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10

分析化学试卷1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pH=6.3一11.6时,铬黑T指示剂本身显蓝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 紫红色。在pH=1O.0时用EDTA测定水的硬度,使用铬黑T做指示剂,滴定终 点的颜色为( ) A.无色 B.蓝色 C.紫红色 D.橙色 2、某三元酸H3A,其pKa1=3,pKa2=7,pKa=12。当HA2的分布系数达最大 时的pH值为() A.3.0B.5.0 C.9.5 D.12.0 3、0.10 mol/L HCI和1.0mol/L HAc(pKa=4.74)混合液的pH为() A.2.37B.1.30C.1.00 D.3.37 4、在Fe3+、A13+、C2+、Mg2+的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I+而Ca2+ 和Mg+不干扰,采取的措施是() A.沉淀分离法B.控制酸度法C.配位掩蔽法D.离子交换法 5、提高溶液的离子强度,会使Fe3+Fe2+电对的电位() A.升高B.降低C.无影响D.无法判断 6、用K2Cr2O7滴定F2+,在化学计量点时,有关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Fe3+]=3Cr3+],[Fe2+]=6[CrO72]B.[Fe3]=3[Cr3],[Fe2]=[Cr02-] C.3Fe3]=[Cr3],6Fe2]=[Cn02D.Fe3]=[Cr3],Fe2]=C02] 7、佛尔哈德法返滴定测C,加入硝基苯的作用是() A.释放AgCI吸附的CI B.防止AgCI转化为AgSCN C.防止AgCI沉淀胶溶 D.有利于终点的观察 8、已知用Fe3+滴定Sn+,计量点时的电位为()V (Fe3+/Fe2)=0.77V.(Sn4t/Sn21)=0.15 V) 0.77+0.15 0.77+2×0.15 A.1+1 B. 2+1 2×0.77+0.15 2×0.77-0.15 C. 2+1 D. 2+2 9、在重量分析法中,若待测物质中所含杂质的半径与待测离子的半径相近,在
分析化学试卷 10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在 pH=6.3—11.6 时,铬黑 T 指示剂本身显蓝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 紫红色。在 pH=10.0 时用 EDTA 测定水的硬度,使用铬黑 T 做指示剂,滴定终 点的颜色为( )。 A.无色 B.蓝色 C.紫红色 D.橙色 2、某三元酸 H3A,其 pKa1=3,pKa2=7,pKa3=12。当 HA2-的分布系数达最大 时的 pH 值为 ( ) A.3.0 B.5.0 C.9.5 D.12.0 3、0.10 mol/L HCl 和 1.0 mol/L HAc(pKa = 4.74)混合液的 pH 为 ( ) A.2.37 B. 1.30 C. 1.00 D.3.37 4、在 Fe3+、Al3+、Ca2+、Mg2+的混合溶液中,用 EDTA 测定 Fe3+、Al3+而 Ca2+ 和 Mg2+不干扰,采取的措施是 ( )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离子交换法 5、提高溶液的离子强度,会使 Fe 3+/Fe2+电对的电位 ( ) A.升高 B.降低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6、用 K2Cr2O7 滴定 Fe2+ , 在化学计量点时, 有关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Fe3+] =3[Cr3+ ], [Fe2+] =6 [Cr2O7 2- ] B.[Fe3+] =3[Cr3+ ],[Fe2+] = [Cr2O7 2- ] C.3[Fe3+] =[Cr3+ ],6[Fe2+] = [Cr2O7 2- ] D.[Fe3+] =[Cr3+ ], [Fe2+] =[Cr2O7 2- ] 7、佛尔哈德法返滴定测 Cl-,加入硝基苯的作用是( ) A.释放 AgCl 吸附的 Cl- B. 防止 AgCl 转化为 AgSCN C.防止 AgCl 沉淀胶溶 D. 有利于终点的观察 8、已知用 Fe3+ 滴定 Sn2+,计量点时的电位为 ( )V A. 1 1 0.77 0.15 + + B. 2 1 0.77 2 0.15 + + C. 2 1 2 0.77 0.15 + + D. 2 2 2 0.77 0.15 + − 9、在重量分析法中,若待测物质中所含杂质的半径与待测离子的半径相近,在

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A.后沉淀 B.表面吸附 C.吸溜D.混晶 10、CuSO4溶液呈现蓝色,因为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蓝色光 B.黄色光 C.蓝绿色光 D.绿色 光 11、与摩尔系数有关的因素是() A.溶液的浓度B.溶液的厚度 C.入射光的波长D.入射 光的强度 12、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其吸收光谱上() A.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高均不相同 B,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高均相同 C.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相同,峰高不同 D.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不同,峰高相同 13、示差分光光度法和一般的分光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的不同,前者用 的参比溶液为 A.蒸馏水 B.试剂空白 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D.任一浓度的标准溶液 14、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是() A.酸度对弱酸盐的溶解度影响较大B.酸度对强酸盐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C.酸度对对所有沉淀的溶解度影响均较大 D.酸度对沉淀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15、无定形沉淀的形成过程中要加入强电解质,其作用是() A.防止形成胶体 B.加快沉淀的形成 C.减少杂质的吸附 D.减少后沉淀 二、填空题(20分) 1、强酸滴定弱碱或强碱滴定弱酸时,K一定,浓度扩大10倍滴定突跃范围 2、HA的pKa=2.0,pK=5.0,则旧2A]=[A2]时溶液的pH值是。 