时,邻苯二甲酸氢钾和二水合草酸都可用作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

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1)分子量较大:(2)稳定性好。 10、下列分析纯试剂,用什么方法将它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请给出相应的基准物 质的名称,并写出各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 a.NaOH,用间接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可以是邻苯二甲酸氢钾。计算公 式为:c=mx1000 b.HC1,用间接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可以是无水碳酸钠。计算公式为: c=2×mx1000 M×V .SO,用间接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可以是无水碳酸钠。计算公式为: c=m×1000 MxV d.NCl,用间接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可以是硝酸银。计算公式为: e-mx1000 MxV e.NaS,O,用间接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可以是重铬酸钾。计算公式为: e=6xmx1000 M×P fKCr,O,用直接法进行配制。 gKMO4,用间接法进行配制,标定用的基准为无水草酸钠。计算公式为: c=2xmx1000 5xM×V h.KBrO3,用直接法配制. i.AgNO,用直接法配制
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1)分子量较大;(2)稳定性好。 10、下列分析纯试剂,用什么方法将它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请给出相应的基准物 质的名称,并写出各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 a. NaOH,用间接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可以是邻苯二甲酸氢钾。计算公 式为: m 1000 c M V = b. HCl,用间接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可以是无水碳酸钠。计算公式为: 2 1000 m c M V = c. H2SO4,用间接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可以是无水碳酸钠。计算公式为: m 1000 c M V = d. NaCl,用间接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可以是硝酸银。计算公式为: m 1000 c M V = e. Na2S2O3,用间接的方法配制标准溶液,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可以是重铬酸钾。计算公式为: 6 1000 m c M V = f. K2Cr2O7,用直接法进行配制。 g. KMnO4,用间接法进行配制,标定用的基准为无水草酸钠。计算公式为: 2 1000 5 m c M V = h. KBrO3,用直接法配制。 i. AgNO3,用直接法配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二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三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五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六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七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八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十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三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五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习题(含答案)第六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七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习题(含答案)第八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九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习题(含答案)第十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1.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2.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2/3.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3/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酸碱滴定-1/6.ppt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分光光度法测铁.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COD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胃舒平中铝镁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水硬度.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有机酸摩尔质量.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滴定分析练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天平.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8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7 precipita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英文)Chapter 6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5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英文)Chapter 4.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3 summarization of Titrimetric analysis.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2 Errors and data treatment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10.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9.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8.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7.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6.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