此时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 ) A.后沉淀 B.表面吸附 C. 吸溜 D.混晶 10、CuSO4 溶液呈现蓝色,因为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 ) A.蓝色光 B.黄色光 C. 蓝绿色光 D.绿色 光 11、与摩尔系数有关的因素是 ( ) A.溶液的浓度 B.溶液的厚度 C. 入射光的波长 D.入射 光的强度 12、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其吸收光谱上 ( ) A.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高均不相同 B.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高均相同 C.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相同,峰高不同 D.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不同,峰高相同 13、示差分光光度法和一般的分光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的不同,前者用 的参比溶液为 ( ) A.蒸馏水 B.试剂空白 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 D.任一浓度的标准溶液 14、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是 ( ) A.酸度对弱酸盐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B.酸度对强酸盐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C.酸度对对所有沉淀的溶解度影响均较大 D.酸度对沉淀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15、无定形沉淀的形成过程中要加入强电解质,其作用是 ( ) A.防止形成胶体 B.加快沉淀的形成 C.减少杂质的吸附 D.减少后沉淀 二、填空题(20 分) 1、强酸滴定弱碱或强碱滴定弱酸时,K 一定,浓度扩大 10 倍滴定突跃范围 _。 2、H2A 的 pKa1=2.0,pKa2=5.0,则[H2A]=[A2- ]时溶液的 pH 值是_。 此时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

3、络合滴定中常使用KCN作掩蔽剂,在将含KCN的废液倒入水槽前应加入 一,使其生成稳定的络合物 以防止污染环境。 4、10.00mL0.040mol/L EDTA与同体积0.020 mol/L Zn2+混合,若pH为5.0,则此 时pZn值为」 [已知lgK(ZnY=16.5,pH5.0时 lgaY(H)=6.6] 5、根据°(Fe2*/FeF-0.440V,o9(n+Sn2*F0.154V p9(Sn2+/SnF-0.136V,p9(Cu2*/CuF0.159V (Cu'/Cu)=0.522 V 判断在酸性溶液中用金属铁还原S+时生成 ,而还原 Cu2+时则生成 6、直接碘量法测S02,由于2的挥发,将使测定结果偏 7、重量法测定铁,称量形式为Fe2O3,若灼烧所生成的FezO3中含有少量的FeO4, 则将使测定结果(F©的质量分数)偏这是因为 [4(Fe=55.85,A(OF16.00] 8、AgCI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要比在NH3中的溶解度 ,这是 效 应引起的。 9.直接碘量法测SO2,由于12的挥发,将使测定结果偏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KMnO4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不能在HC1介质中,而KzCr2O,法可以。 () 2、BaSO沉淀需要陈化,而AgCI沉淀不能陈化。() 3、指示剂封闭现象是由于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不稳定引起的。() 4、无定形沉淀需要在浓溶液中进行。() 5、酸碱组分的分布系数与总浓度无关,只与溶液的酸度有关。() 6、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可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 7、沉淀表面吸附的杂质量与温度无关。() 8、室温下,NaOH和HCI中和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14。() 9、络合滴定中,络合滴定中△pM△pM'。()
3、络合滴定中常使用 KCN 作掩蔽剂,在将含 KCN 的废液倒入水槽前应加入 _, 使其生成稳定的络合物_以防止污染环境。 4、10.00mL 0.040mol/L EDTA 与同体积 0.020mol/L Zn2+混合,若 pH 为 5.0,则此 时 pZn 值 为 _ 。 [ 已 知 lgK(ZnY)=16.5,pH 5.0 时 lgY(H)=6.6] 5、根据 (Fe2+/Fe)= -0.440 V, (Sn4+/Sn2+)= 0.154 V (Sn2+/Sn)= -0.136 V, (Cu2+/Cu+ )= 0.159 V (Cu+ /Cu)= 0.522 V 判断在酸性溶液中用金属铁还原 Sn4+时生成 _, 而还原 Cu2+时则生成_。 6、直接碘量法测 SO2,由于 I2 的挥发,将使测定结果偏_。 7、重量法测定铁,称量形式为 Fe2O3,若灼烧所生成的 Fe2O3 中含有少量的 Fe3O4, 则将使测定结果(Fe 的质量分数)偏_,这是因为_。 [Ar(Fe)=55.85 , Ar(O)=16.00] 8、AgCl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要比在 NH3 中的溶解度_,这是_效 应引起的。 9.直接碘量法测 SO2,由于 I2 的挥发,将使测定结果偏_。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KMnO4 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不能在 HCl 介质中,而 K2Cr2O7 法可以。 ( ) 2、BaSO4 沉淀需要陈化,而 AgCl 沉淀不能陈化。( ) 3、指示剂封闭现象是由于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不稳定引起的。( ) 4、无定形沉淀需要在浓溶液中进行。( ) 5、酸碱组分的分布系数与总浓度无关,只与溶液的酸度有关。( ) 6、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可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 ) 7、沉淀表面吸附的杂质量与温度无关。( ) 8、室温下,NaOH 和 HCl 中和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0-14。( ) 9、络合滴定中,络合滴定中ΔpM≠ΔpM'。( )

10、对照实验可以检验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四、计算题 L.称取NaCO,和NaHCO的混合试样0.6850g,溶于适量水中。以甲基橙为指 示剂,用0.200 mol-L-HC1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50.0mL。如果改用酚酞 为指示剂,用上述HC1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需消耗多少毫升?已知M(Na2CO3) =106 g'mol-1,M(NaHCO3)=84g:mol-!]. 2.Pb203试样1.234g,用20.00mL0.2500 mol-LH2C204溶液处理。这时Pb(V 被还原为Pb)。将溶液中和后,使Pb2+定量沉淀为PbC2O4。过滤,滤液酸化 后,用0.04000 mol-L-KMnO.4溶液滴定,用去10.00mL。沉淀用酸溶解后,用 同样的KMO4溶液滴定,用去30.00mL。计算试样中Pb0及PbO2的质量分 数。[已知MPb02)=239.0gmo1,MPb0)=223,2gmo1]. 3.称取含有NaCI和NaBr的试样0.6280g,溶解后用AgNO3溶液处理,得到干 燥的AgC1和AgBr沉淀0.5064g。另称取相同质量的试样一份,用 0.1050molL-I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8.34mL。计算试样中NaC1和NaBr 的质量分数。[已知MNaC)=58.44gmol,M(NaBr)=102.9gmor]
10、对照实验可以检验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 四、计算题 1. 称取 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试样 0.6850g,溶于适量水中。以甲基橙为指 示剂,用 0.200 mol·L-1HCl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50.0mL。如果改用酚酞 为指示剂,用上述 HCl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需消耗多少毫升?[已知 M(Na2CO3) =106 g·mol–1,M(NaHCO3)=84 g·mol–1 ]。 2. Pb2O3 试样 1.234g,用 20.00mL0.2500 mol·L-1H2C2O4 溶液处理。这时 Pb(IV) 被还原为 Pb(II)。将溶液中和后,使 Pb2+定量沉淀为 PbC2O4。过滤,滤液酸化 后,用 0.04000 mol·L-1KMnO4 溶液滴定,用去 10.00mL。沉淀用酸溶解后,用 同样的 KMnO4 溶液滴定,用去 30.00mL。计算试样中 PbO 及 PbO2 的质量分 数。[已知 M(PbO2)=239.0 g·mol–1,M(PbO)=223.2 g·mol–1 ]。 3. 称取含有 NaCl 和 NaBr 的试样 0.6280g,溶解后用 AgNO3 溶液处理,得到干 燥 的 AgCl 和 AgBr 沉 淀 0.5064g 。另称 取 相 同 质 量 的 试 样 一 份 , 用 0.1050mol·L-1AgNO3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28.34mL。计算试样中 NaCl 和 NaBr 的质量分数。[已知 M(NaCl)=58.44 g·mol–1,M(NaBr)=102.9 g·mol–1 ]

分析化学试卷10 一、选释题(每题2分,共3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BCCBB ABBDBC CCAA 二、填空题(20分) 1、增加2个pH单位 2、3.5,HA 3、Fe2+,Fe(CN)6 4、9.9 5、sn2+,Cu 6、高 7、低, 2M(Fe3O4) 因3 mol Fe2O3△2 mol Fe3O4,而 -<1 3M(Fe2O3) 8、小,配位 9,高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234567890 x×x× 1解:设样品中含Na:CO:xg,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时: Na,CO,+2HCI 2NaCl+H20+CO, 106 2 106 NaHCO,HCI NaCl+H,0+CO, 84 1 06850-xL6850-x 84 高+00-02×05架得2g 84 改用酚酞为指示剂后,设需HCl ymol,则
分析化学试卷 10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C B B A B B D B C C C A A 二、填空题(20 分) 1、增加 2 个 pH 单位 2、3.5,HA- 3、Fe2+, Fe(CN)6 4- 4、9.9 5、Sn2+, Cu 6、高 7、低 , 2Mr(Fe3O4) 因 3 mol Fe2O3 2 mol Fe3O4 , 而 ───── < 1 3Mr(Fe2O3) 8、小,配位 9.高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1. 解:设样品中含 Na2CO3 x g,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时: 106 2x x 106 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84 0.6850 - x 0.6850 - x 84 1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0.2 0.05 84 0.6850 x 106 2x = − + 解得 x=0.265g 改用酚酞为指示剂后,设需 HCl ymol,则

Na2 CO,+HCI NaHCO,+NaCI 106 1 0.265 y=0265 =0.0025mol 106 V="=0.0025 =0.0125L=12.5mL 0.2 2.解:题目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Pb艹+H,C,0,=Pb2++2C02个+2H* Pb2++C,0=PbC0,↓ 5H,C,0,+2Mn0:+6Ht=10C02个+2Mn2++8H,0 由上述反应可知: nm+=nH,c0,=2"0 用于还原HC2O,的物质的量即为PbO2的物质的量。 0.0400x300-x0.0400x1000=100mml 5 mm0,=0.2500×20.00- W0.-L0×10x239.0x10%=1938% 1.234 (x0.0400×30.00-1.00)×10-×23.2 100%=36.17% 1.234 3.解:设试样中含xmol NaCl,ymol NaBr,则有 X+y=CAt·VAe xMA+yM=0.5064 解方程组得x=1.178×103mol,y=1.797×103mol Wa.=L797X10x102.9x100%=29.4% 0.6280
0.265 y 106 1 Na CO HCl NaHCO NaCl 2 3 + = 3 + 0.0025mol 106 0.265 y = = 0.0125L 12.5mL 0.2 0.0025 c n V = = = = 2. 解:题目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5H C O 2MnO 6H 10CO 2M n 8H O Pb C O PbC O Pb H C O Pb 2CO 2H 2 2 2 2 4 4 2 2 4 2 2 4 2 2 2 2 2 4 4 + + = + + + = + = + + − + + + − + + + 由上述反应可知: + = = − 4 2 2 4 Pb2 H C O MnO n 2 5 n n 用于还原 H2C2O4 的物质的量即为 PbO2 的物质的量。 0.0400 10.00 1.000mmol 2 5 0.0400 30.00 2 5 n 0.2500 20.00 PbO2 = − − = 100% 19.38% 1.234 1.000 10 239.0 w 3 PbO 2 = = − 100% 36.17% 1.234 0.04000 30.00 1.000) 10 223.2 2 5 ( w 3 PbO = − = − 3. 解:设试样中含 xmol NaCl,ymol NaBr,则有 xM yM 0.5064 x y c V AgCl AgBr Ag Ag + = + = + + 解方程组得 x=1.178×10-3mol,y=1.797×10-3mol 100% 29.44% 0.6280 1.797 10 102.9 w 3 NaBr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2 Errors and data treatment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3 summarization of Titrimetric analysis.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英文)Chapter 4.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5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英文)Chapter 6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7 precipita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8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天平.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滴定分析练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有机酸摩尔质量.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水硬度.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胃舒平中铝镁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COD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分光光度法测铁.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一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二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三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五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六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9.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8.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7.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6.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5.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4.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3.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2.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1.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拓展)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一种快速简便测定奶粉中蛋白质的方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拓展)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诺贝尔和平奖.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拓展)碘盐中碘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拓展)PM2.5的测定方法.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氧化还原滴定法(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络合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酸碱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